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古人留下的處世名言有何深意?

2020-12-17 小奔互聯

引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夫子治家格言》

一飯一粥都來之不易,勤儉節約之風氣也逐漸流行了起來。人們不再會大手大腳的花錢,光碟行動的約束也讓飯店裡被浪費掉的糧食少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提倡,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人無視社會的忠告,在奢靡之路上漸行漸遠。

中華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流傳著許多千古名句,其中有一句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句話從字面上來說,意思其實很簡單:不去嫖的人就不要去妓院這一些煙花之地,不去賭的人就不要去圍觀其他人賭錢。那麼古人留下的處世名言有何深意?

其實古人之所以留下這句話是因為他們深知人的劣根性。貪婪一直潛伏在人們的心裡,一旦意志不堅,就會墮落歧途。《清異錄·居室》曾記載,唐朝末年有個叫孟斧的有錢人,他把自己家中所有器具包括牆壁門窗通通都貼上了金紙。凡到過他家的人都說,只要在那房間裡多待一會兒,就會「金迷紙醉」。

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旦所處的環境引發了內心的欲望,那麼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就如同賭博一樣,從古至今有無數人因為沉迷賭博而賠上了自己的全部財產,最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這一些人可能在一開始也是個努力奮鬥的好青年,但就是因為接觸了賭博,心志不堅,最終一錯再錯,無法回頭。

相比貪財,貪圖享樂的惡果似乎要稍微輕一點。但其實這只是表面的。明武宗朱厚照自幼便養成一股奢侈之風,登上帝位之後更是放縱無度,建豹房以供享樂,終日沉迷於玩樂之中,最終大權被宦官把持,而自己也在31歲便英年早逝。但朱厚照的死,卻給大明留下了許多的後患,受他的影響,朝野上下都養成了一股奢侈之風,各大臣府中的歌姬更是多不勝數,大明朝也逐漸衰弱,根基崩壞,最終被人取而代之。

古人留下的名言總歸有幾分道理,就像那句俗語說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上下五千年的經驗之談,也可以印證這句話的正確性。而「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更是直指人心,或許在一些古代富人眼中,一些不良惡習只是生活中的一味調味料,他們不會將其放在心裡,但誰又能真的保證自己不會沉迷其中?那些東西對於任何人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將自己置於險地之內,否則最終只會走向萬劫不復之地。

結語

隨著西方文明的東傳,一些人產生了一些誤解,認為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其實這是錯,無論是名流千古的文化典籍,還是被世人傳頌的詩詞歌賦,他們的存在都有其道理。正如一句小小的俗語,卻蘊含著大智慧。而我們需要的正是將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都很熟悉,因為家中的老人經常會說上幾句。俗語在農村很流行,因為他語言簡單易懂,沒有那麼深奧,不想詩詞歌賦那麼辭藻華麗,讓人很難理解其中深意。俗語內容雖然簡單,大部分都是幾個字而已,但是一字千金,其中包含很深刻的道理,如果領悟到其中的真正含義,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幫助。
  •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怎麼理解?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來的很多大道理,在如今看來仍然有借鑑意義。比如這句俗語:「不嫖莫賺,不賭莫看」。就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看完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名言:宰相肚裡能撐船。上一句卻鮮有人知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處世名言,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後世子孫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財富。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種傳統文化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從衣著上、食物上,還是處世、行為上,處處都蘊藏著古人給我們後世子孫留下的各種精神文化。俗語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形式,一直在我們生活中口口相傳,從未被斷絕。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為人處世作為一項生活的必備技能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其實還有下半句,古人處世智慧讓人佩服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為人處世之道是一門必修課,人這一輩子都在學習這門課程。其實古人有很多為人處世之道,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下來,這些俗語有的已經過世了,但是還有很多在現如今的社會依舊受用,畢竟人的本性是難以改變的。而且國人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有相似之處。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無疑就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了,其中「窮算命,富燒香」也是時常聽到的一個觀點,蘊含了隱藏的深意,在過去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超前的觀點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很流行通過八字算命的方式去了解未知的事情,無論是遠行,婚娶,還是說對未來的命運做出預測,都是一個比較鍾愛的方法。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著作和論文發表,但是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文化知識。前幾天回老家,聽到村裡老人談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
  • 俗語「鳳凰不入烏鴉陣,牛羊不入狐狸群」,何意?古人處世之道!
    而在過去由於社會生產力之低下,人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生存,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然而我們古人又是聰明無比的,在長期與自然爭鬥的過程當中,通過自身經歷從而總結出了應用於生活的語言文字,使得後人受用終生,這樣的語言叫做俗語。
  •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
    古人云:上岸甲魚莫伸手,下山野雞不能追!老祖宗留下的處世之道古人作為我們的老祖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少的俗語來告誡後人,俗語作為老祖宗每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給後人帶來了不少的教育作用。雖然這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寓意和為人的處世之道。在俗語中我們能學到很多的知識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技能。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知水溺,故不陷;知火灼,故不犯。其不入不犯,其無膽也,智也。
  • 中國俗語老話兒「滿招損,謙受益」,受益一生的名言,教你為人處世
    古代人歷經千年傳承留下來的智慧深受人們的追捧,有了祖先的留下的智慧,我們也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還學會將很多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如《智囊全集》這本書籍中就提到過很多俗語,每一句都有深刻的道理。俗語中的"滿招損,謙受益",意思就是說,如果在小有成就的時候,開始自滿,膨脹,就會給自身利益帶來損害,反之,謙虛行事才能長久受益。對於古人來說,在剛剛考取名利擁有地位的時候是最容易膨脹自負的時候,在不少古籍中又看到過古代才子自毀前途的事跡,讓人唏噓。
  • 俗語「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背後還有一層深意,很多人不知道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這多種多樣的文化形式中,最受到普通民眾歡迎的,莫過於俗語了。它通俗易懂,簡短有力,口口相傳,是老一輩流傳下來寶貴的精神財富。俗語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經驗以及願望,更加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
  • 古人講:「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的總結,有何深意?
    雖然他們的「炫富」行為耽誤了國家大事,但也因此看出不論英雄,奸臣還是民間百姓,大多數人骨子裡都有想要「富貴了露富」的想法,並因此付諸行動。但這種行為往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房子大了,引小偷,身上首飾多了,大街上搶劫的也不在少數,豪車好好停在位置上,卻遭到劃車砸車的無妄之災。所以,富不住大屋,是在警戒人們要學會低調行事。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背後有何深意?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背後有何深意?在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文化載體,而俗語就是眾多文化載體當中的一項,它以簡練的話語向我們傳遞出深奧的知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句十分值得我們了解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講的: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種樹」,是何意?古人的智慧之談
    而在民間俗語中,卻流傳著這樣一句風俗禁忌:「門前不栽竹,房後不種樹」,顧名思義,意思就是說門前千萬不要栽種竹子,而屋後也不要種植較大的樹木,那麼這是為何呢?背後的智慧你知道?最後這一點,實際來自心理因素,首先,竹葉既薄且尖,容易給人不友好的感覺,所以,綜上所述來看,「門前不栽竹」這句俗語,道理還是顯而易見的。
  • 俗語:男怕三更不做九,女怕午時不做十,為啥這麼說?有何深意?
    農民閒聊的時候,說到某個問題的時候,農民也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也說不出什麼名言警句,但農民往往愛用農村的俗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別人也都很信服。俗語是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影響著祖祖輩輩的農民朋友。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更不做九,女怕午時不做十」。這句俗語啥意思呢?為啥這麼說?又有啥深意?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趙善括《滿江紅》01古人流傳下來的很多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俗語雖然流傳的年代比較久,對於現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訓「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有何深意?老祖宗道出了原委
    這一點便體現在家居風水之中,古人訓「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便與風水有關。由於古人對自然界的理解有限,所以他們對萬事萬物,都抱有一種比較原始的自然崇拜。 而這句俗語便是與風水相關,並直接影響人們生活的預示。到底有何深意呢?老祖宗道出了原委。 第一、虎到中堂,家敗人亡 這句俗語從表面上看特別嚇人,大家試想一下一隻兇猛無比的老虎,突然竄到自家的中堂之內,必然會凶相畢露傷害家人,這也正應和了家敗人亡的說法。
  • 古人云: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其中深藏為人處世的智慧
    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做拙鈍的刀子,不要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玩物。碰到盤根錯節時,才能分辨工具的利鈍。識時務的人,才是俊傑。從這句話就能看出,這些諺語和俗語,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有些諺語和俗語只要能汲取其中的智慧,為人處世都繞不過古人說的話。古人云: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其中深藏為人處世的智慧自古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砍柴生火,那時候出門也沒有地圖需要問路,所以我們古人就給我們留下了「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的這句俗語。
  • 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
    如果一個人有固定的能夠養活一家人的工資,退休後又有養老金,加上女方工資,即使沒有工資能很好的照顧自己的家庭,那麼這個家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很溫馨幸福的家庭了。但是如果遇到一個敗家的女人,只知道揮霍,為自己花錢,享受生活,那麼再富裕的家庭也會被掏空,支離破碎。四、不檢點的女人。
  •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老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人們總是相信天道有輪迴、風水輪流轉,「現世報應」是佛家的說法,是在人們無力改變所面臨現狀時只能從精神上尋求自我安慰的一種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