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2020-12-16 中國網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十二歲的畢節孩子羅麗娜參加完活動說:「長大後我要來廣州讀大學」,更令人動容的是她緊接著說:「畢業後回家鄉當老師!」碰巧的是,廣州孩子也在活動中表現出對家鄉人幫扶戰貧的自豪:「千裡之外有一條『廣州路』,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為它增加一份榮光。」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少年評論員」活動交出了一份溫暖人心的思政教育答卷:兩地學子通過對方的眼睛抵達遼闊的遠方,更觸摸到自己內心對家鄉深沉的愛。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裡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

少年鄉梓情懷,源於強大自信,愛國情懷亦然。此次山海之約就是中國少年胸懷家國的一個縮影:也是少年,他們跨越山海,把根深深扎進貧困的泥土裡;也是少年,他們跨越山海,在疫情肆虐中無畏逆行;也是少年,他們跨越山海解碼蒼穹,作為「天問」的中堅力量大膽放言:「探火用我,用我必勝」……少年強則國強。每一個中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中國夢。在曾經的年代裡,這個中國夢少年懷之而不能行之,今天隨著國力的日益強盛,年輕一代能夠奮起而行,用行動詮釋這份赤子之心。

這也讓我們再一次思考,今日之家國需要怎樣的少年精神?一個國是由一個個家構成的,少年擔負著家的責任和未來。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遠方的少年,心懷希望的少年,播種善良的少年,傳承信念的少年,能夠啃最硬骨頭的少年,能夠不斷錘鍊自己勇攀科學高峰的少年,能夠不以山海為遠為這片大地付出的少年,能夠以行動捍衛中國夢的少年,能夠心中有愛、眼中有光、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力量的少年;當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精神和赤子之心,我們才能看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當一個國家尊重並善用這樣的精神和赤子之心,我們便能說,山海之約,行將必至。

(廣州日報評論員 劉冉冉)

分享到:助力「平安島」建設!廣州大學城升級智慧防控體系廣州大學城深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信息全面支撐、警務要素閉環運作、治安防控自成體系」的平安島建設,力爭把大學城打造成為全市高校智感安防「示範區」。2020-12-08 15:36《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頒布 共8章110條物業管理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是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服務品質、營造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2020-12-08 14:43廣州海關在同一入境航班檢出2例輸入性惡性瘧個案據廣州海關12月8日消息,近日該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在同一入境航班上檢出2例輸入性惡性瘧個案,相關旅客已送院治療。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賣公司貨物,非法獲利80萬被刑拘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將李某抓獲歸案。2020-12-08 14:23廣州:匠心鑄就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新名片」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2020-12-08 14:23廣州市人社局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華為P40pro、kindle、微信紅包.....快來答題贏大獎!送福利啦!勞動力市場監管法律法規知識你了解多少?現在參與答題,即有機會贏取豐富獎品!2020-12-08 13:39集四大功能於一體!這個小程序助廣大市民無憂出行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反觀之,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裡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少年鄉梓情懷,源於強大自信,愛國情懷亦然。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
  • 湖南:涵養青少年家國情懷 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湖南,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走進年輕一代。青少年家國情懷培育,主陣地在學校學校的作用在於「立德樹人」,是培育青少年家國情懷的主戰場。能夠體現濃厚家國情懷的先進模範人物是最形象、最有感染力的教育資源,在涉及屈原等歷史人物、毛澤東等革命家以及雷鋒、王進喜、錢學森、鄧稼先、吳文俊、袁隆平等社會各行各業傑出人物時,要將他們的家國情懷融入教育過程中,為青少年樹立光輝的榜樣。第三,要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地評線】紫金e評:在端午粽香中涵養家國情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情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剛毅,「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它擊中了人們的心靈,更傳承著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正是這些精神傳承如同黃鐘大呂,穿越時間仍然在人心中激起巨大迴響。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
  •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強化國防教育,涵養家國情懷
    「快看,最高的那枚就是有神箭之稱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神舟一號到神州七號都是由它送入太空的。旁邊那枚長徵九號就是我國正在論證中的,未來將用於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的重型火箭。」學校裡的軍迷們對這幾枚火箭的故事如數家珍。國防園內用於飛行員體能訓練的神器固定滾輪、旋梯等訓練器械也吸引著師生去一展身手。
  • 讓校園文化成厚植學生家國情懷的沃土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連燕純 陳業林 記者 劉盾)「家國情懷是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文化傳承。」在嶺南學術論壇上,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胡欽太分享了該校以工科特色大學文化,涵養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實踐經驗。在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精心組織校史校情教育,通過聆聽校友報告會、參觀網上校史館等形式,厚植大學生家國情懷。
  • 端午節安康·快樂都是涵養家國情懷最好祝福
    儘管「疫」未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之弦還在擰緊,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已經成為常態化政策措施的硬核和堅定不移向前推進的行動,但端午節依然需要過好,只不過是莫忘繼續轉緊抓實抓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實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強化青少年家國情懷教育體驗式學習、創新性學習;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之治」的思想認同,將「中國之治」轉化為適合青少年認知的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加強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創設以學生親歷為主的愛國情懷教育情境,推進愛國教育生活化,家校協同、部門聯動,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培養集體意識。
  • 歲歲重陽九月九,家國情懷總如一
    古往今來,重陽節都是尊老敬老的節日,凝聚了中華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濃濃情意。節日中蘊含的人文理念,幾千年來薪火相傳、代代流傳,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體現著對家國情懷的認知與追求。細究每個傳統節日,我們會發現各有儀式與特色。清明的踏青、端午的賽舟、中秋的賞月等,均以獨有的方式助推傳統文化「活起來」「火下去」。對於重陽節來說,登高是最重要的節日主題。
  • 教育整頓看德州③|聽季羨林先生摯友講《「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
    教育整頓看德州③|聽季羨林先生摯友講《「齊魯三賢」的家國情懷》 2020-09-29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大校長寄語新生:把「小我」融入「大我」 厚植家國情懷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9月21日電 (趙曉)「厚植家國情懷,涵養為民初心。向身邊的援鄂抗疫英雄學習,弘揚擔當精神。在奉獻『小我』中實現『大我』,在成就『大我』中升華『小我』。」21日晚,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該校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開學典禮上致辭。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家國情懷厚植於青少年心中
    在那場戰鬥之後,不少高中生在填報大學志願時選擇了醫學,如今他們以所學奉獻於家國,用行動證明新一代中國青年堪當大任。這就是個人與國家、民族、時代的互動,特別是在一個民族經受考驗的時候,那份強烈的家國情懷會更清晰地反映到這個民族青少年的成長故事裡。  家國情懷需要傳承。一個民族,正是在家國情懷的代代傳承中才得以生生不息。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浙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耀:家國情懷教育的有效路徑 |...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舉全國人民之力共同迎戰,推行有效的治理舉措,展現出頑強的意志決心和高度的國家凝聚力。抗疫過程中,青年大學生表現出怎樣的精神狀態和社會責任感?疫情之後,如何改進和加強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次相關調查,通過發放網絡問卷的形式完成,共面向浙江、湖北、廣東、北京4個省市8所高校的2000名青年大學生展開調查。問捲髮放時間為2020年2月,正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時期。
  • 家國情懷 大愛無疆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華 攝     題記    「一次次穿越風雨的勇氣,來源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來源於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更來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 名家薦書·李華榮:青少年讀的書,要緊扣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是一種...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中都有愛國的情懷,和奮鬥的目標,通過這本書讓廣大青少年了解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從而培養他們的積極探求真理的精神,「我覺得意義是很大的」。青少年讀的書要緊扣家國情懷,在李華榮看來,家國情懷也是一種博愛的表現。他正在讀的《愛的教育》這本書,覺得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
  • 澎湃評論|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法寶
    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鬥爭證明,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一大法寶。面對危機,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為戰勝疫病,人民群眾選擇顧全大局、主動擔當。疫情危險時刻,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居家防疫,家庭、社區各司其職,基層社區嚴防死守。
  • 【地評線】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困難的法寶
    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鬥爭證明,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是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一大法寶。面對危機,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為戰勝疫病,人民群眾選擇顧全大局、主動擔當。疫情危險時刻,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居家防疫,家庭、社區各司其職,基層社區嚴防死守。
  • 家國情懷精忠魂
    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家國情懷光照日月。他不是格薩爾王、不是嘎達梅林,也不是成吉思汗,他是曠古的民族英雄,直讓這些人與他面前都會黯然失色。嶽飛面臨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發出「還我河山」的巨人般的吼聲,驚天地而泣鬼神;「直搗黃龍」的鋼鐵般誓言,激勵三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率領嶽家軍百戰沙場、鐵蹄錚錚、烽火狼煙,車錯轂兮矢交墜,嚴殺盡兮棄原野,飛鳴鏑,萬馬戰猶酣。為了國家民族的安危,他誓與匈奴共存亡,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英雄的史詩,譜寫著家國情懷鐵血丹心,輝映著精忠報國赤子胸襟,滋潤著千古潁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