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vlog丨解剖19具遺體的上海醫生撤離:武漢在為全世界作貢獻

2021-01-08 央視新聞

3月22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組成的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啟程返滬,這是一支由16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多醫種醫療隊,其中不僅有醫生、護士,還包括急救人員和病毒檢測、病理檢測的人員。

從事屍檢工作的醫生張衡稱,他的小組解剖了19具遺體,這些遺體來自於「志願捐贈遺體者」。他說,所有的屍檢醫生都遺體充滿了尊敬,他們尊稱這些遺體為「大體」老師。

張衡說,他感謝這19位武漢「大體」老師。因為這19位武漢「大體」老師,告訴了世界「他們的身體具體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而這些都基於志願者捐助的器官。

這些武漢「大體」老師們,不僅為全國,甚至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海醫療隊的隊員們說:「武漢人真的了不起!」

和平時的屍檢比,在武漢的屍檢很不同,主要區別於傳染性。屍檢醫生們的防護比三級防護還要高一個級別,正壓防護,穿得和太空服一樣。

上海醫療隊的隊員們說:「武漢人真的了不起!」

離別時,滬鄂兩地醫護人員相擁而泣。

上海隊,湖北隊,互相鞠躬。

90度的鞠躬,湖北感謝上海為武漢拼過命;

90度的鞠躬,上海感謝湖北我們一起拼過命!

在這場戰「疫」中,沒有上海隊,沒有湖北隊,大家都是中國隊。

監製丨馬麗君

記者丨張竣

攝像丨王蕭宇 邱新魯

剪輯丨劉懿婧

音編&包裝丨劉懿婧

相關焦點

  • 面對面丨他主動請纓新冠肺炎遺體解剖 不做點什麼心裡羞愧
    《報告》結果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SARS明顯,對於心肌及心外膜、腎臟、脾臟、消化道器官、腦部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於新冠肺炎逝者遺體的解剖報告,可以說,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已經等待已久。
  • 他主動請纓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 不做點什麼心裡羞愧
    17年前,劉良曾對SARS逝者做過遺體解剖。1月24日,劉良代表團隊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緊急報告,強調了屍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記者:醫生和病毒在打仗,如果不進行遺體解剖,意味著這個俘虜可能我們永遠抓不回來?劉良:對,基本上是盲打。
  • 他帶領全國首個到達武漢的上海醫療隊,促成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
    而當時從上海帶去的醫療物資,只夠用5到7天;救治難度大,第一代重症病人死亡率高,核酸檢測能力嚴重不足;院內感染風險高,有的隊員甚至不知道怎麼穿防護服。在《查醫生援鄂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記錄:一上班就看到鄭隊在發火,原來昨夜收病人的過程沒有完全符合規範的流程。規範,正是「上海方案」中最基本的一條。
  • 專訪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領隊:4月20日左右可以取得武漢抗疫戰的勝利
    這為大家抗病毒治療提供了方案,所以金銀潭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21世紀》:武漢的醫療水平在全國位列前茅,這次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醫療隊援助? 鄭軍華:武漢有43家三級甲等醫院,上海只有38家,其醫護人員的人均比例也遠高於上海。因此,相對來說武漢醫療水平、醫療服務能力是比較強的。
  • 劉良還原新冠肺炎逝者解剖後的肺:深部氣道有黏稠分泌物
    記者:醫生和病毒在打仗,如果不進行遺體解剖,意味著這個俘虜可能我們永遠抓不回來?劉良:對,基本上是盲打。湖北省衛健委同意劉良和他的團隊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屍檢,但病理解剖所需的場地很難落實。醫院的手術室是相對穩妥的選擇,但當時武漢的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而且一旦醫院接受了這個任務,還需要承擔徵求病人家屬是否願意捐獻遺體的工作。因此,尋找醫院的進展並不順利。
  • ...新冠肺炎逝者解剖後的肺!新冠肺炎逝者的肺是什麼樣的有何不同
    17年前,劉良曾對SARS逝者做過遺體解剖。1月24日,劉良代表團隊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緊急報告,強調了屍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記者:醫生和病毒在打仗,如果不進行遺體解剖,意味著這個俘虜可能我們永遠抓不回來?劉良:對,基本上是盲打。
  • 全國第一、二例新冠肺炎遺體解剖完成,親歷專家這樣說
    被感染者80%的是輕症,但剩下的10%~20%的重症病人治療十分棘手,作為臨床醫生,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地了解這些危重症患者身體發生的反應,以便更好地調整治療策略。」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領隊、臨時黨總支書記、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教授如是說。據悉,2月16日凌晨3時許,全國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並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
  • 武漢上海兩地共創抗疫歌曲,為武漢加油
    近日,一首由武漢、上海兩地共同創作的抗疫公益歌曲《等一等,光就來了》首發上線,向一線抗疫醫護工作者致敬,為武漢加油。今年2月28日,在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武漢兒童醫院、上海音樂學院兩地三方黨委的號召下,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藥劑黨支部、門診黨支部、重症黨支部,武漢兒童醫院的醫技黨總支、門診黨支部、重症黨支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黨總支、音樂工程系黨支部,兩所醫院一家高校的8個基層支部,通過遠程視頻會議,成立了滬鄂同心抗擊疫情共建支部,在多個方面開展共建工作
  • 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獲全球網友點讚:他們為保護人類作的努力...
    今年2月,他作為臺裡第4批增援記者,從廣州自駕抵達武漢。「武漢疫情不僅讓全國同胞揪心,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少外國媒體會頻頻與中國國際電視臺的記者連線,通過他們來了解武漢到底怎麼了。」葛雲飛說,「這是歷史上首次對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大城市進行高級別的封鎖,全世界都報以高度關注。我和外國媒體做連線時,他們都在問:武漢老百姓現在怎麼樣了,武漢大街上是什麼情況。」
  • ...十萬斤蔥:這是我們最好的東西,只要武漢需要,我們還捐!丨小彭vlog
    河南農民捐十萬斤蔥:這是我們最好的東西,只要武漢需要,我們還捐!丨小彭vlog  心系武漢,共同戰疫。  第三期「給武漢朋友打個視頻電話」系列vlog,中國日報記者小彭通過視頻和電話的方式,採訪了三位平凡而閃著光的人,他們盡其所能,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疫區。
  • 義大利人在武漢創辦的這家醫院,令人心痛
    1911年辛亥革命時,漢口天主堂醫院收治許多病患,他們家算是為中國近代革命事業做過貢獻。1914年,醫院建成了三個手術室、一個化驗室、以及武漢最早的X 光透視機房,那完全已經是現代化醫院了!丨1938年漢口天主堂醫院的傷兵病房,有點像方艙醫院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醫院收治很多傷員,也算是為抗戰做過貢獻吧。不過,義大利畢竟是軸心國。所以,日本人佔領武漢後,作為義大利天主教會附屬機構,漢口天主堂醫院的小日子過得還不錯。
  • 撤離武漢,醫護人員眼角掛滿淚水,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陝西醫療隊清晨6點多,馳援湖北的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準備撤離。離別之際,醫護人員用力記住武漢的樣子,「武漢人民非常不容易,每個人的付出都讓人感動」。四川醫療隊今天,四川省援鄂醫療隊部分隊員也開始踏上回家的路。
  • 委員vlog看兩會|委員發言時數度哽咽,感謝上海支援武漢
    委員vlog看兩會|委員發言時數度哽咽,感謝上海支援武漢 5月22日上午,朱同玉委員化身「記者」,用手機鏡頭記錄了委員們在會場的一幕幕,並採訪委員們對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
  • 馬布裡為武漢做貢獻,郭艾倫朱芳雨霸氣互懟,上海狀元或被棄用
    上海狀元不務正業或自毀前程,朱芳雨生懟大侄子,馬布裡致敬武漢CBA新賽季開賽在即,各隊的備戰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準備正式前往諸暨市開始賽前的熱身活動【馬布裡為武漢做貢獻】前天晚上,今年的姚基金慈善賽在武漢體育館圓滿落幕,這座英雄的城市充分的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出色的恢復速度,以及大病初癒之後的風採,武漢體育館前段時間的方艙醫院場景和比賽中熱烈的比賽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論是參加比賽的球員和教練,還是觀看比賽的球迷都被武漢這座城市所打動
  • 武漢一線上海醫生為抗疫譜曲《勇氣》,廖昌永欣然受邀演唱
    眾人有所不知,這首由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傾情演繹的歌曲,背後有著動人的故事。春節期間,仁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李佳受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的老師查瓊芳醫生和全國醫務人員抗疫事跡鼓舞,創作了一首抗疫歌曲《勇氣》,並請專職音樂人袁清譜好了曲。可是還沒來得及錄製,她就作為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於2月19日踏上了奔赴武漢抗疫前線的徵途。
  • 戰疫啟示錄 | 張抒揚:將協和經驗移植到武漢
    作為最後一支撤離武漢的國家醫療隊的領隊,張抒揚坦言,直到帶領全體隊員一個不少地回到北京的很多天之後,她才逐漸地從那種戰「疫」的狀態中走出來,才能面對健康界的專訪,心平氣和地回顧和總結援鄂81天所淬鍊出的協和經驗。
  • 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開啟英文版全球預售
    Zha’s Diary of Fighting the COVID-19》近期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上架,意味著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正式開啟全球預售。英文版出版方、加拿大Naturalogic出版社社長彼得·加維奧爾(Peter Gaviorno)表示:「《查醫生援鄂日記》告訴我們,全人類必須要團結起來與COVID-19作鬥爭,對抗病毒的傳播。
  • 我市首位馳援武漢醫生陳維迪回家了
    這兩天,隨著武漢疫情形勢向好,部分醫療支援隊開始陸續撤離休整。遠在千裡外的慈谿馳援武漢的戰士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聯繫採訪了多位白衣戰士,了解他們的近況。
  • 在武漢,我們是戰友!
    在武漢,我們是戰友!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吳東庚子伊始,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3小時內,3306名協和人自願報名支援湖北。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
  • 有10例左右病理解剖 或可揭開新冠病毒侵害人體之謎
    全國第一、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2月16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目前解剖病理已送檢。這標誌著全面深入了解新冠肺炎,又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如果我們可以有10例左右的病理解剖,將可較完整地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