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健身賽道進入新拐點,Keep如何為行業樹立新旗幟

2021-01-19 網際網路V體育

只關注體育

城市 · 賽事 · 品牌 · 傳播

W

EINING

摘要

Keep是如何引領國內健身新潮流的?

公眾號 | 網際網路+體育

作者 | 洛珍念

近日,上海體育學院與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聯合發布了《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

榜單排名前20的中國健身趨勢分別為減重運動、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士培訓與認證、青少年體育等。

而全球健身趨勢則呈現明顯不同的結果。發布會上,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前主席沃特·湯普森代表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公布了2021年全球健身趨勢調查結果,在線訓練、可穿戴設備、虛擬實境健身訓練、運動即良醫、行動裝置運動App等排在榜單前列。圍繞居家健身場景的在線訓練,成為全球健身趨勢。

在過去的2020年國內健身市場商業形態也在不斷變化,超級猩猩依舊堅信教練的價值,推出了教練職業發展地圖2.0版本;Keep也在不斷改進著內容產品,推出「Online Koach」計劃,全方面幫助教練提升線上教學影響力,打造著健身領域的李佳琦;樂刻也早在2020年1月,就提出「教練新十年」計劃,聚焦行業核心群體,為教練職業發展提供6條路徑,並在年底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向健身存量市場開放,幫助商業俱樂部改造升級。

從國內和國際市場來看,在線健身和健身教練的職業培養,在2021年的健身市場也必將成為備受關注的兩條賽道。

— 1 —

在線訓練成全球健身趨勢

疫情改變了全球健身方式,上月初,線上健身預訂平臺ClassPass,發布了2020年健身用戶行為報告,「健身運動線上化」成為報告中最大的趨勢。

報告數據來源橫跨30個國家,近3萬家精品工作室、健身俱樂部等。數據顯示,超過5000家合作健身房,通過平臺內的直播和點播服務運營線上健身,近81%的用戶選擇在平臺內「雲健身」。報告預測,在線課程服務是2021年五大健身趨勢之一。

疫情也加速了運動健身領域的數位化步伐,線上健身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賽道,國內同樣如此。上個月,百度2020沸點個人搜索年終盤點發布,其中「年度生活方式」榜單中,宅家運動赫然在列。

受疫情影響,公眾的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在出行受限的情況下,「宅家運動」成為主流,以Keep、FitTime為代表的健身運動線上平臺實現了一輪驚人的數據上漲。

QuestMobile發布的《2020年新冠疫情洞察報告》顯示,去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增長至8928萬,同比接近翻倍。其中,Keep在節後發起的健康減肥互助監督局活動,得到用戶的響應,活動期間日活用戶規模上漲60%達到613萬。

與此同時,包括超級猩猩在內的眾多家健身平臺也紛紛開始線上探索,越來越多的課程被搬到線上,健身平臺與直播平臺紛紛合作推出密集的居家健身課程以吸引用戶,催生出眾多運動健身網紅。

2021年全球健身趨勢榜單中,在線訓練、可穿戴設備、虛擬訓練、移動健身App這些更利於家庭場景的訓練方式,在排名上有顯著提升,但前三項,均未在中國的健身趨勢排名中出現,全球趨勢範圍中排在第12位的行動裝置運動App,在中國趨勢榜單中也僅排在第20位,壓線入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內外疫情爆發時間不同,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後,線上健身熱潮回歸平靜,而國外仍處於流行期;另一方面國內健身市場成熟度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明顯差距。中國健身產業的滲透率僅為3.1%,遠低於美國的20.3%,把運動當做生活習慣的用戶佔比很低。

互動健身平臺Peloton在美國的成功證明了基於家庭場景的線上健身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國內在線健身市場尚未成熟,在需求端和服務端都亟需提升,但這也意味著,背後巨大的發展潛力。疫情發生之前,國內垂直類頭部運動健身平臺便開始了在線健身市場的積極開拓。其中以Keep為代表,選擇在兩個方向同時發力。

培養用戶建立運動健身習慣,是運動生活的開端,在Keep剛成立之初,國內健身產業面臨兩大主要問題。一方面,大眾健身意識開始覺醒,然而獲取優質健身內容的渠道相當匱乏。另一方面,人們對科學健身的認知水平有限,初級健身者進入健身領域的門檻較高。基於這兩大問題,Keep以「結構化的跟練內容」形式,將健身動作標準化,快速迭代、批量生產內容,並將繁瑣的理論動作編排成以體驗為導向的課程,以多角度的動作來清晰呈現,解決內容匱乏的問題,降低運動門檻,吸引用戶跟練。

隨著用戶的健身需求更加多樣,越來越多人需要量身定製的個性化服務來幫助他們提升運動效果,Keep在18年推出了「智能訓練計劃」,通過用戶的身體指標數據,科學評估其運動能力,再基於AI技術將標準化的健身動作組合成一套專屬用戶自身的訓練計劃,從而幫助用戶高效實現個人運動目標,滿足其對個性化運動內容的訴求。

優質內容的創新,一直是在線運動的核心。疫情期間,為了滿足國人居家健身的需求,直播健身的熱潮在中國率先爆發了。Keep率先上線直播課程,超級猩猩、樂刻等線下健身房也紛紛轉入線上,B站、抖音、快手等綜合性內容平臺也先後入局,都在推出健身品類的內容和課程。

而在供給端,Keep也在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水平,家庭健身是在線健身內容落地的最佳場景,這也就要求市場必須提供能夠監測、互動、及時反饋的軟硬體服務。在智能運動硬體產品的生態鏈打造方面,Keep連續推出了智能跑步機、健走機以及動感單車,試圖通過持續優化和不斷完善的產品,打通和用戶間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在線健身市場的閉環。

可以看出,運動健身市場的擴大,用戶需求的爆發,考驗的是企業運動內容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專業水平。

— 2 —

健身教練培養市場廣闊

優質的內容,需要優秀的傳播者,即優秀的健身教練。

《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顯示,運動健康從業人員的培養與發展成為未來一年的健身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與此相關的3個待選健身趨勢全部進入前20,這實質上也響應了我國健身行業發展對合格健身從業人員的需求。

長久以來,在教練培訓和課程研發方面,國內一直比較缺乏系統的健身教練認證與培訓體系,在健身房迅速擴張早期,很多健身愛好者經過簡單培訓就能成為教練,健身教練水平良莠不齊,很多健身教練還承擔銷售顧問的角色,服務質量不過關,這也是外界對健身行業詬病的重要原因。

健身教練作為課程的傳播者和教授者,是連結平臺與用戶的重要橋梁,健身教練水平的高低,直接作用於用戶反饋效果,影響平臺的發展。疫情期間,隨著大量健身房倒閉,健身行業急速洗牌的同時,健身教練市場開始優勝劣汰,競爭環境發生變化,優秀教練員會得到更多回報。

與此同時,線上健身直播的興起,為傳統健身房教練帶來了職業新選擇,教練執照、訓練痕跡,都將從教練的重要評價標準,成為從業合格線。鏡頭宛如放大鏡,將教練的綜合表現力和專業實力全方面展示出來。

對用戶端而言,需要專業的教練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教練端而言,取得豐厚的回報的同時,亟需打通晉升渠道;對企業端而言,教練的發展路徑需要更加多樣化,有效降低教練群體的高流動性,才能進一步促進標準化職業規範。

可以預見,不論是健身行業還是大眾用戶,對於教練職業化發展都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無論是基本的從業素質,還是進階的培養體系,在最近幾年都會得到完善。

在健身教練職業化培養體系方面,Keep同樣頗具心得。目前,Keep針對今年的線上直播業務,幫助教練轉型推出「Online Koach」計劃,為健身教練提供了職業的新選擇。

「Koach」是對Keep教練的獨有暱稱,「Online Koach」計劃則是Keep打造直播教練天團的長期規劃。

直播教練更像是用戶身邊的訓練夥伴,通過直播和用戶建立更為扁平化的輕社交關係。「Online Koach」計劃提供了包括線上表演培訓、課程教案、運營技能培訓在內的一整套系統化的職業培訓。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還對直播教練必備的鏡頭表演能力進行了針對性提升,幫助教練凸顯個人魅力,練就線上直播教學素質。

為打造出「健身領域的李佳琦」,Keep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平臺優勢,調動各個業務線進行配合,包括給予流量支持的運營團隊,展現教練風採的拍攝剪輯團隊,以及量身打造教練形象的服裝化妝團隊等,通過多業務線的聯動,全方面幫助教練打造線上教學影響力。

基於自身優勢,在篩選出種子教練時,Keep首先考慮健身專業水平,在課程內容的呈現和人格化的包裝,以及流量支持方面,平臺都可以提供強力支持。

此外,「Online Koach」計劃為健身教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收入來源,如品牌廣告商業合作、Keep商城帶貨、成為Keep自家模特、付費內容分成等。隨著健身教練職業化培養體系搭建完成後,Keep的內容生態鏈也將持續完善。

隨著行業發展進入沉澱期後,擁有核心內容的公司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去年上半年,Keep完成了80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更是充分展現了市場和資本對其發展態勢的看好。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Keep也在不斷通過數據基礎和技術實力,反哺行業和用戶服務。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上海體育學院也邀請了像Keep這樣的運動健身企業,參與調研支持,實現了產學研的聯動,為未來體育健身行業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家庭健身火了?卡路裡生意背後,Keep 如何使傳統賽道翻紅?
    以內衣為例,如今的「無尺碼、無鋼圈內衣」跟前幾年的「無痕內衣」相似,女性消費者對內衣的需求逐漸發生變化,比起「費力的性感」,新時代消費者更追求「毫無束縛的自由」。可見,新興品牌的崛起並非一蹴而就,他們精準切入的是傳統賽道中未被滿足的「空白需求」,那麼如何從紅海中尋找空白市場?如何從被「埋沒」的細分賽道尋找切入口滿足消費者需求?新興企業如何進一步實現商業化、平臺化發展?
  • 運動健身下半場,Keep如何破解行業的增長密碼?
    一場疫情,讓大健康領域直接成為今年最火熱的賽道之一,而運動健身行業也因為需求的陡增正迎來轉折。很多人都對2019年的健身行業大洗牌記憶猶新,一邊是包括浩沙在內,線下健身品牌的接連崩盤,另一邊是以Keep為首的網際網路模式也面臨挑戰。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做為一個投身於健身APP的公司來說,能在融資領域達到F輪融資實屬不易,且從Keep多次融資的領投機構來看,高瓴、GGV紀源資本、騰訊等資本都赫然在列。事實上,keep所處的賽道在過去的兩年裡處於融資放緩的狀態,能夠在2020年上演融資逆襲戰,或許是時候有必要對keep的發展邏輯進行一些探究。
  • 健身獨角獸曝IPO傳聞,Keep能否成為中國版「Peloton」?
    做為一個投身於健身APP的公司來說,能在融資領域達到F輪融資實屬不易,且從Keep多次融資的領投機構來看,高瓴、GGV紀源資本、騰訊等資本都赫然在列。事實上,keep所處的賽道在過去的兩年裡處於融資放緩的狀態,能夠在2020年上演融資逆襲戰,或許是時候有必要對keep的發展邏輯進行一些探究。
  • 「中國Mirror」A輪融資6500萬美元,FITURE為家庭健身賽道再添一把火
    文|陳曾義體育大生意記者家庭健身賽道融資熱持續升溫!9月25日,國內家庭健身品牌FITURE宣布完成由騰訊領投的6500萬美元A輪融資,創下全球健身行業中A輪融資紀錄。作為一家成立僅一年半的創業公司,FITURE成為健身行業一匹黑馬。近年來,在AI技術加持下健身賽道風氣雲湧。尤其是今年突發新冠疫情,消費者健身場景發生改變,家庭健身和虛擬線上健身異軍突起,眾多資本方紛紛押注健身賽道。比如虛擬健身平臺Zwift、智能力量健身設備Tonal、AI健身教練Freeletics、智能健身品牌金史密斯等近期均完成大額融資。
  • 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確定 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
    機構認為,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經確定,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從業績來看,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電子行業營收為17135億元,同比增長6.4%,歸母業績為920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第三季度電子行業單季度營收為6718億元,同比增長11.4%,單季度歸母淨利潤為420億元,同比增長35.3%,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 能「keep變現」,才是資本眼中的好keep
    keep+keepland+keepstore的商業模式看似很美,實質上解決不了健身行業的核心問題。健身是一種大眾需求,但卻是一門小眾生意,畢竟健身數年的愛好者只是少數,因此如何以一種商業模式,把小眾的健身生意大眾化,才是商業化健身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雙邊平臺的意義在於「能夠解決雙邊交易中的問題,並且是真正的大問題」。
  • 醫藥行業 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維持...
    機構:華創證券評級:推薦2021 年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自 2018 年底國家醫保局系列新政推行以來,醫藥行業的新一輪迭代已經歷時兩年的時間。直接表現為醫藥不同賽道間顯著分化,估值差異巨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一方面需要繼續強調賽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密切關注公司層面基本面和業績的兌現情況。對於無論是享受較高溢價的政策免疫領域,還是政策承壓但估值亦回落至較低水平的領域,真成長標的均是獲取投資收益的優選。 ?
  • 國盛證券--電氣設備行業策略:電動車跨越拐點一往無前 風光平價初...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新能源車:長短周期共振,拐點之後趨勢確定。中、歐、美Q3新能源車銷量拐點向上,2021年銷量望全面實現高增。3-4月疫情爆發,銷量同比44%/-12%,需求有韌性,5月補貼政策超預期,高增勢頭持續,全年銷量同比望翻倍,展望2021年更多元的供給望驅動歐洲市場的延續高速增長。3)美國:8月起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同比轉正,9月銷量繼續攀升,銷量拐點已現,伴隨新能源車相關政策轉暖及特斯拉新車型上市,2021年銷量或呈高增趨勢。我們預計全球新能源車2021年銷量望至465萬輛,同比增長51%。
  • ...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大消費投資思路...
    隨著中國最先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人們在定神之餘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一切與自身福祉相關的領域都走出了深V反彈的行情。這一年,我們看到醫藥生物的賽道為王,消費巨頭市值迎風起舞,生豬價格依舊牽一髮而動全身……大消費領域產業鏈的價值再次凸顯。2021年即將到來,大消費領域還會是投資的黃金標的嗎?高估值的標的還能繼續跟投嗎?如何把握風口下的投資邏輯?在風險與趨勢之間,我們需要專業研究的分析與建議。
  • 新高考改革後銘智萬博公司為教育行業跑出另一條新賽道
    新高考改革後銘智萬博公司為教育行業跑出另一條新賽道 2020-09-08 13:40:00來源:北國網
  • 優質賽道價值凸顯,大消費行業該怎麼選?
    疫情可控,行業業績環比提升。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一季度整體食品飲料行業不管是收入還是淨利潤表現均出現明顯下滑,春節旺季消費基本停滯,絕大數子行業受影響較大,內部業績出現明顯分化。隨著疫情可控,消費場景逐漸恢復,行業業績環比持續改善。截止2020Q3,食品飲料行業實現收入5701.7億元,同比增長9.63%,淨利潤為1109.3億元,同比增長13.08%,淨利潤增速已恢復兩位數增長。可選消費子行業業績環比改善進入2020年,上半年在受新冠疫情影響下,部分可選消費一季度業績下滑顯著。
  • 《龍騰傳世》迎來獨代三周年 貪玩遊戲承上啟下進入行業新拐點
    《龍騰傳世》是貪玩遊戲的第一款獨代手遊產品,彼時貪玩遊戲在發行業務上已然走向成熟,進入了它成長的第一個拐點——入局火熱的手遊市場並證明自己的獨立代理發行能力,《龍騰傳世》為貪玩遊戲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在接下來的三年裡,《龍騰傳世》從更為安全便捷的官方交易平臺寄售行上線,到武道會全民競技的開啟,通過多次遊戲重要內容更新,不斷為遊戲注入新活力,維持用戶黏性。
  • 家庭健身市場亢奮期後,Keep選了一條什麼路?
    文|施然當中國主流投資人對網際網路健身賽道越來越謹慎時,擁有3億用戶的在線健身公司Keep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2021年1月11日,Keep宣布已於去年12月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這是Keep的第F輪(第8次)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等多家老股東追加投資。Keep的上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5月,距此不到7個月。
  • Keep 再融資以後
    願意為健康花時間,也願意花錢了。業內其它幾家健康、健身領域的產品也都有了大幅增長。一些在線銷售健身課程、瘦身課程的團隊透露,他們付費用戶暴增了300%。有健康領域創業者說,Keep運氣太好了。Keep去年裁員和關店,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疫情之後,全民運動熱情暴漲,Keep和整個健康行業一起迎來了好時候。
  • 醫藥生物行業:把握政策新方向 聚焦高景氣優質賽道
    萬聯證券 徐飛核心觀點:近幾年醫藥行業系統性改革不斷促進行業規範性提高及產業升級,在政策端改革和醫保支付端引導下,行業未來結構性發展的趨勢將越發明顯。因此,從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出發,除了聚焦於行業白馬龍頭外,建議擴大視角至高景氣度細分賽道中估值相對合理、業績成長較快、業績迎來拐點的部分個股。
  • Keep獲巨額融資,健身進入內容為王時代
    沒錯,不是肯德基的那個三明治,也不是義大利的傳統美食,而是一個以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中的球星卡為主要盈利產品的公司。Panini 的單張球星卡,最貴的能超過10萬美金。同時,最受歡迎的球星卡往往不是現在最火的球星,而是各種買主們預期能成超級明星的新秀卡。
  • F輪融資3.6億美元,Keep能撐起20億美元的估值嗎?
    那麼,健身應用keep是如何博得資本青睞的呢?  (1)業績飛速發展,成為健身應用頭部玩家。近些年來,得益於線上優質內容,keep迎來了業績快速增長。2019年,Keep 線上業務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86%,線下消費品業務也以300%的營收增幅穩步成長。
  • 萬字長文解讀:Peloton與Keep備受資本推崇的新賽道
    國內健身器材市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大致可以分為3個市場:1)高端市場: ICON、Life Fitness、Precor及Technogym為代表是進入國內較早的國際品牌,品牌知名度高、產品質量和體驗好。2)中高端市場:主要由英派斯、舒華體育和金陵體育等國內品牌為代表,有市場份額,供應鏈、產品結構、品牌建設完善。3)大眾市場:主要是國內區域性品牌。
  • Keep完成巨額F輪融資,線上健身行業再迎東風
    當宅家運動、「雲健身」需求被激發,進一步加速了運動健身領域的數位化步伐,使得本就身處風口的線上健身行業再迎「東風」。跑在賽道首位的Keep,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在「從0到1」持續進階過程中,Keep已從最初提供線上運動內容和記錄的健身工具,逐步成長為覆蓋用戶運動生活全生命周期的運動體驗品牌。健身是體育領域大眾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對於行業而言,Keep的巨額融資足夠振奮人心。資本的熱情擁抱也昭示著,中國線上健身行業新的節點已到,新的圖景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