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
足球繞杆跑女生表現比男生好?
#同一所學校,男生和女生足球繞杆跑成績對比#
10月9日,2019年下城區中小學生體能素質檢測在下城區體育中心進行。從本次檢測活動看,足球繞杆跑男生比不上女生的說法似乎站不住腳,當天男生的表現大部分比女生要好。倒是坐位體前屈項目成了男生的最痛,平均成績和女生比差了將近10釐米。
足球繞杆跑,練和不練差別大
本次檢測活動分為中學組(初中二年級)和小學組(六年級)。
各所小學隨機抽測20名學生,六個檢測項目為:坐位體前屈、5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鐘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足球20米直線運球繞杆停球6項。
各所初中隨機抽測20名學生,項目分別為:50米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足球20米直線運球繞杆停球6項。
足球20米直線運球繞杆停球項目是今年新增的,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直播現場本報記者注意到,參加抽測的學生運球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行雲流水般一會兒就到了終點,有的不是將球運丟了,就是運過頭了。男生的滿分線是14秒,但是有的學生花了20多秒才到終點,而最快的學生成績是8秒9。
「第一次9秒1的,自己要求再來一次。第二次8秒9,我想爭取快一點。」
#閆豐良動作很流暢#
求知小學六二班的閆豐良第一次成績出來的時候,裁判已經很驚訝了,更驚訝的是已經滿分的他向裁判要求再測一次!他告訴本報記者,這個成績在他意料之中,自己是校足球隊隊員,平時球踢得比較多,球感比較好,一起來的同學成績其實都不錯。
場邊擔任裁判的杭師大體育健康學院大哥哥大姐姐也閒不住,下場自己試了一下,結果球運著運著也不聽使喚了。
「你這12秒了,9秒根本到不了,哈哈。」幫他掐表的同學笑翻了,看來不練真的是不行。
「我這次成績是14秒。我們班男孩子最好成績是12秒。」
永天實驗小學的孫嘉蔚第一次就在足球繞杆跑項目上拿了滿分,她的這個成績比很多男生都好,但是她和同學都說,這個項目班裡男生還是普遍要好一點,她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主要是學校體育課一直都在練。
根據檢測統計,足球繞杆跑項目女生表現最好的是德天實驗小學的嚴格,她11.7秒的成績,讓很多男生都望塵莫及。
「女足是德天實驗小學的特色,她們這個表現不稀奇。」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體育教研員趙一峰告訴本報記者,這個項目練和不練,差別是很大的。
坐位體前屈,男生甘拜下風
「你這個成績差不多95分。」
下城區體育場角落裡,是當天坐位體前屈項目的測試點,有位女生過來脫掉鞋子,沒有拉伸預熱的情況下,雙手手指一下子就推到了15釐米的位置,身體再努力往前夠了一下,就達到了16釐米。
對於參加測試的女生來說,15釐米的坐位體前屈並不太難,而對於大多數男生來說,刻度表向前推動每一釐米都是那麼的艱難。
測試現場本報記者看到有個男生,已經使盡身上所有的力氣向前傾,刻度表的成績只有0.4釐米,對他來說每一毫米似乎都是天塹。
「我的成績是11.2釐米。當時感覺膝蓋以下兩根筋非常疼,我想超過自己原來10釐米紀錄,就一直往前夠,才拿到了這個成績。」
文龍巷小學六年級金天是當天小學組仰臥起坐做得最多的,1分鐘內他做了62個,體育項目是他的強項,但是坐位體前屈這個項目卻成了他的「痛」。他告訴本報記者,平時在班裡女生成績多是10多釐米,還有很多能達到20多釐米,這個項目上他完全沒有和女生較勁的想法——「這個想法感覺不太好(笑)」。
本次檢測坐位體前屈項目成績最好的是文龍巷小學的楊初穎,她的成績是27.4釐米,她還有兩個同學成績分別是24.4和23.5釐米,怪不得金天沒有絲毫抵抗的想法。
「以前在學校裡好像比這個稍微長一點,今天的成績也比較滿意。」楊初穎告訴本報記者,她從小就學舞蹈,舞蹈課上老師會要求壓腿拉韌帶,每天在家裡做立位體前屈的時候,也儘量去夠用手掌背在腿後夠地面,沒有特殊情況每天15次,一直堅持到現在。
#楊初穎立位體前屈雙手往後夠#
「每天都堅持這樣做,有這個柔韌度在的話,坐位體前屈差不多18釐米以上。」楊初穎說,小的時候自己的柔韌性並不好,舞蹈老師曾經說過她的腰比較硬,為了提高柔韌性,有時候爸爸媽媽甚至坐在她的背上幫她壓韌帶。
「女生學舞蹈的比較多,做這個動作更加容易達到要求。男生可能更喜歡足球這類項目,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坐位體前屈比較痛苦,可能平時也不太去練。」
文龍巷小學六二班班主任黃老師告訴本報記者,班裡有個男生這次成績只有4釐米。固然有柔韌性不夠好的一方面,也有其他的原因——「他腿太長了,手夠不著啊」。
要想好成績,還是離不開堅持
跳繩一直是女生的強項,不過本次檢測小學組1分鐘跳繩成績最好的是個男生,217個。
「婁軒瑞從小就比較愛運動,田徑隊、三跳隊都要他,而且雙飛跳得也很好。在下城區應該拿過第二名,市裡面去比賽過的。」下城區朝暉中學、江心島小學體育老師陳法舜告訴本報記者,他們這個學生最好可以跳到230多個。
「比平時差一點,平時220多左右。」江心島小學六年級學生婁軒瑞告訴本報記者,從一年級開始跳繩,除了學校裡訓練之外,每天回家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跳三組,每組200個,如果達不到200個,爸爸媽媽會要求他加練幾組。
婁軒瑞的跳繩經驗:
每天都要堅持練習。動作要跳得輕、跳得快。跳繩的時候整個人不能繃得太緊,要放鬆一些,然後甩繩幅度小一點。
楊初穎坐位體前屈經驗:
每天做立位體前屈15次,這樣身體的柔韌性就能保持了。剛開始的時候我就是坐在床上,然後去夠自己的腳尖,然後目標更遠一點,慢慢的一點一點可以超過原來的成績。
金天的仰臥起坐經驗:
每天的練習是非常重要。要持之以恆,比如說每天練60個,練了一個月之後,慢慢往上增加。到後面就是到的就是不需要人壓,就可以自己這樣往上做。
#文龍巷小學蔡曉峰老師展示立位體前屈動作,促進坐位體前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