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人物圖譜

2021-02-07 佛像雕塑藝術


點擊上方「佛像雕塑藝術」→點擊右上角「...」→點擊設為★

設置星標後,從此再也不會錯過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永樂宮壁畫是古代壁畫中的一部偉大的傑作。其三清殿(又稱無極殿)中的《朝元圖》是整個永樂宮壁畫中的重點之作!《朝元圖》壁畫長97m,高4.4m,內容是繪製了中國道家諸神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一個盛大場景。居中的8位尊神身高在3米以上,每個人物的衣冠、服飾,面部造像均無一處相同,是中國古代工筆畫中集大成的一部作品。這幅作品也是十三、十四世紀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享有「東方畫廊」之美譽!


1963年中央美院王遜先生受文化部委託,對永樂宮壁畫神祗進行了辨識,研究成果《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刊於《文物》雜誌。這篇文章成為中國道教美術研究的奠基之作,也為中國古代美術史研究提供了方法範例。


本文以此為據進行進一步的整理,按原來的編號排列。為了便於說明,無法考證的按編號和畫的內容都作了命名,用「*」標註。歡迎大家參與討論,能有更貼切的名字。


| 第一部分:八大主像 |


8位尊神身高在3米以上,每個人物的衣冠、服飾,面部造像均無一處相同,是中國古代工筆畫中集大成的一部作品。這幅作品也是十三、十四世紀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享有「東方畫廊」之美譽!


Ⅰ、南極長生大帝又稱長生大帝

繪於神龕東側外牆

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道教四御之一。南極星自旋轉而不動移,發奇明之光芒,位南極吸引眾星之力。在道教典籍裡:南極長生大帝,居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而於九天界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玉樞府統御雷部。


Ⅱ、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又稱救苦天尊

繪於神龕西側外牆

太一救苦天尊,又稱「太乙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青玄上帝太乙元皇救苦天尊」、「東極青宮黃籙教主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等。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十說:「太一救苦天尊,乃始青一氣分形,九聖九真九仙之師,掌普度生氣之元,曰東極青宮長樂世界,青玄上帝太乙元皇救苦天尊是也。」《道法會元》卷三曰:「東華青華大帝,亦名東極青玄上帝尋聲救苦天尊。居東極青華宮,又名東極妙嚴天宮。」他本是玉清元始天尊之分真化氣,歷劫願力無窮,為開三界之拔濟接引,而應顯十方之化號。他常為東方救主,而開東方長樂世界,立東極之門庭。


Ⅲ、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大帝

繪於北壁東側

紫微大帝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屬於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大帝之下。全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宮、紫微星,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皇宮又叫紫禁城即是這一來歷。紫微星是位於上天的最中間永遠不動,位置最高的星,故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萬象宗師",因此對他極為尊崇。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普天星鬥,節制鬼神與雷霆。《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曰:"昔北極紫微玉虛帝君,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按《猶龍傳》雲:"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


Ⅳ、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

繪於北壁西側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作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於我國古代星辰崇拜,《上清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綴微曲如鉤,是名勾陳,其下有大星正中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萬星為普天星辰宿曜之帝,位同北極,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轉,上應始氣,三氣之下,萬天之上,三界之中,莫不尊於此帝。」《晉書·天文志》:「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勾陳大帝的職能為: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主管人世間的眾生,與一切兵戎、戰爭之事,故亦是武神。


Ⅴ、太上昊天玉皇上帝,又稱玉皇大帝

繪於東壁北

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金闕玉皇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是天地的主宰,大道聖尊。玉皇大帝常住妙有無跡真境中,地位崇高,永處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具證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玉皇為眾神佛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最大。他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


Ⅵ、后土皇地祗,又稱后土娘娘

繪於東壁南后土娘娘,又稱后土。源於母系社會自然崇拜中的土地與女性崇拜。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只,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育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後與主持天界的皇天大帝(昊天)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Ⅶ、東華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又稱東木公,或東華帝君

繪於西壁北

東華帝君領導男仙,常與領導女仙的西王母並稱。在天下蒼生為始時,生於碧海之上,創造萬 物。在東方主理陰陽之氣,亦號「東王公」。凡升仙的,要先拜木公(即東王公 )後拜金母。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殿,拜太上老君,見元始天尊。在仙界的地位十分高。按全真五祖,以東華帝君為祖師,續之為鍾離權、呂純陽、劉海蟾、王重陽,其呂純陽系東華帝君降世之說,多為小說中附會。


Ⅷ、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又稱西王母

繪於西壁南

西王母又稱「西母」,最早見於殷墟卜辭。陳夢家先生指出:卜辭「所記東母、西母,不詳何義,疑是殷人之神話。《山海經》及《穆天子傳》並記西王母事,其地在西土崑崙之墟」。「掌日月之神即為二女,故稱日月之神為東母、西母,漢人於銅鏡上作吉羊話,以竟形似日月,故常曰明如日月;又作天王日月,明如日月不已,壽如東王公、西王母,壽而東王父、西王母等語,似漢人亦以東王父、西王母為日月之神」。


| 第二部分 |


神龕兩側外牆、繪有長生大帝和救苦天尊兩位主像、玄元十子等。


1、圓盒玉女*(雙手捧著一個圓形的盒子)


2、古琴玉女*(右手抱了把古琴)



3、織造神*(胸前抱了卷布匹)


4、長生華蓋神*(為長生大帝撐華蓋)


5、長盒玉女*(捧著一個長方形盒子)


6、*


7、*


8、書籍神*(捧了本書籍)


9-13,19-23:玄元十子

玄元十子,道教稱老子的弟子,元趙孟頫撰有《玄元十子圖》。


9、南榮子(玄元十子)

南榮趎,手捧畫卷。姓南榮,名憨,又作南榮疇、南榮儔、南榮壽、南榮幬,庚桑楚弟子。灌縣人(今四川都江郾)。著名春秋末期賢士。後向老子求教。


10、列子(玄元十子)

列禦寇,東周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烈山氏之後 。道家學派的傑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對後世哲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11、庚桑子(玄元十子)

亢倉子,是道教祖師,被尊為洞靈真人,乃老子的弟子,為亢桑子,又名亢倉子、庚桑子,四大真人之一。又傳說為《莊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陳國人。得老子之道,能以耳視目聽。隱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


12、尹文子(玄元十子)

尹文(約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尊稱「尹文子」。齊國人。中國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與宋鈃齊名,屬稷下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特徵以道家為主,兼儒墨合於自家道法,廣收並納各派學說,這正是稷下黃老學風。是戰國時代的宋尹學派的前驅。尹文於齊宣王時居住在稷下,為稷下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與宋鈃、彭蒙、田駢同時,都是當時有名的學者,並且同學於公孫龍。公孫龍是當時有名的名家,能言善辯,「白馬非馬」為代表性的論點,以詭辯著稱。尹文的學說,當時很受公孫龍的稱讚。


13、士成子(玄元十子)


14、荷花玉女*


15、女娃玉女*


16


17


18


19、崔瞿子(玄元十子)

崔瞿,曾向老子問道。


20、莊子(玄元十子)

莊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1、辛文子(玄元十子)

辛銒,姓辛氏,號計然。渦陽人,是道家祖師,與孔子同時,是《文子》(《通玄真經》)一書作者,文子思想尚陽。常遊於海澤,越大夫範蠡尊之為師,授範蠡七計。範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而滅吳。


22、柏矩子(玄元十子)


23、關尹子(玄元十子)

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又稱文始真人,或稱「關尹」。甘肅天水人,周敬王(?-前477年)之大夫,他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習佔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周敬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



24-55:三十二天帝君

三十二天帝君,道教天神,繪於神龕背面。

其三十二天有:

「四梵三界三十二天」和「四方各八天的三十二天」兩種排列;

每天都有帝王治其中,其天帝為:

欲界六天帝(24-29):主長生之籙,度魂更生等,

色界十八天帝(30-47):主鍊度朽體,煉仙成真,應化一切等,

無色界四天帝(48-51):主領籙魔王等,

種民四天帝,也稱四梵天帝(52-55):主召集仙真等。


24、太皇黃曾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皇黃曾天帝,鬱鑑玉明


25、太明玉完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明玉完天帝,須阿那田


26、清明何童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清明何童天帝,元育齊京


27、玄胎平育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玄胎平育天帝,劉度內鮮


28、元明文舉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元明文舉天帝,魄法輪


29、上明七曜摩夷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上明七曜摩夷天帝,恬憐延


30、虛無越衡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虛無越衡天帝,正定光


31、太極蒙翳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極蒙翳天帝,曲育九昌


32、赤明和陽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赤明和陽天帝,理禁上真


33、玄明恭華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玄明恭華天帝,空瑤醜音


34、耀明宗飄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耀明宗飄天帝,重光明


35、竺落皇笳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竺落皇笳天帝,摩夷妙辯


36、虛明堂曜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虛明堂曜天帝,阿娜婁生


37、觀明端靖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觀明端靖天帝,鬱密羅千


38、玄明恭慶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玄明恭慶天帝,龍羅菩提


39、太煥極瑤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煥極瑤天帝 宛黎無延


40、元載孔升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元載孔升天帝,開真定光


41、太安皇崖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安皇崖天帝,婆婁阿貪


42、顯定極風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顯定極風天帝,招真童


43、始皇孝芒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始皇孝芒天帝,薩羅婁王


44、太皇翁重浮容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皇翁重浮容天帝,閔巴狂


45、無思江由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無思江由天帝,明梵光


46、上揲阮樂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上揲阮樂天帝,勃勃監


47、無極縣誓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無極縣誓天帝,飄駕官窿


48、皓庭霄度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皓庭霄度天帝,慧覺昏


49、淵通元洞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淵通元洞天帝,梵行觀生


50、太文翰寵妙成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文翰寵妙成天帝,育醜英


51、太素秀樂禁上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素秀樂禁上天帝,龍羅覺長


52、太虛無上常融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虛無上常融天帝總監鬼神


53、太釋玉隆騰勝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釋玉隆騰勝天帝,吵吵行元


54、龍變梵度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龍變梵度天帝,運上玄玄


55、太極平育賈奕天帝(三十二天帝之一)

太極平育賈奕天帝,大擇法門



56、天罡大聖


57—59、101—103:歷代傳經法師


57、田虛應


58、張道陵\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東漢


59、馮惟樂\靈寶經籍度三師(籍師)


60-66:北鬥七星

名稱無法一一考考察



60、天樞宮貪狼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1、天璇宮巨門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2、天璣宮祿存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3、天權宮文曲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4、玉衡宮廉貞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5、開陽宮武曲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6、瑤光宮破軍星君(北鬥七星之一)


67、左輔


 

68、右弼


69—71:三臺星君

三臺星君又稱三臺華蓋星君,中國民間信仰之一。

三臺星天之陛官,旦為龍,晝為蛇,暮為魚。

三神者,三臺之靈也。


69、虛精開德星君(三臺)


70、六淳司空星君(三臺)


71、下臺曲生司祿星君(三臺)


72、仙曹(紫微大帝右)


73、仙曹(紫微大帝左)


74、玉女(紫微大帝左)


75、玉女(紫微大帝右)


76—89,118—131:廿八宿星宿


76、翼火蛇(廿八宿星宿之一)


77、軫水蚓(廿八宿星宿之一)


78、婁金狗(廿八宿星宿之一)


79 、房日兔(廿八宿星宿之一)


80、心月狐(廿八宿星宿之一)


81、尾火虎(廿八宿星宿之一)


82、箕水豹(廿八宿星宿之一)


83、壁水狳(廿八宿星宿之一)


84、奎木狼(廿八宿星宿之一)


85、胃土雉(廿八宿星宿之一)


86、昂日雞(廿八宿星宿之一)


87、觜火猴(廿八宿星宿之一)


88、參水猿(廿八宿星宿之一)


89、井木犴(廿八宿星宿之一)


90、日神又稱太陽神


91、月神又稱太陰神

日月兩神與九曜,合稱十一曜


92、木星又名歲星(九曜之一)


93、土星又名鎮星(九曜之一)


95、金星又名太白(九曜之一)


94、水星又名辰星(九曜之一)


96、火星又名熒惑(九曜之一)


97、紫炁(九曜之一)


98、月孛(九曜之一)


99、羅睺又稱蝕星(九曜之一)


100、計都又稱彗星(九曜之一)



279-282

後人修復

畫風明顯不同於其它,之前沒有做編號,這裡一併也加上。


279、天殺大神(九天殺童大將)


280


281


282


101、應夷節

靈寶經籍度三師(度師)


102、葛玄

太極左仙翁衝應真君,三國西晉人


103、許遜

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神功妙濟真君,三國西晉人


104-109:南鬥六星君

在道教中的南鬥六星君就是司命主壽:

第一天府宮,為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為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為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為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為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為上生星君。


104、司命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05、司祿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06、延壽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07、益算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08、度厄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09、上生星君(南鬥六星之一)


110


111


112、仙曹


113、仙曹


114、仙花玉女


115、靈芝玉女


116、香官


117、香官


118、鬥木獬 (廿八宿星宿之一)


119、牛金牛(廿八宿星宿之一)


120、女土蝠(廿八宿星宿之一)


121、虛日鼠(廿八宿星宿之一)


122、危月燕(廿八宿星宿之一)


123、室火豬(廿八宿星宿之一)


124、畢月烏(廿八宿星宿之一)


125、鬼金羊(廿八宿星宿之一)


126、角木蛟(廿八宿星宿之一)


127、亢金龍(廿八宿星宿之一)


128、氐土貉(廿八宿星宿之一)


129、柳土獐(廿八宿星宿之一)


130、星日馬(廿八宿星宿之一)


131、張月鹿(廿八宿星宿之一)


三官大帝

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

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

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132、天官(三官之一)


133、地官(三官之一)


134、水官(三官之一)


135


136、紫光夫人


137


138


139


140



141、天蓬元帥(北極四聖)


142、翊聖黑殺將軍(北極四聖)


143、四目老翁


144-155:十二元神

即子、醜、寅、卯等十二支之神,按日輪值,

這些形象的冠上都有圓飾,

按照子鼠、醜牛、寅虎、卯兔……

的順序各有動物形為標識。


144、子鼠(帽子上繪有老鼠的圖案)


145、醜牛


146、寅虎(面如虎相,怒目紅顏)


147、卯兔(帽子上繪有兔子的圖案)


148、辰龍


149、巳蛇(帽子上繪有蛇的圖案)



150、午馬(帽子上繪有白馬的圖案)


151、未羊


152、申猴(帽子上繪有猴的圖案)


153、酉雞(帽子上繪有雞的圖案)


154、戌狗(躲在玉帝身後,性情如犬做乖巧狀)


155、亥豬(面相憨厚,且帽子上繪的黑色動物圖案)


156、仙曹


157、仙曹


158、玉女


159、玉女


160、為扶桑大帝


161、祿星


162、福星


163、壽星


164-168:五嶽大帝

《封神榜》中五嶽大帝: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五色神牛、金眼神鷹;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青驄馬;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黃彪馬;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蔣雄):烏騅馬。


164、東嶽泰山(五嶽)


165、西嶽華山(五嶽)


166、中嶽嵩山(五嶽)


167、北嶽恆山(五嶽)


168、南嶽衡山(五嶽)


169、長江(四瀆)


170、黃河(四瀆)


171、淮河(四瀆)


172、濟水(四瀆)


173、仙曹


174、仙曹


175、雙丫髻玉女*


176、玉女


177、內官


178、酆都大帝


179、矛盈*


180、趙玄朗*


181、梓潼文昌帝君


182-191:十殿閻王

據《酉陽雜俎·前集》卷三中記載:

「至忠至孝之人,命終皆為地下主者。」

所以說十殿閻羅並不是固定的,

只要生前是忠義正直之人,死後就能當閻羅王。

有隋代的韓擒虎、宋代的範仲淹、寇準、包拯等。


182、秦廣王\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十殿閻王之一)


183、楚江王\楚江王歷(十殿閻王之一)


184、宋帝王\宋帝王餘、宋帝明王(十殿閻王之一)


185、五官王\五官王呂、官明王(十殿閻王之一)


186、閻羅王\閻羅天子包、包拯(十殿閻王之一)


187、卞城王\卞城王畢(十殿閻王之一)


188、泰山王\泰山王董(十殿閻王之一)


189、平等王\平等王陸、陸川(十殿閻王之一)


190、都市王\都市王黃(十殿閻王之一)


191、轉輪王\轉輪王薛(十殿閻王之一)


192、飛天神王


193、194、天丁力士



195、196、天驅甲卒


197—199:三元將軍

形象有共同點,又有若干變化。

他們的名字是:

唐宏、葛雍、周武,通稱為唐、葛、周三將軍。

因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加封號,

在宋代流行的道教神祗行列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是作為一般的守衛神。


197、唐宏(三元將軍之一)


198、葛雍(三元將軍之一)


199、周武(三元將軍之一)


200、破邪力士


201、太極仙侯


202、明星大神


203、九疑仙侯



204、天猷副元帥


205、佑聖真武將軍


206、引進仙官


207、仙曹


208、仙曹


209、仙果玉女


210、簪花玉女


211、香官


212、香官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倉頡


220、孔子


221


222


223


224


225


226、珊瑚玉女


227、奉寶玉女


228、玉女


229、玉女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247:十太乙


238、五福真君


239、大遊真君


240、地乙真君


241、小遊真君


242、臣基真君


243、太乙真君(藍衣太乙真人)


244、君基真君


245、民基真君


246、直符真君


247、天乙真君


248、249、太乙的二侍臣


250、畢元帥、原名田華


251、鄧元帥

鄧元帥《封神演義》中稱為鄧忠,《西遊記》中稱為鄧化。


252、龐元帥、原名龐喬,字長清。


253、溫元帥

溫元帥是溫瓊, 原系東嶽大帝部將, 因為英勇, 受到玉皇大帝特殊恩遇, 封為」亢金大神」, 賜予」無拘霄漢」金牌一面, 使他能自由出入天門, 此神長得」硃砂發梁遍通紅, 青臉獠牙形太毒」。爾後又被借來作為南天門元帥之一。


254、劉天君(東晉時人)


255、辛元帥(原名辛興,字震宇,雍州人)


256、關元帥

關元帥是關羽, 有詩為證:鳳翅綠巾星火裂,三綹髭鬚腦後散。臥蠶一皺肝膽寒,鳳眼圓睜神鬼怯。青龍刀擺半天昏, 跨赤兔壇前謾謁」。


257、馬元帥

馬元帥,一般俗稱馬王爺,即馬神,全名叫「水草馬明王」。道教全稱「靈官馬元帥」。傳說長有三隻眼,又稱「三眼靈光」、「三眼靈曜」。


258、康元帥

康元帥名康席,原也是黑松林妖怪, 後歸真武大帝, 被玉皇大帝封為「仁聖康元帥」。《三教搜神大全》稱他從來慈悲為懷,不傷螻蟻,「四方謂之能仁, 聲聞天下」, 故有」仁聖」之譽。


259、趙元帥

趙元帥乃是」竹節鋼鞭手內擎, 坐下斑斕一猛虎」的趙公明。


260、八卦 乾神


261、八卦 坎神


262、八卦 艮神


263、八卦 震神


264、八卦 巽神


265、八卦  離神


266、八卦 坤神


267、八卦 兌神


268、雷公


269、電母


270、雨師



271、青龍神君


272、紅袍功曹(青龍君隨從)


273、白袍功曹(青龍君隨從)


274、綠袍功曹(青龍君隨從)


275、白虎神君


276、紫巾執斧使者(白虎君隨將)


277、黃巾執斧使者(白虎君隨將)


278、紅巾執斧使者(白虎君隨將)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高清圖集!

密碼:ufos


回復文字閱讀歷史文章,如回復:北齊01 可閱讀文章:北齊的佛像(珍藏版),也可「查看歷史消息」查閱。

近期點擊量較高文章:

北齊01 |北齊02 |金01 唐01 |唐02 |唐03 |唐04 |唐05 |北周01 |北周02 |北朝01 |遼01 |隋01 |隋02 |北魏01 |北魏02 |北魏03 |北魏04 |北魏05 |北魏06 |西魏01 |宋01 |宋02 |相01 |相02 |相03 |相04 |力士01 |天王01 |韋陀01 |藏01 |藏02 |藏03 |藏04 |道01 |千手01 |千手02 |釋01 |日本01 |柬埔寨01 |柬埔寨02 |柬埔寨03 


長按關注:[佛像雕塑藝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高清圖集

相關焦點

  • 永樂宮 :三清殿壁畫人物圖譜
    永樂宮壁畫是古代壁畫中的一部偉大的傑作。其三清殿(又稱無極殿)中的《朝元圖》是整個永樂宮壁畫中的重點之作!
  • 永樂宮的壁畫
    宮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長五百米的中軸線上,各殿飛簷凌空,鬥拱重疊交錯,具有我國元代典型的建築風格,由於工程規模十分浩大,永樂宮從開始建造至公元1358年完成,歷時一個世紀。
  • 永樂宮壁畫《朝元圖》(附壁畫全景圖)
    永樂宮壁畫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型製作。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三清殿是座主殿,該殿壁畫《朝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精髓,完成於1325年,由河南府洛京勾山馬七等11位民間畫師所繪。
  • 「永樂宮」的壁畫,絕了!
    在今天的山西芮城,有一座始建於元代的大型道教宮觀,名為「永樂宮」。
  • 永樂宮壁畫中286位神仙的220個細節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珍。它位於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製。小編特別甄選出220處美輪美奐的看點,進行高清放大,帶您激賞這部恢宏巨製之美。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
  •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內四座元代大殿內的壁畫,題材上是各成一幅,復原後的總面積為880平方米。除去一少部分為清代補繪的以外,絕大多數仍是元代作品,四幅畫分為兩種風格。第一種是龍虎殿和三清殿的壁畫,各牆滿繪高大的神像,寬袍大袖,色彩濃承。第二種是純陽殿和重陽殿的壁畫,各由若干小幅畫組成一套連環故事畫,在山水、雲樹之間穿插人物,表達故事內容。
  • 永樂宮:高清大圖免費下載
    1959 年,因黃河水利工程全部建築和壁畫整體遷移到芮縣龍泉村五裡廟附近。永樂宮在元朝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至今仍保留著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畫800 餘平方米,規模宏偉,精美壯麗,燦爛輝煌,它是道教壁畫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成就。壁畫表現眾神朝拜老子及呂洞賓、王重陽傳教施法的宗教故事。
  • 道教繪畫|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人物圖譜
    永樂宮壁畫是古代壁畫中的一部偉大的傑作。其三清殿(又稱無極殿)中的《朝元圖》是整個永樂宮壁畫中的重點之作!《朝元圖》壁畫長97m,高4.4m,內容是繪製了中國道家諸神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一個盛大場景。居中的8位尊神身高在3米以上,每個人物的衣冠、服飾,面部造像均無一處相同,是中國古代工筆畫中集大成的一部作品。
  • (原創連載)山西寺觀壁畫系列之六:寺觀壁畫之冠永樂宮
    ,現在的永樂宮由南至北沿中軸線排列一共有五重建築,分別為宮門、龍虎殿又稱無極門、三清殿又稱無極殿、純陽殿又稱呂祖殿或混成殿、重陽殿又稱七真殿,這五殿除宮門外,其餘四殿都是元代建築,這四殿均保留有壁畫,其猶以三清殿壁畫最為精美,純陽殿、重陽殿次之,隨後為龍虎殿。
  • 永樂宮 | 把1000㎡古代壁畫打包帶走,一共需要幾步?
    大殿的屋內空著,四周牆壁上密密麻麻滿是神仙畫像,從來沒有接觸過壁畫的他被驚呆了——4米多高的壁畫上,一條神仙的飄帶貫穿上下。武將驍勇彪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人物繁雜,卻整齊列隊,集中朝拜中間的元始天尊。這是我國繪畫史上的傑作、世界繪畫史上罕見的巨製:永樂宮壁畫《朝元圖》。
  • 永樂宮壁畫中的呂洞賓和王重陽
    1952年,北京古建築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考察組,在全國文物勘察中發現了這一元代全真教道宮建築群和壁畫藝術寶庫。後因三門峽水電站的修建將提高上遊的黃河水位,永樂宮適居淹沒區,為保護這組稀世珍寶,政府決定將其遷建於芮城縣城北2.5千米的龍泉村附近的原古魏國都城遺址上。遷建自1959年開始,迄1964年竣工,歷經六年。遷建後,基本保存了原建形制。
  • 山西芮城永樂宮
    本文節選自《古魏城遺址、永樂宮、廣仁王廟 【山西芮城】》一文芮城,山西最南的縣,雞鳴三省。大黃河的滋養,讓它有了舊石器時代到今天的文明沉澱。永樂宮早已通了公交,門票也從1塊飛越到50。這裡是一票雙國保,重訪是撿拾記憶,給過去的美好固話一下。進去景區先走過的就是古魏城遺址,殘存的土垣高高低低,斷斷續續,翠柏鬱茂下,已經服化成風景。
  • 古代壁畫你只知道敦煌嗎?——山西古代壁畫
    在山西現存的壁畫中,份量最重、數量最多的是寺觀壁畫,多反映宗教題材。目前現存最早期的壁畫是唐代佛光寺的壁畫。  五代及宋、遼、金的壁畫存留於平順縣大雲院彌陀殿、高平市開化寺大雄寶殿、靈丘縣覺山寺塔、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朔州市崇福寺彌陀殿、繁峙巖山寺文殊殿。芮城永樂宮壁畫是元代壁畫經典作,它不僅反映了道教神祗的完整體系,而且成為一部歷史人物的圖像總匯。
  • 永樂宮發現近百件蒙元時期道教古籍文書
    因地處永樂鎮,俗稱永樂宮,據元代重建碑刻記載,永樂宮三大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完工於1262年之前。元貴由皇帝福蔭丘神仙門人通雲真人聖旨  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提供中國現存最早的道教宮觀——永樂宮發現近百件蒙元時期道教古籍文書,對研究蒙元時期全真教發展和永樂宮重建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 運城 | 把1000㎡古代壁畫打包帶走,一共需要幾步?
    大殿的屋內空著,四周牆壁上密密麻麻滿是神仙畫像,從來沒有接觸過壁畫的他被驚呆了——4米多高的壁畫上,一條神仙的飄帶貫穿上下。武將驍勇彪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人物繁雜,卻整齊列隊,集中朝拜中間的元始天尊。這是我國繪畫史上的傑作、世界繪畫史上罕見的巨製:永樂宮壁畫《朝元圖》。
  • 從永樂宮、寶寧寺壁畫談古代婦女產蓐過程 及診病禁限
    [摘要]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寶寧寺明代壁畫,分別來自道教及佛教題材,二者都有表現古代婦女分娩過程的畫面,畫面中都有產房以及備產、浴兒的器具等,人物有產婦、新生兒、穩婆等。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寶寧寺明代壁畫,分別取材道教、佛教,二者異曲同工,都有表現古代婦女分娩的畫面,為研究古代婦女分娩過程及婦人診病禁限提供了珍貴的佐證。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屬於道教壁畫,其中重陽殿壁畫「誕生鹹陽」圖,描繪的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誕生過程,帶有道教顯化示教的涵義。
  • 從永樂宮重陽殿地獄圖像榜題看全真教的冥界信仰
    有關重陽殿壁畫的研究,王暢安、朱希元、宿白等先生已撰寫過一系列文章,多為對重陽殿壁畫和榜 題的介紹以及對壁畫創作年代的推測。如宿白先生在《永樂宮創建史料編年》一文中提出重陽殿壁畫的繪製時間不早於純陽殿壁畫的繪製時間(1358年)。
  • 山西一縣,北靠恆山,南依五臺山,境內兩寺廟壁畫可與永樂宮媲美
    寺院主要由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其它殿四間,禪房三間,垂花門一座,鐘樓一座兼做山門構成,寺內青松鬱郁,古殿峻峨,壯觀幽謐,仿佛鑲於山野的璀璨明珠,要說到巖山寺最有代表性的文物遺產,那就是寺廟內壁四周的金代壁畫了,由金代宮廷畫師王逵所繪。
  • 道教祖庭之全真道祖庭——芮城永樂宮、戶縣重陽宮、北京白雲觀
    山西永濟的「永樂宮」(呂洞賓祖師);陝西戶縣的「重陽宮」(王重陽祖師);北京的「白雲觀」(丘處機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