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庭筠及子孫

2020-12-22 問溫祖溯溫源

一、溫庭筠(801—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人、太原堂溫氏後裔。溫庭筠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他是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有「溫八叉」之稱。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他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及《金荃詞》。

溫庭筠這樣有才華的人,卻數舉進士不第。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溫庭筠將近四十歲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政治鬥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莊恪太子李永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被卷進這起政治鬥爭中,沒受災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後,溫庭筠在鄠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待在家裡,不得而知。唐武宗會昌元年(841),溫庭筠四十一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溫庭筠八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溫庭筠又去應試。這次應試是沈詢主春闈,溫庭筠卻由於攪擾場屋,弄得滿城風雨。事件的起因,是溫庭筠有「救數人」的綽號,即在考場幫助左右的考生,因此這次沈詢將溫庭筠特別對待,特召溫庭筠於簾前試之,溫庭筠因此大鬧起來,擾亂了科場。據說這次雖有沈詢嚴防,但溫庭筠還是暗中幫了八個人的忙。當然,這次考試又沒能中。從此之後,也就是說從五十五歲起,溫庭筠便絕了這門心思,不再涉足考場。

唐鹹通六年(865),溫庭筠出任國子助教,次年,以國子助教主國子監試。曾在科場屢遭壓制的溫庭筠,主試與眾不同,嚴格以文判等後,「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並書榜文曰:「右,前件進士所納詩篇等,識略精進,堪神教化,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著,燈燭之下,雄詞卓然。誠宜榜示眾人,不敢獨斷華藻。並仰榜出,以明無私。」將所試詩文公布於眾,大有請群眾監督的意思,杜絕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風,在當時傳為美談。而此舉又給溫庭筠帶來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於眾,已遭權貴不滿,又所榜詩文中有指斥時政、揭露腐敗者,溫庭筠稱讚「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更為權貴所忌恨。所以,宰相楊收非常惱怒,將溫庭筠貶為方城尉。遭受此次打擊,再次被貶,年事已高的溫庭筠在鹹通七年(866)冬抑鬱而死。

古人對溫庭筠的評價甚高,他在當時就和好朋友李商隱並稱「溫李」。清代的薛雪稱他為「晚唐之李青蓮也」,可見溫筳筠的詩作成就之高,他是晚唐詩人中的代表。他能吹笛彈琴,甚至書法也是一絕,明代董其昌《容臺集》稱:「餘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可見溫筳筠的書法是能拿出來跟「顏、柳」比較的。

若論唐詩,初唐看「四傑」(指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盛唐李白、杜甫、王維三分天下;中唐白居易、「大曆十才子」(指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 、夏侯審);晚唐當數溫筳筠和「小李杜」(指李商隱和杜牧)。

溫庭筠的詞作,在藝術上也很有獨到之處,歷代詞論家對溫庭筠詞作評價甚高,他被譽為「花間派」鼻祖。王拯《龍壁山房文集懺庵詞序》雲,詞體乃李白、王建、溫庭筠所創,「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愷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云:「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雲,可謂極兩者之能事。」又載張惠言語云:「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蘊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柔之氣。敁針縷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跡,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可以跡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劉熙載《藝概》更云:「溫飛卿詞,精妙絕人。」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確是非常重要的。

《花間集》收錄的溫庭筠詞達六十六首,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攻「倚聲填詞」的詞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豔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詞這種文學形式,到了溫庭筠手裡才真正被人們重視起來,隨後五代與宋代的詞人競相為之,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蔚為大觀,有著極廣泛的影響。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讚賞這一聯,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詩詞集,據《新唐書?藝文志》載,當時曾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詩集》五卷、《漢南真稿》十卷,又有與段成式、餘知古等人詩文合集《漢上題襟集》十卷,創作頗豐,可惜其集不傳。今所見溫庭筠之詩詞,為《花間集》《全唐詩》《全唐文》中所保存者,現存詩三百一十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以及清曾益等人的《溫飛卿詩集箋注》;現存詞有王國維所輯的《金荃詞》收七十首,林大春匯集《唐五代詞》錄七十首。

除詩詞外,溫庭筠還是一位小說家、學者。據《新唐書?藝文志》載,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三卷、《採茶錄》一卷,編纂類書《學海》十卷,可惜大多亡佚,僅《乾巽子》部分文句在《太平廣記》裡尚有所引錄,現今無從探知其詳。尤其是《學海》十卷的亡佚,實在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大損失,如果《學海》能保存下來,必然會對學術研究和輯佚等工作大有貢獻。

二、溫庭皓(生卒年不詳)

唐詩人,太原祁縣人,國子助教溫庭筠之弟。唐大中末,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徐商從事;唐鹹通中,闢徐州崔彥曾幕府;龐勳反,使庭皓草表求節度,庭皓拒之,遂遇害。詔贈兵部郎中。與段成式、韋蟾友善。《全唐詩》存其詩四首。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九一、《資治通鑑》卷二五一、《唐詩紀事》卷五八。

三、 溫憲(約840)

唐代詩人,太原祁縣人,唐代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之子。他仕途坎坷,唐光啟中,為山南從事;唐昭宗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後任郎中。《全唐詩》存詩四首、《全唐詩補編》存詩一首、《唐文拾遺》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唐摭言》卷一零、《唐才子傳》卷九、《金石續編》卷、溫憲《長史程修己墓志銘》。他很有詩才,並因此頗得大名。但是,由於他喜歡寫些諷刺當權者的詩文,所以那些喜歡聽奉承話的掌權者就有意無意地排斥他。

四、 溫 (生卒年不詳), 唐朝國子助教、著名詞人溫庭筠之孫,太原祁縣人。五代十國時期,仕前蜀高祖,官至常侍。繼承先祖才華,擅長隱僻繪畫之事。《十國春秋》卷四十二《前蜀八列傳》:「溫 ,唐助教庭筠之孫也。父憲,光啟中為山南從事。李巨川草荐憲表,盛述廷筠之屈,曰:『娥眉先妒,明妃為去國之人;猿臂自傷,李廣乃不侯之將。』 克續其業,善以隱僻繪事為能。仕高祖,官至常侍。」

相關焦點

  • 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君悠與溫氏三彥
    溫君悠是太原堂溫氏後裔,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二、溫彥宏溫彥宏(570—629)、字大雅,太原祁縣人,北齊文林館學士溫君悠的長子。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學家。溫彥宏是太原堂溫氏後裔,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
  • 太原堂溫氏源自姬姓後裔唐叔虞而不是夏朝的「平」
    這些史料書籍對太原堂溫氏遠祖給以了確認為唐叔虞,並與大量的民國以前的太原堂溫氏老族譜和古代太原堂溫氏名人碑文的記載相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考到太原堂溫氏是出自於其他有名有姓的遠祖的史料書籍記載。 以上太原堂溫氏古代名人碑文記載,證實了太原堂溫氏源於姬姓,遠祖是唐叔虞。
  • 太原堂溫氏的遠祖和開基祖
    華夏溫氏也是屬於多源的,其每個源都有不同的遠祖和開基祖,這些不同的源組成了華夏溫氏大家庭,也就實現了天下溫氏一家親的目標。華夏溫氏有多個堂,根據許多史料以及大量的民國以前的太原堂溫氏老族譜、太原堂溫氏名人碑文等佐證,太原堂溫氏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
  • 廣東省太原堂溫氏古祠堂楹聯
    廣東省太原堂溫氏,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現收集了廣東省太原堂溫氏祠堂的部分楹聯選登如下:一、清化縣祠堂聯始祖創丕基雖然春露秋霜難報天高地厚;太原綿世澤但願夙興夜寐無忘木本水源。
  • 江西石城縣溫氏太原堂古祠堂楹聯選登
    江西石城太原堂溫氏,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近祖是溫同保。現收集了江西石城太原堂溫氏祠堂的部分楹聯選登如下:1.溫革辦學藏書樓聯照榻有嫦娥,齊問天香消息;登樓無俗客,共談花樣文章。書田無稅子孫耕;荊樹有花兄弟樂。
  • 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名門望族之——太原溫氏
    溫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字子於,周成王之弟。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給他。其子燮繼位,因南有晉水,改國號晉。之後晉公族受封於河內之溫(今河南溫縣),因以為氏。晉大夫郤至食採於溫,號溫季亦以為氏。西漢功臣溫疥封煢侯,疥孫何始居太原成為望族,後裔遂以太原為郡號。
  • 高陽溫氏族譜世系
    ,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襲文侯爵,生子:何;3世 何公,十大名門望族太原堂溫姓始祖。溫氏三彥為大唐的興盛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高祖李淵厚禮之,李世民更是與之交情甚深。溫氏三彥後裔溫庭筠為唐末著名的「花間派」文學大師,寫過幾百首詩。祁縣修善村溫氏家族是大唐皇家最寵幸家族之一,唐文宗曾感嘆:「李氏君臨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聯姻的人竟然比想和溫、王等望族聯姻的人還少」,可見當時太原祁縣溫氏的社會地位。
  • 才華有多高,花間鼻祖誰能比 命運有多舛,世上再無溫庭筠
    溫彥博的第七世孫子溫庭筠就出生在這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中。這個世界有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而溫庭筠出生時,連這個沒落貴族金鑰匙的影子也沒能噙著,他能噙著的只有溫氏祖先遺傳給他的優秀的文學基因。這註定是一個悲劇人物,他一出場,就驚呆了眾人,因為,也不知曾經風度儒雅的溫氏祖先基因那一列排序出現了問題,這個溫庭筠長得實在是對不起觀眾。溫庭筠醜到什麼程度呢?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不過,《舊唐書》介紹說,溫庭筠相貌比較引人注目,他有一個外號叫「溫鍾馗」。
  • 溫庭筠:恃才傲物的落魄才子
    ——溫庭筠《女冠子》像「雪胸鸞鏡裡」這樣直寫女人胸脯的詞句,在溫庭筠生活的時代還難以被接受。所以,儘管在五代來臨以後,有無數的花間派詞人都在寫「雪胸」向溫庭筠致敬,但早生了半個世紀的溫庭筠顯然沒趕上那樣的「好時代」。在現實中,他「活該」被正襟危坐的士大夫摒棄。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家族
    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隴西李氏已經是權傾朝野的望族。隴西李氏李淵滅隋,建立唐朝,奉李姓為國姓。在唐朝,隴西李氏的聲望超過了趙郡李氏。
  • 第528期【專家視點】韓寶江┃溫庭筠「小山重疊」新解
    溫庭筠(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才思敏捷,詩詞兼工,《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溫庭筠貌醜,然而「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1,場中號「溫八叉」。溫氏恃才狂放而為權貴所忌,開成四年(839)近四十歲時開始應舉卻累試不第,鹹通六年(865)出任國子助教,世稱「溫助教」。
  • 《更漏子·玉爐香》溫庭筠
    而在詞史上,根據現有材料,大家公認的第一個大量作詞的人,那麼在詞史上,這個文人詞的創作,第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的人物,其實並不是張志和,或者後來我們說的韋莊,而其實是「花間詞」的鼻祖——溫庭筠。事實上,像後來發現的《敦煌曲子詞》裡面,(《敦煌曲子詞集》在敦煌發現的民間詞曲總集。王重民校輯。自敦煌石室發現後傳世,但多有散佚,其中大部分先後為伯希和、斯坦因所劫走。
  • 《溫彥博的子孫:溫振、溫挺、溫翁念、溫曦、溫西華》
    溫振、溫挺、溫翁念、溫曦、溫西華等人是太原堂溫氏後裔,他們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1、溫振(生卒年不詳),太原祁縣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子,官至太子舍人。溫振才華橫溢、忠於職守、為官清廉。可見溫氏一家有三代與皇家聯姻。5、 溫西華(生卒年不詳),太原祁縣人,唐初宰相溫彥博玄孫,涼國公方之子,尚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宋國公主駙馬都尉,官至秘書監。溫西華生有一兒子溫瑒,生平記載不詳,一般認為溫瑒。
  • 葉嘉瑩 | 溫庭筠的詞
    我們今天講溫庭筠的詞。古代的床是平的,外面圍了一個屏風,小山是指摺疊的屏風。「小山重疊」,像山一樣的、摺疊的屏風。「金明滅」,屏風上有各種裝飾,亮晶晶的,當第一線日光照到這個裝飾的金碧輝煌的小山屏,日光閃耀,把床上的女子驚醒了,女子在枕頭上一轉頭,就「鬢雲欲度香腮雪」。下面他接著說「鬢雲欲度香腮雪」,「鬢」是兩鬢的頭髮。我們常說鬢髮如雲,形容女子柔軟的長髮像一縷黑色的烏雲一樣,所以是「鬢雲」。
  • 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鄭氏在列哦!鄭家人頂起!
    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因為官清廉,不接受饋贈,所以子孫過的很清貧,經常要以步代車,而且無肉可食。以前的朋友中有想為他們置些產業的,但楊震卻不答應,說:「讓我的後代被人稱為『清白吏』的子孫,把這個傳給他們,不是很好嗎?」  楊震的子孫們受其言傳身教,皆博學而清廉,《後漢書》雲,「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遂「為東京名族」。
  • 【裕熙】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有你的祖輩嗎?
    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李廣孫李陵戰敗被俘降於匈奴,使隴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因為官清廉,不接受饋贈,所以子孫過的很清貧,經常要以步代車,而且無肉可食。以前的朋友中有想為他們置些產業的,但楊震卻不答應,說:「讓我的後代被人稱為『清白吏』的子孫,把這個傳給他們,不是很好嗎?」  楊震的子孫們受其言傳身教,皆博學而清廉,《後漢書》雲,「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遂「為東京名族」。
  • 溫氏食品成為國羽官方供應商、中國女排獲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
    04溫氏食品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官方供應商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溫氏食品官宣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官方供應商。產品如此高標準化的溫氏食品與對飲食管控嚴格、對食材品質要求特別高的運動員十分契合。雙方本次合作由騰訊贏德體育促成。騰訊贏德體育總裁許紹連表示,緊跟全民健身浪潮下的體育營銷,在近年來獲得越來越多品牌主的青睞,此次溫氏食品與中國國家羽毛球隊的結合,提供了一個貼近消費者,讓品牌與消費者相互了解的橋梁,也是品牌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 當溫庭筠遇到賀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作者:半入詩詞半入夢 在古代詩人們的個人簡歷中,我們會發現,這些詩人的性格、才華、家庭背景、個人經歷同今天的我們一樣不盡相同。 古代長得漂亮帥氣的人不少,但是因為長得醜出名的還真的不多。 根據史料記載,溫庭筠就曾因為長得醜被趕出科舉考場,也有人說,把他的畫像掛在牆上可以避邪,無法想像,這是醜到什麼程度。至於賀鑄,既然排名不分先後,那他的顏值也可想而知,身材高大威猛;眉眼鋒利,臉還是鐵青色的,恩,確實長得有點對不起觀眾了。
  • 《花間詞》鼻祖溫庭筠: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四首令人痴迷的詩詞
    溫庭筠是個才子,年少成名,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花間詞派詞風柔情纏綿,多作女子之音,能寫出如此溫柔纏綿詩詞的才子,大家一定都以為必定是個英俊瀟灑的美男子吧,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溫庭筠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醜人,相傳他面貌奇醜,曾有高官之女仰慕他的才學,一心想嫁,後見到他的樣貌立刻返回,不再以他為偶像,所以溫庭筠也被人戲稱為「溫鍾馗」。
  • 葉嘉瑩講詞|溫庭筠《菩薩蠻》
    古代的床是平的,外面圍了一個屏風,小山是指摺疊的屏風。「小山重疊」,像山一樣的、摺疊的屏風。「金明滅」,屏風上有各種裝飾,亮晶晶的,當第一線日光照到這個裝飾得金碧輝煌的小山屏,日光閃耀,把床上的女子驚醒了,女子在枕頭上一轉頭,就「鬢雲欲度香腮雪」。下面他接著說「鬢雲欲度香腮雪」,「鬢」是兩鬢的頭髮。我們常說鬢髮如雲,形容女子柔軟的長髮像一縷黑色的烏雲一樣,所以是「鬢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