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天前,大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大唐地產」)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從年前推到年後,未見動響。
這已是該房企二次衝擊IPO。如果說上一次是「天時」不佳,這一次又是為何?公開資料顯示,該房企在衝擊規模的同時,高負債率、高融資成本等問題突出。
浮沉三十餘載
在創始人餘英儀看來,21世紀中國文化將會在國際上獨領風騷,而「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著名的一段時代。1984年,時年僅32歲的他,與兄長餘英宗等人在臺灣,一起開發了「臺中大唐世家」。
大唐地產的logo很有中國特色,是國粹京劇中的代表人物——藍臉的竇爾敦,以性格剛烈、豪爽,武功出眾而出名。
10年後,餘英儀把臺灣的資產清零,到福建廈門重啟徵途。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2008年,大唐地產計劃次年赴港上市。
但時運不濟,那一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大唐地產未能倖免,遭遇資金鍊斷裂。更艱難的是,那一年8月,其掌門人餘英儀意外去世。
上市計劃擱淺的同時,大唐地產也於2009年接受了福信集團的併購。又一個10年後,大唐地產再次啟動上市計劃。
如今,大唐地產已是福信集團旗下地產業務的核心平臺與核心品牌。其招股書顯示,大唐地產上市前的股東結構中,黃晞持有77.79%的股份,為控股股東;吳迪持有21.21%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福信集團創始人是陳章輝,其與黃晞、吳迪均為集美大學校友。在福信集團創始人陳章輝病逝後不久,作為公司元老的黃晞得以上位。2011年1月起,其又將大唐地產的持續經營及管理委託予吳迪。
招股書顯示,吳迪系大唐地產董事長。而在福信收購大唐地產的過程中,吳迪也是關鍵人物。據了解,其在說服大唐地產接受併購時,列舉了大唐與福信的三個「相同」:同時代、同行業、同命運。並表示,大唐地產是一個神奇,福信將帶著一份社會責任感讓這個品牌傳承並發揚下去。
高負債壓頂
自1994年從廈門重啟徵途以來,大唐地產在內地的足跡已涉及泉州、漳州、福州、南寧、天津、長沙、貴陽等城市。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大唐地產擁有69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物業開發項目,應佔土儲面積778.97萬平米。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大唐地產2016-2018年的流量銷售金額分別為86.1億元、144.7億元、308.6億元;權益銷售金額分別為86.1億元、447.7億元、289.6億元。而2019年,其業績排名卻出現下滑,339.5億元的全口徑金額,讓排名下降4名至81位;權益銷售金額為187.8億元,排名下降26名至100位。
在衝擊規模的同時,大唐地產的高負債率、高融資成本等問題也引發關注。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6月底,大唐地產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86.69億元、257.79億元、297.51億元和312.86億元,淨負債率分別為1085.3%、1087.9%、408.8%和185.6%,在行業內均屬高位。
據2017年中國上市房企TOP100榜單顯示,100家上市房企整體平均淨負債率為79.43%,榜單中最高淨負債率為中天金融的190.24%,而大唐地產同期的淨負債率為1087.9%,幾乎是最高淨負債率的5倍,堪稱「負債王」。
至於此次IPO所募資金,大唐地產表示,主要用於公司的現有項目資金需求,償還部分若干現有計息銀行借款,均為用於公司物業項目開發的貸款,包括(i)一筆銀行借款,按固定年利率9.0%計息及於2022年6月到期,及(ii)一筆銀行借款,按固定年利率8.5025%計息及於2021年8月到期;將用於一般業務運營及運營資金。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大唐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