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絕症老人擔心變成植物人,選擇去瑞士接受安樂死

2020-12-23 騰訊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英國有一名年屆七旬的老人家七年前不幸被診斷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疾病,由於這種疾病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老人家打算在自己變成植物人之前進行安樂死,並希望能夠安詳地離去。

據媒體報導,現年70歲的戴夫·芬利來自英國蘇格蘭港城敦提,他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也稱肌肉萎縮症)已經七年了,七年來他一直與疾病頑強地鬥爭。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目前是一種絕症,隨著疾病的發展,戴夫·芬利的身體機能越來越差,現在連簡單的吞咽和呼吸都出現困難。戴夫·芬利擔心自己以後會變成植物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要戴著鼻飼管和呼吸機活命,於是他艱難地決定去瑞士進行安樂死,在生命最後一刻安詳地離去。

戴夫·芬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說:「得了這種病基本上就朝著植物人的方向發展了,到時候我既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只能靠眨眼睛來和外界交流,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我會堅持多久。我為什麼要忍受這種痛苦呢?很多人生命最後一刻都非常痛苦。」

戴夫·芬利說幸好在瑞士安樂死是合法的,選擇這種方式至少可以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戴夫·芬利說自己最近一直感覺身體越來越差,因此想要趕在變成植物人之前結束生命。戴夫·芬利說他現在還能走路,也還能去酒吧裡喝喝酒聊聊天,但是如果沒有安樂死一定會癱瘓下來。戴夫·芬利說當年自己最開始是發現左腿有輕微疼痛,後來一整條腿都變得麻木了,直到七年前才確診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但是戴夫·芬利一開始不敢告訴家人,直到2015年他的母親多琳去世後,他才向家人透露了自己的病情。

圖為瑞士的「尊嚴」醫院

戴夫·芬利說家人們對他的決定也表示了支持,因為親人們都知道如果任由疾病的發展,他將面臨更大的痛苦。據媒體報導,戴夫·芬利準備在瑞士一家名叫「尊嚴」的醫院裡接受安樂死,費用大概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萬元)。

相關焦點

  • 「我想在一頓溫馨晚餐後死去」,紐西蘭絕症者的安樂死合法化遺願...
    作者 | 姚家怡全文共 5829 字,閱讀大約需要 12 分鐘「我非常高興,紐西蘭的絕症病人將獲得一項發言權:關於終結自己的生命。」這是維克斯(Matt Vickers)接受BBC採訪時說的一句話,他的妻子曾是積極推動紐西蘭安樂死合法化的絕症病人,不過直至她去世,安樂死合法化仍未得到通過。
  • 鳳凰獨家丨安樂死為何在瑞士成了賺錢生意
    揭密瑞士安樂死真相》日前,《腫瘤情報局》刊發了臺灣地區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飽受胰腺癌痛折磨而選擇前往瑞士,在「協助死亡」組織的幫助下終止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他對於生命的選擇,以及為何在瑞士選擇結束自已的生命?而其所謂的安樂死中的「協助死亡」是否是自殺行為?真正的「安樂死」是什麼?
  • 外國人以後還能來瑞士安樂死嗎?
    但隨著明年將至,她也許再也不能前往德國。Preisig運作著「生命周期」(Lifecircle),這是在瑞士協助安樂死的機構之一,卻可能受到下個月德國法案辯論結果的衝擊。瑞士是目前唯一協助外籍公民實施安樂死的國家。迄今為止,前來尋求幫助從而結束生命的最大群體來自於德國和英國。今年,這兩個國家都在致力於擺脫本國安樂死合法化的困境。
  • 長壽的合理性受到挑戰:104歲科學家將飛瑞士安樂死,稱非常遺憾活到了這個年紀
    「我認為,像我這樣的老人應該擁有選擇自願安樂死的權利。」Goodall說。Goodall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一個人一旦過了中年,他應盡的社會責任就已經完成,這個人就可以自由地選擇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如果一個人選擇死亡,那也是公平的,其他人不應該幹預。在大多數國家,自願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都是違法的。
  • 104歲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我很遺憾活到了這個年紀
    這下,老人生氣了。明明自己身心都有餘力,你們卻以年紀大不要我,這不是赤裸裸的年齡歧視嗎!老人還讓自己的孩子去找學校領導談話,表示父親不應該就此被遺棄。其實,老人做的是學校的義工,但不能工作讓他覺得自己徹底就是一個廢人了,他情感上完全無法接受。
  • 【關注】揭秘瑞士安樂死過程 離世最後步驟由自己完成
    (澳大利亞科學家古道爾)古道爾被實施安樂死,讓人再次聚焦安樂死和瑞士的「輔助自殺」機構。我們常說安樂死,嚴格定義應該是協助病人自殺。即使在瑞士也規定,醫護人員也不能在病人的要求下為他了卻生命,只能提供藥物及或工具,協助病人結束生命,所以無論是服藥或是注射,病人都需自己執行最後步驟,不能假手他人。目前瑞士有兩大安樂死機構—一家是為古道爾教授服務的EXIT,另一家是Dignitas(尊嚴)。
  • 趣聊英語|澳大利亞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朋友,瑞士安樂死了解下?
    看到則澳104歲科學家赴瑞士的新聞,不禁好奇,安樂死還要去國外?說實話,以前心卻是聽說過安樂死這麼一個詞,emmm……好像就是很舒服的死吧,套用安樂公劉小禪的話應該會是「此法好,不痛苦」要是再加句「你值得擁有」是不是妥妥的廣告味?話說阿鬥那句「此間樂不思蜀」還真是說的挺像廣告語,難道當時咱阿鬥是在給孫皓「案例」這波俘虜的待遇嗎?
  • 安樂死:中途變卦怎麼辦?
    根據荷蘭檢察官公開的有限信息,這起被起訴的安樂死案件發生在2016年,被執行者是一位74歲患有痴呆症的女性,雖然她在那5年前,就寫了安樂死的意願書,但其後既有表達過想去死也表達過還不想死之類的說法,並在被執行安樂死的時候,還有反抗的行為,這位暫未被具名的女醫生因而被指控違反了安樂死規定,沒有去反覆確認患者是否仍然想去死。
  • 臺灣名嘴罹患胰臟癌,最後選擇安樂死……
    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視頻臺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胰臟癌,不堪病痛的折磨,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選擇安樂死,近日傅達仁生前最後的視頻在網絡上曝光。他的選擇在網絡上再次掀起討論,有人認為他很勇敢,也有人認為他不熱愛自己的生命。
  • 臺灣名嘴安樂死,為什麼廣受爭議
    ,選擇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樂死。也許每一個人面臨這種選擇時,都會很無奈。臺灣名嘴傅達仁的安樂死之所以廣受爭議,在於安樂死的問題,既是道德問題,又是一個法律問題。從道德倫理方面來講,中國人兒女講盡孝,朋友講關愛。市民的普遍看法,總覺得活著比死了好,很多人不願意接受,不敢接受安樂死。就目前身體健康的人群而言,他們是估計不到要求安樂死的人們群的承受能力,對於他們而言,更是很難預測得到的這種瀕臨死亡之前的痛苦。
  • 傅俊豪:我陪爸爸去瑞士執行安樂死
    傅達仁,臺灣家喻戶曉的體育主播,做過籃球運動員、教練、記者、主播,2018年6月7日,成為亞洲第一位「安樂死」的人。
  • 臺灣名嘴安樂死的過程曝光:體面告別,沒有遺憾
    因病痛痛苦不堪,傅達仁想到了安樂死。據BBC報導, 2017年底,傅達仁成為了瑞士協助自殺組織"尊嚴"(Dignitas)的會員,帶著妻兒遠赴瑞士進行"最後一趟旅程"。但因為捨不得家人,加上兒子生病,因此決定返回臺灣。2018年2月,傅達仁的獨子完婚,他興奮地四處分享喜悅,為了不讓兒子在蜜月期間承受喪父之痛,他又接受了近四個月的治療。
  • 西班牙立法允許安樂死
    西班牙立法者本周提出了一項法案,允許該國「安樂死」,完成了一個關鍵步驟,使西班牙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允許身患絕症的病人選擇結束生命的國家之一。立法者投票表決的法律草案於2月首次提出,希望刪除西班牙刑法中禁止任何人協助絕症患者死亡的一個方面。
  • 揭開瑞士安樂死組織的神秘面紗
    瑞士很早就允許安樂死,是少數開放外國人到當地進行安樂死的國家,因此吸引不少有意結束生命,但自身國家卻不容許安樂死的人士,前往瑞士展開
  • 澳104歲科學家瑞士安樂死 曾摔倒在地板上兩天後才被人發現
    科學家瑞士安樂死。一位104歲的澳大利亞科學家本周乘飛機前往瑞士一家安樂死機構,他表示,毫不懷疑周四的計劃,並希望他的例子能夠引起人們對老齡化和死亡問題的關注。「我的能力和視力正在下降,我不想再以這種方式生活。」在上次的新聞發布會上大衛·古德爾坐在輪椅上告訴記者。
  • 臺灣安樂死主持人曾是體育健將 還上過央視春晚
    2018年6月,他選擇了前往瑞士,在這個目前全球唯一一個接受外國人在自己國家進行「安樂死」(陪伴性自殺accompanied suicide)的國家,在至親的左右陪伴下,自己從醫生手中接下致命的「毒藥」,一口一口喝下,最後倒在自己兒子的懷中,閉上眼睛,漸漸失去呼吸心跳。為自己的一生劃下句點,享年86歲。
  • 傅達仁安樂死全過程:在親人陪伴中喝下4口毒藥,過程讓眾人淚崩
    美國的俄勒岡州1994年的時候,是第一個允許醫生為只有半年壽命的絕症患者實施安樂死的州,從1997年開始正是頒布法令一直到現在,已經有了200多名絕症患者選擇了安樂死。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其實是在確定了有生命的人已經患上了絕症之後,並且沒有任何辦法能夠為他減輕痛苦的條件下,病人自願並且家人統一之後,還需要經過專門的機構同意了之後,然後醫生實施一種讓患者在毫無痛感的情況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的一種辦法,現在全世界只有九個國家開放了安樂死這個條件,但是只有瑞士這一個國家,願意給其他國家的人提供安樂死。
  • 口述:我陪爸爸去瑞士執行安樂死|故事FM
    傅達仁,臺灣家喻戶曉的體育主播,一生傳奇,做過籃球運動員、教練、記者、主播,2018 年 6 月 7 日,成為了亞洲第一位「安樂死」的人。2017 年初,爸爸被檢查出胰腺癌,他決定放棄積極治療,選擇安寧療護。但是腸絞痛,左眼白內障近乎全盲等問題一直困擾他。在此期間,爸爸開始積極尋找資料,並通過瑞士朋友的幫助,了解到瑞士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為外國人提供「善終」的地方。
  • 日本女子在瑞士「安樂死」的全程,從清醒到離世,過程催人淚下
    不少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中離世,不少病人甚至想要尋求安樂死,但由於法律不允許,也只能苦苦忍受著病痛,直到有一天被病魔打敗,結束生命。 前幾年在網上還有不少網友發起討論,身患絕症的患者,苦苦堅守生存,這到底是患者本身的求生意志,還是家人想要留住的念想。 人活著,就好,對家屬是一種安慰,但患者卻並不想沒有尊嚴的活著,比如日本這位女子小島,她就在最後選擇了安樂死,解救了家人,也讓自己得到了救贖,這是怎麼回事呢?
  • 51歲老太被安樂死,全家看她喝下老鼠藥!安樂死合法真的好嗎?
    隨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到77歲(2019年數據),身邊越來越多人老去,我們忌諱談「死」的觀念似乎正在改變。死亡,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是患者自己,還是身邊的親人。 談論「生老病死」,總有件事是無法繞開的,那便是「患者能否決定自己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