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種子及分檔 這四隊相遇夠"死亡"?

2021-02-15 央視網體育

  根據積分排名情況,德國、英格蘭、葡萄牙和比利時加入到衛冕冠軍西班牙與東道主法國的行列,成為一檔球隊。這六隊基本雲集了歐洲傳統豪強,而比利時則是新崛起的勢力。

  唯一被一檔遺落的老牌勁旅是義大利,由於積分排名競爭不過比利時,藍衣軍團在一片抱怨聲中依然要位居「二檔」。而四檔隊中,冰島、威爾斯、阿爾巴尼亞和北愛爾蘭已經「落座」,其他九支球隊因為積分排名的關係,目前仍難以確定在二、三、四哪一檔落位,還需要等附加賽結果出來後,再進行積分與順位的排定。

  這樣的分檔情況,意味著明年歐洲杯的「死亡之組」,將由義大利的籤運決定,六支種子隊誰抽到義大利,誰就可能與藍衣軍團共組死亡小組。上屆歐洲杯、南非世界盃冠軍西班牙與義大利同組,小組賽中也沒能啃下藍衣軍團這塊硬骨頭(決賽大勝),如今的世界盃冠軍德國,歷史上也有「怕義大利」的履歷,英格蘭則在去年世界盃小組賽中輸給過義大利。

  四檔球隊中也有硬骨頭,貝爾領銜的威爾斯實力其實不容小視,而冰島能在荷蘭、捷克和土耳其所在小組中以頭名出線,也有很強戰鬥力。拼湊死亡之組,這兩支四檔隊的歸屬,也將起到相當的作用。

  假想死亡之組:德國、義大利、瑞典、威爾斯

  附:歐洲杯種子以及分檔

  一檔:西班牙、德國、英格蘭、葡萄牙、比利時、法國

  二檔:義大利、俄羅斯、瑞士、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待定

  三檔:均待定

  四檔:冰島、威爾斯、阿爾巴尼亞、北愛爾蘭、另兩支待定

  附加賽種子隊:波赫、烏克蘭、瑞典、匈牙利

  附加賽非種子:丹麥、愛爾蘭、挪威、斯洛維尼亞

  待歸位球隊:捷克、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土耳其

  分檔順位先後規則:20%權重為2012歐洲杯成績(含預選賽)、40%權重為2014世界盃成績(含預選賽)、40%權重為2016歐洲杯預選賽成績

相關焦點

  • 歐洲杯種子及分檔詳情 這四隊相遇夠不夠死亡
    荷蘭出局,令2016法國歐洲杯的,即將登上FIFA世界排名第一的比利時,取代了荷蘭的空缺,成為最後一支「一檔」球隊。這六隊基本雲集了歐洲傳統豪強,而比利時則是新崛起的勢力。  唯一被一檔遺落的老牌勁旅是義大利,由於積分排名競爭不過比利時,藍衣軍團在一片抱怨聲中依然要位居「二檔」。而四檔隊中,冰島、威爾斯、阿爾巴尼亞和北愛爾蘭已經「落座」,其他九支球隊因為積分排名的關係,目前仍難以確定在二、三、四哪一檔落位,還需要等附加賽結果出來後,再進行積分與順位的排定。
  • 歐洲杯抽籤儀式、2020歐洲杯24強分檔出爐:二、三檔強隊如雲
    2020年歐洲杯預選賽小組賽階段的比賽已經全部結束,20個直通歐洲杯決賽圈的名額已經全部產生。此外,2020年歐洲杯決賽圈24強的分檔也隨之產生,衛冕冠軍葡萄牙隊僅僅被分到了第三檔,世界盃冠軍法國隊在第二檔。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這其中最有名,也最有說服力的當數賈馬爾·克勞福德和路易斯·威廉士,兩人均三次獲此殊榮。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迄今為止,戈登在聯盟已徵戰了12年,共效力三支球隊,從三隊的正負值對比來看,他在火箭隊的四個賽季均為正。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上下之弓應指身體之弓,四旁之弓是指"兩臂弓"和"兩腿弓",今天我們先就"兩臂弓"和"兩腿弓"做點深入討論。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那些「死亡之組」和經典的歐洲杯...
    不過這一次歐洲杯抽籤的新聞,似乎淹沒在了周末火熱進行的各大聯賽和下周將要進行的歐冠抽籤的消息中。在俱樂部賽事如此強勢的當今足壇,擴軍到24隊的歐洲杯似乎比原先更難讓人提起興趣,那些經典的歐洲杯記憶竟顯得如此遙遠。  抽籤前夜,死亡之組難覓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周至發現清代"教媲竇公"木牌匾
    這件事一直拖延到2019年3月份,受周至縣的幾位愛好收藏朋友的邀請,讓我到周至欣賞幾位民間收藏家的藏品,順路到終南鎮雙明村考察了路德題寫的木匾。      在終南鎮雙明村一蒲姓村民家,我們看到靠在柴堆旁邊的這塊木匾。我與戶主人共同將木匾抬到院子,發現木匾上是路德題寫的"教媲竇公"四個大字。     "教媲竇公"木匾,長232cm,寬101cm。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這就好比自然界中有電,雷電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古時候沒有辦法貯存起來,所以雖然有電這種能量,但是無法利用。到了後來,慢慢研究出電池來,,那樣發電後,可以把電貯存到電池中。這樣,電能就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所利用了。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