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菩薩在第五地修學時,多數做兜率陀天的天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021-02-25 宣化上人全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84

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住此地中。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菩薩證得難用勝地的果位,以他往昔所發願力的緣故,能見到很多的佛。就是所說的能見到數百佛,數千佛,見到數百千佛,甚至於見到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佛。

對於每一位佛,他都是同樣恭敬尊重。又用他至誠懇切的心承事供養這許多位佛。他供養上好的衣服,精美的飲食,舒適的臥具,名貴的湯藥,和一切日用必須的資具,無不具備,統統拿來供養諸佛,也用同樣的物資供養諸位賢聖僧,以其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第五地的菩薩在十方諸佛的道場中聽聞佛法時,都是必恭必敬,正襟危坐,專注一心的聽。聽過以後,一定切實遵照,盡心竭力,用功修行。菩薩聽了佛法,深得利益,了悟生死,便發願出家。出家以後,更勤聞法。每當有道場說法,不論遠近,不辭辛苦,一定去聽。

因之得到陀羅尼——中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之三昧。成為一位既能聞法又能受持的法師。菩薩住在第五地時,經過一百劫、一千劫,甚至要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大劫,所修積的善根功德,隨著時間更純淨,更光明了。

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淨。

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我現在舉一個實例:好像鍛鍊金子,提出了純金,然後再用一種硨磲石輪來磨擦它,就越磨越亮,光色更明潔了。在第五地的菩薩,他修積的善根越多,他的修行功夫越進步。

修行進步,所積的善根也就越多,輾轉推進,互為因果。菩薩修行怎會進步呢?證得難勝地的菩薩,他是用方便智慧,思惟諸法,觀察法界。如此精進勤修,智慧就日漸光明清淨了。

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餘風所能傾動。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智隨逐觀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證得第五地——難勝地,他是用方便智慧,成就許多功德。這種功夫不是前面一、二、三、四地的菩薩所能及的。諸位佛子!如像日、月,所有其他星宿,以及諸天的宮殿光明等,完全是受風力所支持,才不會沮壞,絕不會被其他的風力所傾動。

第五地菩薩的善根,也如同風力支持日月星宿等一樣,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動搖。他用方便智慧,隨順境界,一一觀察,了了分明,所以沒有任何境界,可以誘惑或動搖他的信念。

也不是一切的聲聞乘、獨覺乘,和世上的世俗事物所能傾動的。難勝地的菩薩修十波羅蜜時,是比較偏重於修禪定波羅蜜,其餘九種不是不修,而是隨自己的力量和緣份去用功。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難勝地。菩薩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住實諦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諸位佛的弟子!這只是大略說一說,菩薩中的大菩薩,在第五地修行的實在境界。菩薩在第五地修學時,多數做兜率陀天的天王。關於教化眾生的事,他作起來非常得心應手。

安然自在,沒有一點困難。所有外道的邪見,他都能把它擊破說服,令一切眾生不受其影響,而生活在真實的事理中,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與眾生相安相處。

像這樣修積善業,時刻都不曾忘記憶念佛的慈悲功德,不曾離開念法的微妙甚深義趣,不曾離開懷念賢聖僧的力學苦行,以及時刻警惕自己,應該圓滿具足一切最上智,和最殊勝的智慧,絕不散亂。

復作是念。我當於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住第五地的菩薩,他又作這樣的思想:我應當在九法界的眾生中,做他們的領袖,作好的、最好的領袖。有不可思議的能力,有無微不知的智力。還要為人格完美,為福慧具足的領導者,即是成佛。乃至為一切智者中具有更高的智慧者的依止師,就是得到正等正覺。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這位在難勝地的菩薩,倘若他發願勤勉精進修學,能在一念之間證得實相理體,能得到千億之多的三昧——正定正受,能常常見到千億那樣多的佛為他說法,能明白千億佛的神通力量,同樣地他也有千億佛的神通力量。

他一舉手一投足就能使大地六種震動,不僅一佛剎震動,乃至千億佛的世界都有六種震動。他又能於一念之間化生千億身示現於世,每一化身又能示現千億位菩薩為他的眷屬。

如以菩薩特殊的願力,安然自在地顯現這些神通,示現於眾生前,還要超過上面所說的數目。假若用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那樣多的時劫,也算不清有多少。

粉絲福利: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可獲取更多宣化上人精選資料 ↓發送 「宣化上人」,可獲取 宣化上人166集事跡材料發送 「電子書」 ,可獲取 宣化上人23本開示/淺釋電子書粉絲福利: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可獲取更多大悲咒、楞嚴咒修持資料 ↓發送 「大悲咒」、「楞嚴咒」,可獲取 大悲咒、楞嚴咒注音修持易背誦儀軌

相關焦點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5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5複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興世,圓滿教輪解脫門。
  • 菩薩在這種地位時,隨時可以做三十三天的天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72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子!金剛藏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
  • 大方廣佛華嚴經23—— 異生眾,執金剛神
    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堅持為大家分享這部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全套共計二十四冊)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禪師講述          這些大菩薩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隨順眾生,而化現他們的身相。一切世間法,所行所作,他們以同事而現於眾生前。眾生做什麼?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
    歡迎給一蓮善學公眾號投稿,收稿郵箱:431010778@qq.com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一切世界中的微塵沒有不見的,這就是佛的境界。    【此雲音天之解脫】:這種境界是高勝雲音天王他所明白的,他得到這種解脫門.【一切佛子菩提行  如來悉現毛孔中如其無量皆具足  此念天王所明見】    【一切佛子菩提行】:一切候補佛位的菩薩,住在兜率天的內院,他們所修的是覺道的行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37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7復有無量諸大龍王。又有無量無數的大龍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
    編者按:普賢菩薩十種廣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明其功德無量。然此十大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願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故稱為大行普賢菩薩。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8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8爾時,清淨慧名稱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眾,而說頌言。
  • 菩薩中的大菩薩,用以上十種的平等清淨心,修行進入第五地的果位——難勝地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79【第五難勝地】菩薩聞此勝地行 於法解悟心歡喜空中雨華讚嘆言 善哉大士金剛藏諸位大菩薩,聽完了第四地的殊勝妙行以後,對於佛法更深切地了解,完全覺悟了,真是皆大歡喜。於是他們在空中散出各種寶華,同時同聲發出讚嘆的話:「善哉!
  • 因之菩薩就成就世間法的智慧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50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
  • 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以上把十九眾雜類諸神講完,在下邊開始講八部四王的八眾。復有無量阿修羅王。
  • 由此可知,無形之中,感應道交是很明顯的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28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不應貪著三有五欲境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貪善根回向。應以無瞋善根回向。應以無痴善根回向。應以不害善根回向。應以離慢善根回向。應以不諂善根回向。應以質直善根回向。應以精勤善根回向。應以修習善根回向。諸位佛的弟子!
  • 【雲端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卷08 華藏世界品
    今天是我們雲端學院,華嚴經全球共修第八堂課,我們已經進入華藏世界品了。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開始,介紹了這個世界的樣貌。從卷八到卷十,華藏世界品是這個世界當中真正的樣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是有侷限性很小的一顆球。 真實的樣貌是什麼呢?
  • 35.單有其中的一相,即是貴相【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一切佛子菩提行    如來悉現毛孔中如其無量皆具足    此念天王所明見【一切佛子菩提行】:一切候補佛位的菩薩,住在兜率天的內院,他們所修的是覺道的行門。等待因緣成熟時,便成六牙(代表六度波羅蜜)大白象,降生於人間,作為教主。
  • 八部四王眾:乾闥婆王 —— 他以香為食,其身也放香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9復有無量乾闥婆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0277
    我們看他的讚頌要知道怎樣去xuexi,每一位天王、神眾,對我們修學都有實質的幫助。讚頌第一句:『為欲安樂諸眾生』,這是將我們修學之所以說出來了。我們為什麼學佛?為什麼修行?一般人回答都是為自己,為自己求安樂。而世俗的人為什麼學佛?為什麼要拜佛?為什麼到廟裡燒香?求升官發財,求健康長壽,求佛菩薩保佑他平安,目的在此地。
  • 19.要是開五眼的人,就可以看見盡虛空、遍法界都有《華嚴經》【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後邊接下六句,是請求十方常住三寶的大威德來加被而護念,開他的智慧,令他所說的法,所撰寫的疏鈔,每一句都合乎佛的意思,所謂「上合佛心,下契眾機」。最後兩句是回施給法界眾生,把著述《華嚴經》的功德,都回向給法界眾生。「俾令法眼常無缺」:俾令,就是使令。法眼,在這裡是指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常無缺,常常地不會斷缺的。
  • 十位迦樓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7複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 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 —— 他們有天福而沒有天德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以上把十九眾雜類諸神講完,在下邊開始講八部四王的八眾。復有無量阿修羅王。四王就是①北方多聞天王、②西方廣目天王、③南方增長天王、④東方持國天王。各領二部。又有無量無邊阿修羅王。阿修羅譯為非天,因為他們有天福而沒有天德。為什麼沒有天德?因為他們往昔專門諂媚別人,就是心不正直,用虛偽心去讚嘆別人,令別人歡喜,所以無天德。阿修羅又譯為無端正。因為他們的相貌不端正。男的相貌非常醜惡,女的相貌美麗。
  • 十位摩睺羅伽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3複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 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天下,佛有這些百億萬種種名號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