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對手回來了!一網「起死回生」,恢復衛星發射,成功發射36顆

2020-12-2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智元

12月18日,一網公司(OneWeb)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36顆衛星。

聯盟號火箭於莫斯科時間15時26分(北京時間20時26分)點火起飛。衛星在4個小時內全部部署完畢。

此次發射任務由Arianespace航天公司和它的子公司Starsem共同完成,所使用的是俄制聯盟2-1b/「弗雷蓋特」型運載火箭。

衛星被送入450公裡高的軌道,隨後要利用自身電推進系統升至約1200公裡的工作軌道。

發射後,36顆衛星都已經確認收到信號。

4次,110顆衛星

2019年以來,一網共進行過4次發射任務,除了2019年第一次發射試驗衛星,剩下的都是在今年完成的。

前3次分別是:

2019年2月27日在法屬蓋亞那的蓋亞那太空中心發射的「6顆」原型試驗衛星;

2020年2月7日和3月21日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分兩次共發射的「68顆」衛星。

截至目前,一網在軌衛星數量已達「110顆」。

此前,一網初步規劃是要建立一個衛星總量「650顆」的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星座。

它的長遠目標與「SpaceX」相同,即通過低地球軌道的衛星群實現全球寬帶網際網路接入,讓地球上所有人隨時隨地都能「無縫上網」。

面向的市場包括「航空、海事、回程服務、社區WiFi和應急響應服務等。一網還將把連接學校和消除「數字鴻溝」作為服務重點。

一網的衛星由一網同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合資的「一網衛星公司」建造,採用「氙等離子體推力器」,配備與用戶和地面站連接用的「Ku和Ka波段天線」,每顆發射重量147.5公斤,採用1200公裡、傾角87.9度的低地軌道,通量至少為8吉比/秒,設計壽命5年以上。

前10顆原型衛星在法國土魯斯建造,而餘下的衛星均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新建的一座工廠生產。該廠2019年7月正式啟用,面積9800平米,設有兩條生產線,號稱能「日產兩顆」一網的衛星。

一網執行長12月1日接受採訪時稱,公司已全面恢復衛星生產工作,生產速度已恢復到一網申請破產前的「平均每周8顆」。

一網第一代星座的發射主要由Arianespace航天公司承擔。該公司2015年6月拿到了合同,合同規定,由Arianespace用聯盟號火箭開展「21次」第一階段發射任務。

這些發射將在庫魯、拜科努爾和俄本土的東方發射場三地進行。本次發射也是「第一次」在東方航天發射場進行。

成也新冠,敗也新冠

本次是一網走出破產保護後首次組網發射。

一網在2020年初就開始尋找投資,但受疫情影響,金融市場不景氣、市場波動大,其最大投資方「軟銀」拒絕提供額外資金,2020年3月27日,一網宣布申請破產。

而當時,一網剛剛進行了第三次組網發射。

發射並構建650顆衛星的網際網路星座,大概需要55億-70億美元資金,而在申請破產保護時,一網只籌到了34億美元資金,其中20億美元來自於軟銀,當時剛剛完成第三次發射,在軌衛星總數74顆,距離650顆的目標還很遠。

但是,「成也新冠,敗也新冠」,這句話用來形容一網最貼切不過了。

因為新冠造成的經濟衰退導致一網籌不到錢,也因為新冠帶來的「隔離」,讓新的投資方注意到了網際網路或者說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星座在未來的巨大潛力。

印度大財團Bharti旗下的海外子公司Bharti Global和英國政府今年7月以10億美元的出價贏得了對一網的競購,雙方各持有一網42.2%的股份。

Bharti財團創始人兼董事長Sunil Bharti Mittal看中了疫情以來全球各國在隔離中對寬帶的壓倒性的需求,他說,「這次疫情對各地的基礎設施都造成了負擔,世界很多地方的人幾乎沒有接入網際網路的機會。」

但是一網的衛星星座建成就可以大大推進「村村通」,其中潛力無比誘人。

而且印度還可以近水樓臺先嘗鮮—— 一網將在2022年中期為印度提供高速網服務。

大財團眼光果然毒辣。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一網能為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對於Bharti Global這家印度電信企業來說,這筆交易可為其帶來利用一網原始股東所做的「數十億美元」投資的機會。

而競購另一方——英國政府辯稱,「收購一網符合英國航天產業發展的總體戰略」。

英商務大臣夏爾馬說:「這一戰略性投資表明政府致力於航天業的長遠發展,我們要讓英國處於航天技術前沿」。

一網還需要大約「25億美元」以完成650顆衛星的部署,對此,一網新任CEO Neil Masterson持樂觀態度,Materson此前在湯森路透擔任運營部聯席首席。

Sunil Bharti Mittal也表示,為一網籌集更多資金是可能的;因為Bharti財團在過去18-24個月內已經為其他項目籌集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資金。

自從被Bharti Global和英國政府收購後不到一個月,一網就迅速恢復了全面運營——快速招聘、重啟發射、繼續建設地面站網絡,推進用戶終端的開發。

直到現在第四次發射圓滿成功,一網滿血復活。

先行一步的SpaceX星鏈,網速如何?

我們都知道一網並不是唯一一家利用衛星星座從太空提供高速網際網路的公司。

SpaceX,亞馬遜,Telesat都有網際網路衛星網絡的計劃。但一網的主要競爭對手是SpaceX.

因為目前只有它和SpaceX開始發射衛星了。

作為其巨型星座計劃的一部分,SpaceX自2019年以來已經發射了將近「900顆」星鏈衛星,是一網計劃總數的近1.5倍,而且SpaceX的計劃是至少「1.2萬顆」。

今年10月,星鏈已經開始測試服務,在美國西北部為用戶提供網絡服務。下圖就是星鏈終端的美圖。

那麼,星鏈的網速怎麼樣呢?

根據Reddit社區編制的速度列表,大多數測試用戶的網速,都在 SpaceX 給定的網速範圍內(50 Mbps 至 150 Mbps 之間)。

但很多用戶也表示經歷了短暫「斷網」。

SpaceX的COO Gwynne Shotwell也曾多次公開表示,星鏈初期表現會比較「顛簸」。

這是由於集中發射後衛星在各軌道面分布還不均勻,同時組網星數量不足(目前500餘顆)導致接收端「無星可連」,再結合星間切換,終端尚不成熟和組網星本身的迭代,掉線卡頓是星鏈在最初階段的事實情況,這與傳統靜止軌道通訊衛星定點之後就可穩定連接完全不同。

星鏈測試階段的情況就是這樣。

我們再回到一網,雖然現在已經滿血復活,但全面恢復運營之後,以大概「每月一次」的頻率進行發射,一網也要到2021年底前才能實現對北極區域的覆蓋,2022年5~6月份實現全球覆蓋(一網對北極區域的定義是北緯50度以上),2022年才能完成650顆衛星組網的初期星座部署工作。

那麼,衛星網際網路什麼時候才能普及應用?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SpaceX的對手回來了!一網「起死回生」,成功發射36顆
    【新智元導讀】12月18日,一網公司(OneWeb)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36顆新衛星。這是一網低軌寬帶網際網路星座的第四次發射,也是一網走出破產保護後的首次組網發射。截至目前,一網在軌衛星數量已達110顆。12月18日,一網公司(OneWeb)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36顆衛星。
  • SpaceX成功發射第40枚火箭, 這次為了臺灣衛星
    ▲此次發射任務徽標而此次搭載的是一顆具有特殊意義的衛星——臺灣首顆自主研發製造的地球探測衛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見識一下,寶島臺灣的這顆衛星。▲福爾摩沙衛星5號一覽表這顆衛星英文名為FORMOSAT-5,中文名稱福爾摩沙衛星5號,簡稱福衛5號。之所以取福爾摩沙為名,是根據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美麗」之意。
  • SpaceX成功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 在軌衛星數達240顆
    發射後,獵鷹9號火箭成功在SpaceX位於大西洋的無人回收船上著陸。雖然SpaceX成功回收了半片整流罩,但另一半錯過了回收船。此次任務是為SpaceX發射第四批Starlink衛星,該公司目前在軌的衛星約有180顆,此次發射將使其總數達到240顆。Starlink是個龐大的衛星網絡,旨在為全球每個角落提供網際網路覆蓋服務。
  • SpaceX又完成一次重要發射!將第三代GPS衛星送上太空
    今天凌晨,北京時間2020年7月1日4:10,SpaceX用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火箭完成一次重要發射任務,將美國第三代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III的第三顆組網衛星SV03成功部署到中地球軌道。公開資料顯示,GPS III將由A系列10顆和F系列22顆,共計32顆衛星組成。本次發射的是GPS IIIA系列第三顆衛星SV03。這顆衛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重4311千克,造價5.68億美元。
  • SpaceX發射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
    中新社休斯敦1月29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9日將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發射240顆「星鏈」衛星。據SpaceX官網消息,美東時間29日上午9時6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60顆衛星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約8分鐘後,火箭第一級返回並降落在大西洋上的無人駕駛回收船上。這是該火箭第一級第三次成功回收。火箭發射約1小時後,這批衛星被送至地球上空290千米處的靜止軌道。
  • SpaceX的老對手OneWeb死而復生,再次發送36顆衛星
    馬斯克的SpaceX今年以來出盡了風頭,但它此前的強大競爭對手OneWeb抓住了今年的尾巴,在破產後又有了新動作。日前,OneWeb發送了36顆新衛星,加入了他們現有的航天軌道。這是OneWeb自成立以來交付的第三批衛星,也是自今年年初他們被破產收購以來的首次發射。此次發射由一架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實施,這是OneWeb從歐洲航天公司Arianespace購買的。這些衛星將與OneWeb在3月份宣布破產前向太空發射的74顆衛星一道,在1200公裡高度的18個低地球軌道(LEO)上運行,成為他們龐大衛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
  • SpaceX為美國國家偵察局成功發射神秘間諜衛星
    今天凌晨,SpaceX公司成功為國家偵察局發射了一顆新的間諜衛星。國家偵察辦公室是國防部內的一個極其神秘的機構。這顆被稱為 「大猩猩」的神秘載荷於周六上午9點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升空。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今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量子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記者15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 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GPS導航衛星
    【TechWeb】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四晚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獵鷹9號」火箭,並在火箭發射約1個半小時後將美國太空軍的GPS衛星送入軌道。據悉,這顆GPS衛星被稱為GPS III Space Vehicle 04(簡稱SV04),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之一。在GPS III SV04發射成功後,在軌運行的主要GPS衛星達到31顆。
  • 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梁珂巖攝中青在線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凌晨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我國首顆Ku頻段高通量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2020年7月9日晚間,亞太6D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
  • 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美國成功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一、中國成功發射了一箭十三星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SpaceX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
    來源:TechWeb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批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本月晚些時候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據悉,SpaceX是在今年1月4日(距離發射日期僅10天)請求許可的。
  • 長徵六號成功為阿根廷用戶發射10顆遙感衛星
    長徵六號成功為阿根廷用戶發射10顆遙感衛星 2020-11-06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SpaceX首次動用七手火箭、二手整流罩用於發射客戶任務
    繼11月25日B1049.7首度創下「一箭七飛七回收」之後,今天B1051.7再度成功複製,誕生第二枚最高復用回收火箭。 同時也是一箭第七飛最高復用火箭、二手整流罩首次用於外部任務的商業發射。
  • 美「六手」一級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星鏈」衛星
    新華社華盛頓8月18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18日順利完成「星鏈」計劃第11次發射任務,用一枚「六手」第一級的「獵鷹9」運載火箭將61顆衛星送入太空。  這61顆衛星包括58顆「星鏈」衛星和3顆美國私營地球影像公司普蘭尼特的高解析度地球觀測衛星。
  • 勝利,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顆衛星,生意做到全世界!
    2020年5月12日9時16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物聯網技術的一次偉大突破,將基站從地面搬到太空!
  • 44次北鬥衛星發射100%成功
    本報西昌6月23日電 王玉磊、記者安普忠報導: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44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取得100%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北鬥唯一「母港」,承擔了全部北鬥衛星的發射任務。
  •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發射2顆行雲工程首發衛星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20年5月12日9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冠名為「快舟·傳祺GS4號」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命名為「武漢號」的「行雲二號」01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SpaceX公司完成今年衛星發射收官之作
    Space X公司在北京時間前日晚10時左右,美國當地時間昨日時刻Space X公司完成了今年的最後一次衛星發射,此次發射任務是用一枚B1059.5獵鷹9號火箭將美國偵察局一顆絕密衛星送入軌道。由於此次發射衛星任務是美國偵查局方面有保密要求,所以這次發射直播過程沒有二級火箭畫面,Space X公司只展示了一級火箭回收的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