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領導者首先是思想者

2021-02-19 學習時報

魏明帝太和二年,也就是公元228年,曹魏和東吳在安徽桐城的石亭發生了一場大戰。戰前,東吳的一線將領朱桓向主帥陸遜建議,在曹軍必經的石亭預設伏兵,待其後撤時來個前後夾擊,料能必獲全勝。沒想到陸遜沒有採納,結果曹軍雖然大敗,但主帥曹休得以全身而退。這是陸遜的眼光不如朱桓嗎?當然不是。陸遜認為,如果這次讓曹休全軍覆沒,他們與曹魏之間的局部戰爭必然升級全面戰爭,憑東吳時下的實力怎麼也扛不住。此時,在川蜀的諸葛亮聞悉後立即組織北伐,雖有人以「勞民傷財」為由反對,但他以「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緊迫感,毅然披掛出徵。而曹魏內部呢,自曹休敗陣下來後反而消停了,停戰聲成為了主流,原委是他們實力最強,耗都能把另外兩方耗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三方在戰與和的問題上,實力與態度成為反比例關係:實力最強,安靜是最優方案;實力越小,越是要主動出擊找出路;實力居中的,只能見好就收。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三國時期在各方發揮核心決策作用的統帥們不僅是軍事家,而且是戰略思想家,他們能跳出戰爭來指揮戰爭,善於從全局上思忖得失、把握關鍵、駕馭趨勢。這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要成為一名有作為的卓越領導者,必須要有自己的思想;反過來說,卓越的領導者首先應該是一位思想者。

領導力的本質是影響力,就是影響別人去實現一個特定目標的能力。卓越的領導者之所以能夠影響歷史的進程,是因為他們背後有著廣泛的社會情緒,芸芸眾生之所以跟隨他們的腳步,是因為深受他們思想的影響。其實,影響別人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採用強制手段,或者通過職位所賦予的權力,採用命令的手段讓別人去執行,但這些都屬於管理技巧的範疇,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力。真正影響別人的能力,來自於思想。形式上的領導是短暫的,行為上的領導是小範圍的,只有思想上的領導,才是長久的、廣泛的、深入的、刻骨銘心的。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富有想像力且善於直覺判斷,富有創造力也感覺敏銳;既有優秀的創意,也有難以言傳的預感;既有敏銳的洞察力,也有突然閃現的靈感。說白了,就是思想力。就像當年毛澤東對中國革命規律、對中國發展前途、對世界發展大勢,總是比別人看得更遠、想得更深、講得更透,歸根到底就在於他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個望遠鏡、顯微鏡,運用得比別人更加自覺、更加自如。

回望歷史煙波,我們清晰地看到,一流的領導者通常具有洞若觀火的理論眼光和博古通今的大智大慧,帶領部屬朝著共同的目標開拓奮進,使隊伍始終保持一股向心力。不可否認,領導者的思想力以及意志力,對建設一個國家會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某些特定時刻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巴爾扎克說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算是一個力量無比的人。」同樣,一個卓越的領導者就是一個思想者,光有某一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個有深邃思想、深刻理論的人,才會心靈通透、精微高遠、廣博深邃;才會有堅定的思想信念,煥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散發出獨特的人格魅力。現在,我們幹部隊伍中愛思考、勤鑽研的同志很多,他們所帶的隊伍和所從事的工作總是紅紅火火,但也有少數「思想懶漢」,平時習慣用正確的廢話、漂亮的空話、格式化的套話、場面上的應酬話來打發日子,工作上毫無思路和創新之舉,值得高度警惕。毛澤東曾經提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量。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個「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思想上的成熟。當然,這個任務今天依然很現實地擺在我們黨面前。

強調思想在領導實踐中的作用,要把握這樣兩個問題:一是所謂「思想者」並不是「思想家」。強調和鼓勵領導者成為思想者,不能要求所有的領導者都去「啃大本本」,都去研究學術問題,而是對人生、對世界、對事業有自己正確、獨到見解並形成一個相對完整概念體系。二是思想者不一定是卓越的領導者,領導者也不一定是思想者。但一個卓越的領導者,必定同時是一個思想者。

那麼,領導幹部的思想從哪裡來?毫無疑問,從學習中來,從實踐中來。要自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靜下心來學習原著,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與此同時,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逐步培養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同中看異、異中看同的思維方式,始終做到站得高、看得遠,講全局、抓本質。可以說,思想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是思想者長期「吾日三省吾身」的結晶。毋庸諱言,一位領導幹部有沒有思想,思想水平高低,並不完全是其本人的事情,各級組織要用好選人用人導向這根「指揮棒」,大膽培養使用那些有思想、有個性、有擔當的幹部,釋放「進賢退庸」的正能量,這是造就更多思想型的卓越領導者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勵。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中歐EMBA丨HEMBA引領卓越服務數位化,領導者們該怎麼做?
    在如此背景下,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如何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前抓住機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教授兼阿里巴巴產業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陳威如教授與中歐EMBA系列課程—HEMBA課程的同學們分享了他對「數位化助推卓越服務」的看法。
  • 你是「管理者」還是「領導者」?
    ◎管理者接受現狀,領導者挑戰現狀◎管理者是經典意義上的好戰士,領導者則是他/她自己◎管理者矯正事物,領導者做正確的事情可以這樣歸納,領導者是管理者,而管理者不一定是領導者。2.領導者的特質領導者在中國常被「幹部」一詞替代,我們也常討論「管理者與領導者的區別」,最常見的答案是「管理者正確地做事,領導者做正確的事」。在筆者的培訓課堂上,即使是來自上海的企業管理者們的基本認識也是「領導者負責戰略決策,管理者負責執行」「比一般管理者職級高的是領導者」等。
  • 中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導者蔡暢
    蔡暢是我黨傑出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畢生致力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婦女運動,把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開闢了中國婦女解放的道路,改變了廣大婦女的命運,成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導者和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
  • 雲學堂丨卓越的領導者,都具備「三個力
    但是,判斷一個價格是否適合,卻是該由企業領導者本身決定的。  要想預測產品定價多少才適合、產品銷量能有多少並非易事,但領導者必須在對自己產品的價值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把價格設定在利潤最大的一點之上。  正因為如此,定價是領導者的職責,這麼說也不為過。
  • 紀念聶榮臻誕辰121周年|中國航天事業的卓越領導者和奠基人
    聶榮臻元帥是新中國航天事業的卓越領導者和奠基人。新中國成立後,他長期主管國家科學技術和國防科技工作,協助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特別是為「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開拓性、奠基性工作。1963年4月,周恩來(左二)、聶榮臻(左一)、賀龍(右二)、張愛萍在中南海。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 從劉國梁打造國乒團隊,談領導者行為
    從劉國梁的經歷,可以看到領導者的行為往往決定了領導者能否成功。領導者行為則是指領導者的言行舉止,本文所指領導者行為特指領導者的工作。領導者的工作繁多,概括起來有人說是溝通,有人說是指揮,眾說不一。作者以為,領導的工作可以這樣來概括:一個字——玩,兩個字——玩人,三個字——玩權術。
  • 周恩來:我黨隱蔽戰線與情報工作的卓越領導者(組圖)
    我黨隱蔽戰線的奠基人及卓越領導人周恩來與夫人鄧穎超在大革命時期合影。
  • 關於IT Brand Pulse快閃記憶體產品的品牌領導者報告
    快閃記憶體產品的品牌領導者調查》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戴爾科技集團再次包攬多個領導者席位感謝廣大客戶的支持與肯定並且,這份報告是繼今年4月《2020年存儲品牌領導者報告》以及今年1月Gartner公布的《Gartner Peer Insights》之後戴爾科技獲得的又一份直接來自客戶群體的認可這也再一次證明了戴爾科技卓越的支持和服務體驗以及強大的產品實力和創新能力 關於IT Brand
  • 領導者可以從孔樂琪身上學到什麼?
    身為領導者的我們,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地域差異和多元化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與他人相處,需要領導者很高的為人處世智慧。一個來自中國的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留學生給了我們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
  • 北京思想者畫室分享!繪畫速寫的打型技巧
    北京思想者畫室老師教你以下方式來快速為速寫中快速打型!想要快速準確的為速寫打型,用這些方法做簡單又方便。在速寫為畫畫打型前仔細觀察考試內容,用腦子記下關鍵位置的幾點,結合用點去定位的方式來確認考試所畫內容的大小比例。
  • 白敬亭「人設」成謎,時尚造型化身「思想者」,氣質拿捏得當
    白敬亭「人設」成謎,時而氧氣少年,時而甜颯紳士,這次又「搞事情」了,工裝風拍攝成「思想者」,氣質拿捏得當,不得不說白敬亭的可塑性很強,他曾自信地表示,未來還能做得更好。我們來一起看一下白敬亭的精彩表現吧!
  • 卓越職場發布2020大中華區最佳職場榜單
    (財見2020年12月7日訊)由全球職場文化權威機構Great Place To Work主辦的卓越職場大中華區年度峰會暨2020最佳職場頒獎典禮在2020年12月3日舉辦。本年的會議主題是「攜手同心」,這是當今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一個重要的命題。
  • 午間閱讀 | 玄奘:一個偷渡的思想者(下)
    對此,玄奘有著高度警覺,沒跟著三教合一的潮流走,在通往帝王學的思想界,他依然還是那個偷渡的思想者,沒有隨大流走向王佛合一,而是從根本——即從文化個體性出發,走向具有人類性的大乘佛法。他西行求法,求的就是根本法。作為思想者,他被西域傳奇化。
  • 掌握這6大核心能力,成為高績效教練型領導者!
    面對艱難的環境,接受變化、引領變革、激發團隊,需要新時代領導者擁有最大的心力與能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關鍵詞:教練型領導力。 教練型領導力與傳統領導方式有何區別? 掌握六大核心能力,成為教練型領導者! 成為教練型領導者,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能力呢?
  • 成功做領導者的12大技能
    領導者只有較好地具備以上這些能力,才能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把握全局,運籌帷幌,作出科學的決策,取得卓越成效。在現實工作中,人們都佩服那些才華橫溢的領導者,都樂意在其領導下工作。這是因為一個有才能的領導者會給團隊帶來成功希望,人們自然會對其產生一種敬佩感。
  • 領導者的組織管理三部曲
    自己做事、做事用人、用人做事是領導者的組織管理三部曲,也是領導者的組織管理三個臺階,更是領導者的組織管理兩次轉型。三是,創業期的組織核心是解決生存問題,組織活動更多的是直接的業務活動;組織管理更多的是通過「事」的管理,而「事」只有領導者才能確定。這個階段,組織大多追求的不是質量,而是效率。領導者好比是「發動機」,組織動力的提供者;「發動機」一旦停止運轉,組織將不復存在。
  • 「浪漫騎士」王小波——黃金時代的思想者
    他是王小波,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者。他在1966年,因為政策而到雲南做知青,並且在此後的時間,做過老師和工人。在1978年,他參加高考,考取人民大學,後留學美國,成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生。王小波在美國留學過來之後,在北京大學當一名教師,後又在人民大學當一名講師,最後他成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將他獨特的思考與寫作風格,更好的表現出來。
  • 《逆向管理》:先行動後思考,助你成為一名優秀卓越的領導者
    作者通過對來自聯合利華、西門子等頂尖企業的各層管理者以及世界經濟論壇領導者項目的參與者的深度採訪與調查,向我們闡釋了在持續性的個人發展過程中,外在表現比內在認知更重要的原因,並提出了一些實用且易操作的方法來提升個人領導力。本書的核心內容:一、領導的改變為什麼是從"由外而內"而不是"由內而外"?
  • 為什麼領導者容易陷入自滿?
    因為在此情況下,領導者往往會努力錯了方向。雖然領導者可能認為,自己正在不斷提高領導力水平,成為更加卓越的領導人,但在下屬的眼中,其實根本看不到來自上司的努力——畢竟在80%的情況下,這些改善在下屬看來都是毫無必要的。身為領導,如果始終與下屬的期望之間隔著巨大的馬裡亞納海溝,這份管理上的盲區極有可能阻礙領導者未來的職業發展,或使任務的推進與落實變得緩慢,甚至影響到組織機構戰略的執行。
  •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任正非:領導者要謙虛
    好像是張瑞敏說過一句話: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實際上,在中小企業,很多管理問題都是態度問題造成的,很多老闆都喜歡把自己擺在一個俯視的角度看員工,有的老闆甚至連表面的尊重也欠奉。心態決定姿態,姿態影響生態,你若心存輕視,那員工又豈會對你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