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大師-第01集
智者大師-第01集【字幕】「唐末喪亂教籍散毀中國法藏多流入於海東(朝鮮)」智者大師所著的「天台三大部」在中國也一度失傳使得名盛一時的天台宗陷入寂寞慘澹的境地宋朝建立的第一年建隆元年(九六0年) 吳越王錢俶遣使十人前面高麗求取散失的「天台三大部」 高麗光宗宮殿
-
祖師紀念日 | 農曆十一月廿四 天台四祖智者大師圓寂日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四 天台教主智者大師(第十一)智顗,字德安。姓陳。頴川人。母孕時。夢煙五採。縈繞懷抱。及誕。室內光明洞然。眼有重瞳。臥必合掌。坐必面西。少長。見像即禮。逢僧必敬。年十八。投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誦法華經。兼通律藏。性樂禪悅。詣光州大蘇山禮慧思禪師。思一見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以普賢道場。
-
智者大師:顯弘法華,密行止觀。這才是天台宗修行之正途!
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但實際上應該稱為天台宗祖師更為合宜一些。智者大師兒時六七歲之時,就愛往僧廟寺觀裡「跑」。這就是我們平日裡所說的根性。這個沒辦法,所謂一人一性,大體皆然。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喜歡往女孩子堆裡扎,你看《紅樓夢》裡的那個賈寶玉,他從小就喜歡和美女待在一處。還說「女孩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和女孩子待在一起就覺得「清爽」,若何男子相處一處,則覺得「濁臭逼人」。
-
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其實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導圖
我們聽聞到的「五時八教」的判教就是隋朝時期智者大師親自勘定的。智者大師是我們中華佛教當之無愧的祖師。很多人說智者大師開創了天台宗,是為天台宗祖師。其實任何佛教宗派的祖師,胸懷的都是整個佛教,胸懷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所有教言。那種持有自私狹隘甚至偏執見地的人是不可以稱為祖師的。
-
南哲思享|于洋洋:天台智者三諦說的思想依據
但是,天台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卻主張以空、假、中的三諦說來理解諸法實相,並且,智者大師以三諦為核心,搭建起了整個天台思想的框架。在智者提出三諦說之後,二諦思想逐漸被中國的佛教僧人們所捨棄,三諦說取代了傳統的二諦說,成了中土佛教僧人們理解實相與真理的主流思想。下面分別從三個方面對智者提出三諦說的思想依據展開論述和分析。
-
講座回顧|張風雷:天台智者大師的教相判釋學說和中道思想
回顧2019年6月1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張風雷教授應邀在南京大學哲學系314教室做了題為「天台智者大師的教相判釋學說和中道思想」的講座,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維中教授擔任主持人。
-
詩路天台┃《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唐·李白
幽緘儻相傳,何必向天台。釋義:百丈:在瓊臺仙谷景區,民間俗稱(百丈坑)《天台山志》:百丈巖,在天台縣西北二十五裡崇道觀西北,與瓊臺相望,峭險束隘,四山牆立。下為龍湫,翠蔓蒙絡,水流聲潈然,盤澗繞麓,入為靈溪。由高視下,悽神寒骨。雲漢:高空。唐·張九齡《奉和聖制途經華山》:「萬乘華山下,千巖雲漢中。」
-
善導大師、慧遠大師乃至其他祖師
歷史上有關善導大師的傳記很多,在上人編的略傳當中,凡是沒有收集的,一定有原因。對於提出的這個疑問,上人的回答是這樣的:被南宋時代天台宗之僧人推舉為中國淨土宗初祖的慧遠大師,生於公元334年,乃魏晉時代高僧,受到後世淨土行者高度的崇敬是在中唐以後,特別是宋代的淨土行者比較追慕慧遠大師之高風。
-
詩路天台┃《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唐陸龜蒙
國清寺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隋代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韓國、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們朝覲聖地。寺院周圍五峰環繞、雙澗洄流,古木參天,千年隋梅生機盎然、九級隋塔巍然聳立,隋代古剎勝跡長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
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顗大師
天台宗三祖慧思法師從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學法,專心修禪,結合《法華經》意,悟得法華三昧,是一名禪定和義理並重的大德。慧思為糅和南北佛教,率領從徒南下,在光州的大蘇山暫時住下來傳教。智者大師聽到這個消息後,前往大蘇山向慧思學法。自此,智者大師便在慧思的指導下潛心修煉。這期間,慧思法師常讓智者大師代他講法。
-
淨土宗:蓮池 智者 藕益 善導四位大師給我們的啟示
蓮池大師在明末的時候,常常感慨掉淚,在那個時代想找一個初果聖人不可得啊。但現在有的人還是認為自己可以證果,那我們來看看祖師們是如何以身示範的吧。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他臨往生的時候,弟子問:「師父,這一生修行不知證何種果位?」智者大師說:「我如果不領眾可以證到六根清淨位,由於領眾修行過早,損己利人,但登五品。」
-
天台祖師 | 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頂大師
隋開皇十七年(597),智者現疾,師瞻侍朝夕,劬勞盡心。及大師入滅,灌頂親承遺旨,恭受遺書及諸信物。十八年正月,師與普明奉智者遺書,自天台至揚州,謁見晉王,並奉上智者遺作《淨名義疏》。同年二月,晉王遣使王弘送師還天台山,為智者設千僧齋。灌頂遵智者昔日欲創國清寺,已標基伐木,未遂所願之遺囑,建造國清,其修營規制,一依大師所定舊式。地即晉曇光、道猷之故跡也。
-
天台宗對高僧虛雲法師的影響
其實際創始人是四祖上智下顗(yǐ),被尊稱為智者大師,這一稱號是隋煬帝楊廣未稱帝前當晉王時,在揚州所賜。從佛教傳承的歷史上來看,中國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史上形成最早的一個宗派。此派以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538-597)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中所開創,所以稱為天台宗。
-
天台宗才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上篇)
凡讀過不同年代的《中國佛教史》或歷代佛教史學典籍的中外學者,都知道天台宗因智者大師居天台山而得名,智者大師又稱天台大師,簡稱天台。就連日本佛教、韓國佛教、歐美佛教、東南亞佛教也無一例外地知道智者大師是佛教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次田大作在《我的天台觀》書中,這個「天台」非特指地名天台,而是天台智者大師的簡稱(當然也包括天台宗)。
-
智者大師年譜
陳後主命通直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徐孝克撰文樹碑於海濱,以表彰大師放生功德。永陽王陳伯智出鎮東陽(今浙江東南部地區),致書三請大師,遂率徒前往禹穴(今浙江紹興)弘法;永陽王合家「同稟淨戒」,並發願「生生世世,值天台闍黎(指智者大師),恆修供養!」正月,後主連遣四使請大師進京,均稱病不赴。三月,「更敕州郡為之勸請」,經永陽王力請,始從東陽起程。
-
天台智者大師——《觀心食法》
依天台的理念,吃飯不僅僅是如此的「正意用食」就行了,就是吃飯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吃飯,本身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法,但由於我們想要吃飽、吃好的本能,經常會由此引發煩惱,甚至造下惡業。觀心食法,就是智者大師以吃飯為例,教我們如何在一切無記法上,以圓妙觀心來修行的一篇精妙短論。
-
智者大師與淨土法門
因大師好樂禪悅,故到光州大蘇山禮慧思禪師學法。慧思大師一見到智者大師,就對智者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並示以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智顗大師於是在大蘇山修法華三昧。經過三夕,誦至《法華經·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一句時,身心豁然,寂而入定,照了法華,通達所有的法相,大徹大悟。陳光大元年的時候,初到金陵,居瓦官寺,弘揚禪法。
-
高僧行誼┃印光祖師 : 慚愧自牧.一心彌陀
為道之篤至死不渝,誠一代祖師之風範也!
-
中國寺院四絕之一,日本天台宗的祖庭,被稱為「唐詩之路」的終點
「寺若成,國即清」,就是說的這座寺廟,是皇帝專門為高僧所建造的,現在與靈巖寺、棲霞寺、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 圖為:七佛塔,也稱為迎賓塔,中空,位置在寒拾亭前方國清寺,位置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的天台山上,始建於隋朝,這裡不僅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還是「唐詩之路」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