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和合本)的百年曆程

2021-01-07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聖經譯本

今年是《聖經》(和合本)出版100周年。這本由外國傳教士和中國助手翻譯的《聖經》(和合本)是第一部被全國廣泛採用的白話文《聖經》譯本,它的出版成為信徒語言的範本,對我國基督教乃至中外宗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聖經》(和合本)對中國基督教會意義重大,其影響遠遠超出基督教的範圍。

在《聖經》(和合本)問世之前,中國廣大基督教信徒讀的不是同一個譯本或同一種語言的《聖經》。《聖經》翻譯是基督教傳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基督教本土化和本國化的邏輯起點。基督教《聖經》中譯的工作甚至早於基督教入華。1807年,第一個西方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前,拉薩和馬士曼就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印英學院開始了中文譯經工作。

到了19世紀末,百餘種《聖經》譯本流行於中國各地基督教會,其中包括20多種中文譯本,70餘種方言譯本,這顯然造成諸多不便。

《聖經》(和合本)集各種《聖經》譯本之大成,從此將基督教中文《聖經》「定於一尊」,成為中文世界最有權威、最受歡迎和最為普及的基督教《聖經》譯本。儘管尚有不少缺陷,過去百年間有不少新的譯本相繼問世,但包括修訂本在內的《聖經》(和合本)的權威地位不曾動搖過,今天仍然是絕大部分中國和海外華人基督徒的首選。《聖經》(和合本)使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國基督徒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捧讀同一版本《聖經》,對維繫海外華人基督徒的文化認同和國家意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聖經》(和合本)對基督教外的世界同樣貢獻巨大。《聖經》(和合本)與「五四」運動同庚,與新文化運動同時。作為中國最早使用白話文的高質量大型譯著之一,《聖經》(和合本)與白話文運動有緊密關係,為確立白話的「合法性」作出了貢獻。同時,《聖經》(和合本)在出版之時起就擁有較大發行量,它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從作家個人、文學體例、表現手法到話語方式都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如同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聖經》則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如不了解《聖經》,就根本談不上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而現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和民眾的《聖經》知識,主要來自《聖經》(和合本)。

《聖經》(和合本)的中譯,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盛舉和國際合作的一個典範。

眾所周知,《聖經》(和合本)從翻譯到出版歷時29年,參加譯經的西方傳教士先後共有16人,聲名最著的是相繼擔任譯經委員會主席的狄考文和富善。

除精通中文的西方傳教士外,參與這一划時代翻譯工程的還有為數更多的中國助手。近年來,從歷史文獻和檔案中挖掘出這些隱姓埋名的中國助手的故事,包括指認他們的真名實姓(目前已知的有鄒立文、王元德、張洗心、劉大成、李春蕃、誠靜怡等)。這些中國助手不可或缺,對翻譯工作作出了至少與西方傳教士同樣的貢獻。《聖經》(和合本)是中西方通力合作的產物和文化交流的果實。

不過,《聖經》(和合本)的翻譯主要是由西方傳教士發起和主持的,這點並不會因年代的久遠和歷史的變遷而被遺忘或低估。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出版和出口《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基督教會也在持續不斷地探索中國化方向和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聖經》出口國之一,這在《聖經》(和合本)問世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反映了今日中國基督教會的嶄新面貌。然而,儘管《聖經》大批量的出版和出口,但仍缺乏高附加值。中國基督教只有真正成為神學、教義和教儀的生產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發揮其在釋經學領域中的主導作用,加強與各國基督教會共享和互鑑,才能作出更大貢獻。

自基督教入華以來,中國基督教會一直在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下,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來理解和詮釋《聖經》。與聯合詩歌集《普天頌讚》一樣,出版《聖經》(和合本)的初衷之一就是推動教會之「和」,這是中國基督教會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在一定意義上,《聖經》(和合本)就是基督教中國化的先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立在《聖經》詮釋基礎上的基督教中國化,一定能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今年是《聖經》(和合本)出版100周年。這本由外國傳教士和中國助手翻譯的《聖經》(和合本)是第一部被全國廣泛採用的白話文《聖經》譯本,它的出版成為信徒語言的範本,對我國基督教乃至中外宗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聖經》(和合本)對中國基督教會意義重大,其影響遠遠超出基督教的範圍。

在《聖經》(和合本)問世之前,中國廣大基督教信徒讀的不是同一個譯本或同一種語言的《聖經》。《聖經》翻譯是基督教傳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基督教本土化和本國化的邏輯起點。基督教《聖經》中譯的工作甚至早於基督教入華。1807年,第一個西方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前,拉薩和馬士曼就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印英學院開始了中文譯經工作。

到了19世紀末,百餘種《聖經》譯本流行於中國各地基督教會,其中包括20多種中文譯本,70餘種方言譯本,這顯然造成諸多不便。

《聖經》(和合本)集各種《聖經》譯本之大成,從此將基督教中文《聖經》「定於一尊」,成為中文世界最有權威、最受歡迎和最為普及的基督教《聖經》譯本。儘管尚有不少缺陷,過去百年間有不少新的譯本相繼問世,但包括修訂本在內的《聖經》(和合本)的權威地位不曾動搖過,今天仍然是絕大部分中國和海外華人基督徒的首選。《聖經》(和合本)使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國基督徒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捧讀同一版本《聖經》,對維繫海外華人基督徒的文化認同和國家意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聖經》(和合本)對基督教外的世界同樣貢獻巨大。《聖經》(和合本)與「五四」運動同庚,與新文化運動同時。作為中國最早使用白話文的高質量大型譯著之一,《聖經》(和合本)與白話文運動有緊密關係,為確立白話的「合法性」作出了貢獻。同時,《聖經》(和合本)在出版之時起就擁有較大發行量,它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從作家個人、文學體例、表現手法到話語方式都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如同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聖經》則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如不了解《聖經》,就根本談不上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而現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和民眾的《聖經》知識,主要來自《聖經》(和合本)。

《聖經》(和合本)的中譯,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盛舉和國際合作的一個典範。

眾所周知,《聖經》(和合本)從翻譯到出版歷時29年,參加譯經的西方傳教士先後共有16人,聲名最著的是相繼擔任譯經委員會主席的狄考文和富善。

除精通中文的西方傳教士外,參與這一划時代翻譯工程的還有為數更多的中國助手。近年來,從歷史文獻和檔案中挖掘出這些隱姓埋名的中國助手的故事,包括指認他們的真名實姓(目前已知的有鄒立文、王元德、張洗心、劉大成、李春蕃、誠靜怡等)。這些中國助手不可或缺,對翻譯工作作出了至少與西方傳教士同樣的貢獻。《聖經》(和合本)是中西方通力合作的產物和文化交流的果實。

不過,《聖經》(和合本)的翻譯主要是由西方傳教士發起和主持的,這點並不會因年代的久遠和歷史的變遷而被遺忘或低估。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出版和出口《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基督教會也在持續不斷地探索中國化方向和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聖經》出口國之一,這在《聖經》(和合本)問世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反映了今日中國基督教會的嶄新面貌。然而,儘管《聖經》大批量的出版和出口,但仍缺乏高附加值。中國基督教只有真正成為神學、教義和教儀的生產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發揮其在釋經學領域中的主導作用,加強與各國基督教會共享和互鑑,才能作出更大貢獻。

自基督教入華以來,中國基督教會一直在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下,根據中國的文化傳統來理解和詮釋《聖經》。與聯合詩歌集《普天頌讚》一樣,出版《聖經》(和合本)的初衷之一就是推動教會之「和」,這是中國基督教會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在一定意義上,《聖經》(和合本)就是基督教中國化的先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立在《聖經》詮釋基礎上的基督教中國化,一定能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相關焦點

  • 《和合本》聖經明年將迎來出版100周年
    對華人世界的基督徒而言,最熟悉的就是《和合本》聖經。它自1919年正式出版服務中文基督徒,明年將迎來出版100周年。和合本是在華語區最廣泛使用的中文聖經版本。「和合本」,又稱「和合譯本」,全稱「國語和合譯本」。19世紀,在中國的外國差會競相出版自己的漢語文理聖經譯本,彼此在用詞和翻譯原則上都有差別。
  • 《聖經(研修本)》準備好了!等你來閱讀!!
    >它能幫助教牧同工以及弟兄姊妹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宣揚純正福音,抵制異端邪說《聖經(研修本)》採用中文和合本無疑是對和合本百年曆程的最好紀念!我們所鍾愛的《中文和合譯本聖經》(簡稱《和合本》)自1919年問世以來,一直為中國的基督新教教會沿用至今,被視為公認的中文聖經譯本。正當全國各地教會各自使用不同譯本之時,《和合本》的面世將全中國的教會凝聚了起來。迄今為止,《和合本》仍然是最具權威、最廣為華人基督教會使用的聖經,不僅在中國內地的基督教會中是這樣,甚至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中亦是如此。
  • 基督教全國兩會啟動《和合本修訂版》和《新標點和合本》雙版在線...
    在線聖經網頁主體是兩個版本的和合本聖經對照閱讀框,其主要功能除了在線閱讀之外,還有主題經文、在線收聽和關鍵字搜索等。聖經和合本(簡稱和合本;或稱國語和合本,官話和合本),是今日華語人士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此譯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和合本」,「淺文理和合譯本」及「文理和合譯本」。
  • 中文聖經原來是這樣來的
    2019年,是聖經《和合本》翻譯出版100周年,一百年來在全球華人教會中,上帝使用和合本聖經做為 神話語最權威的表達。那麼,這本最受信徒愛戴的聖經譯本背後有哪些故事?與山東教會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將陸續講述給大家!    聖經翻譯早在公元前三世紀便已開始,但要到公元七八世紀才有把聖經譯成中文的文獻──「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聖經翻譯與聖經恢復本
    本文將試圖深入淺出地介紹聖經翻譯的基本原則,然後基於此來分析聖經和合本的翻譯,以此指出把聖經重新翻成中文的必要性,最後向讀者推介聖經恢復本這絕佳的研讀本聖經。貳、影響聖經翻譯的四大因素一、基礎文本  翻譯聖經的第一步是確定聖經的原文。
  • 聖經版本介紹
    《聖經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簡稱和合本;今指國語和合本(Kuoyü Union Version),舊稱官話和合本(Mandarin Union Version)),是今日華語基督新教教會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問世一百年以來,一直是華人教會的權威聖經譯本。
  • 和合本聖經由來
    (Mandarin Union Version)),是今日華語基督新教教會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問世一百年以來,一直是華人教會的權威譯本,是眾多信徒心愛的聖經。因著《國語和合本》大為流行,成為教會唯一在用的和合譯本,現今簡稱為《和合本》。
  • 《聖經》和合本與新譯本之比較
    1919年和合本出版標誌著《聖經》漢譯已達到**階段。此後,和合本受到各基督教會推崇喜愛,成為第一部被全國各地教會廣泛使用的白話文《聖經》。因此,對於多數中國讀者來說,中文《聖經》就等於和合本《聖經》。繼和合本後五十多年悠長歲月,戰火連綿,中文也隨之產生很大變化。
  • 研讀版聖經新譯本_簡介
    「和合本修訂版」雖然姍姍來遲,卻適切有力地說明了《和合本》確實並非是無誤之作,而且誤失地方實在不少;也說明用愛心嚴格評論批判《和合本》的人士,絶無惡意反而存心可嘉。另外,《和合本修訂版》也間接肯定了《聖經新譯本》在中文聖經翻譯事工上的先驅地位和貢獻。《聖經新譯本》能在中文聖經翻史上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為後來者力除障礙,讓國人譯經聖工百花齊放,實在令人感到欣慰。
  • 紀念《和合本聖經》一百周年生日
    2019年,《和合本》100周年。》原文,但又不失中文語言的優美和韻味,使得和合本《聖經》成為《聖經》中譯本的裡程碑。《聖經》「中譯」的巔峰與結晶。100年的和合本,見證了中國教會100年的興衰起伏;100年的和合本,陪伴了中國信徒100年的高山低谷。
  • 和合本聖經100年|不能不知的中文聖經歷史源流
    (照片/記者 陳新城攝於基督教文化展覽館)  2019年,是聖經《和合本》翻譯出版100周年。適逢此時,特別推出深入一窺中文聖經的過往史跡與現況。過去100年來在全球華人教會中,使用和合本聖經做為神話語最權威的表達。實際上這本最受華人基督徒或慕道友愛戴的聖經譯本背後,還有許多各種譯本的源流。
  • 聖經新譯本(二)
    《欽定本》聖經所用的英文當然也是十六世紀時代的英文,用的是古體。
  • 為什麼「聖經現代中文譯本」不能用?
    有些「外行人」號稱要回到聖經原文(聖經原文是指希伯來文、希臘文、少量亞蘭文)來核查,但為什麼我們可以指認出這個翻譯版本確實不對呢?有標準嗎?有。以下具體介紹此版本的謬差:一、中文聖經有幾個譯本?(以下資料直接複製自聖經網站上的簡介)1、聖經和合本 (UNV)介紹:《聖經和合本》又名《和合本》,由來自不同基督教派的成員聯合翻譯而成,翻譯工作以聖經英文欽定譯本的修訂本(Revised Version)為基礎,並輔以聖經原文作為核驗。
  • 和合本聖經與中國(全集) 上
    這正是以色列回到迦南地建立國家之前的境況,他們在埃及地做了數百年的奴隸;這也是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前的狀況,他們不過是個羅馬帝國之外的卑微部落而已;這也是當今韓國的狀況,在成為富強的國家之前,他們可是經受了上百年的外部壓制和貧困。對國家這樣,上帝對人也是這樣的。
  • [研經工具箱]各中文聖經譯本簡介
    文理和合本的主禱文聖經和合本 (UNV)《聖經和合本》又名《和合本》,由來自不同宗派的成員聯合翻譯而成,翻譯工作以聖經英文欽定譯本的修訂本世界上最大的聖經工廠:南京愛德的聖經生產流水線新標點和合本《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完全採用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聖經,內文沒有修改。
  • 2014年度全球最受歡迎十大聖經金句出爐
    YouVersion官網截圖 改變基督徒閱讀《聖經》方式、全球下載量逾1.63億的YouVersion聖經App近日發布了2014年度用戶統計數據,並向用戶呈現出全球最受歡迎聖經金句前十。YouVersion聖經App中,用戶可以將自己喜歡的經文加入書籤、添加標註及分享在社交網絡上。據YouVersion定義,「最受歡迎」是指這些經文被加書籤、標註及分享最多。YouVersion聖經App今年的安裝量已超過1.63億,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目前,YouVersion聖經App提供包括中文《和合本》在內的1052種聖經版本,以及740種以上的語言版本。
  • 和合本聖經問世百年紀,誰知富善?
    如今,我們如果記得富善和譯經委的工作,或許會對手頭可以隨時翻起的和合本《聖經》更加珍惜。如今,該版本《聖經》已從網絡上沒來由地消失,我們就有了更加紀念和珍惜的理由。從我家到富善生活過的地方,只需要四站地鐵。不過,從他到達中國的1865年算起,我要找到他,需要往回穿越153年。
  • 狄考文的新約和合本聖經
    新約和合本有五次紀錄「巴不得」三字於聖經內,南方讀者(包括港臺)初閱時常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其實此語為華北用詞,即懇切盼望之意。特別的是,此用語綿延近百年,在當代華人教會中,竟成屬靈用詞。1890年第二次在華傳教士大會決議,合作翻譯一本屬於中國人共同使用的中文聖經,狄考文被選為官話(今稱國語或白話)組的主席,團隊中的傳教士,除狄考文,尚有富善、林亨理、陳克拉克、文書田,各人隨即分頭著手新約聖經的籌備與試譯。
  • 【聖經原文研究】什麼是斯特朗編號?
    在本網站和一些研究聖經原文的文章裡,常出現H1234或G1234等符號,它們分別用來表示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的一個詞。我們稱這些符號為斯特朗(Strong)編號。斯特朗編號源於斯特朗所主編的《英文聖經詳細經文彙編》(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
  • 看《和合本聖經》面世一百年有感
    現在通用的中文聖經和合本聖經,又稱為和合本官話聖經或國語和合本聖經,是一本一百萬字的巨冊,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由於和合本聖經乃是白話文,不像以往的文言體裁的聖經譯本,為一般民眾看得懂,讀得出,深獲中國教會信徒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