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穆斯林藩王,差點做了中國的皇帝,不過最後被這對親兄弟阻止。怎麼回事呢?這個穆斯林藩王叫阿難答,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一出生就被送到一個名叫蔑裡帖兒的突厥斯坦穆斯林家庭撫養,而蔑裡帖兒的妻子祖來哈也成了他的奶媽,將其奶大。
於是乎,阿難答在成長過程中成了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並十分崇拜伊斯蘭文化。不僅能熟讀《古蘭經》,就連大食文也寫得非常好。1280年,他襲封為安西王,統轄唐兀之地(今寧夏、甘肅、陝西等地)。之後,這人開始在自己的封地武力推行伊斯蘭教。
如讓依附於他的15萬蒙古軍隊歸信了伊斯蘭教;大規模建造清真寺,經文學校和麻札;禁止說蒙古語和漢語;大量引入阿拉伯人,大力推廣使用大食文和回回曆,大肆推行伊斯蘭政策;給兒童行割禮等;還暗設宗教法庭,另立伊斯蘭法律,與元朝律例相對抗。
之後,元成宗鐵穆耳以背叛「祖宗之道」為由,將阿難答拘捕下獄,迫令歸信佛教,阿難答表示難以遵從旨意。鐵穆耳問:「如果你做過什麼夢,或者上天給予了你什麼啟示,又或者有誰指引了你走上伊斯蘭教的道路,講出來吧,讓他也給我指示一條道路。」
阿難答回道:「偉大的真主給我指出了一條認識他的道路。」鐵穆耳說:「這條道路是魔鬼指給你的!」阿難答:「如果是魔鬼給我指的道路,那麼是誰把這條道路指給我的兄長合贊汗(伊利汗國國王,是鐵穆耳同意他改信伊斯蘭教的)的呢?」鐵穆耳頓時啞口無言,想殺了他。
不過,此舉被母親闊闊真太后阻止。太后說:「國家現在還沒完全鞏固,西北諸王之亂還未平定,阿難答又擁兵百萬,封地的軍隊和百姓都對伊斯蘭教執迷不悟,現不宜殺他,先緩緩吧。」元成宗怕強之恐激而生變,便聽從母親的意見,將其撫慰放還。
就這樣,阿難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並開始為以後的造反做準備。之後,元成宗一病不起。然而他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德壽,還死的早,於是皇位繼承人出現空缺。元成宗原本想依草原風俗娶他二哥懷寧王的老婆答己為妻,收他侄子海山、壽山兩親兄弟為兒子,以解決繼承人問題。
可是此舉卻遭到了皇后卜魯罕激烈反對,只好暫時擱置,接著,卜魯罕怕海山、壽山兩兄弟遲早會登上大位,便使了個計謀,讓元成宗把海山調去漠北平定西北諸王之亂了。而答己和壽山母子倆,則被卜魯罕趕出大都,貶去懷慶(今河南沁陽)了。
1307年正月初八,元成宗駕崩於大都玉德殿。按照蒙古舊制,在皇位空虛時,暫由正宮皇后卜魯罕攝政,由她召集宗親大臣舉行忽裡臺大會,另選新君。於是乎,卜魯罕聯合左丞相阿忽臺,將穆斯林藩王阿難答秘密接到北京,準備擁立他為中國皇帝。
一來阿難答是忽必烈諸孫中年齡最長者,有資格繼承帝位;二來阿難答與卜魯罕是老相識,兩人相傳還有一腿。不過,卜魯罕的此舉卻遭到右丞相哈剌哈孫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想立海山,壽山兄弟中的一人為中國皇帝。就這樣,分歧就此誕生!
接著,哈剌哈孫秘密遣使通知在漠北帶兵的海山,在懷州的壽山、答己母子,讓他們立即以奔喪為名回來奪取帝位。壽山得到密報後,與給自己講儒學的老師李孟商議此事,該如何抉擇。李孟說:「支子不嗣,是世祖的典訓。」「殿下當奉大母,急還宮廷,以折奸謀,固人心。」
隨後,壽山聽從老師的建議,和母親答己從懷慶(今河南沁陽)急忙率軍趕回北京。而海山這邊,也親自率軍自金山前線東返和林,並召集漠北諸王勳戚大會,讓他們同意自己做皇帝,還誅殺了與阿難答通謀的合赤溫後王也只裡,與會宗親大臣合辭勸進。
當壽山回北京後,連忙派老師李孟與右丞相哈刺哈孫商量,不等哥哥海山回來,先行舉事。原本卜魯罕和阿難答定於1307年三月初三為壽山慶賀生日的機會,除掉這對母子。可到了三月初二這天,壽山與哈刺哈孫提前發難,逮捕卜魯罕和阿難答,殺左丞相阿忽臺
沒過多久,壽山以監國名義掌權,遣使北迎哥哥海山。隨後,海山在上都繼位,是為元武宗。後來,武宗賜死皇后卜魯罕和安西王阿難答。就這樣,在阿難達差點做了中國皇帝之時,被海山,壽山這對親兄弟倆阻止。(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