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遍布全國,他們的工資如何發放?錦衣衛:不缺這點工資

2020-12-26 騰訊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疑心重重,為自己設立了專門的軍政情報機構——錦衣衛。他們武力高強,權力也極大,幾乎人人畏懼。明朝後期,錦衣衛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最高時到達9.6萬人。

他們潛伏在全國各個角落,忠心耿耿為皇帝搜集情報。他們工作的神秘性質,讓很多人為之好奇,他們的薪水是多少?而如此分散又怎麼領到薪水呢?

拿到定金再做任務

在與皇帝對接後,錦衣衛就領取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任務。出發之前,一切花銷,衣食住行,都已經準備好,交付於錦衣衛手中。

此外,本次任務的一部分薪資也會先交給他。然而這種情況很難維持,因為錦衣衛完成任務後會亂定金額,或是不滿足於定金,在執行任務途中受賄於其他官員。

朱元璋為了制止這種現象的發生,特地規定了每次任務的工資多少,並在每個出差執行任務的錦衣衛身邊都安插了一個負責監督的官員,防止他們心不在焉,只知道收取賄賂。

如果能夠按時出色地完成任務,除了會補全工資外,還會有額外豐厚的賞賜。鑑於錦衣衛特殊的身份和工作的保密性,他們的工資和賞賜只會多不會少。所以,他們不在意那點「固定工資」是有理由的。

他們的工作性質,有點像民國時期的特務。搜集情報,摸清線索,匯報給上級。他們都擅長偽裝,個個身懷絕技,能置人於死地,也能救人於水火之中。當然,那個時代特務的薪水,不知道比不比得上明朝的錦衣衛,大概都是特殊的有風險的工作,待遇不會差。

遠程操控「雲」辦公

錦衣衛跑遍全國執行任務,早已織好了自己的關係網。如果只是輕鬆的偵查任務,他只需傳個信,沒幾天資料就傳遞到自己手中。在家把事情分析明白,做好充足的準備後,這次行動已經事半功倍。然後他們才向上請示,伺機出動。

就如《錦衣志》中寫到的,在各個地區都有錦衣衛收買的線人,他們可能從事著各種職業,有的是街頭小販,有的是家庭婦女,有的是整天在街巷遊蕩的小混混,他們拿了錢,就時刻幫上線注意著時事響動。當然,這些所謂的線人更是少不了高官身邊的侍女隨從,他們作為最容易接近的人,自然是最有利的情報工具了。

有了這些小助手,錦衣衛的工作就輕鬆多了。聖旨一下,先「連線」下面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務,然後安靜等待。

省出來的時間,終於可以做點自己的事,一年到頭難得在京城待幾天,等待消息的時間便可以好好賞一賞京城風景,有家室的人更是可以趁這段時間好好陪伴妻兒。凡是有些頭腦,經驗豐富的錦衣衛,大抵都會這麼做。

他們不是朝九晚五,不必每天上朝請安,像極了現在的自由職業者。時間自由,按任務難易結算,能力越強責任越大,與「客戶」直線對接,業務熟練後就做大做強,發展下線,實現關係網的全面覆蓋。錦衣衛的「商業頭腦」拿到現在來看,依舊有可以借鑑的地方。

遠程操控,省了力還省了心,工資照拿,收買線人的錢想必不足掛齒。錦衣衛的這套操作,明白的人不應該再說不在意是灑脫了,這明明是用機智換來的幸福感。錦衣衛口中的無所謂,原來是這樣解讀的。

獎勵機制 能者多勞

前面說到,每次做完任務返程,表現優秀的人總會有額外的獎勵,這也是錦衣衛能認真工作,很少節外生枝的原因。

要想把任務完成得夠快,都好,就必須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所以也沒空在意前來賄賂的官員,因為那一定沒有皇家的賞賜值錢。

他們擁有特權,避免不了那些有野心的錦衣衛胡作非為,破壞社會秩序。關鍵時刻他們還會搬出「皇帝」這道盾牌,讓人吃著啞巴虧,無法應對。朱元璋在位時,為了防止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發生,下令廢除錦衣衛的刑具,取消他們這項權利。

然而這種政策沒維持多久,明成祖朱棣登基了。兇狠毒辣的他也要讓自己的錦衣衛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他不但恢復了錦衣衛用刑的權力,甚至加強了許多其他權力。

他開設了北鎮撫司這一機構,專門管理皇帝要抓的犯人,可以無理由直接逮捕犯人,除皇帝外,所有司法機關都無權過問。這時要伸張正義多管閒事的人,往往就成了錦衣衛的下一個目標。

後來明憲宗成化年檢又設置了北鎮撫司印信,一切刑獄事務直接呈書皇帝,無需通過任何人傳達,權力極大,大臣都要讓著幾分。這時的錦衣衛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表面看職位沒有什麼特別,實際上權力已經高到極致。

所以防止他們濫用刑具,貪汙受賄的辦法就是設置高額獎勵,作為任務完成後的回報。一般有事業心的錦衣衛還是很喜歡這個制度的,既能督促自己執行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多賺點錢,拿去任性揮霍,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獎勵機制在當今職場中也很常見,這對於激發員工活力,營造積極的辦公氛圍有很大的幫助。金錢是一個重要的誘導因素,而在拿到獎勵時那種勞動成果受到肯定的感受一定也是很多人追求的。

錦衣衛的神秘生活,深入了解後發現也沒有那麼特別,甚至存在著很多弊端。但錦衣衛的聰明機警和能力高強誰都不能否認。除此之外,皇帝為了錦衣衛的忠誠設立的重重機制道道關卡,也在當今社會看到了很多遺留的影子。

歷史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一些逝去了,就會有一些又被創造出來,餘下的就變成小水滴,順著歷史長河不斷流淌,融入並展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

我們總會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然後感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其實我們都在不斷成長著。此事古人聽聞這般激烈討論,捋一捋鬍子,傲嬌地回了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隨後揚長而去。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工資卡,那明朝的6萬錦衣衛,是怎麼領取工資的?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吃了很多苦頭。所以,在他當時皇帝後十分痛恨貪官汙吏和欺壓百姓的官員,為了專門整治這些官員,加強皇帝的集權性,就設置了拱衛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錦衣衛。他們是一隻直接由皇帝指揮的特殊隊伍,監察的對象只有一個就是官員。如胡惟慵、藍玉等官員就是被這隻機構檢舉揭發到了朱元璋手裡。
  • 不發工資?錦衣衛「出差」後工資怎麼領?這一規定讓他們苦不堪言
    泱泱華夏,2000年的封建歷史文明,在這2000年裡,無論朝代如何更替,皇帝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強皇權的統治,不加強中央集權,最終都是面臨滅國的悲慘經歷。這屬於朱元璋的那個年代裡,它規定國家的俸祿按月釋放,聽起來朱元璋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但是他有一個規定,工資永遠不會變,而只要通過是否膨脹,這麼點工資就是這麼點工資,改不了。所以朱元璋的這種制度讓官員們變得越來越貪汙,雖然沒有足夠的工資,但是他們擁有自己的「實力」可以撈到大筆錢。
  • 明朝錦衣衛的那些事
    首篇錦衣衛的由來錦衣衛設立於明朝,全名為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是明朝著名的特務機構,最先出現的時候名字叫做「拱衛司」,顧名思義,就是保護皇帝個人安全的,後來進一步發展為「親軍都尉府」,在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改置為錦衣衛。話說光負責皇帝的安全工作也太單一了吧!
  •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設置錦衣衛?
    除此以外,他還設置「上十二衛」,他們是君主的私有軍隊,職責是保證君主的人身安全,直接聽命於皇帝,而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錦衣衛由「錦衣衛都指揮使」負責管理,由君主任命其信任的人擔任。錦衣衛下設置十七所、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以後兩者最為重要,其中「南理本衛刑名及軍匠,而北專治詔獄」。即南司負責管理刑名和軍籍,北司職責是專管詔獄,因此北司權勢要比南司大。
  • 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摘要:除了勳臣外戚外,明初一些得寵的宦官,其父兄子侄也有被授予錦衣衛官職的,但不能世襲。雖然明代常以都督、都指揮使等官掌領錦衣衛,但從未授予錦衣衛以都指揮使司(都司)的地位,因此不能把錦衣衛等同於都司。 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 明朝四大組織:東西廠、錦衣衛、六扇門,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明朝朱元璋因為自己的出生原因,所以對朝中大臣有著很大的不信任,為了讓自己可以掌握第一手朝中百臣的資料,於是錦衣衛就出現了,隨著明朝的一步步發展,之後東廠、西廠和六扇門相繼出現在其中。那麼這幾大組織當,誰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呢?
  • 論明朝錦衣衛制度
    由於明初政府對錦衣衛軍士的待遇極高,在他們之中出現了一些豪軍悍徒,錦衣衛軍士中的弊端越來嚴重,再加上一些功臣不斷擴大自己的權勢,嚴重威脅朱氏王朝的統治。同時地方上的反叛勢力發動起義,這一切都使新興的明王朝動蕩不安。為了穩定統治秩序,加強中央集權,朱元璋又賦予錦衣衛偵查和緝捕之權,錦衣衛便具備了特務機構的性質。
  • 錦衣夜行,人人自危,兩興兩衰的錦衣衛
    清初的傅維鱗編寫的《明書》有這樣一句話:「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貫穿於整個明朝的錦衣衛,除了當朝皇帝之外無人窺測其中左右,留下的記錄也少之又少。各種文獻的浮光掠影,殘缺的碎片,更加增添了錦衣衛的神秘。
  • 錦衣衛橫行霸道數百年,明朝滅亡時為何沒有出來救國?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錦衣衛就一直是皇帝的一把利刃,但是在明朝崇禎皇帝最無助的時候,依然不見錦衣衛的蹤影,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如下:錦衣衛並非正規軍隊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稱帝後,為了能夠掌控和駕馭不法之臣,成立一個特殊的部門「拱衛司」,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帝服務的
  • 錦衣衛橫行數百年,明朝滅亡時為何沒有出來救國?
    明朝從朱元璋開始,錦衣衛就一直是皇帝的一把利刃,但是在明朝崇禎皇帝最無助的時候,依然不見錦衣衛的蹤影,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錦衣衛並非正規軍隊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稱帝後,為了能夠掌控和駕馭不法之臣,成立一個特殊的部門「
  • 明朝的錦衣衛和清朝的血滴子同為皇帝爪牙,二者有何區別?
    明朝的錦衣衛確實存在,而且影響甚大。可是清朝的「血滴子」那是編造的,所謂「血滴子」是小說中描述的一種暗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試想一下,大內高手飛刀、袖箭這些厲害暗器不練,拿個鳥籠似的玩意,天天套頭玩,且不說準頭怎樣,這暗器那麼大扔又扔不遠,敵人站著不動、也不格擋,就這麼讓人割頭玩,是他傻還是你傻?這麼沒效率的武器誰會用?
  • 古代沒有轉帳手段,官員又全國遍布,那麼他們是如何領取工資的
    但是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來生活的呢?比如說他們如何給官員們發工資的呢?在古代的時候,官員遍布全球各地,他們並沒有現如今這樣電力的轉帳技術,那麼他們是如何領取自己的工資的呢?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官員的工資會按照官職的不同來發放,官職高的官員所領取的工資就會越多,而且我國每個朝代所規定官員所領取工資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 錦衣衛竟然不是明軍第一衛?有它在錦衣衛都要站在一邊當弟弟
    錦衣衛本身就是超標的衛所,它有十四個所(實際上只有十三所,旗手千戶所後改成旗手衛),但府軍前衛擁有25個所,正式工的員額是28000多人,是一般衛的足足五倍,超過錦衣衛一倍(後來這兩個衛都招進了大量臨時工,陸炳召了十來萬京師等地遊俠充數,府軍前衛也一向有大量官二代濫竽充數,在明朝大部分時間內府軍前衛都在編制和人數上遠超錦衣衛)。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更厲害?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經受了很多苦難。如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的建立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些組織既神秘又獨特,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們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禁受了很多苦難。
  • 導致明廷滅亡的錦衣衛是如何在明朝時期發展壯大的?
    提起古代的特務組織,恐怕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明朝時期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畢竟在明朝時期錦衣衛一直作為一個特殊職能部門存在。公元1661年,因為咒水之難導致的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二人被殺,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持續了二百九年的特殊職能部門正式被取消。
  • 明朝錦衣衛發明的「彈琵琶」,到底有多可怕?犯人撐不過1分鐘
    為了防止這些人專政,也為了防止老百姓反對自己的統治,朱元璋在完善國家機構的同時,也設置了特務機構錦衣衛。錦衣衛是朱元璋的個人機構,不是國家的正式機構,也不受國家機構的監督,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朱元璋讓錦衣衛去調查一個人,錦衣衛可以超越所有的機構,直接去捉拿這一個人。
  • 由權利無限制到相互制約,從錦衣衛看出一部明朝濃縮史
    明末史學家沈起曾評價:「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可見在當時一部分人的心中,明朝內部的廠衛特務制度對明朝國體的影響,要遠比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大得多。後世而言,可能談到明朝與其他朝代的區別,現代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錦衣衛飛魚服、東西兩廠太監高手等等,他們已經成為明朝的文化符號,烙印在國人的心目中。圍繞著錦衣衛還有很多迷霧等待撥開,歷史作家、《蒙古帝國》作者易強,就錦衣衛的來龍去脈和人們對他們的誤解進行梳理解讀。
  • 錦衣衛:曾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昭獄臭名昭著,明朝一大弊政
    提及明朝,大家在想到天子守國門的同時,往往還有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其黑暗程度甚至有人超過清朝,比起清朝來如何如何暫且不論。明朝有好的可以值得稱讚的一面。不過也有非常糟糕的一面,錦衣衛便是讓後代歷史愛好者無數詬病的一個吐槽點。獨立於三法司,直接歸皇帝掌控。
  • 明朝錦衣衛為何會沒落?看似威風凜冽,實則壓垮經濟,加速了王朝滅亡!
    明朝皇帝設立錦衣衛,是為了強化自己的專制統治。錦衣衛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它的誕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說到底錦衣衛其實是明朝皇帝的「專制資產」,看起來威風凜冽,但是為何最後走向了沒落,甚至還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可以從錦衣衛最初的建立,到不同皇帝統治期間,能尋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