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菜系也有風水輪流轉這回事的話,再來大抵要轉到拉丁美洲了。領頭的兩大系,墨西哥菜知名度相對高,多種辣椒香料的組合非常迷人;而秘魯菜食材多樣,味道上更多變一些。作為秘魯菜的旁支,Nikkei 料理結合了日本料理的細緻跟秘魯食材與調味,註定會在精緻料理的世界裡佔據一席之地。
當今最負盛名的料理人 Ferran Adria 在家鄉菜餐廳 The Tickets 大獲成功之後,觸角便伸向墨西哥菜跟 Nikkei 了,而距離 The Tickets 五分鐘路程的 Restaurant Pakta 就是以他無窮的想像力對 Nikkei 的詮釋。
選了名為馬丘比丘的套餐搭酒,一開始來的開場酒正是秘魯經典 Pisco Sour ,清涼的酸爽非常開胃。
Pisco Sour 秘魯特產雞尾酒
不過前菜組合一次就來六道也是有點傻眼,章魚毛豆這樣非常日式的小菜裡,搭了一塊類似蕃薯口感的塊莖,口感新奇而不突兀,相當程度上定了 Nikkei 的調性,墨魚細麵對上魚子醬,鯧魚配黃瓜,都相當有意思。
前菜拼盤
看來像生蛋黃的球體,在口中爆開的味道是濃鬱的玉米汁,佐著清酒一起享受這大膽而有趣的風味。白肉魚浸在有海水味的冷湯裡,冰花特殊的脆折射了口感。酪梨蒸蛋也被鮭魚卵激活了,換上有著柚子香氣的水果酒,心情跟著輕飄飄了起來。
白肉魚搭冰花
用米麴醃漬的生蠔,沾上酸醬的牛肝菌,番茄醬燒淡菜,一道道的上來,居然沒有直線型的進攻模式,變線之奇特巧妙,根本是 FC Barcelona 當家中場 Lionel Messi 的盤球連過。
餐廳環境十分優雅,裝潢上用了大片的棉線,不同方向的直線上下繞著,視覺上很舒服,服務生親切周到,應對得體還帶著俏皮,談起菜餚,隱隱地豪氣湧現,加分不少。
再來開始生魚片料理,跟日本強調的原味展現有差異,這裡總要玩點小花樣轉轉調性。
握壽司
最驚豔的反而是鮪魚肚肉做的塔塔,濃鬱油脂的魚肉帶著點醋味跟著樹薯片一起吃。
鮪魚肚肉做的塔塔
還陶醉的時候,服務生端來一炭爐,直接烤牡丹蝦,蝦殼在炭爐上烤出來的香氣非常迷人。
炭烤牡丹蝦
然後是海鱸魚的 Ceviche,飲料也換了紫薯汁,半飽的胃居然還很期待後面的精靈古怪。
海鱸魚 Ceviche
西班牙烤乳豬天下聞名,居然拿來做小籠包,還是麻辣口味,不過是湯汁在外的作法,辣椒子辛香,頗為解膩。
麻辣伊比利豬肉小籠包
然後是灑滿柴魚的鮭魚片,在這個節點換上了勃艮第紅酒,小卷的墨汁醬混合了俗稱虎奶的酸汁,真的是很秘魯的口味呀。
墨汁小卷
過完肋眼牛排跟燒茄子之後,主菜大抵告一段落,菜量雖然都不大,這此起彼落的菜色數目,可也有些吃不消,不過食材搭配頗有巧思,料理細膩,調味大膽,雖然有清楚的框架,創意卻是帶著笑容的滿場飛奔。
牛排
整顆無花果的甜點打開,裡面是留著香氣的果膠凍。甜點酒的基底是咖啡,細緻的泡沫牽掛著酒味,起身出門,走進巴塞隆納暗黃色的夜景裡,徐徐的微風吹過足球場,彷彿傳來一絲蕃薯的氣息。
無花果
在美食逐漸成為顯學的今日,探索各式料理手法與特色食材的組合勢必是不可抵擋的趨勢,Pakta 令人驚艷的美味可說是署立了很清楚的指標,令人十分期待他們日後的發展。
海哥簡介:
資深美食家,熱愛登峰造極的料理,遊歷三十餘國,時常千裡獨行只為一口驚豔,新書《行旅食光》即將出版,已引起廣泛的期待。
其他食評:
「聽海哥聊香港那些厲害的餐廳」電臺直播實錄
香港大班樓:向米其林說不的粵菜餐廳
天婦羅之神的餐館:是山居
天下第一的小酒吧
次郎的壽司
託馬斯白和他的朋友們
帶你了解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微信號:tuomasibai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