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視版《三國演義》的音樂作品?

2020-12-18 元哥說歷史

有時候確實令人感嘆,老一輩的藝術家真的太敬業了。

關於三國內容的影視作品咱們都看過不少,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並不算很多。現在的劇組資金更加充足了,拍攝條件也更好了,剪輯合成的技術也更先進了,但最終拍出來的視聽效果,卻總是令人失望。

可以實心實意地說,如果大家回憶起關於三國影視內容的一些經典片段,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呢?估計仍然是那部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特點更加鮮明,情節片段更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尤其令人久久難忘懷的,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樂曲,是不是足夠經典呢?只要聽到樂曲響起的聲音,馬上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就浮現在眼前。能把音樂這種聽覺上的藝術達到視覺化的效果,作詞作曲的老藝術大師夠不夠牛掰?

咱們就來回憶一下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那些樂曲。

一、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歌詞內容其實是一闕詞《臨江仙》,寫作者並不是羅貫中,而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大臣楊慎所作,他是名臣楊廷和的兒子。因為「大禮議」之爭,被嘉靖貶謫。後人發現這闕詞的內容非常符合《三國演義》的意境,就將它放在了篇首。

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引用了這闕詞改編成歌曲,由美聲歌唱家楊洪基演唱。效果非常好,雄渾的聲音有一種金戈鐵馬的歷史滄桑感,直擊心扉,仿佛戰旗飄場,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拉開了帷幕。

二、片尾曲:《歷史的天空》

這是央視版《三國演義》的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這首歌是由歌唱家毛阿敏演唱的。

和片頭曲那種壯懷激烈的感覺不同,片尾曲《歷史的天空》的旋律更加悠長和緩,有一種懷念感,仿佛各路英雄的背影漸行漸遠,足跡逐漸消失於歷史的雲煙。

三、桃園結義:《這一拜》

這首曲子是由劉歡演唱的。是劉關張三兄弟在桃園結義時的插曲,節奏鏗鏘有力,激情中充滿了欣欣向榮的希望,有程一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力量感。

四、赤兔馬:《烈火雄風》

歌唱家呂繼宏演唱的。這是在呂布得到赤兔馬之後,在原野上縱馬飛奔時的插曲。和影片的情節相得益彰,曲調歡快,節奏感鮮明,有一種不羈的狂放,非常符合年輕的呂布那種如虎添翼的風採和心情。

五、貂蟬:《貂蟬已隨清風去》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對原著進行了修改,給三國第一美人貂蟬的命運做了重新設計,讓這位美麗的女子在董卓死後離開了這片爾虞我詐的亂場,而是隨風而去,從此杳然無蹤,一襲如仙白衣逐漸在融化在雲霧之中。

這也一種希冀吧,讓這位心地善良而純潔的女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歸宿,她不應該屬於這個紛紜的亂世。

六、宛城之戰:《淯水吟》

這是由毛阿敏演唱的。 宛城之戰,曹操遭到張繡的夜襲,猛將典韋壯烈戰死,曹操狼狽不堪地鼠竄而逃。這首歌更體現了那位鄒氏夫人內心的無奈與悲傷。

七、三顧茅廬:《臥龍吟》

這是劉備三顧茅廬時的一首插曲。主要是描述未出山之前年輕而胸懷大志的諸葛亮。這首曲子的伴奏是古琴曲,古典文化的意味非常濃厚,代表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情懷和節操。婉揚的曲調中透出堅剛,猶如靜水深流,內裡卻蘊藏著江河之遼遠。

八、攜民渡江:《民得平安天下安》

這是由崔京浩演唱的,是劉備攜民渡江前往襄陽時的插曲。曲調悲愴,滿含著亂世中黎民百姓的苦難,悲泣中透出人民對和平安定的嚮往。

九、長坂坡:《當陽常志此心丹》

這是趙子龍救幼主阿鬥,七進七出長坂坡的插曲。這首曲子非常的經典,「子龍子龍世無雙」,節奏鮮明,猶如戰馬揚蹄飛馳而過,刀槍箭雨,血染徵袍。

十、群英會:《丈夫歌》

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這是在群英會上周瑜乘酒興當筳起舞,以劍銘志的一首插曲。歌詞就是原著中的內容。這首曲子把周瑜那種驕傲自負,志得意滿的情態體現得淋漓盡致。

十一、曹操:《短歌行》

這是在赤壁之戰前夕, 曹操臨江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一首歌曲。曲調滄桑壯烈,氣勢雄渾霸道,體現了曹操那種梟雄的心懷,志在一統天下的雄志。

十二、關羽:《江上行》

這是關羽單刀赴會,前往江東與東吳大都督魯肅就荊州的借還問題進行談判,關羽手執青龍偃月刀,立於船頭,插曲響起,關羽那種彌天大勇,丹鳳眼中斜睨出不屑的神氣。非常符合關羽當時的心情和他的性格。

十三、曹植:《七步詩》

這是劉歡演唱的,說是曹丕和曹植兄弟爭王,曹植被迫七步成詩,吟誦「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這首詩在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

十四、輓歌:《哭諸葛》

這首歌是在諸葛亮五丈原歸天之後,蜀漢將士將敬愛的諸葛丞相的靈柩運回成都途中的一首輓歌。畫面上全軍縞素,白旗在風中飄揚,蜀軍將士淚流如雨,哭行而歌。出師未捷身先死,蜀漢一代名相壯志未酬卻駕鶴西去,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理想終成幻影,一個偉大的時代徐徐落下了帷幕。

以上就是檢索到的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一些歌曲。可以稱得上是個個經典,曲曲動人,非常能夠感染觀眾的情緒。

按道理來說,現在的劇組無論資金、技術等各個方面的拍攝條件要比當年要好得多,但為什麼現在反而很難拍出當年那種感覺呢?有的朋友以「先入為主」來解釋,認為播出在前對觀眾的影響更大,但我不認可這個理由。

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在創作態度,是不是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藝術創作中去。現在過分地追求視覺衝擊,看起來場面宏烈,畫質精細,但本質上嚴重缺乏文化底蘊。熱鬧是熱鬧,卻是一時的,深度遠遠不夠,所以不夠雋永,在時代的大浪淘沙下,終究會沉澱到寂靜的海底。

相關焦點

  • 央視版《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
    看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朋友們能發現,周瑜在劇中的扮相看上去比諸葛亮要年輕。但根據史書記載,周瑜要比諸葛亮年長近六歲。那麼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呢?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是根據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的,但並不是一板一眼地完全照搬原著。
  • 94央視版《三國演義》和中日往事|日本|三國|曹操|紅樓夢|央視|...
    日語版94《三國演義》海報1994年,日本NHK電視臺找到央視,希望買下《三國演義》在日本的獨家播出權。央視製片人任大惠試探性的報了個「天價」:單集1萬美元,84集84萬美元。以為對方會砍價。NHK電視臺聽後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要立馬籤約交錢。次年9月,該劇在日本全國播放。
  • 央視版《三國演義》中,這位演員哭戲最多,甚至把自己給哭暈了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哪一位演員哭戲最多,那非孫彥軍飾演的劉皇叔一角色了,用他的話來講,一哭就是三年。眼淚說來就來,哭得最厲害的一次甚至把自己困暈過去了。說起孫彥軍,也是一位很勵志,淡泊名利的演員。到了1989年,央視籌組拍《三國演義》,他在角逐中成為了劉備的扮演者。他在這部戲中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哭戲,動不動就哭鼻子。甚至在拍攝一場為異弟披麻戴孝的戲時,哭得稀裡譁啦,時間太久而暈過去了。孫彥軍覺得是一個好演員,拍了這麼久的戲,他拒絕用眼藥水,都是真淚。
  • 國色天香、王的女人,94版《三國演義》中的女演員,近況如何?
    棍哥已經講了古典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8版《水滸傳》中的那些美女演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棍哥,在文章列表中查閱。今天,棍哥再來講講94版《三國演義》中的女演員。跟前面講到的一樣,94版《三國演義》也是由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可以說代表著國產電視劇的官方水準,也是當時最高水平。《三國演義》由王扶林擔任總導演,87版的《紅樓夢》正是出自王扶林導演之手。《紅樓夢》拍了三年,《三國演義》也拍了三年,足見王導的精益求精和精雕細琢。
  • 虛構的貂蟬,真實的陳紅,央視《三國演義》打造古裝第一女特工
    由於小說家和戲曲家們的不斷加工和潤色,貂蟬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越來越好,而經過央視《三國演義》的改編,貂蟬幾乎成為古裝劇的第一女特工。二是連環計也低估了李儒的分量,按照《三國演義》的寫法,李儒是董卓第一幕僚不說,還是董卓的女婿,他在中間就算不能勸董卓把貂蟬轉給呂布,至少也能兩邊聊聊,然後發現王允的BUG。因此,雖然羅貫中的連環計看似妙不可言,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神劇」成分,所以《三國演義》是藝術作品並不是歷史。
  • 為啥,老版《三國演義》,最後幾集拍的非常粗糙?
    例如1998年的央視版水滸傳,連續劇的主線是弘揚梁山好漢的行俠仗義、替天行道,所以整部劇的主旨是反對招安,也正因為是在這樣的價值觀的渲染下,很多好漢在原著當中的陰暗面在劇中反而沒有得到體現,宋江立主的招安效忠朝廷,更被觀眾罵得狗血噴頭。
  • 94版《三國演義》的NHK宣傳片:孫權扮演者吳曉東解說,很少有人看過吧
    日本放送版的《三國演義》宣傳片,該片由日本方面提供設備,央視負責拍攝,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解說由孫權的扮演者吳曉東擔任。在1994央視版的《三國演義》裡,最初演孫權的演員不是吳曉東,而是另一個大腕。大腕進場幾天後,在片場嫌棄工資太低,要求導演給漲工資。
  • 經典電視劇 古典名著94版《三國演義》
    歷時四年拍攝、投資過億、動用數十萬群眾演員的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在央視一經開播,便引起億萬觀眾的廣泛關注。這部劇還原了羅貫中原著的精髓,塑造了諸多經典的英雄形象和恢宏的戰爭場面。《三國演義》的總製片人任大惠介紹,當年拍攝94版《三國演義》時,總投資有7950萬元,但主演一集的片酬只有225塊,演員總片酬佔總投資的比例還不足5%。飾演諸葛亮的唐國強,在拍攝「七擒孟獲」時住的招待所床位一天才2.5元,房間漏風漏雨、蚊帳落灰,但唐國強從來沒有抱怨過。
  • 94版的央視神作《三國演義》,一直在打遍天下無敵手
    所以呢今天,我想和你們聊一下央視名作94版的《三國演義》。一部被眾多老戲骨聯合演繹、註定會永垂不朽,永載史冊的鴻篇巨製《三國演義》。正是因為每一位老戲骨的不懈堅持和不懈努力,最後才真正成就了94版《三國演義》今時今日這個不可撼動的地位。每當我回顧這部凝聚了眾多表演藝術家血汗的曠世之作時,我都會沉浸在其中經典的劇情中無法自拔,百看無厭的感覺。
  • 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張飛把綠豆捏成豆粉,這可能嗎?
    我認為不可能,這個情節完全是央視版《三國演義》原創的,目的就是為了凸顯張飛的力量和武藝,同時關羽賣綠豆和紅棗也與他在劇中的形象(紅臉綠帽)相呼應,張飛捏綠豆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記載,甚至「桃園三結義」都屬於演義創作。
  • 因為他們,拍攝出了最經典的三國演義,可惜他們都走了!
    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演員,更離不開優秀的導演編劇,還有那些默默無聞在幕後的工作者,本期我們來介紹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已經去世的,默默付出的幕後付出工作者,並向他們致敬!阮若琳(1929年3月1日—2010年3月19日)女,北京人。
  • 這麼多年過去了,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一直這麼火?
    ,分別是「水滸傳」1998年版、「三國演義」1994年版、「紅樓夢」1987年版、「西遊記」1986年版,以及2000年拍攝的「西遊記續集」。 B站「三國演義」的彈幕鋪滿屏幕 94版「三國演義」,細數下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時至今日卻仍然受到這麼多人追捧
  • 日本78版《西遊記》走紅,「逼迫」央視投拍86版《西遊記》
    1981年11月,一心想拍電視劇卻屢屢失望的楊潔已經向央視提交了調離申請。楊潔當時是央視文藝部戲曲組的導演,雖然拍了兩部作品《香羅帕》和《嶗山道士》很成功,但由於她戲曲導演的名頭導致拍電視劇的報告連續石沉大海,由此她萌生去意。
  • 老版《三國演義》和《權力的遊戲》相比,哪個更好
    在電視劇的規格上,這兩部作品有著巨大的相似性,老版的《三國演義》拍了84集,而《權力的遊戲》八季加起來一共是83集,可能是播出的時長上,《權力的遊戲》播出的總時長要比老版《三國演義》的總時長要長一些,老版的《三國演義》一集是四十五分鐘左右,《權力的遊戲》一集是一個小時左右,有的集數超過了八十分鐘,像第八季的每一集劇情時間大多都在80分鐘左右。
  • 一口氣聽(看)完94版《三國演義》最全古琴曲!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人們的審美如何改變,中國古典文學尤其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幾百年來猶如璀璨的明珠閃亮在各個時代。說起《三國演義》,記得嗎?小時候的語文課本,就有《出師表》,對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和死而後已的形象記憶猶新。
  • 說唱博主如何看待蝦米音樂的關閉?
    E M O 2 0 2 1距離蝦米音樂關閉傳言還沒過40天,一則官方公告於今天發布: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對於一些音樂發燒友來說,一個音樂平臺,尤其是自己賴以生存的音樂平臺停止服務(也就是倒閉)意味著什麼?
  • 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被譽為經典?從幕後的三個小故事聊起
    今天,結合94版《三國演義》幕後的幾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我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為什麼這部電視劇能夠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如果算上其創作時間,距離今天已經將近30年。30年,是一個頗為漫長的歲月,可以見證一個人的成長曆程。
  • 于榮光知名度高於陸樹銘,但論塑造關羽形象,陸樹銘版遠超于榮光
    說起在電視劇中塑造的關羽,有兩個形象在觀眾心目中印象最深:一個是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中陸樹銘扮演的,一個是2010年高希希執導《三國》中于榮光扮演的。一個演員塑造人物成功與否,經典與否,首要因素當然是演員自身的表演,另外也在很大程度上與這部劇是否足夠引人關注有關。
  • 一部《三國演義》如何讓日韓如此痴迷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日本元祿二年),日本京都天龍寺僧「湖南文山」——義徹、月堂兄弟翻譯《三國演義》,定名為《通俗三國志》,於1689年至1692年在日本刊行。湖南文山的譯本主要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同時參考了陳壽的《三國志》而寫成。
  • 91歲《三國演義》片尾曲詞作者獻上華容道
    2月27日,央視《向經典致敬》邀請1994版《三國演義》演職人員錄製「《三國演義》25周年聚首」特別節目。在現場, 新京報記者專訪到片尾曲詞作者,91歲高齡的王健。王健(白衣者)在錄製現場。新京報記者 徐美琳 攝王健為94版《三國演義》創作了片尾曲《歷史的天空》,插曲《臥龍吟》《這一拜》《民得平安天下安》《淯水吟》《哭諸葛》《貂蟬已隨清風去》等經典歌詞。王健表示,片尾曲在45天內改了6次、寫了3稿,她現在都能背下來。王健還打趣說:「我最近才知道,當年有人說不要找女性作者寫《三國演義》的歌詞,要是當年知道,我就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