新版《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潮詞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2021-01-09 瀟湘晨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華字典》嘛,就需要『新』一點」「《新華字典》不能只是老詞彙的沿襲,還應該是新詞彙的記錄」「與時俱進,多媒體化的《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近日首發的第12版《新華字典》增添了包括「點讚」在內等100多個新詞,並採用「紙書+二維碼」的媒體融合形式,引發網友熱議。專家認為,新版字典從內容和形式上緊跟社會發展,貼近網絡生活,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我們用熱詞有依據了」

跟舊版相比,第12版《新華字典》收錄「初心」「點讚」「粉絲」「刷屏」「截屏」「二維碼」等100多個新詞,還增補了「賣萌」「拼車」「拼購」「被會員」等50個字詞的新義新用法。這些「網感」十足的新詞新用法,不僅代表著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點讚」體現出社交空間的線上拓展,「曬」字細緻入微刻畫出時代情緒,「拼購」反映了新型電商消費方式的流行。

不少人稱「《新華字典》與時俱進,變得更接地氣了」。「我喜歡在作文裡用『點讚』『賣萌』這些比較新的詞,但家長會覺得不嚴謹,往往會要求改成『表揚』『可愛』等,雖然意思差不多,但讀起來不夠生動活潑。現在《新華字典》收錄了,我們用這些熱詞就有依據了。」有不少小學生非常支持。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中指出,如今網絡語言不再是當初網絡達人的小眾專利,而成為眾多網民共用、共有、共享的語言產品。「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正在消解,網絡語言正全面走進現實語言生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說。網絡語言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承擔著信息傳遞和人際互動的重要功能。如防疫期間,「宅家做貢獻」「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等網絡語言在抗疫中發揮積極作用;去年垃圾分類成為熱點話題,產生了指示牌、表情包、兒歌童謠等新的語言產品。

既要寬容也不能縱容

「流行的未必都能成為經典,真正擁有生命力的語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有人認為,《新華字典》應當保證收錄信息的絕對權威性與嚴肅性,一些網絡詞彙實用性不高,很可能就是一陣風,過不了多久就不再使用了,將曇花一現的網絡新詞收錄意義並不大。收錄哪些網絡詞語、以何種標準收錄,需要仔細甄別、審慎思考。對此,第12版《新華字典》責任編輯宿娟說,這次添加的是「點讚」「刷屏」「截屏」等與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詞彙,運用十分廣泛,並且已經穩定,所以才收錄進來。

不可迴避的是,當下網絡用語也存在泥沙俱下、魚目混珠的問題,粗鄙、低俗、浮誇語言並不鮮見。在田立新看來,由於網絡「虛擬社區」和自媒體「缺少把關人」的特性,一些格調不高、品位低下甚至低俗的語言充斥網絡,網絡低俗語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有專家表示,對於網絡語言,既要寬容也不能縱容,語言規範要因勢利導,分清語言使用的場合,針對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網絡語言採取不同的措施:涉及社會公共和大眾傳播領域的,應嚴格規範;私人領域和人際傳播範圍的可以順其自然;網際網路平臺應履行淨化語言傳播環境的主體責任,對平臺內容進行監管引導等。

紙質書活起來了

值得關注的是,第12版《新華字典》順應行動網路發展潮流,首次實現應用程式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正文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業內人士指出,「紙書+二維碼」的形式實現了媒體融合的二次升級,讓文字有了聲音,讓筆畫有了動態,看聽結合,動靜相伴,減少了閱讀障礙,讓紙書活起來了,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此外,新版字典還首次使用冷雷射打碼技術,通過一書一碼,讓每本字典都有電子「身份證」,為讀者提供防偽查詢、物流追溯、資源連結等增值服務。

近年來,針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檢索特點,傳統出版社在媒體融合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今年3月,商務印書館語言資源知識服務平臺上線。據悉,這是國內首個基於權威工具書開發的語言學習服務平臺,聚合《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24部權威漢語工具書,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整合文本、音頻、視頻、動畫等資源,提供一站式詞語查詢、播音員示範朗讀、漢語字詞智能問答機器人等特色功能,讓語言學習更便捷高效。

語言服務的很多線上經驗也體現在中國戰疫實踐中。在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有關專家學者和機構組成「戰疫語言服務團」,研製發布《疫情防控外語通》《疫情防控「簡明漢語」》《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等系列語言服務產品,為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及相關群體提供多維度語言服務。其中,《疫情防控外語通》面向在華留學生和外籍人員,通過微信端、網頁版、短視頻等方式提供疫情防控相關查詢服務和數據支持。(海外網 李雪欽)

【來源:中國經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潮詞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原標題: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王 彪攝(人民圖片)   「《新華字典》嘛,就需要『新』一點」「《新華字典》不能只是老詞彙的沿襲,還應該是新詞彙的記錄」「與時俱進,多媒體化的《新華字典》越活越年輕!」近日首發的第12版《新華字典》增添了包括「點讚」在內等100多個新詞,並採用「紙書+二維碼」的媒體融合形式,引發網友熱議。專家認為,新版字典從內容和形式上緊跟社會發展,貼近網絡生活,更加適合新時代讀者需要。
  • 你常用的網絡潮詞,被新華字典收錄啦!
    你常用的網絡潮詞,被新華字典收錄啦!《新華字典》(第12版)今天正式首發距離上一版的修訂已經過去九年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層出不窮的新用詞加上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催生出來的各類網絡用詞這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又會如何做出變化呢
  • 《新華字典》修訂組回應爭議 為何收錄網絡潮語
    修訂組回應稱,大家知道,「文革」前中國還沒有一部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詞典,《新華字典》為了解釋字義和為大眾提供方便,適當收錄了一些複音詞,一定程度上兼任了詞典的作用。現在各類詞典數不勝數,《新華字典》除了配合釋義的需要列出一些複音詞外,已沒有必要過多承擔詞典的功能了。
  • 「二維碼」「粉絲」等詞收進新版《新華字典》
    「二維碼」「粉絲」等詞收進新版《新華字典》「截屏」「二維碼」「點讚」「秒殺」,這些網絡上常見的詞語可以在字典上查到了!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增加100多個新詞,包括「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秒殺」等;增補50個字詞新義新用法,包括「賣萌」「拼車」等。
  • 新華字典收錄新詞,恰是其生命力所在
    《新華字典》於1950年啟動編纂,迄今已有70年歷史,在2016年4月,曾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在中國的2000多部重要辭書中,《新華字典》以其時常更新、收錄甚廣的特點無疑居於中國辭書「矩陣」的顯著位置。或許有很多人對《新華字典》收錄網絡名詞頗為不解。
  • 新版《新華字典》增補"初心" "粉絲"等新詞
    獲得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華字典》究竟熔鑄了哪些文化記憶?新版《新華字典》新在哪裡?為什麼說《新華字典》是大家治「小典」?陪你長大的《新華字典》又是哪一版呢?大家治「小典」 數代名家鑄就經典《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文釋義、用白話文舉例的字典,第一部採用和推廣《漢語拼音方案》、為普及義務教育和漢語規範化服務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響、最具權威性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
  • 《新華字典》出新版了,新增「粉絲」、「截屏」、「點讚」等百餘個...
    《新華字典》(第12版)8月10日正式首發,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從1950年啟動編纂,到今年正好是70年。在歷代版本的基礎上,第12版《新華字典》增加了新字新詞新義。作為《新華字典》的編纂、修訂和出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商務印書館從2013年開始籌備《新華字典》(第12版)的修訂工作,於 2015年正式啟動並逐步實施,歷經五年修訂,數易其稿,跟進升級50多個專項,讓《新華字典》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更加符合社會需求。
  • 《新華字典》都出到12版了,每次新版都有啥不一樣?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作為一本全民使用的基礎性字典,《新華字典》收錄新字新詞、增加新義和新用法非常謹慎,每一處修訂和調整都有著嚴謹的學術依據。它的每次新版發行,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內容呢?各個時期的《新華字典》。
  • 《新華字典》:小字典映射大時代
    程榮說:「《新華字典》的編撰者不是主觀刻意地去專門收錄反映社會現實的詞彙,而是在廣泛收集各種反映社會生活的語言材料基礎上,進行收詞和舉例。」  她舉例說,1953年版《新華字典》中「富」字的例句有「……土改後的農民家家有富餘的糧食」,在當時的語言材料當中,按辭書編撰的方法對這些語言材料進行觀察會發現「土改」這個詞使用廣泛。
  • 小字典 大文化 ——《新華字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在世界各地逐漸形成了學習漢語的熱潮,「孔子學院」如雨後春筍,遍及全球。《新華字典》因其篇幅小,便攜帶,內容豐富又語言平易,已經成為各國人民學習漢語、學習中華文化的好幫手。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商務印書館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近8年的修訂,中國人最熟悉的字典——《新華字典》推出了最新版。
  • 關鍵問答丨「萌」字的新義走進《新華字典》花了多少年?
    他們平時既要做語言學研究、辭書學研究,也要關注社會語言生活,關注媒體語言、教材語言,還要時常深入全國各地調查用字用詞實際現狀,了解字詞的讀音、意義和用法,了解字詞用法的發展演變,收集大量的資料信息,最終把這些變化通過修訂反映到新版的字詞典中。問:第12版修訂花了多長時間?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新華字典》上新!多了這些內容
    此外,第12版《新華字典》還增補了50個字詞的新義新用法,包括「賣萌」「拼車」「拼購」「被會員」等,這些新詞新用法都是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發展而被人們越來越多使用的字詞。《新華字典》(第12版)責任編輯宿娟表示,這次收錄了「點讚、刷屏、截屏」等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詞彙。因為它產生了新用法、新義項,而且運用十分廣泛,並且已經穩定下來了,所以把它收錄了。
  • 《新華字典》最新版發布,有變化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首發。與此同時,新版App同步面市。《新華字典》(第12版)於2013年籌備修訂,2015年正式啟動並逐步實施,歷經五年認真細緻地修訂,數易其稿,跟進升級50餘個專項,使字典內容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最新版「中國紅」來了!
  • 新華字典增添粉絲點讚等新詞 官方App新增掃碼查字功能
    新華字典增添粉絲點讚等新詞 官方App新增掃碼查字功能 【新華字典增添粉絲點讚等新詞】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 8 月 10 日),《新華字典》(第 12 版)正式首發:①增添新詞達
  • 網絡流行語入字典有畫蛇添足之虞
    》,這本中國人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工具書,4月12日,因其以5.67億本的發行量獲得世界「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消息,再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並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4月15日《京華時報》)    《新華字典》自1953年誕生以來,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字典,歷經60餘年的風雨歷程,為我國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新華字典》理所當然的成為我國的「國典」。
  • 《新華字典》裡的時代胎記
    中國人能在其中找到的,是父母一頁頁翻著這本字典為兒女挑選名字的身影,是小學寫作文時咬著鉛筆頭苦苦查找「大詞」的煩惱,是第11版問世前還始終號召「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鬥志昂揚,是這個國家過去62年的時代胎記。
  • 評:《新華字典》與時俱進,還是墨守成規
    王永改《新華字典》第11版於2011年7月出版發行。在最新版本的《新華字典》中,新增了800多個正字頭,另外,還增加了1500多個繁體字和500多個異體字。「曬工資」「房奴」「學歷門」等近幾年網絡「熱詞」現身其中。由於網絡熱詞的出現,新版《新華字典》並未贏得坊間一致好評,甚至批評的聲音略佔上風。
  • 字與詞勾勒中國——《新華字典》12版這樣修訂
    【編書者說】編者按《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漢語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開始啟動編寫和出版工作,至今已歷經70年,出版至第12版。1956年,國家將新華辭書社整體併入中國科學院(也就是現在的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由此,《新華字典》的編纂修訂重任歷史地落到了語言研究所的肩上,同時字典的出版任務也轉由商務印書館承擔,由此開始了語言所和商務印書館在辭書編纂出版方面長達60多年的攜手合作關係,雙方共同努力維護和不斷提升《新華字典》的學術質量和社會影響。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1953年12月,第一版《新華字典》面世,五百萬冊在半年便銷售一空,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音序排列的字典,體現出了「規範、科學、實用、便捷」的特色,為新中國的全民掃盲運動立下汗馬功勞。8月11日,北京圖書大廈出售的《新華字典》(第12版)及同步上線的同名手機應用程式。
  • 「賣萌」「點讚」「拼車」……《新華字典》上新了!
    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 12 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 App 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據介紹,新版《新華字典》增添 100 多個新詞,比如 「初心」「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