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八部四王眾:乾闥婆王 —— 他以香為食,其身也放香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021-03-01 宣化上人全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9

復有無量乾闥婆王。

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譯為持國。因為他能護持國土,安住眾生,故得此名。他管理二部,一為乾闥婆,二為毗舍闍。

乾闥婆是神的名字,譯為尋香,他以香為食,其身也放香。他們到吃飯的時候,嗅到誰家的菜香,就到誰家門前奏樂歌唱,令人生歡喜,供應菜食,他們便嗅香而去。

又譯為歌神,因為他是釋提桓因的俗樂之神,天宮有晚會和慶祝的時候,燃起沉水檀香,此神嗅香而來,為諸天演唱輕鬆的流行歌曲。(緊那羅是演奏莊嚴的法曲,與乾闥婆不同。)

乾闥婆的尊容,頭戴八角冠,髮髻有焰光,身相赤肉色,體如大牛王,左手持簫笛,右執寶劍,具大威力相。

毗舍闍是鬼的名字,譯為噉精氣,專吸取人和五穀的精氣。我們修道人,如果不能斷欲去愛,這種鬼就來找麻煩。你修到無漏的程度,他對你無可奈何。

你還沒有到無漏的程度,他便來引誘你有漏,這樣對他有益,可是對你有害。切記! 切記!不可上當失道業!

所謂持國乾闥婆王。樹光乾闥婆王。淨目乾闥婆王。華冠乾闥婆王。普音乾闥婆王。樂搖動妙目乾闥婆王。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樂普現莊嚴乾闥婆王。

第一位乾闥婆王。名叫持國。因為他是四天王之一,東天王持國,護持國土平安,令眾生安居樂業,所以得此名。

第二位乾闥婆王,名叫樹光。因為他放出的光,好像大樹一樣,所以得此名。

第三位乾闥婆王,名叫淨目。因為他有清淨的眼睛,非常明亮,所以得此名。

第四位乾闥婆王,名叫華冠。因為他所戴的冠以華製成,非常美麗,又香又莊嚴,所以得此名。

第五位乾闥婆王,名叫普音。因為他所奏的音樂,普遍於世間,各處都聞到這種妙音,所以得此名。

第六位乾闥婆王,名叫樂搖動妙目。因為他歡喜跳舞,一邊唱歌,一邊跳搖擺舞,他的眼睛微妙美麗,很受人歡迎,大家都願意和他跳舞,所以得此名。

第七位乾闥婆王,名叫妙音師子幢。因為他所作的樂譜,奏起來美妙而悅耳。他的歌聲好像獅子幢一般的威嚴,所以得此名。

第八位乾闥婆王,名叫普放寶光明。因為他能普遍放出七寶光明,所以得此名。

第九位乾闥婆王,名叫金剛樹華幢。因為他用金剛樹的華做成寶幢,不但有香光,而且又莊嚴,所以得此名。

第十位乾闥婆王,名叫樂普現莊嚴。因為他所奏的音樂,普遍現出莊嚴的氣氛,令聞者肅然起敬,所以得此名。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

這十位乾闥婆王,作為乾闥婆中的上首。其餘的乾闥婆有無量無邊,其數量不可計算。

皆於大法,深生信解,歡喜愛重,勤修不倦。

這些乾闥婆王,他們都是對所修大乘佛法,深深生出信心和了解。生歡喜心,所以愛重大乘法,動修大乘法,不覺疲倦。以上是第八眾乾闥婆王。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聆聽《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原聲開示

因果輪迴開示:

初學佛開示:

修證佛法開示:


相關焦點

  • 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以上把十九眾雜類諸神講完,在下邊開始講八部四王的八眾。復有無量阿修羅王。
  • 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 —— 他們有天福而沒有天德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2以上把十九眾雜類諸神講完,在下邊開始講八部四王的八眾。復有無量阿修羅王。現在解釋八部四王眾,八部就是①阿修羅王、②迦樓羅王、③緊那羅王、④摩睺羅伽王、⑤夜叉王、⑥龍王、⑦鳩槃茶王、⑧幹闥婆王。四王就是①北方多聞天王、②西方廣目天王、③南方增長天王、④東方持國天王。各領二部。又有無量無邊阿修羅王。阿修羅譯為非天,因為他們有天福而沒有天德。為什麼沒有天德?
  • 大方廣佛華嚴經23—— 異生眾,執金剛神
    在二十一天的時間,於定中為法身大士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經典包括三藏十二部在內,說明了宇宙萬事萬物圓融無礙的境界,也就是「一真法界」的境界。     以上所講的是同生眾,這二十位大菩薩率領無量的眷屬來到菩提道場中,在華嚴經法會裡作為十種眾,現在講完了。      現在開始講異生眾。異生眾生分為三大部分: ①雜類諸神眾②八部四王眾③欲界色界諸天眾。在雜類諸神眾中有十九眾,在八部四王眾中有八眾,在欲界色界諸天眾有十二眾。總共有三十九眾。在每一眾中又有十位為上首,總共有三百九十位異生眾。
  • 14.不能斷欲去愛,這種鬼就來找麻煩丨鳩槃茶王和乾闥婆王【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以上是第七眾鳩槃茶王。【復有無量乾闥婆王。】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譯為持國。因為他能護持國土,安住眾生,故得此名。他管理二部,一為乾闥婆,二為毗舍闍。乾闥婆是神的名字,譯為尋香,他以香為食,其身也放香。他們到吃飯的時候,嗅到誰家的菜香,就到誰家門前奏樂歌唱,令人生歡喜,供應菜食,他們便嗅香而去。又譯為歌神,因為他是釋提桓因的俗樂之神,天宮有晚會和慶祝的時候,燃起沉水檀香,此神嗅香而來,為諸天演唱輕鬆的流行歌曲。
  •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
    今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普賢行願懺儀》。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項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南無大行普賢願王菩薩三稱一切恭敬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佛。一拜。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法。一拜。一心敬禮。華藏世界。帝網剎中。遍法界常住僧。一拜。
  • 雖然為王,但每日三時要受苦刑丨阿修羅王和迦樓羅王【華嚴經淺釋】11(宣化上人)
    現在解釋八部四王眾,八部就是①阿修羅王、②迦樓羅王、③緊那羅王、④摩睺羅伽王、⑤夜叉王、⑥龍王、⑦鳩槃茶王、⑧乾闥婆王。四王就是①北方多聞天王、②西方廣目天王、③南方增長天王、④東方持國天王。各領二部。又有無量無邊阿修羅王。阿修羅譯為非天,因為他們有天福而沒有天德。為什麼沒有天德?因為他們往昔專門諂媚別人,就是心不正直,用虛偽心去讚嘆別人,令別人歡喜,所以無天德。阿修羅又譯為無端正。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37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37復有無量諸大龍王。又有無量無數的大龍王。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全文
    當願眾生 大悲所燻 心意柔軟得粗澀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稱嘆無盡贊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
  • 十位迦樓羅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7複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 【雲端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卷08 華藏世界品
    今天是我們雲端學院,華嚴經全球共修第八堂課,我們已經進入華藏世界品了。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開始,介紹了這個世界的樣貌。從卷八到卷十,華藏世界品是這個世界當中真正的樣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是有侷限性很小的一顆球。 真實的樣貌是什麼呢?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65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65複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興世,圓滿教輪解脫門。
  • 佛經中說的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完全知道
    天龍八部,略稱為八部眾,是指天神、龍、蛇等護持佛法的八種守護神。如《法華經》卷二中說︰「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一、天眾是指釋提桓因、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梵天王、光明大梵、四大天王等天人。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58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58爾時,清淨慧名稱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眾,而說頌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1
    歡迎給一蓮善學公眾號投稿,收稿郵箱:431010778@qq.com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如來智身廣大眼  世界微塵無不見  如是普徧於十方  此雲音天之解脫】    【如來智身廣大眼】:佛的智慧身大放光明,佛光普照十方世界,這種光明是廣大無邊,無所不照,無處不有的.
  • 簡體校對|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日誦式)
    當願眾生 大悲所燻 心意柔軟得粗澀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稱嘆無盡贊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
  • 十位摩睺羅伽王所得到的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83複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合掌三稱)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 《法華經》四眾弟子與天龍八部
    4、乾闥婆:「乾闥婆」又名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蕩,極為優美。在印度神話中,乾闥婆是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是身上發出香氣的神。他們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