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這三大喜是不祥之兆,要警惕

2020-12-12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01◆卷首語

古人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他們都是人自己招來的,善和惡的報跟影子一樣會永遠在跟隨著一個人。其實,老祖宗的這句話,主要是提醒我們要多做善事,別做不善之事,才能擁有好的福報。而在生活中,一些喜事,往往也暗藏隱患,特別是這三大喜事,往往是不祥之兆,我們要一定要警惕,只有審慎對待才能及時避禍啊。

02◆第一件大「喜事」:一夜暴富。

老祖宗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額外的收入,是難以真正富裕起來的,而馬如果夜裡不吃草,是不可能肥壯起來的。老祖宗的這句話,其實是告誡我們要多想辦法,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多渠道的賺錢,慢慢地累積我們的財富,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慢慢地變得富足起來,讓我們的家庭,越來越興旺發達。但是,有的人,卻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認為「人無橫財不富」,就要去「劍走偏門」,去尋找歪門邪道來獲得「一夜暴富」的機會。

這樣的人,往往會通過一些灰色產業,甚至是一些鋌而走險的事情,來獲得自己「一夜暴富」的機會。而這些膽肥之人,也是很有可能會一夜暴富的,畢竟,違法犯罪的事情具有高風險,但有時候也充滿了暴利。而這些獲得「一夜暴富」的人,看起來是喜事盈門,其實,卻是禍端的開始。也許,在不久之後,法律的懲處在等著他們呢。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走正道的一夜暴富,絕不是什麼真正的大喜事,而是一種不祥之兆,我們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啊。

03◆第二件大「喜事」:怪客盈門。

老祖宗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是啊,人生路上,我們是需要很多朋友來和我們互幫互助,一起度過人生的許多風風雨雨的。真正的知己,可以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痛楚,也可以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邁。而我們擁有了一個真正的知己,那麼,在我們犯錯之前,這些知己能夠給我們提醒;在我們犯錯之時,這些知己能夠給我們棒喝;在我們犯錯之後,這些知己會伸手拉我們一把,不會讓我們越陷越深。因此,人生路上,我們擁有真正的知己,是一種福氣,也是一件大喜事啊。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家裡突然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客人。這些客人,每天你來我往的,除了請我們吃喝玩樂,甚至還常常給我們送禮送物。

那麼,我們就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大的喜事,相反,這樣的「喜事」,往往暗藏禍端。這就說明,我們家裡的某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發生了「變質」,開始貪腐了。這樣的現象,如果我們不及時制止,那麼,等待我們的,就很有很有可能是東窗事發之後的驚慌。到時,家族中這個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人,就很有可能會身陷囹圄,那麼,整個家族的衰敗,可能就要開始了。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興旺發達的家族,如果常常有怪客盈門吃喝玩樂,送禮送物,那很有可能就是一種不祥之兆,我們一定要警惕啊。

04◆第三件大「喜事」:桃花運連連。

老祖宗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這句話什麼意思,想必大家都一清二楚的。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總是會遇到自己心儀的愛情的。當我們擁有了心儀的戀人之後,一起攜手走進婚姻,共度人生後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然後相濡以沫,白頭到老。是啊,人生路上,幾十年的光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有生之年,我們和自己的愛人,一定要好好地攜手相伴到老,才是最為幸福,最為長久的福報啊。

但是,如果一個有了家室的人,卻桃花運連連,那麼,我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件大喜事。一個喜歡蜂飛蝶舞,喜歡柳色青青的好色之人,是難以對自己的伴侶忠誠的。也許,在自己在無所顧忌過著「家外有家」的生活時,自己的禍端,也在蠢蠢欲動了。一旦自己的行為敗露,甚至自己破壞了別人的家庭,那麼,等待我們自己的,就將是一個很大的危險了。到時,身敗名裂,人財兩空,甚至自己的人身危險都會如約而至,那就實在糟糕了。所以,「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好色的人,面對桃花運連連的「喜事」,一定要警惕,千萬不要成為那個「石榴裙下命難逃」的人哦。

05◆結束語

朋友們,老祖宗的這些話,大家是否覺得有道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 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而在生活中,一些喜事,往往也暗藏隱患,特別是這三大喜事,往往是不祥之兆,我們要一定要警惕,只有審慎對待才能及時避禍啊。第一件喜事:一夜暴富易經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所以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什麼召的?念頭召的,你的心行召的。 2 所謂「治病從根本治,修行從根本修」,我們改變心行,這就是從根本修,改變我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的說法、改變我們的做法,從這個地方真正轉變,災就消掉了。 3 災真的消,福就來了,不要求福,福自然來。為什麼說福就來?福是自性裡面的性德,災是障礙、是煩惱,煩惱放下,性德就現前。
  • 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淨空老和尚開示
    惟人自召。】 開頭有四句,接著說: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個四句是《感應篇》的總綱,全文實在上說就是這四句話的註解,這四句話詳細的說明。四句前面兩句是主,後面兩句是陪襯的,這兩句話諸位要參透,你就能夠趨吉避兇,你就能夠成聖成賢,你就能夠作佛作祖。 禍福從哪裡來的?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出現這三大特徵,是不祥之兆,警惕!
    正所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的善業就會給自己帶來福報,種下了惡業就給自己帶來惡果。因果是真實不虛的,且絲毫不差。當一個人身上常常出現不良的情況時,這是不祥之兆,那麼,我們就要注意了。所以,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個人出現這三大特徵,是不祥之兆,要警惕啊。那麼,老人家所說的這三大特徵,究竟是指什麼呢?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
  • 老祖宗簡簡單單兩句話,道盡人生智慧,讓人不得不佩服
    在人生的各個年齡段,都可以從中找到不一樣的體會,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老祖宗漸漸單單的兩句話,別看只有兩句,卻道盡人生智慧,不服不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說的就是一個明智的人,是不會隨便說話的,而隨便說話的人,往往沒有真知灼見。
  • 佛說:命好之人,身上都有這5大「祥兆」,你有嗎?
    什麼樣的人是命好之人呢?不是家財萬貫,也不是有多少權力地位,而是一顆善良的心。人有一顆善良慈悲之心,這是最大的福報。「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培植福報的方法不是燒香拜佛走捷徑,而是斷惡修善,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心好,命就好;心寬,福就深;心惡,一切惡,心亂,一切亂。心不好 能量就不好,感召來的自然都是災禍。「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命好之人,身上都有這5大「祥兆」,看看你有嗎?
  • 《道德經》:順天得福,逆天得禍
    作者:儒風君 · 聞清 《太上感應篇》裡有一句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那麼,一個人如何才能招福避禍呢? 《道德經》給出了答案:「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候王得一以天下正。」 這其中的「一」便指的是天道規律,所以也就是:順天者得福,逆天者得禍。
  • 老祖宗識人術:福薄之人,往往有這兩個特徵
    《老子·五十八章》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可以相互轉化,並非一成不變。換句話說,不可聽信所謂算命大師的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宿命論」是弱者逃避挫折的藉口。《左傳》中寫道:「福禍無門,唯人自召。」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收到什麼樣的果,你的所作所為,決定是福還是禍。
  • 佛教:有這兩個吉祥之兆的人,一定會命好福多,你都有嗎?
    一個學佛的人要做到自覺覺他,自己信奉佛法得到了利益,能夠影響到他人,就是了不起的修養,修行就會顯現出功德。佛法不是單純的信仰,更不是神秘的迷信,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個人的吉兇禍福,一個人的成功失敗,一個人的快樂憂愁,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一個人的人生與別人無關,掌握自己的命運的不是別人,最終還是你自己。
  • 越有本事,越不要碰人生「三大忌」,不然,福報會消耗殆盡
    人生處處有忌諱,有一些事不能做,有一些話不能說。我有一個朋友剛進入社會時,喜歡我行我素,對於前輩的勸導不以為然,最後觸犯了公司規定,給自己帶來了一些麻煩,才循規蹈矩起來。佛語有云:「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人生哪有無來由的報應呢,所有的報應都是自己的言行產生的效應,帶來的後果。而越有本事的人,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影響就越大,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也都更重。越有本事,越不要碰人生「三大忌」,不然,福報會消耗殆盡。
  • 「因果不空,言多必失」,這3句話最好不要說,易招禍端!
    這正如孟子所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說話也好,處理事情也罷,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不過,這也無可非議,但是,正是在「利己」的同時,往往就很容易傷及他人而不自知,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往往就會招來無名禍端。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佛說:福禍只在一念間,常做這三件事的人,與佛無緣,與福無緣
    佛家常說,福是修來的,修多少自然得多少,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想要獲得福報,就先給自己種福因。同理,不要總怪佛菩薩不抱怨你,禍也是自己招來的,做了多少惡事,自然會招來多少苦果,想要擺脫惡業,就要斷惡向善,正如佛說:福禍只在一念間,常做這三件事的人,與佛無緣,與福無緣。
  • 人分4種福相,2個貴相,2個富相!相由心生,是福還是禍?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用矛盾的方法看問題】大家好,今天呢我們來聊一聊面相!各位,我們常說,吉人自有天相!面相這個東西呢,一直是很受大家的重視,在曾國藩的日記當中,就記錄了他認為的4種福相,分別是兩個貴相,兩個富相。
  • 彭華勇: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得好命
    有一次,她和同學出去逛街,天氣熱,人很多,她就開始很煩躁,說:這麼多人,怎麼不多撞死一些人!同學聽到她這句話,感覺很驚訝,但知道她性格脾氣,也不好多說。畢業幾年,大家各忙各的,也沒有太多聯繫,但是聚會的時候,她問起同學們,之前那個同學在哪,有沒有誰知道。
  • 佛教:去寺院做到這兩點,福報不求自來
    很多人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其實拜佛菩薩時,最重要的不是燒多貴的香,拜多少菩薩,下面這兩點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每個學佛人需要去做到的,否則拜再多佛也沒有多大意義!第一:求因不求果佛說:如是因,如是果!種什麼因就會收什麼果!比如你種了一個水果,不可能收穫糧食!我們種善的因就會收穫善的果,但在種因時,不要刻意去求果!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這是在說菩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很重視因地的,而凡夫看事情,卻喜歡重視結果。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在佛家看來,天命其實就是這2個字,這兩個字就是「因果」。人的命運其實就是福報的多少,福報多的人命運就好,如果一個人命不好,那一定是他的福報太少。福報的多少,其實是因果決定的,一個人種下的善因越多,福報就越多,種下的惡因越多,福報就越少。《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 佛教:禍事來臨前,會有這4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太上感應篇》開篇便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意思就是說,人生的一切福禍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感召吸引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禍事也都是自找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萬事有因必有果。
  • 「得福者,未必非禍」,佛說:這3個所謂「福報」,是禍也,警惕
    導語佛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在生活當中我們可能不能用平常的心去對待挫折,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福禍是存在密切關係的。這就是佛說的:"樂極生悲",若一件事情到達了最極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壞事,使福禍相互轉換。因此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用佛教的智慧去看待每件事情,用科學的角度和全局的觀念去看到一種事物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