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糖尿病出現,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將血糖保持在穩定狀態下,否則長期受到高血糖的影響患者的血管會受到損傷,如果已經有血糖失去控制的現象,還可能會引發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來勢洶洶,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糖尿病本身小,因此,出現了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最關鍵的就是掌握正確的方法來控制好血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平時堅持多運動是保持血糖穩定有效的措施,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總是比較糾結,不知道糖尿病發展過程中應該什麼時候運動最為合適?那麼,糖尿病患者具體什麼時間運動比較好呢?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選擇正確的時間運動才能夠收穫好處,一般糖尿病患者在吃完早餐半個小時適當運動比較適合,既有營養物質提供不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又可以收穫運動帶來的好處。一般在早餐之後半個小時感覺到沒有明顯的飽腹感,通過適當的運動就可以收穫好處。
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晚上的時候運動,很多糖尿病患者總是在夜間運動,運動之後容易出現神經興奮的情況,這樣睡眠質量會降低,可能隔天空腹血糖容易升高。為了維持血糖穩定,一般在早餐半個小時之後運動或者在傍晚的時候運動比較適合,才能夠收穫運動帶來的好處。
糖尿病患者運動需要注意什麼?
1、控制好強度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控制運動的強度。很多糖尿病患者盲目運動,剛開始鍛鍊身體的時候就選擇了高強度的運動方法,在身體不適應的情況下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因此糖尿病患者運動也要科學合理,循序漸進。
從較低程度的運動開始進行,這樣可以讓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而在身體適應的情況下才能夠收穫運動帶來的好處,否則長期劇烈運動反而會加速關節和骨骼退行性變,甚至增加身體很多重要器官的負擔。
2、控制運動時長
為了維持血糖的穩定,科學運動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應該控制好時間,每天的運動時間在一個小時之內,最佳的運動時間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運動時間越長越好,更能夠發揮良好的養生效果,殊不知運動時間過長消耗的熱量更多,有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反應,這樣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加明顯,而且長時間的運動很容易增加心肺負擔,出現關節和骨骼的磨損。因此,糖尿病患者運動也要講究方法合理,適當運動即可,應該控制好時間才能夠收穫好處。
由此可見,糖尿病出現之後可以適當運動,但是需要選擇適合的時間來運動。另外,運動過程中應該掌握合理的方法,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夠健康運動,維持身體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