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下半場,Keep如何破解行業的增長密碼?

2020-12-26 和訊

一場疫情,讓大健康領域直接成為今年最火熱的賽道之一,而運動健身行業也因為需求的陡增正迎來轉折。

很多人都對2019年的健身行業大洗牌記憶猶新,一邊是包括浩沙在內,線下健身品牌的接連崩盤,另一邊是以Keep為首的網際網路模式也面臨挑戰。

各種問題的集中爆發,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整個健身賽道的觸頂。而2019年,也因此被稱為是健身行業從業者最艱難的一年。

轉眼疫情爆發,純線下模式自然雪上加霜,但線上的玩家們卻迎來了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各個維度的數據都在大幅上漲,直接成為宅家健身潮的最大受益者。

雖然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居家健身的需求勢必回落,但運動和健康意識的大規模覺醒,已經為整個行業的未來種下了更大的可能性。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行業會從Hard模式切換到Easy,恰恰相反,過去的模式都還未得到驗證,新健身消費的市場距離被充分打開,還差一個真正的解法。

在討論解法之前,還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運動健身這個行業。

很多人在論證健身行業空間的時候,都喜歡用的一個統計口徑叫:健身人口滲透率。

根據GWI(全球大健康研究機構)發布的《2019年全球運動健身經濟報告》,中國的健身人口滲透率僅0.8%,而全球平均為3.7%,歐美發達國家甚至能達到20%以上。

這當中的成長空間自然不言而喻,但要認識中國運動健身市場的全貌,光靠簡單的數據對比還不夠。因為中美之間的健身文化有很大的差異,發展歷史也差了好幾個身位。

健身人口這個口徑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把運動健身這件事跟健身房劃上了等號。

這在美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從20世紀30年代起步,雖然中間也經歷過幾次爆發性的節點,但總體而言,美國大眾健身消費習慣的培育是穩步向上的,基本是跟健身俱樂部等基礎設施在同步發展。

但中國不一樣,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帶來的全民運動健身熱潮是井噴式的,而受限於線下物理空間的健身房等基礎設施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同步起來。

於是更多的人選擇購買健身器材,居家健身的消費習慣從這個時候開始養成。這樣的差異,決定了中國健身行業中除了健身房以外,還存在一個巨大的家庭健身市場。

所以相比於健身人口,我覺得從體育人口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運動消費市場會更有參考價值。

中國目前的體育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40%以上,也就是說運動健身的人群基礎已經超過了5億,並且有20%的用戶傾向於完全在家健身。

雖然在體育人口比例上,跟歐美的60%以上仍有很大的差距,但這個差距顯然要比從健身人口角度得到的結果更接近真相。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運動健身行業的人口紅利也已經走過了一定的階段,正好對應了,最近兩年線下傳統健身房模式的集體崩盤。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結論:

單純依靠人口紅利的增長模式很快將成為過去,雖然仍存在一定空間,但今天整個運動消費市場更大的增量,是在於如何深度挖掘已有的這40%人口的消費動力,和如何提高他們的消費水平。

而隨著這些運動健身人群的需求升級,運動消費市場各細分領域專業品牌的機會也開始湧現。

無論是健身代餐領域的WonderLab、鯊魚菲特,還是運動服飾領域的MAIA ACTIVE、粒子狂熱,都一度成為現象級的品牌。

這些品牌所創造的價值毋庸置疑,但本質上依然是在被動地在跟隨需求。從今天消費者的消費特徵來看,解決上述的兩個問題的答案肯定不是賣貨,而是自律、持續的運動習慣的培育。

降低運動門檻,幫助用戶對抗健身「反人性」的屬性,讓運動更容易堅持,才是真正打開和做大整個運動消費的市場的關鍵鑰匙。再結合前面提到的家庭場景,行業解法其實已經呼之欲出。

順著這兩個關鍵方向,我們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線上健身領頭羊Keep的身上。

1、Keep再融資的背後:或許找到了行業最優解

5月19日,Keep官方宣布已於今年年初完成了8000萬美元E輪融資,這一輪之後,Keep估值也突破了10億美元。

過去幾年,Keep做了很多商業化的拓展,從內容到消費品、從線上到線下、從軟體到硬體……其實這種積極的業務探索,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正常甚至必經的過程。

畢竟邊界是探索出來的,很多事情只有真正嘗試過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而Keep新業務的拓展速度,也已經算相對謹慎的了。

只不過市場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包容,在業務越做越重,營收卻還一直沒有跑順的情況下,對Keep商業模式的質疑也隨之而來。去年年底的大調整,更是引來了一片唱衰。

但誰也沒想到,Keep能這麼快走出谷底。在E輪的階段拿到新一輪融資,已經不是單純靠數據和故事就可以支撐,而在研究過後我們發現,這或許和Keep今年的兩個重要轉變有關:

一是明確了以家庭為主要運動場景,回歸到Keep早期賴以發展的土壤上,解決這群核心用戶的核心需求;二是路徑的清晰化,賦予了過去所有的探索一個極具意義的「靈魂」:運動解決方案。

而根據Keep副總裁劉冬所說,這個解決方案的核心目的,恰恰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打開市場的關鍵鑰匙——降低運動門檻,讓用戶更容易堅持。

這一次能這麼快地消除資本市場的疑慮,或許正是因為Keep已經在落地層面率先找到了行業的最優解。

2、從內容+消費品到家庭健身解決方案,質變是如何發生的?

從2015年上線以來,Keep其實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

最初的1.0時代,整個行業還處在內容匱乏,缺少健身標準化資源的時期,Keep依靠成套免費的標準化訓練課程,贏得了大量用戶。

到第二階段,Keep開始探索「內容+消費品」的組合拳。除了課程同款的瑜伽墊、小啞鈴,最大的變化就是圍繞「吃穿用練」,推出了跑步機、單車,甚至是輕食。

再加上以課程為基礎的智能訓練計劃,其實運動解決方案的雛形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形成。

以上的每一步本質上都是在探索如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運動體驗,包括2018年開出的線下健身房Keepland,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正是這種在線下的積極探索,讓Keep看到了團體性的健身氛圍,是如何提高用戶的退出成本和幫助用戶堅持運動的。

這才有了今天第三階段對於家庭場景的重新聚焦和運動解決方案的價值提煉。如何把線下Keepland的健身氛圍帶到線上,來降低家庭場景的運動門檻?成為Keep進入這一階段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直播是一個全新的探索,這種把教練的個人魅力在線上放大,並且打造教練、隊友全員在場的形式,確實彌補了Keep過去在陪伴和互動方面的缺失,而且上線之後也獲得了很正向的反饋。

其中,單車的周使用頻次達到了3次以上,自然留存率達到60%,對於一個硬體產品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水平了。

雖然在運動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上新的探索才剛剛開始,但跟上一個階段相比,質變已經發生:

解決方案這條路徑的明確化,本質上為Keep在業務上的探索劃定了邊界。從外部來看,也是Keep從過去商業化流量變現的視角向用戶價值回歸的表現。

先從內容獲取用戶流量,到用消費品延展商業化場景,再到今天提供一站式的服務閉環——運動解決方案,這樣的商業化路徑,實際上也是在不斷深化服務體驗,回歸運動健身服務業本質的過程。

而上述的兩個回歸,也正是Keep通過運動解決方案來貫穿「吃穿用練」全場景,以及運動全過程的商業閉環能成立的前提。

這樣的破局過程,其實對於整個運動消費市場來說都具有很強的參考性。

在健身APP的戰場上獲勝之後,Keep就已經駛入了無人區,能在主航道上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就是兩點:

一是時刻跟隨用戶需求的成長,來不斷調整和迭代自己的業務方向,最終得以跳脫出流量和賣貨的局限性,回歸服務的本質;

二是抓住「降低運動門檻,幫助用戶堅持」這個行業命門,並持續探索最終找到破局點。

圍繞這兩個主軸,其實Keep在直播、單車上的布局早在去年11月,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這樣的前瞻性,再加上各個維度的蛻變,Keep今年的全面盈利實屬必然。

基於運動解決方案的提出,Keep也將公司戰略從運動生態升級為新一代運動品牌。

根據Keep副總裁劉冬的解釋,傳統運動品牌如Wilson、阿迪達斯,在各個運動系列中都有頂級的裝備,但問題在於用戶購買後有沒有運動,它們並不知道。

而Keep所定義的新一代運動品牌,是要在購買後通過內容、服務、社交的方式幫助用戶完成運動,並在完成後以數據積累的形式反饋一個具有激勵性質的結果。

本質上其實是在拿生態品牌和細分的專業品牌在做對比,只不過Keep這一次,是把生態的價值從傳統意義上高頻帶低頻的流量層面拉高到用戶價值的層面。

而這樣的拷問,對於今天中國運動消費市場中的新品牌們來說,同樣無法迴避。

正如前文所探討的,專業品牌的機會固然存在,並且已經迎來了不小的爆發,但從終局的角度來思考,今天在國內運動消費市場,貨賣得多不一定重要,真正稀缺的是解決方案的質量和服務。

這樣的思路其實在美國Peloton身上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驗證:

在機器出貨的數量上,Peloton已經達到了一個專業家電品牌的水平,但真正支撐其市值從去年剛上市的一百億美元到今天的近四百億美元,是背後整體的運動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用戶高度活躍和強烈持續的付費意願。

Peloton在二級市場爆發後,很多人都喜歡討論:Keep能否成為下一個Peloton?

雖然單純從家庭場景的解決方案和單車業務來看,Keep的模式與Peloton類似,但我認為,Peloton還不足以成為Keep的天花板,原因很簡單:

第一,Peloton的業務模式相對單一,為了抵禦競爭風險而正在探索的運動生態,Keep的布局已經初步成型;

第二,Peloton的目標用戶是中產階級,而且其對未來規模的預估是建立在全球市場的基礎上,但目前Peloton的市場仍然集中在美國。

相比之下,如果Keep在中國大眾市場的模型能最終走通,無疑將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下半場,如何破解產品的增長密碼?
    在今天的網際網路競爭格局下,增長是一個被談論太多、也令人倍感焦慮的話題。裂變,KOL/KOC,流量池,增長黑客,私域流量...種種概念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如何理解增長的本質?在網際網路下半場,產品是否還有爆發式增長的機會?創業團隊如何找到破解增長的秘鑰?
  • 如何破解wifi密碼並查看到破解後的密碼??
    所以,往往詢問WIFI密碼成了眾多手機玩友的拿起手機的第一件事。網上一大堆破解WIFI密碼的教程,但是每次破解都要使用N多軟體。。。其實不用這麼麻煩,下面教你如何破解wifi密碼並查看到破解後的密碼。首先需要準備的兩款軟體,可以在各大軟體市場中下載到。【WIFI萬能鑰匙】【RE管理器】都是很熱門優秀的軟體。然後啟動【WIFI萬能鑰匙】,打開右上角的開關。
  • 產品分析 | Keep,我的運動好夥伴
    政治環境分析在全民健身的政策推動之下,我國先後出臺了《全民健身指南》,《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等來大力發展運動健身行業。鼓勵運動健身行業的創新和加大對運動健身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2. 經濟環境分析近年來,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斷上升,2019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990865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斷提高。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投稿來源:港股研究社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各行各業都在往數位化轉變,健身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可以說是家庭健身和數位化被正名的一年。在這股熱潮中,資本也對健身賽道頗為關注。據悉,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 Keep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文 | 港股研究社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各行各業都在往數位化轉變,健身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可以說是家庭健身和數位化被正名的一年。在這股熱潮中,資本也對健身賽道頗為關注。據悉,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 Keep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
  • 健身軟體表面火熱實則水深火熱,Keep真能逆流而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追求健康的意識愈發強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健身運動。據易觀數據顯示,我國經常性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比例,從16年的33.3%漲到了17年的41.3%,預計到2018年還會有顯著增長。這預示著一場運動的春風正在襲來,曬運動健身也成為了人們繼曬美食、曬旅行之後的朋友圈新寵。
  • 如何破解不是免費連接的WiFi密碼?
    為了得到這些wifi密碼,除了向主人詢問之外,那就是破解了。那麼,如何破解這種不是免費連接的WiFi密碼呢?先來說個最簡單的方式——使用wifi萬能鑰匙Wifi萬能鑰匙,大家都不會陌生,一個可以輕鬆「破解」WiFi密碼的手機APP。
  • 蘋果手機的Id密碼能破解嗎?開機密碼如何破解?方法都在這裡!
    這與蘋果產品的性能有非常大的關係,蘋果系統是iOS系統,採用的是閉源設計,而我們常見的手機是安卓系統,採用的是開源設計,開源設計的系統就沒有閉源系統設計的優越性強,閉源系統密保性非常強,尤其是Id密碼的存在性,即使你的手機丟了,別人撿到也是不能繼續刷機使用的,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果粉,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會忘記自己的Id密碼或者是開機密碼,這些都能破解嗎?
  • 能「keep變現」,才是資本眼中的好keep
    keep+keepland+keepstore的商業模式看似很美,實質上解決不了健身行業的核心問題。健身是一種大眾需求,但卻是一門小眾生意,畢竟健身數年的愛好者只是少數,因此如何以一種商業模式,把小眾的健身生意大眾化,才是商業化健身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雙邊平臺的意義在於「能夠解決雙邊交易中的問題,並且是真正的大問題」。
  • 【漲知識】如何破解萬能鑰匙破解不了的密碼?
    其實他不是靠破解密碼來進行連接的,真正的連接方式,就是你安裝了WiFi萬能鑰匙,那你手機裡存的所有你連過的無線網路由器的密碼都會被這個軟體的伺服器記錄下來,然後其他用戶就可以通過萬能鑰匙的密碼庫連接你的路由器。所以路由器要有陌生人防連接功能,一旦有新的用戶登錄你的無線網路由器,你可以選擇直接路由器攔截,和手動拉黑。這些都是前話,普及一下知識。
  • 產品分析報告:keep突圍之後,悅動圈將如何構建自己的運動健康生態?
    近些年來,網際網路健身服務的興起,網際網路企業帶動大眾運動健身生活方式轉變升級,推動網際網路運動健身行業快速發展成型。據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中提出:至2020年,每周參加一次及以上健身的人數達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4.35億。2018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推出了《全民健身指南》,這是首次面向大眾推出的權威運動建議。
  • iPhone被破解密碼 GrayKey究竟是如何破解iPhone的呢?
    不久前,一個名為「GrayKey」的iPhone解鎖工具火了,通過這個小盒子,破解一臺iPhone平均僅需50美元。一時間GrayKey成為了FBI等安全組織的救命稻草,因為此前他們每次破解一臺iPhone,都要像某家以色列公司支付上百萬美元。那麼GrayKey究竟是如何破解iPhone的呢?
  • 2021健身賽道進入新拐點,Keep如何為行業樹立新旗幟
    只關注體育城市 · 賽事 · 品牌 · 傳播WEINING摘要Keep是如何引領國內健身新潮流的?公眾號 | 網際網路+體育作者 | 洛珍念近日,上海體育學院與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聯合發布了《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
  • Keep 再融資以後
    業內其它幾家健康、健身領域的產品也都有了大幅增長。一些在線銷售健身課程、瘦身課程的團隊透露,他們付費用戶暴增了300%。有健康領域創業者說,Keep運氣太好了。Keep去年裁員和關店,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疫情之後,全民運動熱情暴漲,Keep和整個健康行業一起迎來了好時候。
  • 疫情之下客廳健身爆發,連李佳琦都KEEP起來了
    廣場舞、瑜伽、搏擊操……客廳裡的「狂歡」,為線上健身教學帶來了機會。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到,網際網路體育平臺PP體育健身直播課程開播一周後,當場次直播同時在線人數破萬;超級猩猩、樂刻運動、一兆韋德、威爾斯等新老健身勢力,都紛紛開啟線上直播課程,keep甚至與李佳琦合作運動用品電商直播……疫情給國內健身行業帶來了新的探索機會。
  • Keep還能keep嗎?課包價格上調 健身群變微商群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課包價格上調、健身群變微商群 靠漲價、賣貨「自救」的Keep還能keep嗎 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記者 張倩蓉) 「自律給我自由」,曾因這句經典廣告語火爆健身行業的Keep,如今卻因頻繁在用戶群裡推廣自營商品和「砍價紅包」,而被用戶吐槽「健身群現在更像微商群」。
  • Keep想做「新一代運動品牌」,提供更完善的運動解決方案
    現在keep要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整體的運動解決方案增值服務,包括會員和單車付費課程等,這也是Keep未來的爆發點和增量。劉冬介紹,keep運動消費品1.0時代核心是優質優價,70%的用戶只會買30%的品類,做出「東西不錯,還不貴」的用戶心智;目前的2.0時代希望減少用戶決策,挖掘潛在需求、強調課程同款,做出「買Keep,跟著練就夠了」的心智,典型代表產品是跑步機和單車;未來的3.0時代,課程會進行升級,做出「家庭健身,首選Keep」的用戶心智.
  • F輪融資3.6億美元,Keep能撐起20億美元的估值嗎?
    那麼,健身應用keep是如何博得資本青睞的呢?  (1)業績飛速發展,成為健身應用頭部玩家。近些年來,得益於線上優質內容,keep迎來了業績快速增長。2019年,Keep 線上業務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86%,線下消費品業務也以300%的營收增幅穩步成長。
  • 運動健身的品牌營銷,誰能keep?
    健身房打卡、廣場舞日常、體育賽事這些線下運動都被迫叫停,但疫情之下,人們的健康意識往往也會大幅度提升,家庭健身、熬夜下單跑步機、雲健身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健身線上課程、家庭健身器材也迎來了短期內的快速增長。無論是短期內的爆發增長,還是奧運會等賽事即將帶來的增長機遇,品牌們所做的營銷準備真的OK嗎?
  • 萬字解析Keep(1):如果keep的價值是課程,那健身就不是剛需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用戶因為見效慢而放棄的問題?把健身變成「延續性交付體驗」。給不了成功的結果,就給予成功的體驗。也就是說,原來用戶只有在打死終極大Boss時才獲得成就感。在健身過程中,不斷給予成功的體驗,讓用戶感知到「階段性成果」。幫助用戶堅持下去。這種方式keep做到了?keep做了,但是沒做到。四. Keep還沒有做的很好keep通過什麼手段來給予用戶成功體驗呢?用戶激勵體系 & 內容社區1. 用戶激勵體系Keep使用的激勵方式是遊戲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