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抖音「網紅」帶貨也刷單,還有三無產品?短視頻,遵規守紀的...

2021-01-13 黃石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ID:cctvyscj)

現在,不僅是部分開店創業者在投訴,很多消費者也在投訴抖音平臺上出現的新問題,他們在抖音平臺上買到的商品,不僅是三無產品,而且還退貨無門。

在抖音上,河北姑娘小婷看到好幾個美妝博主推薦一個「爆款眼影」,而且寫的是正品,她毫不猶豫地在抖音平臺上下了單,買回來才發現是「平價替代」,顯然是仿品。

小婷隨即登錄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掃碼結果顯示:這個「爆款眼影」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都無法顯示,是一款徹頭徹尾的三無產品。

北京女孩倩倩在抖音上關注了很多美妝博主,在博主的推薦下,買了一款「紅石榴隔離遮護噴霧」,結果收到的卻是「紅石榴鮮感水活隔離噴霧」,明顯貨不對板。

△倩倩收到的物品和平臺上的商品對比

央視財經記者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系統,查詢後發現,無論是抖音小店商品詳情中展示的產品,還是倩倩收到的產品,都無法在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列表中查到。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查詢結果

央視財經記者也在抖音平臺的一家小店,購買了一款祛斑產品,但收到的貨物卻是「翼顏無暇美膚淨顏霜」,完全是兩款不一樣的東西。

當央視財經記者打算找抖音平臺的商家理論一番時,卻發現產品狀態已經顯示為「下架」。

更讓人無奈的是,小婷、倩倩和記者,都聯繫不到客服人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用戶突破了2.5億,國內月活用戶更是超過5個億。電商小店也發展迅猛,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案例,也逐漸增多。

國家明令禁止銷售、販賣的針孔攝像頭、迷你攝像機、微型攝像機等用於偷窺、偷拍、偷錄的違禁品,也可以在抖音平臺上輕鬆購買到。

△國家明令禁止銷售、販賣的微型攝像頭

按照我國現行刑法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但國家刑法的這些規定,在抖音平臺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展示銷售的短視頻裡,似乎毫無約束效果。

短評:

據說在大街上每擦肩而過10個人,就有1個是抖音的用戶。

新的網際網路產品,大家都歡迎,但銷售假貨,銷售違規違法產品,就是國法難容的事情。

央視財經記者並不是什麼資深的網際網路專家,即使是這樣,也能在抖音等平臺上,輕易地搜索到大量的三無、假冒偽劣、違規違法產品的銷售短視頻。這些短視頻平臺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僅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更擠壓著合法經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視頻可以短,但遵規守紀的尺寸絕不能短,任何一個網際網路企業都應該守土有責,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嚴格把關、履行責任,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利用自身掌握的渠道和數據資源,去做侵害商家以及消費利益的事情,是市場、消費者、國家監管部門不能允許的,我們期待著國家八部委聯合開展的「網劍」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能抓出真成績,解決好消費者面臨的真問題。

無聊時刷下抖音,是當下很多人的習慣,有時,還會通過抖音下單一些商品。不過,近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不斷接到投訴,一些電商廣告代理公司以高流量、高業績為噱頭,招攬電商商戶在抖音平臺上開抖音商店,電商商戶們光保證金和廣告費就交了好幾萬,但不僅沒有實現預想中的業績,連交的錢,也很難再退回來。

在諸多短視頻平臺上,一些擁有眾多粉絲和關注度的「網紅」,眼下最熱衷的一件事,就是賣貨。

「網紅」的粉絲量動輒幾百萬,有的甚至高達數千萬,隨便發一個視頻到短視頻平臺上,就能獲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點讚,幾分鐘就能賣出60、70萬元的商品。

這些不斷被刷新的帶貨紀錄,究竟是江湖上的傳言,還是營造出的神話呢?

杭州一家網紅新媒體公司的工作人員毫不掩飾地說:「我實話實講,數據肯定會做一點,可以找專門的公司刷單,抖音上也可以刷單,刷幾十萬、幾百萬都行。」

△某網紅新媒體公司工作人員

刷單、造假,網紅銷售神話正粉碎著那些想通過新興網際網路平臺創業的致富夢。

二十歲出頭的小胡在抖音上看到,有商家一個月賣了7、8萬單的新鞋,他想著,哪怕一單賺10元錢,也是個不得了的收入,這樣誘人的銷售業績讓準備創業的他很動心。

小胡打聽到通過平臺的營銷服務機構,就可以搭上在抖音等網際網路平臺賣貨的順風車,他決定試一試。

小胡合作的營銷服務機構叫巨量引擎公司武漢直營中心。

△巨量引擎公司武漢直營中心

公司銷售人員稱,他們整合了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等平臺的營銷能力,可以匯聚流量,為想在平臺賣貨的商家提供廣告投放代理服務。

按照巨量引擎工作人員描繪的藍圖,從選品到聯繫供貨商、再到廣告投放策略,都有服務專員全程提供服務,小胡只要當好客服、發快遞就可以了。

小胡毫不猶豫地支付了5萬元,其中,2萬元是保證金,3萬元是廣告充值費。

△小胡

之後,巨量引擎的工作人員給小胡介紹他們在抖音平臺上銷售商品的價格構成。

一款從廠家進貨10元的產品,零售價一般會在100元左右,短視頻平臺收取的廣告費用,會佔到30元左右,除去進貨成本、快遞費用,一單下來,小胡可以賺到40元左右。

小胡以為自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但沒想到,代理公司讓他投入的廣告費用比例越來越高,後來誇張到一單下來,支付給代理公司的廣告費用,超過產品的售價,生意顯然沒法繼續。

△小胡投放的產品

二類電商商戶 小胡在後邊的經營中,產品賣69元,廣告費我出到了80多元。

小胡竹籃打水一場空,想要退回剩餘的廣告費以及2萬元保證金,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如願,工作人員說領導不會批的。

面對多起創業者的投訴,央視財經記者決定親自體驗一下電商數據背後的秘密。

杭州馬到網絡有限公司旗下的馬到成功,就是一家專注於新零售電商市場的商家專屬平臺,他們的主要業務也是幫人在短視頻平臺上推廣告賣貨。

△杭州馬到網絡有限公司

央視財經記者了解到,他們的運營方式、盈利模式,與小胡遇到的公司如出一轍:廣告費要佔到產品售價的30%。

創業者如果想要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實現創業夢想,首先要在代理公司繳納10萬元的保證金,綜合服務協議中還明確約定:廣告預算首次充值金額為9800元,其中,廣告預存款6000元,運營協助服務費3800元。

△綜合服務協議

如果項目推行不順利,能退款嗎?工作人員含糊地回復,廣告費第一次充值的6000元不能退。

隨後,央視財經記者再次仔細查看了合同約定的條款,上面明確寫到:「合同一經籤訂生效,相關費用(含服務費)無法退還,只可進行消耗與使用。」

現在,不僅是部分開店創業者在投訴,很多消費者也在投訴抖音平臺上出現的新問題,他們在抖音平臺上買到的商品,不僅是三無產品,而且還退貨無門。

在抖音上,河北姑娘小婷看到好幾個美妝博主推薦一個「爆款眼影」,而且寫的是正品,她毫不猶豫地在抖音平臺上下了單,買回來才發現是「平價替代」,顯然是仿品。

小婷隨即登錄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掃碼結果顯示:這個「爆款眼影」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都無法顯示,是一款徹頭徹尾的三無產品。

北京女孩倩倩在抖音上關注了很多美妝博主,在博主的推薦下,買了一款「紅石榴隔離遮護噴霧」,結果收到的卻是「紅石榴鮮感水活隔離噴霧」,明顯貨不對板。

△倩倩收到的物品和平臺上的商品對比

央視財經記者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系統,查詢後發現,無論是抖音小店商品詳情中展示的產品,還是倩倩收到的產品,都無法在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列表中查到。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查詢結果

央視財經記者也在抖音平臺的一家小店,購買了一款祛斑產品,但收到的貨物卻是「翼顏無暇美膚淨顏霜」,完全是兩款不一樣的東西。

當央視財經記者打算找抖音平臺的商家理論一番時,卻發現產品狀態已經顯示為「下架」。

更讓人無奈的是,小婷、倩倩和記者,都聯繫不到客服人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用戶突破了2.5億,國內月活用戶更是超過5個億。電商小店也發展迅猛,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案例,也逐漸增多。

國家明令禁止銷售、販賣的針孔攝像頭、迷你攝像機、微型攝像機等用於偷窺、偷拍、偷錄的違禁品,也可以在抖音平臺上輕鬆購買到。

△國家明令禁止銷售、販賣的微型攝像頭

按照我國現行刑法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但國家刑法的這些規定,在抖音平臺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展示銷售的短視頻裡,似乎毫無約束效果。

短評:

據說在大街上每擦肩而過10個人,就有1個是抖音的用戶。

新的網際網路產品,大家都歡迎,但銷售假貨,銷售違規違法產品,就是國法難容的事情。

央視財經記者並不是什麼資深的網際網路專家,即使是這樣,也能在抖音等平臺上,輕易地搜索到大量的三無、假冒偽劣、違規違法產品的銷售短視頻。這些短視頻平臺上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不僅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更擠壓著合法經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視頻可以短,但遵規守紀的尺寸絕不能短,任何一個網際網路企業都應該守土有責,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嚴格把關、履行責任,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利用自身掌握的渠道和數據資源,去做侵害商家以及消費利益的事情,是市場、消費者、國家監管部門不能允許的,我們期待著國家八部委聯合開展的「網劍」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能抓出真成績,解決好消費者面臨的真問題。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抖音網紅帶貨貓膩,想要購物不被騙,這幾條你必須懂!
    一、帶貨貓膩的調查近期相關政府人員對於電商平臺存在刷單的行為進行痛斥,同時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來遏制這一項行為的發生。除了這些電商平臺以外,近期中國相關組織的調查,抖音網紅帶貨也存在著刷單,而且還存在很多三無產品。因此相關平臺發文聲稱「短視頻,遵規守紀的尺寸不能短」。
  • B站up主親測抖音帶貨問題多,虛假宣傳、三無產品、維權困難!
    近日,B站某知名up主親身測評了一系列抖音帶貨產品,結果令人大跌眼鏡,買家秀與賣家秀嚴重不符,很明顯存在虛假宣傳及誤導嫌疑,甚至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一波激起千層浪,彈幕、評論中引起大家瘋狂吐槽。首先是一個套路滿滿的視頻"同款"產品,視頻中商家很明顯在引導用戶這是一個唱片機,但是博主收到貨後卻是車載香薰……被網友吐槽,抖音莫不是在騙我們智商稅?
  • 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
    &nbsp&nbsp&nbsp&nbsp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但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有刷單販子推出700元/月讓你成為帶貨小網紅。不過,這樣的局面或迎來改變。&nbsp&nbsp&nbsp&nbsp7月1日起,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國內首份《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正式實施。
  • 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時間:2020-07-27 12:25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小剛學長是做什麼的 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愛車的小夥伴們如果經常刷抖音的話,估計都有刷到過抖音小剛學長的視頻吧,他可是抖音上面非常火的一個汽車短視頻網紅。
  • 網紅直播刷單調查:"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
    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眾多和劉先生一樣的小商家原本寄希望通過直播帶貨實現的銷售額不僅無法實現,甚至完全無法覆蓋主播的出場費。  「能讓商家把『坑位費』(出場費)掙回來,就算是很有良心的網紅了。」經手過上千個網紅帶貨案例、深諳網紅運營的一位MCN機構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
  • 網紅「帶貨」再演瘋狂,一場直播一個漲停!
    前不久,李佳琦的直播翻車事件,品牌方與MCN機構互嗆也暴露普遍存在的刷量現象。這些負面事件,也將網紅帶貨始終站在風口浪尖上。雖說「網紅帶貨」也存在爭議,但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興起,從事數字營銷行業的相關公司,營銷渠道正在發生變化。
  • 吃「死神辣條」進醫院,「網紅食品」疑為三無產品
    新京報記者根據網傳涉事產品圖片的相關信息查詢發現,這款「死神辣條」實為一種整蠱產品,其外包裝上所留電話為空號,標稱的河北青蘋食品有限公司也「查無此廠」,疑為三無產品。事實上,在電商平臺上,與「死神辣條」類似的整蠱產品眾多,均號稱「網紅食品」,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生產許可證等相關信息不少存在缺失。
  • 首個直播帶貨規範7月施行:刷單、殺雛等亂象或得整治
    首個直播帶貨規範7月施行:刷單、殺雛等亂象或得整治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近日,中國廣告協會制定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範》(以下簡稱《規範》),7月1日起實施,重點規範直播帶貨行業刷單、虛假宣傳等情況。
  • 長紅學院一個新手怎麼做直播帶貨,抖音直播帶貨需要什麼條件,抖音...
    2019年已經過去,如果要回顧2019年湧現出的風口,除了短視頻,直播絕對算是最引人矚目的一個。 課程請聯繫班主任,阿善老師12年電商老兵,百萬團隊長領袖,長紅學院聯合創始人,秀探科技CEO,長復網絡顧問。 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1000億,同比增速近400%。
  • 短視頻達人湧向電商直播:單場帶貨達千萬,好人設能帶來高銷量嗎?
    帶著短視頻精心塑造的「人設」光環,短視頻達人的直播帶貨能力如何?近日,祝曉晗在抖音開啟電商直播專場,單場爆單5萬單;陳三廢gg、浪胃仙、美少女小惠、網不紅萌叔Joey等短視頻達人也都陸續涉足電商直播。頭部短視頻達人正加速布局電商直播賽道,打通「短視頻漲粉,直播變現」的路徑。電商直播的風口下,達人和機構都在積極布局求變。
  • DataEye-EDX Pro:網紅帶貨頻頻翻車,網紅真的比素人好用嗎?
    「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被立案調查」,「網紅帶貨雲南雙人遊虛假宣傳」……近期網紅帶貨翻車的消息層出不窮。2020年年初的疫情,讓本就發展火熱的直播電商勢頭更猛。以薇婭、李佳琦等為代表的網紅主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量神話,不斷證明自己的帶貨能力。「網紅帶貨」模式的爆火,讓商家們個個都想躍躍欲試,找網紅帶貨已然成為品牌營銷的新趨勢。
  • 抖音之後再無全民papi醬,短視頻網紅該何去何從
    同樣渠道碎片化,網紅無限細分化,每一個網紅背後雖然能聚集起一個小世界,但再無全民網紅。 現在馬後炮地回頭看看,papi醬當時紅的時間節點剛剛好,恰好踩在趕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潮水到來之前,紅得基本沒有競爭者。
  • 短視頻飛速崛起 直播帶貨如火如荼
    原標題:短視頻飛速崛起 直播帶貨如火如荼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直播帶貨飛速發展的一年。
  • 直播帶貨,也逃不過刷單造假
    當數據成為衡量主播們的唯一指標,漲粉刷單曬戰報,沒個上千萬的成績單,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直播帶貨圈裡混過。直播也是2020年的超級商業現象。尤其是一場疫情過後,各地政府紛紛出臺了扶持直播帶貨的計劃,直播帶貨的數據也越滾越誇張。上億的戰報,似乎都成了審美疲勞的「平均成績」。
  • 網紅「帶貨」再演瘋狂,一場直播一個漲停!更有...
    前不久,李佳琦的直播翻車事件,品牌方與MCN機構互嗆也暴露普遍存在的刷量現象。這些負面事件,也將網紅帶貨始終站在風口浪尖上。雖說「網紅帶貨」也存在爭議,但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興起,從事數字營銷行業的相關公司,營銷渠道正在發生變化。
  • 村村有網紅,人人可帶貨!濮陽首期短視頻電商培訓班隆重開班!
    村村有網紅,人人可帶貨。6月8號上午,「濮陽市首期村幹部短視頻直播電商培訓班」在西辛莊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隆重開班。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科長方巖俊、豫記新媒體總經理梁紅偉、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副院長陳治等出席開班儀式並在主席臺就座。
  • 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刷單、刷量、售假、帳號買賣
    當時正值抖音6000萬籤約羅永浩,各大平臺紛紛開始在直播帶貨上傾注資源,與直播帶貨相關的服務類公司也紛紛興起,但一切又處在魚龍混雜的狀態。  在珠海,嶽巍到了合作夥伴辦公樓下才發現這是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在成都,嶽巍帶團隊和產品去了才發現,要去談合作的MCN機構已經倒閉,辦公室早已更換了主人。
  • 抖音上網紅靠什麼賺錢 短視頻變現最好的機會來了
    雖然最終呈現出來的只是一個短視頻,紅人也只有一個,但在背後支持這個體系持續成長的卻是一個團隊。運營成本一般的網紅都是有的,那麼這些網紅靠什麼掙錢呢?
  • 直播帶貨刷單成風!這些套路,讓你哭訴無門
    記者調查發現,近萬億元的直播帶貨大市場中,不乏有物美價廉的好商品。但也有些直播帶貨依靠不正當手段營造虛假繁榮,暗藏刷單、商品以次充好等貓膩。  刷單成風,「銷售不過億,不好意思發戰報」  據CNNIC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65億,佔網購用戶的37.2%,佔直播用戶的47.3%。
  • 從網紅到明星,直播帶貨越來越像真人秀了
    初代網紅羅永浩的直播帶貨成績在過去4個月裡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從最初的首秀破億,到中期下滑90%,再到8月,隨著蘇寧的加入,老羅也刷新了個人記錄,2億。過去4個月,隨著網紅、明星和企業家們的入場,直播電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破圈,作為抖音一哥,羅永浩帶貨成績的U型曲線也映射出了這個行業的規律,即直播帶貨本質上是一種更具網感的電視購物,短期內明星大V的進入可以為品牌帶來曝光價值,但長期來看,需要具有網紅潛質的大V或是具有網感的明星,配合強大的供應鏈能力,把原本沒有賣出去的貨賣出去,從而實現直播帶貨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