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塊玉·嘆世(戴月行)——元·馬致遠

2021-01-19 騰訊網

四塊玉·嘆世(戴月行)——元·馬致遠

戴月行,披星走,孤館寒食故鄉秋。妻兒胖了咱消瘦。枕上憂,馬上愁,死後休。

詩詞文本從《全元散曲》

譯文

帶著月光行,披著星星走,獨自住旅店,過寒食日,離開家鄉又到了悽涼的秋天。妻兒胖了我卻瘦了。睡覺時在憂愁,出行時刀在憂愁,直到死了才算到頭了。

注釋

1、孤館寒食:孤獨寂寞地在旅館裡度過寒食節。寒食:節令的名稱,在清明的前一天。

2、枕上憂:夢中的憂慮。

3、馬上愁:在路途奔波中所引起的愁思。

相關焦點

  • 馬致遠十首著名的元曲,動人心魄,感悟千古絕唱的美
    馬致遠,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字「千裡」,晚年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出自元·馬致遠《越調天淨沙·秋思》。
  • 「曲狀元」馬致遠,這2個作品,比《天淨沙·秋思》更經典!
    說起元曲,「曲狀元」馬致遠肯定是第一個被大家想起來的人,然而,人人都知道他那首流傳千古的《天淨沙·秋思》,可事實上,除了那首作品,他還有很多經典之作。比如這一組《四塊玉》:元·馬致遠·《四塊玉·嘆世》其一帶野花,攜村酒,煩惱如何到心頭。誰能躍馬常食肉?
  • 元曲四家之一,《天淨沙·秋思》流傳千年,馬致遠十首佳作真經典
    馬致遠的散曲題材很豐富,大多與嘆世、歸隱、詠史等有關,其中包括對人生的感悟,對現實的感悟以及對歷史的見解。還有一些歸隱之作,表達了馬致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心境,但與此同時,他又充滿超然於世外的情懷。馬致遠的作品藝術境界很高,語言優美,意境動人,充滿了畫面感,可以說是曲中有畫,畫中有人,非常傳神、形象,極其富有聯想力和生命力,很是栩栩如生。
  • 身邊的胡同︱四塊玉
    北京有許多地名甭管是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特別有意思,什麼鐵獅子墳、大柵欄、九棵樹、四塊玉、豹房,外加各種胡同和斜街,在這些「奇葩」地名的背後都有很多故事。這其中的「四塊玉」,說的就是天壇東門往西、體育館路街道轄區的一個地方(現在東玉北街社區及雙玉南街社區轄區內)。
  • 憶京城——記憶中的四塊玉
    四塊玉,也是一個好聽的街名。中國數字嵌進詩中和話中,都是有講究的。如果叫三塊玉,就差了點兒;叫五塊玉,聽著也彆扭;要是叫兩塊玉,更顯得有些「二兒」(北京土話:傻)。
  • 元代文學名家馬致遠簡介及主要作品
    馬致遠簡介: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裡,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馬致遠作品:1、小桃紅·畫堂春暖繡幃重畫堂春暖繡幃重,寶篆香微動。此外虛名要何用?醉鄉中,東風喚醒梨花夢。主人愛客,尋常迎送,鸚鵡在金籠。
  • 神奇的四塊玉傳說 老北京都知道!
    上世紀50年代後分解為四塊玉北街南街。  傳說,明永樂年間修建天壇時,剩下四塊大漢白玉,一時沒用就放在天壇東門外。當時這一帶全是窯坑、葦塘之類的荒地,有窮人常到這裡挖黃土進城去賣。時間久了,人們就稱此地為四塊玉。  真正讓這四塊玉聞名於世的歷史事件是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系德國人,男爵,外交官,來華曾任廣州、北京等地領事官,1899年任德國駐華公使。
  • 元曲四大家——馬致遠
    《漢宮秋》是馬致遠早期的作品,也是馬致遠雜劇中最著名的一種,敷演王昭君出塞和親故事。馬致遠著有雜劇十五種,存世的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開壇闡教黃粱夢》《西華山陳摶高臥》七種。馬致遠的散曲作品也負盛名,現存輯本《東籬樂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數17套。
  • 馬致遠
    提起馬致遠,就自然想到那首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短短的小令卻描繪出一個夕陽殘照的悽涼景色,全曲無一個「秋」字,卻更的秋天悽苦,甚為巧妙。馬致遠出生在一個富有且有文化素養的家庭,年輕時熱衷於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獻詩並因此而曾為官,之後大概由於太子去世而離京任江浙行省務官,晚年辭官隱居杭州。戲曲創作方面,馬致遠在音樂思想上經歷了由儒入道的轉變,在散曲創作上具有思想內容豐富深邃而藝術技巧高超圓熟的特點,在雜劇創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傾向和虛實相生之美。
  • 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四塊玉社區:居民事 居民議
    垃圾桶三天兩頭兒換地方,物業衛生沒人管,非停車位停滿來路不明的小汽車,門禁形同虛設,租戶流動性大不利於治安……東四塊玉南街37號樓,一共4個單元,52戶居民,原是某單位宿舍,小區物業常年處於無人管理的情況。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四塊玉社區在樓前連續召開了四次居民議事會。
  • 你知道紅樓裡面的「四塊玉」嗎?
    紅樓四塊玉分別是:1、賈寶玉,真真一塊「假寶玉」,其實乃是「真石頭」也。說是補天棄石,究其種種形狀事跡,卻何嘗不是一塊「砸天頑石」!這塊頑石,無意修補殘天,卻屢屢將自己狠狠砸去,砸向那自古以來高高在上、莫可質疑、不可觸犯的沉黑天幕。2、林黛玉,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的名字嗎?
  • 元代關漢卿《大德歌·秋》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年間創作的新曲調,可知這首《大德歌·秋》作於大德(元成宗年號,1297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聖人」。
  • 中華戲校「四塊玉」中,侯玉蘭、李玉茹演《長坂坡》抓披的故事
    而這個中華戲校還和舊的科班不一樣,因為除了武旦由男孩子培養,它講男女分班,也就是提倡男演男,女演女,所謂的「四塊玉」,就是中華戲校培養出的四位傑出女藝人。這四位分別是:侯玉蘭、李玉茹、白玉薇、李玉芝。「四塊玉」是怎麼叫響的呢?
  • 徐州獅子山王陵(頂級古玉的坎坷之路)
    並且對後世墓葬的防盜技術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獅子山楚王陵內墓道的盡頭即為墓葬主墓門,門內安置每組4塊前後共四組總共16塊巨型封門塞石,可謂固若金湯,神仙難攻「第乙下,易東方二,簡道,廣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袤丈五寸」       但是人世間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即使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都須要起重機才能搬運的巨大塞石,還是無法阻擋盜墓者,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精明的盜墓者在每組塞石右上角那塊鑿出「牛鼻眼」,然後牽引上繩索將前後四塊塞石一一拉出
  • 四塊玉·樂閒——元·張可久
    四塊玉·樂閒——元·張可久 遠是非,尋瀟灑。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閒水北春無價。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詩詞文本從《全元散曲》
  •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押的是詞韻、曲韻、還是平水韻?
    馬致遠生活在宋元之間,天淨沙是常見的曲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押的是什麼韻?是詞韻、曲韻、還是平水韻?首先,唐宋人沒有詞韻,填詞也是用詩韻。馬致遠這首小令顯然不是用詞林正韻。那麼用詩韻還是曲韻呢?最有名的是馬致遠的這首《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元代傑出的戲劇家、散曲家,他的《天淨沙•秋思》歷來被人們推為小令中出類拔萃的傑作,被譽為「秋思之祖」,幾百年來,它以其「深得唐人絕句妙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藝術魅力而膾炙人口,久誦不衰。馬致遠少年時曾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在初期執行著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 -西四塊玉胡同裝修
    今天就給大家曬曬我家西四塊玉胡同的一套房屋,花7萬改造65平米二居室舊房,選擇了裝修十大風格裡的現代風格,裝修效果圖太漂亮,鄰居以為走錯門了。大家來看看我家的裝修怎麼樣吧。設計是一種愛的表達,去熱愛這個世界,找尋令人感動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