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怎麼理解?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2020-12-18 佳欣侃史

《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來的很多大道理,在如今看來仍然有借鑑意義。比如這句俗語:「不嫖莫賺,不賭莫看」。就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看完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處世之道。其實這句話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俗語給人的感覺都是話糙理不糙,有些上不得臺面,但道理是很通透的。

一、不嫖莫轉

不嫖莫賺的意思就是:如果沒有嫖娼的心,就不要去勾欄瓦舍邊轉悠。首先,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別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呢?一個在青樓邊轉來轉去的人,很難不讓人誤會他有嫖娼的心。其次,即便他一隻腳都沒有踏進青樓的門,有些人也會認為他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如果真的沒有那個心,不如離這些容易讓人誤會的地方遠一點。

有些人可能會說,君子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若真的沒有嫖娼的想法,也沒有這種行為,就不怕別人的閒言碎語,不應該被其他人的眼光限制住自己的行為。這樣的想法本質上是沒有錯的,可是「三人成虎」,名聲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無論是求學求職,還是娶妻生子,中國人都比較注重名聲。一件事情沒有確鑿證據,一個人的人品也無法用其他方式來證明的時候。人們只能依靠他平時的行為和其他人的評價,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也自然而然具有評價功能。

一個人的社會評價或許和他本人的性格相去甚遠,但沒有合適的途徑了解他本人時,社會評價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而且就算是品行端正、意志堅定的人,長期被不良環境近浸淫,也很有可能會受其影響。人在面對誘惑時難免意志不堅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古往今來還少嗎?與其如此艱辛地考驗自己的意志力,不如直接遠離那些不良場所。

二、不賭莫看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不打算賭博,就不要在賭桌邊看人賭博。若是看到賭桌上的人贏了錢,自己難免會心癢,忍不住上桌賭兩把,從此陷入賭博的深淵不可自拔。若是賭桌上的人輸了錢,身為圍觀的人也很有可能會被遷怒。由此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吃虧的也是自己,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在賭桌前圍觀,於人於己都好。

公安機關在抓獲聚眾賭博的嫌疑犯時,往往會有一些自稱是無辜群眾的人,聲稱自己只是在旁邊看他們賭博,並沒有參與。這話說出來,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又有誰會信呢?到時候,可真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而且賭博和嫖娼一樣,都是極具誘惑力的不良行為,這樣的行為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一旦開了先河,就很有可能深陷其中。長期在賭場中混跡,與賭徒交朋友,自己也早晚會染上賭癮,在更大的災禍降臨之前,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吧。既然自己不想賭博,就看都不要看賭桌一眼。

結語

嫖和賭這兩樣惡習一旦沾上,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樣的人間慘劇,每天都在發生。所以想要潔身自好,就要遠離容易將人拖入深淵的地方。老祖宗的處世之道還是很有道理的,與其用盡全力防止自己被誘惑,每天都生活在做與不做的掙扎和煎熬中。不如從一開始就防微杜漸,別給這些不良場所誘惑你的機會,從根源上杜絕自己染上惡習。

就好比在水裡遊的魚,或許明明知道那個魚鉤是一個誘餌,還是會忍不住去試一試,結果就是被魚鉤一下子鉤住,再也無法脫身。其實人在面對誘惑時,比魚也好不了多少,魚在那一方水池裡謀生,人在這一方天地裡沉浮。魚面對的誘惑或許只有那一點食物,而人面對的誘惑要複雜得多。所以,千萬不要考驗人貪婪和縱慾的本性,人性是禁不住考驗的,當你一次又一次想要考驗它的時候,也註定了它會給你一個失望的結果。

參考資料:《太子少傅箴》

相關焦點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都很熟悉,因為家中的老人經常會說上幾句。俗語在農村很流行,因為他語言簡單易懂,沒有那麼深奧,不想詩詞歌賦那麼辭藻華麗,讓人很難理解其中深意。俗語內容雖然簡單,大部分都是幾個字而已,但是一字千金,其中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領悟到其中的真正含義,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古人留下的處世名言有何深意?
    ——《夫子治家格言》一飯一粥都來之不易,勤儉節約之風氣也逐漸流行了起來。人們不再會大手大腳的花錢,光碟行動的約束也讓飯店裡被浪費掉的糧食少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提倡,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人無視社會的忠告,在奢靡之路上漸行漸遠。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03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隱藏了一句,叫做「不窮不富心不慌」,這句話才是整個俗語的精髓所在,這句話正是道出了一些出世之人的思想,不僅說出了知足常樂的珍貴之處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古人對於當時社會的深刻思考,同時為了警醒後代,不讓其陷入這個境遇,所以才說出這句話,其實只要我們做事無愧於心,踏踏實實工作賺錢,自然就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雖然這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寓意和為人的處世之道。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在我的眼中,最具智慧之人不是學者和教授,而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勞動人民。他們雖然沒有什麼著作和論文發表,但是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文化知識。
  • 農村俗語:「餵狗別餵飽」,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農村俗語:「餵狗別餵飽」,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歲月的磨礪,傳承至今。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理財」,後半句更經典,說透為人處世之道
    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即使那些高壽之人,最多也就一百多歲,與無窮無盡的歲月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這看似短暫的數十年當中,會遇到形形色色之人,無論是在家鄉工作,還是選擇到外地打拼,都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無法孤立存在。
  • 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
    而現代社會就出現了一種現象:閃婚閃離,似乎喜歡的時候在一起,發生點矛盾,不喜歡了就分開,喜歡來得去快的也去。除此之外,現代社會夫妻間的結合同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大多數是自由戀愛,感情強烈到一定程度產生衝動時,家庭,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都會被無條件縮小。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不乏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俗語和諺語。說到俗語,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些已經過時了,甚至看起來很土,而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 農村俗語:「無毒不丈夫」,上半句已被遺忘,老祖宗的處世良言
    農村俗語:「無毒不丈夫」,上半句已被遺忘,老祖宗的處世良言眾所周知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這些讚美不僅是指中國的人文學術造詣很高,也是指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而俗語就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中國農民幾千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但是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很多文化都隨著戰亂漸漸失傳了或者變得與原本的意思不同了,俗語也不例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無毒不丈夫」,在今天,這幾乎是婦孺皆知的一句話,當然這也是俗語的一個很獨特的優勢了,就是無論大人小孩,無論學識是否淵博,人人都能知曉,並且意思簡單明了,朗朗上口。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趙善括《滿江紅》01古人流傳下來的很多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俗語雖然流傳的年代比較久,對於現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
    今天小編在這裡為您分享的是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老祖宗的婚姻之道。對於婚姻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現代人男女平等、思想開放對於拿結婚證仿佛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那麼在古人的見解下,他們是如何對待婚姻的呢?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人的理解中,生妻和六郎又分別是什麼意思呢?「男不娶生妻」中的「生妻」是指古代中二次嫁人的女郎們。」
  • 俗語: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啥意思?老祖宗教你生存之道
    俗語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一方面是因為俗語作為老祖宗總結的生活經驗,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總結作用。另一方面,更是由於俗語都是那種朗朗上口,語言簡單易懂,所以能夠廣泛地流傳。我們都處於同一個環境,如果我們不能適應這個環境,也不懂得如何調節自己,那麼我們就很難在這個環境裡面生存下去。只有學會去適應,學習生存之道,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俗語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在當時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老祖宗們為了能夠將生活中的很多經驗習俗傳遞給更多的人,就漸漸地出現了俗語。相比於一些成語,也許俗語不夠華麗,但是俗語往往更加簡明扼要,其背後蘊藏的哲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則俗語算得上是老祖宗們的忠告了,在那個年代年輕人們無不奉行這一準則。那麼這則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祖宗識人術:「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是什麼意思
    比如,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民間包含著「嫁娶、識人」智慧的經典俗語之一。一、「娶妻不娶顴骨高」,有何深意?隨著西方審美的流行,如今那些顴骨高、五官立體、面容剛毅的女生,在我們眼裡,自有一種英氣之美,你看不少知名的國際超模就知道了,面部線條都很清晰,顴骨也比較高。但是,在我們老祖宗的眼裡,有福氣且討人喜歡的女孩子,長相最好是——臉頰豐腴有肉、下巴圓潤豐滿、面部輪廓平緩,就像年畫上娃娃一樣,有福氣。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處世名言
    人際問題向來是一門學問,不少人常說,糊塗一點更容易獲得幸福,而有些人則認為真實的度過一生才不覺得遺憾,古今往來,老祖宗也總結了不少人生處世方面的經驗,俗語說:「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
  • 「慈不掌兵,義不理財」,後半句更經典,說透為人處世之道
    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即使那些高壽之人,最多也就一百多歲,與無窮無盡的歲月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 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因而在民俗廣為流傳,很多民間俗語的後面還蘊涵很深刻的大道理,就比如說《鬼谷子》中記載的農老一輩人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便有很多人不理解真實的意義。
  • 俗語:「腿軟同房,自取滅亡」,啥意思?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其實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很多俗語其實都來源於生活,是數代人的人生經驗和總結得出來的,而這些智慧可以說是經歷了歷史的驗證和考驗,留下的大多是真理,哪怕細細參悟,就能讓我們受益匪淺。自古以來,健康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健康是最重要的。無論你有多少財富,你都無法與健康的身體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