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宗派不同的原因不用天主教「思高版聖經」以外,之所以不使用「聖經現代中文譯本」,是因為裡面有嚴重的錯謬乃至褻瀆。
其實,現代中文譯本我自己基本上沒用過,是因為看了主內前輩出於護教目的的專文講論,經我對照確屬實情。有些「外行人」號稱要回到聖經原文(聖經原文是指希伯來文、希臘文、少量亞蘭文)來核查,但為什麼我們可以指認出這個翻譯版本確實不對呢?
有標準嗎?有。
——因為基於使徒信經「聖徒相通」原則,這個原則不是指你的學歷和學術或者外語水平要多高,而是指明基督徒是由上帝的聖靈重生蒙恩得救的一群人,基於聖靈工作完成感動合一的工作,聖靈的工作包括「引導信徒進入一切真理」,同時基於教會2000年來的基要教義真理,以此為標準,足以判別此版本確實存在嚴重錯誤,不宜使用。
這是每個基本真理較為紮實的普通信徒都可以自行對照以後,完成鑑別的事,而不是專家才能做的事情。何況,寫出專文鑑別本版本的作者,本身就是基督教會內的前輩人士。
以下具體介紹此版本的謬差:
一、中文聖經有幾個譯本?(以下資料直接複製自聖經網站上的簡介)
1、聖經和合本 (UNV)
介紹:《聖經和合本》又名《和合本》,由來自不同基督教派的成員聯合翻譯而成,翻譯工作以聖經英文欽定譯本的修訂本(Revised Version)為基礎,並輔以聖經原文作為核驗。整個過程始於1890年,當時的計劃中包含三個版本的和合本聖經——兩本文言文譯本和一本白話文譯本。 翻譯於1919年完成,一本混合的(amalgamated)文言文版聖經和一本白話文版聖經從此誕生。隨著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開始,和合本聖經成為 了中國第一本用白話文出版的譯著。此版特點為:一、譯文為白話,為凡識字的人所能了解。二、譯文需為普通的語言,不用本地土話及方言。三、文體易解,但也清麗可誦。四、譯文需與原文切合。五、難解之處,應竭盡所能,直接譯出,不可僅譯大意。
出版地:
初版日期:1919年
2、新標點和合本
介紹:《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完全採用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聖經,內文沒有修改。此版本與原來的和合本不同之處有:一、以一般通用的標點符號代替《和合本》卷首「凡例」所用的標點方法。二、用現在通用的字,如用「夠」,不用「彀」;用「才」,不用「才」等。為了容易辨別,問句中的「那」用「哪」字。三、採用更適合的人名以及更通用的地名。四、注有平行經文;五、更改代名詞的第三人稱,男性和共同性用「他」,女性用「她」,動物用「它」,事物用「它」。六、新舊約用詞儘量統一。其他細節請看《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卷首第四頁「說明」。
出版地:聯合聖經公會
初版日期:1988年
3、聖經新譯本 (NCV)
介紹:《聖經新譯本》又名《環球聖經新譯本》,是一本聖經譯本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忠於原文、易讀易懂、信仰純正、高舉基督。譯者是三十多位華人聖經學者。新約聖經初版: 1974 年,新舊約全書出版年份:1992年。主要翻譯原則是:從原文聖經直譯,以現代的白話文表達。從2001年開始,《新譯本》的出版機構是環球聖經公會。
出版地:環球聖經公會
初版日期:1974年
4、呂振中譯本 (LUV)
介紹:《呂振中譯本》是呂振中牧師以一人之力,把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原文譯成的中文聖經譯本。1946年,燕京大學宗教學院出版為呂振中出版了《新譯新約全書》。譯文採用直譯的方式,儘量表達原文每字之意義,並保持原文之結構。於1952年,呂振中修訂其譯本,並於1970年正式出版整本《聖經》全書。此譯本特色為:一、以直譯為主,一詞一字都甚為留意。二、不避免非中國式語法,將新約時代原文的真意義。三、保存原文結構,不增不減、不趨易、不避難,務使語氣連貫,輕重得體。
出版地:燕京大學宗教學院
初版日期:1946年
5、思高本
介紹:思高本是今日華語天主教(羅馬公教)人士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這是第一部翻自原文的公教聖經全譯本。香港思高聖經學會(方濟各會雷永明神父主持)是這個公教聖經全譯本的翻譯和出版單位,所以通稱思高譯本或思高本。此譯本特色為:一、先照原文翻譯,再參考不同古譯本和考據家意見,以修補瑪索辣原文。二、譯文保存閃語族的風格,根據上下文探索每個字。三、用淺白語體,適合普羅大眾用。四、聖經註解,重點於啟示道理和聖經背景兩方面。五、聖經中專有名詞,一律音譯;而舊譯專有名詞則沿用。六、一些學科名詞,則按最新之辭典與專書。七、關於聖經學範疇,則以建立正確純正中文語調的術語。八、語文:法律部份要嚴肅簡要,史書要變化生動,箴言要敏銳精闢,詩歌書要柔和熱烈,誄文要憂鬱悽愴,頌讚要莊重神聖,訓誨要侃侃詳談;諄諄善誘。
出版地:思高聖經學會
初版日期:1968年
6、現代中文譯本
介紹:現代中文譯本,是於1979年出版的中文聖經譯本,又於1997年出版《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對象是剛接觸《聖經》的讀者。譯者有監於華人最常用的《聖經和合本》字句暗晦難明,與現代中文的文句有差距。其次,考古學發現許多較接近使徒時代的原文聖經抄本,用此作為譯本的依據,更能有效闡明真理。故此譯者決定出版通順易懂、又具時代特色的《聖經》。此譯本特色為: 一、譯文忠實地傳達原文的意思。二、以「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為原則翻譯。三、口語形式勝於書寫形式。必須讓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同樣能懂。使人一讀就懂,一聽就明。四、適合中學程度人士用語。五、採用普遍的國語。
出版地:
初版日期:1979年
二、為什麼單單反對使用「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答案:不是單純的翻譯措辭問題,而是有十分嚴重的神學錯誤。
具體請參照此文《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的錯謬和褻瀆(完整版)》作者:李巴拿
原文比較長,就不全文複製了,直接把連結放在這裡:
https://mp.weixin.qq.com/s/1RzsKUEKqcvLaLPf2OPUuA
我挑一下這篇文章裡的一個重點說下(其它還有很多,具體請看上面的連結),它怎麼錯得離譜的:
現代中文譯本中,耶穌是有罪性的。請看:
摩西的法律因人性的軟弱而不能成就的,上帝卻親自成就了。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 】,為要宣判人性裡面的罪,把罪除去。 (羅馬書8:3 現代譯本)
——假如基督有罪,那麼祂為我們獻祭,就不能成立。
因為聖經很清楚的啟示我們基督是無罪的,我例舉三處經文足以反駁這種翻譯方式:
1、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 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 神的義。 (哥林多後書5:21 和合本)
For he hath made him to be sin for us, who knew no sin; that we might be made the righteousness of God in him. (2 Corinthians5:21 KJV)
2、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希伯來書4:15 和合本)
For we have not an high priest which cannot be touched with the feeling of our infirmities; but was in all points tempted like as we are, yet without sin. (Hebrews4:15 KJV)
3、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 (約翰一書3:5 和合本)
And ye know that he was manifested to take away our sins; and in him is no sin. (1 John3:5 KJV)
若要知道更多現代中文譯本的錯謬,請參見上述連結。我把連結放在本文底部的「閱讀原文」,點擊也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