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是大俠金庸先生的一部武俠力作,朱元璋曾經在其中嶄露頭角。歷史上朱元璋和明教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呢?朱元璋真的加入過明教嗎?明朝的國號「明」是從明教來的嗎?
明教在華夏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它原來的名字叫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Mani)所創,這個教其實是個大雜燴,涵蓋眾多,糅合了襖教、佛教、基督教等,其教義是說世界上有兩股力量,一明一暗,明就是善,是理,暗是惡是欲,光明所到之處黑暗勢必會被消滅。
明教不殺生,教徒穿白衣,戴白帽,天黑後才可以吃飯。
唐武后廷載元年(公園694年),明教傳到了回鶻,被回鶻人信奉為國教,後來回鶻協助大唐徵戰沙場,大唐不得不保護回鶻,其所信奉的明教也漸漸從境外傳入到了華夏。
明教在華夏傳播的時,因為其神像中的摩尼和夷數(耶穌)都是高鼻凹眼,黃頭髮,教徒平時還吃素,所以百姓都叫他們「吃菜事魔」,以訛傳訛中,明教也被傳成了「魔教」。《倚天屠龍記》中江湖傳言中的魔教就是這樣來的。
元朝統治時,蒙古人幼稚落後,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卻要統治幾千萬人的華夏,他們統治手段非常拙劣,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就是漢人和南人。作為最底層的漢人和南人,性命和家財沒有一點保障,隨時被打,被殺,被抄家,被沒收,命如草芥,生如螻蟻。
此時明教在黑暗之中抬起了頭,在底層民眾之間開始茁壯成長。明教提倡素食,節省,讓貧困百姓減輕負擔。除此之外,眾多教眾還湊錢作為教中經費,救濟有難的教眾。
彌勒教和白蓮教都脫身於佛教的淨土宗,一個叫彌勒淨土,一個叫彌陀淨土,兩者教義都是在如來滅度後,世界跟著崩壞,大家也在等彌勒佛(未來佛)出世來拯救蒼生。明教和彌勒教還有白蓮教在教義上有相通之處,並且都在窮苦百姓中廣為流傳,漸漸的三教融合到了一起。
元順帝至正四年,河南淮北地區連著下了二十多天的暴雨,致使黃河水暴漲,白茅堤、金堤等黃河堤壩決口。濟寧、定陶、巨野等地水災泛濫,周圍百姓苦不堪言。
元朝丞相脫脫決定展開大規模治理黃河的工程,水利專家賈魯擔任這次治河工程的總指揮,徵調十七萬軍民來治理黃河。元末官吏貪汙受賄之風盛行,元朝廷下撥的工程款和夥食費被剋扣的厲害,導致民工在大量體力勞動下居然還吃不飽飯,餓死和被虐待而死的不計其數,「死者枕藉於道,哀苦聲聞於天」。老公們都盼著有救世主幫他們脫離苦海。
欒城人韓山童本是白蓮教人,但平時也宣揚彌勒佛出世來挽救蒼生的教義,而後來起事時,他又自稱「明王」,從他這一系列的教義宣揚和稱呼上看,當時白蓮教、彌勒教和明教已經三合一了,成為了百姓抵抗元朝的精神信仰了。
韓山童看準治理黃河的勞工深受煎熬的時機,提前偷偷放出一個偈語:「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然後他帶人「碰巧」挖出了一隻眼的石像,消息傳出來,眾黃河勞工議論紛紛。眼看時機成熟,韓山童召集三千人在白鹿莊聚義,商討造反。大家推崇韓山童做大家首領,稱他為彌勒佛轉世,尊為「明王」。
無奈韓山童時運不濟,白鹿莊聚義時被元軍所殺,他的下屬劉福通尋到了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在亳州建立政權,恢復了大宋,年號龍鳳,尊稱韓林兒「小明王」。
韓宋政權崛起的背後就是三教合一影子。
朱元璋當年投身在濠州造反起義的郭子興,郭子興名義上也是韓宋政權下的駐濠州大元帥,所以朱元璋加入的就是三教合一的韓宋政權,他和明教脫不開干係。
獲取天下後,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彼時他手下多數不是郭子興的部下就是小明王韓林兒的舊部下,反正都是明教的教徒。所以取國號為「明」就是對這幫老人的一個交代,表明現在所立政權還是小明王一系,大家傳承有序,恢復的是大宋的天下,也都是明教中人。
取國號「明」也是對天下百姓的一個交代,因為明教教徒一直在抵抗壓迫,在等待自己的「明王」降世,然後帶領大家走向光明。朱元璋取國號為「明」就是告訴天下百姓,明王已經臨世,開始帶領大家走向光明了,不要再造反了。
陰陽學中說,南方為火,為陽,顏色赤,北方為水,屬陰,顏色黑。蒙古人從北方草原來,最後南方的火克制住了北方的水,以陽消陰,以明克暗,趕走了蒙古人,選擇國號為「明」也暗合「朱明」之說。
對於儒生來說,「明」是光亮的意思,分開為日和月,古代祭祀中就有朝日夕月的說法,所以國號為「明」也符合儒生的意識範疇。
明朝的國號「明」有來自明教的影響,也有風水學上依據,也能讓朱元璋手下儒生官員認可,所以「明」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國號。
其實對於朱元璋來說,明教、白蓮教抑或彌勒教不過是他獲取天下,統治九州的工具罷了,國號為「明」也是給這個工具一個完美的交代。
在他稱帝的第一年,朱元璋就下令禁止一切的邪教,尤其是明教、白蓮教和彌勒教,「禁止師巫邪術」,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工具一旦用完就被朱元璋無情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