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為何堪稱完美英雄?他人品完勝曹操劉備,不惜和結義兄弟反目!

2021-01-16 騰訊網

趙範,先是劉表治下的桂陽郡太守,再是劉備南徵桂陽郡時因戰不過趙雲而投降劉備,後為了個人利益,又與趙雲結拜,又與趙雲結親,以期能在劉備陣營如魚得水。事與願違,趙範的如意算盤被一貫謙和有禮的趙雲當即拔拳相向,反目成仇。

趙範嫁嫂不成,萌生反叛之心,就要設計詐降,加害趙雲。《三國演義》是這樣記載趙範對趙雲所說的話,所表現出來的神情,即趙範羞慚滿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這般無禮!」遂目視左右,有相害之意。為保住身家性命,趙範與趙雲結義時,用「實為萬幸」,一派阿諛奉承的鬼話;為追求榮華富貴,趙範與趙雲結親時,用「願陪嫁資」,一副蠅營狗苟的嘴臉。一旦被拒絕時,趙範又換了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表情,凶相畢露,自私自利的醜惡內心展露無遺。

趙範本想借寡嫂樊氏的傾城之貌,如能嫁給趙雲,就能進一步拉攏趙雲。可是,素有「道德完人」美譽的趙雲不僅不接受有國色的樊氏,還出手打倒很文弱的趙範。趙範之所以嫁嫂不成反而萌生叛意並付之行動,原因有三。

即首先,個體差異。

個體差異,指個人在人事、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而又不同於他人的心理、生理特點。趙範主動陪嫁妝嫁寡嫂,包括此前降身份結兄弟,固然有新投靠劉備,要找一個在劉備面前有話語權的人當靠山之意。這也是人之常情,並不過分。另外,趙範的寡嫂樊氏確實有傾國傾城之貌。從相貌而言,美女配英雄,自然配得上長坂坡上七進七出的牙門將軍趙雲。總體而言,趙範嫁嫂並無惡意,只想好上加好,親上加親。但是,趙雲即不是雄才大略的奸雄曹操,也不是弘毅寬厚的梟雄劉備,只是一個道德完人的真漢子,義薄雲天的真英雄。所以,曹操即會納何進之兒媳婦尹夫人,又敢搶秦宜祿之妻杜夫人。劉備不僅娶劉焉的兒媳婦吳氏,還冊封吳氏為蜀漢穆皇后。趙雲有且只會拒娶趙範的寡嫂樊氏。

接著,頻度影響。

頻度影響,指受頻繁的性質或狀態的作用。第一天第一次碰面,趙範就以同姓同鄉為名,就與趙雲義結金蘭,結為同姓兄弟;第二天第三次會面,趙範就要借寡嫂樊氏三條再嫁條件,就要與趙雲姻結親戚,結為姻親關係。兩天三見面,又結義又結親,趙範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紆尊降貴,不惜下大血本,一心只想攀上趙雲這條粗線,從而綁上劉備這輛戰車。結親,以趙範看來,這是錦上添花的好事,讓兩人的關係更加密切、穩固、持久;以趙雲看來,這是過度合理的效應,讓兩人的關係變得微妙、脆弱、銅臭。因此,趙範的錦上添花之舉,對趙雲而言,就變味,成了不相稱的巨大酬勞,變成被趙範一步步套住的枷鎖。

最後,利益捆綁。

利益捆綁,指滿足自身欲望的事物通過一定的途徑聯繫起來。捆綁,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雖與趙雲結義,就可保住性命,錢財無損;但與趙雲結親,便能平步青雲,世代昌隆。古代政治聯姻比比皆是,就是為了互相認可,這在古代人的思想裡,已經根深蒂固。為此,趙範看來,趙雲肯結義,是公,無非是為徵服桂陽,收買人心;趙雲不肯結親,是私,就是不承認降臣身份,不保障個人利益。

浸淫官場數十年的趙範,見慣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自知官場不結親,不單單是趙雲不接受寡居的樊氏,更深層次的含義就是劉備不接受投降的高官。為了個人利益,只好萌生叛意,再擇出路。

筆者按:心胸狹隘,指氣量非常小。心胸狹窄意味著不能忍受別人對自己無意的觸犯與傷害,不能以淡然開朗的心態對待問題。趙範,雖是太守,卻是降臣,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降臣自然不受新主待見,就可換個主子再效命,只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正所謂,利字當頭千人惡。

相關焦點

  • 趙雲拼死救回年幼阿鬥,劉備卻一把扔地上,曹操:英雄唯劉備與我
    趙雲拼死救回年幼阿鬥,劉備卻一把扔地上,曹操:英雄唯劉備與我 ,妻兒都被曹軍擄走,幸虧悍將趙雲衝入曹軍陣中,三進三出,浴血廝殺,捨命救下了劉備的幼子阿鬥,當時,劉備接過襁褓中的孩子,又看向渾身浴血的愛將,懊惱地將年幼的阿鬥扔在地上,悲憤道:「為這孺子差點痛失我一員大將!
  • 劉備真正的結義兄弟,與劉備的情義比關張二人好,名字卻鮮為人知
    圖片:劉關張三人劇照二、劉備的結拜兄弟專家們發現劉備結義兄弟的事情還得從一塊碑文說起,這塊碑名為「雁門太守牽府君碑」,由晉朝太守孫楚所寫。碑文中寫著:君與劉備為刎頸之交。由此可知,劉備與「牽府君」結為刎頸之交,也就是能同生共死的朋友。
  • 三國中呂布趙雲,單挑誰更厲害,曹操一句話全明白了
    三國中有兩位勇士,一位是單挑無敵的呂布,另一位是少有敵手的趙雲。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他兩個單挑到底誰厲害,在電視劇中他們兩人從未交過手,我們也不知道誰能獲勝,但是曹操卻說出了答案。先來說下呂布,歷史上以勇武稱呂布,在當時呂布和他的坐騎赤兔馬的呼聲非常高,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以想像他們的呂布和赤兔有多麼厲害。呂布和董卓誓為父子,後來被王允利用貂蟬使美人計,造成了他們之間反目成仇,呂布殺死董卓之後,被董卓的舊部下李傕打敗,後又依附袁紹,又因袁紹不信任,依附張揚。
  • 劉備不愧是奸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告訴真相,趙雲:謝主公
    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問劉備:「天下誰是英雄?」 劉備就說袁紹、袁術、劉表等人,就是不說自己。劉備說一個,曹操否定一個,最後劉備問曹操:「你說誰是英雄?」曹操笑著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這句話說的不假,曹操和劉備確實是當世之英雄。劉備具有獨特的識人之能,他知道誰是人才,誰不是。
  • 為什麼在長坂坡,劉備派趙雲去救兒子老婆,而不是結拜兄弟關羽!
    到劉備身邊,而張飛性子莽撞,但是對於兩個哥哥的話卻是言聽計從,而劉備也是對關張二人關愛倍護,由此可見他們的感情之深。而三國亂世,殺人死人那是經常的事,很多時候就是出去一趟就回不來了,當時可以說是命如草芥。而在長坂坡之時,為何劉備派遣趙雲去接自己的老婆孩子,而不是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呢?
  • 劉備去世前說過:趙雲不可重用嗎?
    劉備對趙雲呢?他為何對趙雲也是無條件信任的。趙雲不是劉備集團最初的創始人,比如關張那種。趙雲是河北人,本來最佳投靠的對象是袁紹,但是他卻去投奔了公孫瓚。他的理由很簡單:覺得公孫瓚能成事兒。可見當時的劉備是多麼的籍籍無名,和多麼想出名。劉備在公孫瓚手下當了個縣令,幹的很好,很得民心,連刺殺他的刺客都能被他感化的放下屠刀。他的名聲漸漸響了。興平元年陶謙截殺曹操他爹曹嵩以及曹操的弟弟曹德,和曹操結下了梁子。
  • 長坂坡,劉備兩個女兒被曹操俘虜淪為小妾,趙云為何不救只救阿鬥?來...
    演義中,常山趙子龍於長坂坡七進七出,一共斬殺夏侯恩、晏明、晏騰、淳于導等四五十餘將領,先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和小阿鬥。除了糜夫人為不拖累趙雲,跳井而亡,趙雲將甘夫人和小主人阿鬥救出,圓滿完成任務。
  • 趙云為何拒嫂?
    之後趙範見無可挽回,便又反叛,但不久又被趙雲活捉。桂陽平定以後,劉備問起事情的原委,趙雲的回答也是一本正經。雲曰:「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其失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雲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
  • 許褚可平馬超趙雲,為何曹操不派他去戰顏良?原來曹操太精明了
    許褚可平馬超趙雲,為何曹操不派他去戰顏良?原來曹操太精明了官渡之戰是三國時的1次重要戰役,而在羅老的《三國演義》裡也有十分詳細的描寫,而且關羽也就在這次的戰鬥裡一下子名揚了四海。而徐晃輸了以後,曹操手下還有許褚這樣的王牌大將可用,但他卻沒有讓其出戰,這就顯示了他太精明了。為啥這麼說呢?許褚的武力值在曹操手下絕對可算前2了,他與典韋這2人能並列為魏國第1。這些還不算,許猛男還曾和馬超大戰過200多合,2人並沒分出勝負;且與趙雲有過交手,並30招不敗。
  • 劉備的創業之路 英雄抱團——三國演義桃園結義在哪裡
    十年後,太平道聚集了幾十萬人,於是,張角和他的弟弟張梁,張寶準備起義,這支隊伍歷史上稱黃巾軍,聲勢浩大,官兵望風而逃。靈帝劉宏是個安居享樂之人,國家大事都由太監們辦理,也稱「十常侍」,貪贓枉法的「十常侍」不得人心。黃巾起義消息傳到洛陽,靈帝大慌,下詔抵禦。幽州太守劉焉派人到各郡縣招兵買馬,榜文引來了一個人,姓劉名備,此前靠販麻鞋織草蓆為生。
  • 公孫瓚手下3員猛將:趙雲歸劉備,田豫歸曹操,最後一位無人能降
    眾人皆知,趙雲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但少有人知的是,趙雲在跟隨劉備之前,趙雲卻在公孫瓚的麾下。▲趙雲影視劇形象儘管公孫瓚知道趙雲武功好,但是卻不惜才,並且公孫瓚是出了名的情商低,對趙雲出言不遜,並且言語中表明,自己實力雄厚,趙雲就應該投奔於他。
  • 長坂坡之戰趙云為何只救劉備的兒子,而不救妻女?真相令人落淚!
    長坂坡之戰趙云為何只救劉備的兒子,而不救妻女?真相令人落淚!三國是一段大家都喜歡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和奇聞異事。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還有蜀漢五虎上將的故事。在蜀漢的五虎上將中,人氣最高的肯定是趙雲了。
  • 當歷史走進文學:趙雲的形象為何是最成功的一個?
    劉備、曹操、關羽、趙雲、諸葛亮等人,也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人物。當然,相較於在歷史上本就佔有很高分量的曹操、劉備、諸葛亮來說,趙雲形象的蛻變,無疑是最亮眼的。史學家忽略了他,但民間百姓卻永遠記住了他。在我國,哪怕在一些深山老林中,人們也知道趙雲這個完美英雄。
  • 趙雲沒敗過,呂布單挑沒對手,誰更強?曹操曾說出答案!
    這兩個人分別是趙雲和呂布。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手下,在公孫瓚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的時候,認識劉備,之後聯盟四分五裂,袁紹和公孫瓚反目為仇。公孫瓚被袁紹殺死,趙雲走投無路,只好投靠劉備。趙雲武功了得,曾經深得劉備的誇讚,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就連劉備的對手曹操,都對趙雲青睞有加。長坂坡一戰,劉備被曹操打得大敗,狼狽不堪。就連老婆孩子都丟在亂軍之中。
  • 關羽張飛相繼死後,劉備說了2句心裡話,魏延聽後,終於看透劉備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話是讓世人都來學習,桃園結義的劉、關、張嗎?其實不全是,不過桃園結義與瓦崗英雄結識,相比起來自然是桃園結義更有意義與傳播的價值。桃園結義以劉備為主導,關、張二人為輔。關,張二人,皆與劉備達成共識,立誓要與劉備一同來匡扶漢室,拯救黎民。
  • 三國演義:趙雲的話讓劉備明白,最寵的趙子龍從來不是忠誠於他
    ,趙雲也是三國時期最為亮眼的一個將領,他跟隨劉備幾十年,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也一直把趙雲當作關羽、張飛之後的第三個拜把子兄弟,雖然趙雲並沒有和劉備拜把子;但這一定都不影響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而因為劉備是皇叔,曹操、孫權、劉備三人當中,劉備是代表漢家天下的,因為這層身份,所以趙雲願意跟著劉備南徵北戰,甚至劉備多次失敗,趙雲也捨命跟隨;當劉備因為痛失關羽和張飛,就下定決心帶領蜀漢全部的軍隊去攻打東吳。
  • 曹操、劉備、孫權究竟誰是真正的英雄?劉伯溫:他們一個都不是!
    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英才輩出的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文才武將,文如郭嘉、諸葛亮等;武如呂布、趙雲、關羽。更兼還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統帥型人才,一時間天下英雄群英薈萃,爭奇鬥豔。最令人稱道的就是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那一段,劉備遍論天下英雄,然而沒有一個人入得了曹操的眼睛,他說出自己對英雄的看法,說世上的英雄,應當像龍一樣,他說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劉備白帝城託孤,給趙雲一個特權,趙雲聽不懂,諸葛亮懂卻不敢說
    趙雲,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重要歷史人物。據《三國志》記載,其為鎮軍將軍,未有重大事跡流傳後世,一生跟隨劉備左右,是為貼身保鏢。然而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可圈可點,比如七進七出長坂坡、兩次在艱險之中救劉禪等。
  • 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曹操在看戲,那曹操的大將為何沒一個出戰?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趙雲成名一戰,是在曹操擊潰劉備的時候,劉備的兒子阿鬥深陷長板橋。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