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粉教育
對於正在上小學的學生黨來說,語文、數學的學習尤為重要。尤其是語文,在小學生寫語文作業的時候,一般家長都會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督促、輔導孩子。有的時候,還會放棄一些「玩手機」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背課文,輔導孩子寫作文。很多時候,對於小學生來說,語文的基礎想要打得牢靠,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已不是一蹴而就的。
很多家長會發現,明明自己一直陪著孩子學習,給孩子輔導語文作業,為什麼孩子的語文成績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起色。其實,很多的時候,家長對於給孩子輔導語文,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只有多看書,語文成績才可以提高。多讀書確實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但是孩子看的文章要轉換成知識點吸收才行,一味的「閱讀」並不能起到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效果。
所以,對於學習語文這個科目,更注重的是「理解」。只有正確地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才能找到文章的主題,在答題的過程中抓住重點,提煉有用的得分點。而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一個觀點: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有這樣3個學習現象,那麼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習現象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閱讀文章速度慢
很多上小學的學生黨,由於年紀還小的緣故,很多情況下,閱讀文章的時候,速度很慢。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比較嚴謹的同學,在答語文捲紙的時候,速度很慢,閱讀一篇文章需要花費很久。等到讀完文章再去答題,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這樣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往往會答不完試卷。
語文捲紙還沒有答完,語文成績怎麼會好呢?如果不改正這個語文學習的現象,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家長可以在輔導孩子語文的時候,準備一個定時器,孩子閱讀一篇文章大概要需要多長時間,定時器到了時間就會響。一開始時間不要定得太短,等到孩子慢慢適應了之後要遞減就可以了。
2、寫語文作業總是拖延
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很差,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家長在一旁輔導。尤其是在做語文作業的時候,如果語文需要書寫的篇幅比較多,很多孩子難免會覺得枯燥,不愛寫。寫語文作業的時候總是拖延,注意力不集中,有這種學習現象,語文成績是很難提高的。
家長可以採用到幾點必須寫完休息的方法,孩子如果作業沒有寫完,會擔心第二天被老師批評,等到以後就會認真完成作業了。
3、不能提煉文章的主旨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主題和中心思想,只有抓中文章主旨的學生,才可以答得更準確。所以,讀再多的文章,如果都沒有讀明白也是事倍功半。家長可以訓練引導孩子閱讀文章之後說主旨的能力。做的題多了,這種能力自然也會上升,語文成績才會有所提高。
今日話題:你小學時語文成績怎麼樣?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你有以上3種現象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