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分享|一片茶葉的世界之旅

2020-12-15 大象好在

文案來自大象好友周彥旭:

本次分享要和大家聊聊茶在中國被發現、被使用,並逐步傳播到世界,成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的過程。

我們將從茶的三個稱呼入手,去探尋三條最主要的茶葉傳播之路以及茶葉傳播過程中的大事件,還有一些有趣的飲茶風俗和文化。

由於主題比較宏大,我們不可能在一次分享會中深入地探討茶葉傳播史。但是希望通過此次分享,為參會的朋友們構建一幅宏觀的茶葉傳播地圖,引起大家對這一話題的興趣。

同時,我們也會在分享會中推薦幾本相關書籍,讓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進一步發掘關於茶的精彩世界。

《茶的真實歷史》梅維恆

活動將分上下兩期,討論下面五個問題:

一、Char, Tea, Chai茶稱呼裡的旅途

二、茶在中國的誕生和發展

三、早期傳播:佛與茶的完美結合(公元8世紀~12世紀)

四、中期傳播:馬背和大篷車上的茶葉之旅(公元13世紀~17世紀)

五、後期傳播:揚起風帆,走向世界 (公元18世紀~20世紀)

世界各地對茶的稱呼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而這三類在英語中都有相應的詞彙,它們就是「Char」,「Tea」和「Chai」。

Char

「Char」這個單詞在現在的英語中並不常用,或許僅在英國的一部分地區還有愛茶人士保留著這個茶的別名。然而,在上世紀,它卻是普遍流行於英國軍隊的茶的俗稱。

在二戰時期,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詞彙,因為茶是英國軍隊打敗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能量之源。邱吉爾稱茶比彈藥更重要,並命令海軍艦船向士兵供茶時不得有任何限制。因為茶能夠帶來溫暖和安慰,還能在瘋狂的戰爭中帶來些許正常生活的假象,這對於鼓舞士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了英語中的「Char」,其他發音相近的還有前文提到的日語ocya,葡萄牙語cha,孟加拉語ch,泰語cha,以及藏語ja等等。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發音和我們現代漢語中茶的發音一致。而且這些地區的茶大多是通過陸路傳出的:馬幫和大篷車隊經由茶馬古道和萬裡茶路向沿途國家和地區帶去茶葉的同時,也把「cha」這個稱呼帶了過去。

Tea

為什麼英語中的茶叫「Tea」?可能出生於福建講閩南語的朋友並不會有這種疑惑,因為「Tea」這個詞彙其實源於閩南語中茶的發音「te」。在其他的語言中,以「t」開頭的詞彙還有:丹麥語te,荷蘭語thee,芬蘭語tee, 法語thé,德語Tee,匈牙利語tea(讀teya),義大利語tè,西班牙語té等等。這些詞雖然拼法不一,但發音都類似於漢語中的「忒(tei)」字。

如果把這些國家在地圖上對應起來,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大多在歐洲,而且都是通過海路從中國獲得茶葉的。十七世紀初荷蘭和英國相繼在亞洲成立了東印度公司,並且大規模從事茶葉貿易。由於荷蘭和英國最初主要通過福建的廈門港和中國進行茶葉貿易,當地方言對於茶的稱呼也就被借用到了荷蘭語和英語當中。並且通過這兩個國家傳入了其他和它們有茶葉貿易的國家當中。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葡萄牙和荷蘭、英國一樣,都是從海路和中國進行茶葉貿易。為什麼葡萄牙語裡茶的發音卻來自「cha」而不是「te」?原因還要從歷史中去探尋。作為早期開闢開闢新航路的探險者,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中葉就來到了亞洲,並從廣州訪問中國。因此,他們是從廣東人那裡認識茶葉的。粵語中茶的發音「caa4」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借用到葡萄牙語中了。

Chai

如果你去美國旅遊,走入一家當地的星巴克,你就會看到一個叫做「Chai Tea Latte」的飲品。「Chai」這個詞在英語中主要被用於特指添加了印度香料的茶飲。然而在很多其他的語言中,「Chai」則被用來泛指茶葉。例如波斯語chy,蒙古語ai,滿語cai,印地語cy,維吾爾語chai,阿拉伯語shay,俄語chai等等。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Chai同樣來自於中文的「cha」,不過為什麼會在傳播的過程中帶上了一個「i」的尾音?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使用chai這一發音的國家和地區很可能是受了波斯語的影響。波斯語是蒙古帝國的通用語,隨著蒙古大軍攻城略地,與chai相關的詞語也隨處傳播。而「i」的尾音則是源于波斯語的發音習慣不允許以a這樣的開放元音結尾,因此便加上尾音「i」使之變為一個封閉音節。

總而言之,世界上描述茶的詞彙可以歸為三大類:te, cha和chai。te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方言,並通過荷蘭和英國的船隊外傳;cha通過陸路從中國北方傳到了鄰國,通過海路從廣州傳向南方;chai則隨著蒙古帝國的駱駝、騾馬和篷車穿過草原沙漠和高山傳到他鄉。

茶,這個在各國語言中都看似尋常的稱呼背後,卻承載著漫長而厚重的歷史。它從源頭向終端的傳播,正是人類和地球母親親密相連的最好例子。

茶的三個稱呼,正好反映著茶葉傳播史上最主要的三條路徑。我們還可以沿著這三條旅途,一同去發掘關於茶的有趣故事吧。

二、茶在中國的誕生和發展

中國是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傳說最早是神農氏發現了茶葉的醫療作用。神農在嘗百草的時候發現了茶葉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不過,根據現在茶葉學家的研究,最先開始開採和使用茶葉的,是生活在我們雲南和四川一帶的部分少數民族,例如布朗族、德昂族等等。

對於這些民族而言,茶樹是他們的信仰,深深融入了他們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當中。語言學家發現,我們漢語裡的「茶」「茗」這些稱呼,也都來自於這些民族的語言之中。漢族向這些民族學習到茶樹種植和茶葉加工後,發展了茶更多樣的製作方式,並大規模的生產和飲用。

茶葉在中國經歷了藥用——食用——飲用的過程。上古的先民發現茶葉可以用於療傷和解毒。在秦漢時期,人們開始將茶葉當作一種食物。當時沒有一個專門命名茶的漢字,因此將茶稱為「荼」,即苦菜之意。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把茶看作是苦菜的一種。當時的人將茶葉用來煮湯,甚至加上蔥姜蒜食用。我們現在仍然能夠在一些地區看到這種食用方法的影子,比如咱們大理的「三道茶」。

茶葉開始被大規模作為一種飲品大約是在唐朝以後的事。特別是在陸羽寫作《茶經》之後,飲茶的方式和文化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唐朝一部記載人文風情的書籍《封氏見聞錄》中就有記載「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茶葉成為一種飲品之後,飲用方式也經過了很多演變。唐朝盛行「煎茶法」,陸羽在《茶經》中詳細地總結了煎茶的用具和煮茶方式;宋代盛行「點茶法」,日本的主流茶道正是傳承了這種飲茶方式,宋徽宗所著的《大觀茶論》對這一品飲方式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我們現在喝茶所使用的「泡茶法」是在明朝以後在推廣開的。

三、早期傳播:唐宋茶道精神的延展(公元8世紀~12世紀)

飲茶文化早期的傳播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朝鮮,和當時的吐蕃。國力昌盛的唐朝和富裕繁榮的宋朝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爭相學習的典範。而這一時期也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被傳播到了周邊國家和地區,為當地的茶文化發展種下了萌芽。

在這一時期的傳播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做出了主要貢獻——僧侶。由於具有提神醒腦、平復心緒的功效,茶逐步成為僧侶參禪悟道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飲品。茶與佛教精神,特別是中國的禪宗相結合,逐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文化——禪茶。在漫長的文化交流史中,中國的茶葉和禪茶文化被帶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成為了當地特色茶文化的。

日本

日本關於種茶的最早記錄在公元804年(唐中期),日本僧人最澄和空海禪師隨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佛法,並接觸到了與佛法淵源甚深的禪茶。後來將茶種子帶回了日本,並種在京都比睿山草庵旁的山坡上。最澄和空海是日本平安時代最著名的佛教宗師,他們為茶文化的傳播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然而茶文化並沒有因為這兩位禪師傳播而就此在日本興盛起來,在他們把茶介紹到日本之後的數百年,飲茶之風並沒有流行。真正促使茶文化興起的,是生活在十二世紀末的榮西禪師。他在中國學習佛法後把茶子帶回了日本,並將其中的一部分送給了京都高山寺的明慧上人。明慧上人將茶子栽種在京都近郊的姆指山和京都城南的宇治。宇治現在依然是日本最著名的茶產地。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的南宋時期,因此宋代的點茶法傳入日本,成為了日本茶道的基礎。由於日本佛教發展繁榮,禪茶文化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並成為了日本茶道的主軸。

日本茶文化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茶文化體系。到了16世紀日本出現了真正的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他總結並發展了前的茶道精神,並將日本的空寂美學與禪宗哲學融於一身,真正建立了日本茶道的完善體系。

朝鮮半島

在中國的唐朝時期,朝鮮半島處於高句麗、新羅、百濟並立的三國時代。新羅是最先與唐交流的國家,在新羅善德女王(632~646)時期茶便開始傳入新羅。新羅時期興德王三年(838年)遣唐使金大廉從唐帶回茶籽,朝廷下詔讓其種在地理山,促進了茶文化在朝鮮半島的發展。

高麗時期(936~1392)是韓國飲茶的全盛時期。當時全國有慶尚道6個茶區,全羅道28個茶區等共34個茶區。王室在地理山花開洞開設御茶園,俗稱「花開茶所」,所產茶葉滋味柔美濃稠如孺兒吸吮的乳汁,因此稱為「孺茶」

李氏朝鮮時期因為全面推行朱熹的儒學,因而排斥佛教、茶道等其他思想體系。因而茶道被荒廢。到了朝鮮末期,在草衣禪師、金正喜等人對飲茶的提倡之下,瀕臨荒廢的茶道興盛起來。

相關焦點

  • 王啟茂:一片茶葉舞動世界的「最美扶貧人」
    二十年來,從供銷社主任到茶業公司總經理,他一條「茶」路走到底,為恩施州茶葉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他不忘本,知感恩,始終致力於慈善事業,先後多次被評為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先進個人」,並於 2015年被恩施州委、州政府表彰為「最美扶貧社會人士」,2016年榮獲「恩施州勞動模範」,2017年被世界茶業大會主委會授予為「國際魅力茶人」稱號,2018年榮獲」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
  • 【決勝2020】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一片茶葉一片情,一片茶園富一方
    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位於縣城西北部,海拔930米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地形多為山地和丘陵,對於茶葉生長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有機」,茶園的種植和維護過程都採用的是純植物材料製作的生物農藥,同時還會專門使用茶葉專業有機肥料來確保茶葉的健康生長。
  • 「決勝2020」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一片茶葉一片情,一片茶園富一方
    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位於縣城西北部,海拔930米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地形多為山地和丘陵,對於茶葉生長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田壩村位於西部茶海核心區域,作為貴州省茶園面積最多的村莊之一,這兒的土地富鋅富硒,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有機茶生產基地。現如今,「鳳岡鋅硒茶」已經成為貴州茶業的一張名片,運往全國各地。
  • 一片茶葉的一聲呼喝
    按人頭髮票,每人可以買半斤這種混著很多老梗子的茶葉。茶能去暑,有大益。我從高中開始喝茶,放以前,這種最粗劣的紅茶我是不喝的。老爺子喜喝茶,每年清明都要買幾斤明前的龍井,以及安吉的白茶。茶葉用一個陶製的罈子放置,裡面再放一包生石灰,以防茶葉受潮生黴。我從高中開始蹭喝老爺子的好茶。喝多了,就能品出茶葉的好賴。
  • 夢之隊清邁大象自然保護區之旅 1--讓更多的人,看見
    三年來,老師們一直對我們說,從微小之事做起,改變自己,改變世界。也許我們所做之事微不足道,但愛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隨風飛揚。我們盡己所能,為大象付出著愛與力量。帶著華倫人的愛心,我們走向了世界。拖著沉重的行李,我們住進了簡樸而溫馨的小木屋。
  • 一片茶葉帶領雲南曼秀走向致富路
    截至2019年,曼秀茶葉面積1754畝(其中,小樹茶360畝),全年茶葉產量達36204公斤。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8000餘元。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盛夏時節,雲南勐臘縣易武鎮麻黑村曼秀村小組綠意盎然。
  • 一片茶葉的「破局之路」
    2020年,茶葉為貧困戶李業美帶來了3000多元的收入,經過茶園規範化的改造,李業美看好明年茶葉收入。鶴峰口村從80年代開始種茶,由於處於硒礦帶,加上良好的生態環境,90年代,規模不大的鶴峰口茶一直走俏周邊縣市。「說老實話,在那時候能買到鶴峰口的茶不容易,村裡的茶根本不愁銷。」
  • 情感美文:宇宙如壺,我心如水,世界是一片乾澀的茶葉
    讀大學時,正是臺灣歌手千百惠演唱的《走過咖啡屋》最火的時候,那時校園裡到處都飄蕩著這首歌的旋律:「每次走過這間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腳步,你我初次相識在這裡,揭開了相約的序幕……」也許是一種心靈無聲的契合,喜歡黃昏漫步的我,每每走過咖啡館,總是放慢腳步,欲透過那幽幽的燈光,分享那裡面飄溢出來的柔柔樂聲和縷縷馨香。一直以為,咖啡館是個好地方。
  • 東莞市羽鵬茶葉有限公司
    , 每一片茶葉都堅持 安全、生態、健康。 原產地 每一片茶葉都堅持原產地直供, 每種茶都源自核心產區、 只為保持最純正的味道
  • 世界茶葉的分類標準
    世界上產茶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歐洲產茶較少。據2016年統計顯示,就茶葉種植面積而言,世界各茶區主要產茶國中,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斯裡蘭卡居第三位,肯亞居第四位,越南居第五位,印度尼西亞居第六位,緬甸居第七位,土耳其居第八位。就茶葉產量而言,位居世界前八的分別是中國、印度、肯亞、斯裡蘭卡、土耳其、越南、印尼和緬甸。
  • 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此外,安溪鐵觀音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 【決勝2020】一片小茶葉 蹚出脫貧致富路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西鄉縣依託資源稟賦,把茶葉確定為產業扶貧的重頭戲,緊緊圍繞打造茶葉經濟強縣目標,走出了一條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奔小康的產業扶貧之路。
  • 人工智慧創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大象追蹤設備
    開發人員為大象提供了神經優勢 六個月前,在充滿COVID的世界中,大型開源社區專注於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荷蘭組織Smart Parks接觸了包括微軟在內的科技行業領導者-blox和Taoglas,Nordic Semiconductors,Western Digital和Edge Impulse,其想法是資助研發,製造和運輸10個最先進的大象追蹤項圈
  • 江外「新六大茶山」巴達山歷史及茶葉特徵
    巴達茶的出名主要是因為1962年發現的巴達野生大茶樹,為雲南成為世界茶發源地做出了貢獻。
  • 泉州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此外,安溪鐵觀音還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合作協議產品清單;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 茶史 | 這樣的茶葉包裝拿了世界大獎
    1915年或許是中國茶葉在世界茶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年。
  • 世界三大飲料 只有茶葉徵服了全世界
    負責接待的,就是後來被美國人評為「世界首富」的和珅。當時的「世界首富」    和珅馬戛爾尼來時,正是英國的一個尷尬時期,這尷尬,便是喝茶喝出來的,對外喝丟了新大陸(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索),對內喝出了貿易逆差。
  • |茶葉包裝大賞
    茶葉包裝大賞《宋山茶》來源:林韶斌設計團隊「宋山茶」包裝不僅獲得了2020年德國iF設計獎金獎,更入圍2020年Dezeen平面設計獎。宋山茶茶葉選用的鳳凰單叢茶,生長在海拔約1,000米的高山處,茶葉會根據炭焙的時間,而被定義出不同的高低濃度。
  • 真正屬於大象的天堂——大象自然公園elephant nature park
    Elephant Nature Park 距離清邁北方約一個小時車程,是一個以拯救亞洲象為主要目標的大象保育組織。每年有上千位來自世界各地喜愛動物與關心的地球來訪,到此擔任為其一天至數週的義工,投入照顧大象的保育行動。
  • 新光三越百貨--大象巡遊(與大象的盛夏之旅)
    各大百貨業者紛紛推出夏季活動,新光三越邀請大象巡遊來到臺灣,藉由大象巡遊5隻手繪小象的遊歷,與世界分享臺灣的美好;京華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