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香中帶脆的熱煎餅!鬆軟綿潤的墩餑餑!

2021-01-13 美食的奧妙

可口夜宵硬面餑餑

舊時北京夜深人靜時,胡同中往往傳來老人悠長的叫賣聲:「硬面——餑餑。」這便是深夜未眠人的夜宵了,舊時北京,一到深夜,胡同中往往傳來老人悠長的叫賣聲:「硬面——餑餑。」這便是深夜未眠人的夜宵了。

硬面餑餑用半發麵烤制。面發到五成後兌鹼並戧入乾麵揉勻,然後將麵團搓成長條,揪出75克一個的面劑,包入25克用紅糖、乾麵、糖桂花和香油製成的糖餡,按扁成餅狀。用帶有條紋的花擀麵杖將麵餅外面軋出花紋。最後用竹籤在麵餅上扎幾個孔,便於在烘烤時放氣,保持餑餑的外觀形態。

坯子制好後放入烤盤,進烤爐烘烤,成品硬面餑餑外觀敦實幹淨,不生不煳,無跑糖露餡,口感香甜筋道,有咬勁。

過去普通北京人的夜宵比較簡單,沒有半夜裡吃一碗炸醬麵的。買硬面餑餑的人,有些是夜裡打牌,牌局未散,吃帶湯水的食品不便。這種乾糧正合適,既不佔手,又可充飢,兩便。

香中帶脆熱煎餅

看著做,趁熱吃,香中帶脆。煎餅不僅是天津名產,也是老北京的日常小吃。

煎餅不僅是天津名產,也是老北京的日常小吃。煎餅餜子攤中間是一個爐子,上邊支著鏊(ào)子(鐵製、中心稍凸的圓鐺),周圍碼放攤煎餅用的各種原料、調料等物品。攤煎餅前先用油擦子將鏊子面擦乾淨,然後舀上小米麵和豆面調好的麵糊,攤開。煎餅變色後,磕入雞蛋、攤開,撒上細蔥絲,再卷上餜子(現在多用薄脆),一張煎餅就此攤成。趁熱吃來,香中帶著脆,確是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的早餐。

鬆軟綿潤墩餑餑

墩餑餑鬆軟,更適宜老人食用,或當成兩頓飯間「點補」一下的點心。要想達到最佳效果,剛出爐的餑餑先入小木箱「圈一圈」再吃,更能體味到面甜、桂花香,墩餑餑與硬面餑餑相似,也是焙烤類麵食。

面用發麵加鹼和白糖、桂花揉制,要稍硬些。揉好的麵團揪出40克左右一個的劑子,用手按壓成中間略薄的扁圓形麵餅,放到鐺上焙烙。一面烙黃後再烙另一面,最後放入烤盤入烤爐烤熟。

墩餑餑顏色清亮,白中透黃,口味甜香,口感綿潤。一般是涼吃,要想達到最佳效果,是將剛出爐的餑餑先入小木箱「圈一圈,」使其回軟然後食用,更能體味到面甜、桂花香。

墩餑餑揉制時不戧乾麵,所以比硬面餑餑鬆軟,更適宜老人食用,在兩頓飯間「點補」一下。

佛系小編,相遇即是緣,既然來了,就隨緣關注一下小編吧!

侵權請與小編聯繫刪除哦謝謝!

相關焦點

  • 最全最正宗的北京地道小吃!
    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可以現制現吃,也可以捏碎與菜餡拌和當素餡的原料,現在通常放在煎餅中,與口感綿軟的煎餅相得益彰。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在北京小吃裡堪稱一絕。哪裡吃:白魁老號、護國寺
  • 最全最正宗的北京地道小吃,你吃過哪些?
    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可以現制現吃,也可以捏碎與菜餡拌和當素餡的原料,現在通常放在煎餅中,與口感綿軟的煎餅相得益彰。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在北京小吃裡堪稱一絕。  哪裡吃:白魁老號、護國寺
  • 尋味記丨糖火燒、墩兒餑餑、麻醬牌、薑汁排叉,這家糕點鋪賣的是記憶!
    桂順齋前店後廠,自產自銷,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傳統做法,李琛師傅19歲開始在大順齋學徒,經歷了幾十年的沉澱,手藝非凡,創造和發展了通州的特色清真糕點,如糖火燒、白果墩餑餑、薑絲排叉等.桂順齋還有一絕,那就是墩兒餑餑,也叫「硬面餑餑」或「硬面火燒」,那是一種特硬的甜火燒,做法很簡單,用糖水和面,等半發狀態時,往裡面揉乾麵,老北京人管這叫「揣面」,揉到面挺硬的時候,揪成一個個的劑兒,按成厚厚的圓餅,再點上個大圓點兒
  • 最正宗的40款老北京小吃,老北京人不一定都吃過!
    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可以現制現吃,也可以捏碎與菜餡拌和當素餡的原料,現在通常放在煎餅中,與口感綿軟的煎餅相得益彰。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在北京小吃裡堪稱一絕。哪裡吃:白魁老號、護國寺
  • 【手把手教你】全國各地小吃做法大全
    然後將它放在撒有乾麵粉的案板上搓成長條,摘成30個面劑,一個個按扁,每塊面劑上放餡約50克,揭起四周把餡包起來,再在手心上一轉封好口,摘去收口處的面頭,撳成圓餅,隨即將圓餅放在刷有花生油的熱鐺上烙熟即成。 【產品特點】金黃色,皮薄綿軟,油潤香嫩。 北京特色小吃--北京浦五房醬肉
  • 滿族小吃一覽
    秫米水飯  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餑餑  餑餑是滿語詞彙。滿族餑餑除用麥麵做的饅頭稱餑餑外,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是滿族日常主要食品。
  • 北京8家不吃後悔的煎餅!
    如果早上上這兒帶一煎餅再喝碗大興麵茶,甭提多美了~,蔥沫完全沒有搶掉煎餅原有的面香,,醬料鹹淡正好,每咬一口都齒頰留香~↓↓↓煎餅全是在後廚製作的,看不見製作過程。正義煎餅隊長一直主打的是脆煎餅,連包裝紙也是這麼寫的:北京最脆煎餅,傳承八百年,北京獨一份。
  • 特色雜糧脆煎餅,金黃酥脆,筋道爽口,口感鮮香,回味悠長,營養又健康!
    特色雜糧脆煎餅       雜糧煎餅是一種小吃形式的煎餅。主要特色:香,裡外全脆,味美,醬主要以回味感為主。給人感覺吃過一次,還想吃下一次的感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中華傳統小吃煎餅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     雜糧煎餅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
  • 北京小吃不完全科普(南方人視角)
    做法是以麵粉等原料調成糊,灌入大腸,煮熟後切成片狀,用豬油煎焦,澆上蒜汁,又香又脆,可以用牙籤插著吃。【焦圈】酥脆油香,吃燒餅可以夾焦圈,喝豆汁兒也必吃焦圈。個個棕黃,大小一般,香、酥、脆,稍碰即碎,可以貯藏十天半月,質不變,脆如初,酥脆不皮。蘇東坡有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 北京人的年味記憶,春節裡的京味小吃,盆兒糕,薑汁排叉,焦圈兒
    老北京有種小吃叫盆兒糕,這仨字兒念出來必須得帶兒化音,眾所周知,盆兒糕是大黃米麵,黃米給它提前泡好了,泡一宿,然後磨成的那個面再加上七成熟的紅芸豆和成面,蒸好了上頭再鋪一層棗兒,盆兒下一面擱一層棗老北京的盆兒糕最初是推著車串胡同叫賣
  • 北京小吃,天下無敵!
    人們食慾大增,全國的小吃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聽小道消息說,全國小吃們準備舉辦一次「奧運會」!各地區都派出了自家的種子選手,究竟北京小吃能不能拔得頭籌呢?大家拭目以待!在首輪比賽中,西安代表隊派出的是深受國人喜愛的小吃——【肉夾饃】啊~ 對方的選手好厲害啊!不過我們北京小吃也當仁不讓!北京派出了我們的選手——【火燒夾肘子】!
  • 想吃煎餅自己做,軟脆自己說了算,軟的卷果子,脆的空口吃,真香
    想吃煎餅自己做,軟脆自己說了算,軟的卷果子,脆的空口吃,真香煎餅是我們飲食的一大特色,由於裡面含有各種雜糧成分,組合起來,嚼在嘴裡有獨特的香甜味道,特別香。市面的煎餅分軟脆兩種,我們能見的軟煎餅就是那種學校門口或小吃攤上賣的那種煎餅果子,而脆煎餅,一般我們都是用來卷大蔥或空口乾吃。
  • 閒話老北京的「餑餑」!
    「餑餑」這是老北京話,有人說餑餑是滿語,是滿族人對麵食的統稱,實際上蒙古族也這麼叫,早在元朝,北京城就有」餑餑「這個詞兒,因為元朝是蒙古族統治,元世祖忽必烈改金中都為元大都,北京市面上就出現了以「蒙古餑餑」為主的點心,到了清朝,滿族皇帝入關,又有了「滿洲餑餑」,當時的老百姓私下裡統稱為韃子餑餑
  • 盤點那些精緻的中式面點小吃
    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麵條、拉麵、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圓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中式面點的世界!
  • 北京護國寺小吃街,當地人認可的小吃街,比王府井好太多!
    廣大吃貨對驢打滾、豌豆黃、糖葫蘆、糖人等北京名小吃並不陌生。說起著名的北京小吃街,前門大街,王府井,南鑼鼓巷等,都廣為人知。但其實這些小吃街只有外地人去過,北京本地人都知道這些景點的小吃很坑,是專門為了殺顧客而設計的。
  • 景縣傳統小吃:鬆軟暄香——蒸火燒
    蒸火燒是景縣一帶的民間傳統風味小吃。它是以麵粉、雞蛋、大蔥或者茴香、韭菜等為原料,經過和面、發酵、調餡、擀餅、整形、上屜蒸製等工序製作而成。餅類食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的品種花樣很多名稱各異,有大餅、餡餅、煎餅、燒餅、火燒等名字,烹飪技法多以烤烙為主。蒸火燒屬於餅類蒸製食品,具有鬆軟暄香、夾餡、味美等特點,是頗受老人孩子歡迎的一種特色食品。在生活中人們通常並不嚴格區分燒餅和火燒,其實燒餅和火燒是有區別的,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燒餅是烤熟的小的發麵餅,表面多有芝麻;火燒則是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
  • 吃貨們注意了,青州這些風味小吃你知道嗎
    漢族的風味小吃青州煎餅:青州人攤制的煎餅,薄如紙張,色如蛋黃,味道甜絲絲,香噴噴,曾是青州人的主要食品。青州煎餅用五穀雜糧煎制,上等的用百分之七十的小米,百分之三十的大豆,呈金黃色,柔軟、勁道、香馥,不散口。生活在西南山裡的人們,喜歡把做柿餅時削下來的柿皮等加進糧食內,磨製成煎餅,更是別有風味。
  • 西安最火網紅小吃TOP8:好吃難買跑斷腿,靠的全是味道與口碑!
    北京的鮑師傅,上海的喜茶排隊盛況令人驚愕,禁不住感嘆吃貨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無盡的。  然而西安作為以美食著名的古都,也有許多特色的網紅小吃,火爆程度不亞於帝都魔都,讓許多身在他鄉心在故鄉的小夥伴也日思夜想。
  • 西安這三種美食,都是當地特色傳統小吃,吃了忘不了的那種!
    臘汁肉夾饃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其歷史悠久,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源於古城西安,有兩千年的歷史,叫法也源自古漢語,及「肉被夾到饃內」。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獲得了幾代顧客的青睞,擁有難以計數的顧客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