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興隆
【「拾味揚州 世界美食之都的100個細節」徵文選刊】
淮揚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地方菜系中最具特色的風味菜餚之一。揚州美食天下聞名,精緻燦爛,是淮揚菜主要發源地,「開國第一宴」就是淮揚菜。
揚州炒飯聞名天下,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我不但看過而且還吃過。揚州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為更好地宣傳和擦亮這一張城市新名片,進一步鞏固、提升揚州美食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此,我找到了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紅案大師劉芝剛,劉大師是1996年迎賓館籌建時招進的第一批員工,2008年在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供職,2010年又回到迎賓館。現在他是瘦西湖友誼智助酒店的大廚,許多國內外友人都愛吃他做的揚州炒飯,為此,我慕名而來請他演示做揚州炒飯。
他將雞蛋在熱油中做成蛋花,然後將蛋花和油一起倒入事先備好的雞肉、火腿、蝦仁、筍丁、香菇和青豆等10多種輔料上,等油瀝乾再和蒸好的白秈米米飯一起攪勻,用大火炒。
只見他左手端鍋右手拿勺,在翻炒過程中不時地發出諧和而有節奏的聲響,此時炊具在他手中就像打擊的樂器,一場淮揚風味交響樂似乎正在上演。看,這哪是在炒飯,分明是在舞臺上進行「雜技」表演。「抖勺」是每一個淮揚菜大師都具備的基本功,只見他瀟灑地站好,氣定神閒,用手輕輕一抖,鍋內的炒飯就像錢塘江上撲岸而起的回頭潮,騰空之後又鋪天蓋地的反撲回來,激情澎湃一浪高過一浪。最後,他將鍋向上一揚,飯在空中優美地翻了一個身又被穩穩地接住,動作連貫一氣呵成,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讓人嘆為觀止。
金燦燦的炒飯出鍋了,倒進了玉盤之中,晶瑩透亮粒粒分明,就像有人在沙金之上用翡翠、鑽石、珍珠和瑪瑙等進行了點綴,色彩誘人,讓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挑起一小勺放入口中慢慢地品味起來,「呵呵,味道就是不一樣」,其香潤可口,爽而不膩,這是我所吃過的最好吃的炒飯,這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意義非凡。
劉大師說,揚州炒飯色香味俱全,有多種炒法,目前已制定了「揚州」標準,但外面仍有人打著「揚州炒飯」的旗號,其實他們是掛羊頭賣狗肉。
見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為了不浪費糧食他讓我採用替代品進行嘗試,結果撒了一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功夫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我只練習了幾下,就感到手臂酸痛,而他們每天卻要為客人炒那麼多的飯菜,可見工作在一線的大廚是多麼的不易。
我有感而發,寫了一首《到了揚州不想走》的歌:
蜿蜒的大運河,/流到淮河口,/流出浪花一朵朵,/流出美食文化一首歌。/風兒風兒輕悠悠,/夢裡幾度到揚州,/淮揚美食在心頭,/美食之都來牽手,/四海賓客皆朋友,/小酌一杯情滿樓。
(白)
揚州炒飯遍全球,/文思豆腐真爽口,蟹黃湯包味醇厚,/鹽水老鵝最搶手,/紫砂火鍋悶羊肉,/清燉蟹粉獅子頭。
(唱)
色香味形最講究,/吃在揚州,喝在揚州,/到了揚州就不想走,/到了揚州就不想走,/就不想走。
美麗的瘦西湖,/純似一壺酒,/醉了桃花醉了柳,/醉了船娘水上蕩輕舟,/月兒月兒慢些走,/二十四橋遊一遊,/美食飄香景依舊,/天下珍饈屬揚州,/味美景秀情長留,/其樂融融放歌喉。
(白)
大煮乾絲拌麻油,/維揚一絕炒軟兜,/美味留香在唇口,/一首小曲一杯酒,/瘦西湖畔舞衣袖,/今朝不醉不罷休。
(唱)
維揚佳餚美名留,/吃在揚州,喝在揚州。/到了揚州就不想走,/到了揚州就不想走,/哈-哈!/就不想走!
這讓倒想起北京全聚德烤鴨。「到北京如果不吃全聚得燒鴨,就等於沒去過北京,同理,到揚州不吃淮揚菜,也等於沒來過揚州。」揚州美食不僅是一種文化、一門藝術,也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