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範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三月不減肥,四五六月徒傷悲。」天氣漸漸變暖,不少愛美人士又重拾各種減肥方法,為夏天呈現最美的狀態做準備。
眾多方法中,節食減肥一直備受推崇。在很多人眼中,減肥就是要少吃,包括營養豐富的食物。
其實,這些人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沒明白減肥時要減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減肥需要加營養
減肥要減的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澱粉和各種糖),但不能減少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甚至還要比平日增加才對。
因為,真正有營養的東西不容易增肥,倒是營養差的東西才容易增肥。
我們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素有將近50種,六大類,其中易引起肥胖的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兩類,而且還是多餘的部分才有這種作用。
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會增肥,相反,減肥時維生素的消耗量還會增加,礦物質也容易流失,所以要額外補充,否則身體連分解脂肪的力量都沒有了,減肥怎能成功呢?
比如,要用掉澱粉和糖,就需要分解掉你吸收進去的葡萄糖,而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維生素B1來幫忙[1]。
如果沒有維生素B1,就算吃了很多飯,你還是渾身沒勁,連吸收進去的葡萄糖都分解不掉,更談不上分解體內的脂肪了。
雖然蛋白質能變成能量,吃太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有增加體重的危險。
但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身體中的蛋白質代謝就會出現「負氮平衡」,人的基礎代謝率將會明顯下降,就形成了「易胖難瘦」的體質,以後即便少吃,也很難瘦下去,而稍微多吃一點就會發胖。
二、輕鬆補夠減肥所需營養
如果減肥期間營養供應充足,就不會因為減肥而虛弱疲憊,運動起來更會充滿活力。
最重要的是,皮膚和氣色會變得更好,而且會精神飽滿,顧盼有神,覺得自己更加年輕,魅力十足。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補夠減肥所需的營養呢?
1、遠離「營養垃圾」食品
比如蛋糕、甜點、油炸食品等,它們的特點是含有大量的脂肪、澱粉和糖,而幫助人體「燃燒」糖和脂肪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卻很低,蛋白質也很少。
這樣的食物,是最容易讓肥肉上身的。
2、雜糧煮成濃粥
主食類包括全谷雜糧、雜豆、薯類等,也包括燕麥片、雜糧粉之類速食品,每天最少150克(乾重),必須保證。
主食不能放油,不能放糖,也不能放鹽,建議把雜糧煮成濃粥,這樣體積大,容易控制食量,飽腹感也比較充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蔬菜一斤以上
各種蔬菜每天500~1000克,其中有一半左右是深綠色的蔬菜,而且還要注意用少油的烹調方法。
水果每天250~500克,多選需要咀嚼、吃了比較飽的類型。糖分特別高的品種要注意限量,比如荔枝、龍眼、鮮棗、葡萄等。
4、肉類低脂少油
肉/魚每天50~100克,儘量選低脂肪的品種,不要用煎炸爆炒的方法,減少烹調油。
煮湯燉肉要去掉浮油。豆腐小半塊,雞蛋1個。奶或酸奶1~2杯,第二杯要選低脂產品。
三、五招幫你減小食量
除了補足營養,減肥時期還要管住嘴,可是很多人就是忍不住,每頓飯都吃到撐,如何才能減小食量呢?
1、使用較小的餐具
有研究發現,在允許自由添飯的情況下,盤子裡一次盛的東西越少,人們吃的數量也就越少。
因此,要想控制食量,盛飯原則就是盤子和碗都要小,而且每次盛的量也要少。
2、飯前半小時,喝點液體食物
在這個時間點喝牛奶、豆漿、沒有油的湯羹等液體食物,能夠減輕餐前飢餓感,降低後面進餐時所攝入的能量,從而在餐後幾個小時之內維持較好的飽感,不易提前感覺飢餓。
3、注意就餐順序
用餐時,先吃熱量低而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把胃裡填點東西,再吃其他食物,就不容易吃過量了。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注意食物類別多樣化,優質蛋白質(魚、肉、蛋、豆製品等)是必須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細嚼慢咽
咀嚼的過程,一是幫助消化,減輕胃腸負擔,二是能提高飽腹感。吃飯時間足夠長,食物從胃排到小腸,小腸吸收後血糖上升,會給大腦一個飽的信號。
如果吃得太快,食物來不及充分吸收,就不會給大腦信號,直到胃裡感覺飽脹,才知道自己飽了。
5、按時進餐
不要多一餐少一餐,飽一頓餓一頓,也不要到了飯點還扛著不吃飯。
只有規律進食,身體才能感覺食物供應很有保障,不會食慾瘋狂上升,飽感控制的能力也會比較精準。
參考文獻:
[1] 顧景範、杜壽玢、郭長江主編,現代臨床營養學[M],科學出版社,2009.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