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傳統半湯小吃之——粉湯羊血

2021-02-17 西安旅行與娛樂

粉湯羊血,又稱粉湯血豆腐、粉湯紅絲,是陝西的傳統名吃。

粉湯羊血最早是一種民間食物,後來才被商人廚師引進店肆之中。陝西人喜歡養羊,也喜歡吃羊,從周秦漢唐以來就有吃羊的傳統。羊的渾身是寶,而羊血最是鮮嫩,深受陝西人的喜愛。

粉湯羊血,據說源於西安市南院門一個擺羊血攤的王金堂,在20世紀初對粗放式羊血吃法的改進。所以,到了21世紀人們仍說,最好的粉湯羊血是西安王記家的。但這個王記店早已不復存在。50年代時,這家店還生意興隆。那時的王記店,只小小一間門面,幾張簡陋的桌子,爐灶就設在店門口,顧客們坐好後,對操作過程看得一清二楚。

 這粉湯羊血的製作要求也很高。光主要佐料就有三道工序,一是把花椒、桂皮、草果、胡椒、砂仁、桂枝、上元桂、小茴香、八角、玉果、乾薑片、良姜、寇仁、丁香等十五樣調料按比例配合碾碎熬製成的佐料,二是生豬油在煮過的調料水中熬煮成的臘油汁,最後就是陝西人必不可少的油潑辣子。切羊血也很講究,切羊血的刀法稱為「四平刀」,即刀身前後,上下均保持平,刀長20釐米、寬8釐米,刀身要薄,刀刃要平。裡面的粉絲用的最多的是澱粉製成的粉絲。

 
這粉湯羊血原是要泡饃吃的,顧客先自己將饃用手掰作銅錢般大小的塊,再由服務員送至掌勺師傅手中。也可以自己要了湯拿餅泡著吃。 粉湯羊血講究「麻、辣、鹹、香、光、嫩」。羊血鮮嫩爽滑,沒有絲毫腥味,辣椒油讓整個碗都是通紅的,吃得嘴角發麻、滿頭大汗,感覺很是舒服。

往期回顧

麵食王國裡的完美異類—甑糕

陝西八大怪,麵條像褲帶——biang biang面

長安第一雞

誰能代表西安,成為泡饃界的扛把子

以吃與玩為名,陪你看遍最純粹的長安城

有情懷,有態度,有愛心

一路我們同行

E&t社區

新浪微博:@西安旅行與娛樂

今日頭條:    西安Et社區

相關焦點

  • 春發芽葫蘆頭、惠記粉湯羊血|跟著西安本地人去覓食
    梆梆肉是陝西省西安地區傳統風味小吃。是由豬大腸燻制而成的一種肉食品。一般是利用木屑、茶葉、鋸末、柏枝、穀草等不完全燃燒時的濃煙,使之吸收,增加食物特殊香味。梆梆肉色澤紅潤,肉嫩味醇,薰香濃鬱,越嚼越香。
  • 陝西美食——咥在西安!
    粉湯羊血    粉湯羊血是陝西地區傳統名吃之一,由制血、配調料和泡饃三個步驟精製而成。食時配以粉絲、香菜等輔料。羊血鮮嫩、粉絲光滑筋軟、辣香撲鼻。寒冬食用為最佳。據《陝西傳統風味小吃》一書描寫為:「麻、辣、鹹、香、光、嫩。羊血鮮嫩,入口光滑,調料多樣,辣香撲鼻,助人食慾,有利消化。」粉湯羊血,又稱粉湯血豆腐、粉湯紅絲,是陝西省著名的傳統風味半湯類小吃。粉湯羊血,營養成分較為全面,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有機鐵的微量元素含量是所有小吃中最多的。
  • 以前粉湯羊血一天賣五六百碗 現在賣上千碗《裝臺》取景地店老闆...
    8號中午飯點時間,小南門裡的惠記粉湯羊血店門口排起長隊。記者看到店裡的座位早已坐滿,不少顧客乾脆坐在店外的小桌前,吃著熱氣騰騰、麻辣鮮香的粉湯羊血。因為電視劇《裝臺》的熱播,這個曾是《裝臺》取景地之一的小店,又一次引起人們熱議,更有許多人慕名前來品嘗這道西安名小吃。
  • 《裝臺》帶火了陝西美食,陝西這五大流派的餄餎你吃全了嗎?
    前兩天剛剛熱播完畢電視劇《裝臺》這兩天依然熱度不減儼然已經成為了咱們陝西美食的種草機其中一個片段又讓「粉湯羊血」火了一把其實不單是粉湯養血羊血餄餎也是陝西人抵禦寒冬的必備餄餎,也叫河漏、和樂,陝西叫huóluo,是將豌豆面莜麥麵、蕎麥麵或其他雜豆面和軟,用餄餎床子(一種木製或鐵製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
  • 看《裝臺》吃同款陝西美食 你吃過幾樣?
    電視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陝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被大家稱為「陝西美食文化宣傳片」,看看電視劇裡都有哪些陝西美食吧!褲帶面褲帶面顧名思義是指面的寬度好像褲帶一樣,褲帶面起源於陝西關中,是在當地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陝西八大怪中有一個關於美食的,就是「麵條像褲帶」。
  • 據說只有吃遍了陝西小吃,你才能真正了解陝西人!【樂·分享】
    說起陝西美食和小吃,每個老陝都能洋洋灑灑說上一番。
  • 秋冬季節的陝西,是羊肉味兒的~
    陝西人愛吃羊肉。據說,沒有一隻羊能完整地走出陝西,尤其是冬天。一隻羊,從頭到蹄子全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羊耳朵湯、羊腦窩湯、羊口腮湯、羊舌頭湯、羊肚絲湯、羊小肚湯、羊蹄筋湯、羊雜湯、羊肉湯、水盆羊肉、羊肉泡饃、粉湯羊血、烤羊肉、麻辣羊蹄……當你來陝西就會知道,他們有多愛吃羊肉。
  • 一個饃竟讓陝西人吃出了花!史上最全陝西饃整理,吃貨必備!
    陝西愛吃麵也會做面,給他一袋麵粉,能還你一個奇蹟!給他一個饃,他就能做出花來!在陝西,有種風靡全國的小吃叫夾饃,但並不僅僅只是肉夾饃那麼簡單!對於一個老陝來說:給他一個饃,就能夾遍全世界!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肉夾饃的叫法源自於古漢語中。傳統的陝西臘汁肉夾饃的製作方法包括滷汁臘肉的製作和白吉饃的製作。主要選用五花豬肉、麵粉、高湯等原料加入各種香料和調味料加工而成,肉香、饃脆、瓤鬆軟。
  • 賈平凹:舌尖上的西北——陝西小吃
    由此,當我在作陝西歷史的、經濟的、文化的考察時,小吃就不能不引起我的興趣了。十分慶幸的是,興趣的逗引,拿筆作錄,不期而然地使我更了解了我們陝西,了解了我們陝西的人的秉性,也於我的創作實在是有了非淺的受用呢。
  • 【陝西小吃】賈平凹:陝西小吃小識錄
    粉魚   名曰魚,其實並不似魚,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戲謔者誇口為手工一一捏制,遂使外人嘆為觀止。 秦人老少皆能作,依涼水加白礬將豆粉搓成硬團,後以涼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韌性。殊不知漿水面味在於淡,淡方是食物本味、真味,飲食是衛護人的生命的,如果自視高雅,追求滋味精美,那將會本末倒置,反害了卿卿健康。曾風傳:漿水致癌,此惡意中傷。 辣子蒜羊血   將羊扳倒,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熱血接入盆中。
  • 是時候像個陝西人一樣去咥泡饃了!
    🍲於記三鮮煮饃地址:柿園路12號東關小學旁粉湯羊血裡主要有羊血、粉絲、豆腐、青菜,饃可以泡著吃,也可以讓師傅燙一下後吃。羊血吃起來口感很滑溜,就著泡饃,很快就能吃完,特別舒服。過去粉湯羊血講究麻辣鹹,而惠師傅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主打麻辣香鮮。開店15年,他的粉湯羊血也成功晉升為民間口碑榜第一名。
  • 舌尖上的陝西
    ,引出陝西人為之自豪的飲食文化。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陝西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料取麥麵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
  • 陝西各地特色小吃 陝西人都未必能吃全
    ,陝西小吃還有很多,這篇只有一部分。   相傳有一年陝西戶縣秦鎮一帶大旱,稻穀枯萎,百姓無法向朝廷納供大米,有個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米粉,蒸出米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後大喜,命每天製作食用,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 陝西的泡饃哥吃全活了,你呢?
    先來看一下西安漢民四大泡饃:葫蘆頭泡饃、三鮮煮饃、粉湯羊血泡饃、紅肉煮饃【葫蘆頭泡饃】葫蘆頭泡饃講究饃筋腸爛,湯鮮味濃不腥不羶。現在的葫蘆頭只能稱之為大腸泡饃,葫蘆頭只是大腸和小腸連接那一小截,非某藥王的葫蘆,去他家吃碗冒肥腸也美很。
  • 潮州畬鵝粉(潮汕小吃之三十七)
    作為潮安區鳳凰鎮土特產的畲鵝粉生產歷來是該鎮的傳統行業,儘管一度時間曾經受到冷落。但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天然食品,近年來畲鵝粉市場銷路很好,如今看似不起眼的畲鵝粉卻成為都市人餐桌上的「佳餚」。   畲鵝粉的製作  畲鵝粉的生產原料,是用鳳凰當地土生土長的一種姜科植物。
  • 陝西涼皮1100歲了!其他陝西小吃啦?
    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虜修之為太官史,後又高升為尚書光祿大夫。到了隋朝,出現了「細供沒忽羊羹」(謝諷《食經》)。此當為最初牛羊肉羹和麵食混作的烹調形式。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者,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 跟哥喋陝西|去哪
    我大陝西的小吃自是聞名中國,濃鬱的西北風情奠定了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連同省會西安,各區縣的小吃也被我們盤點個遍。雖然天天嚷著要減肥,但是,不吃哪有力氣減肥。先從西安吃到銅川,開著車不到1小時就讓你吃到。
  • 陝西人是什麼味的?
    陝西的酸湯製作必不可缺的是——蝦皮,香菜,蔥花,紫菜,以及陝西本地出的香醋,外加油潑辣子一大勺。麵條入口爽滑,臊子菜非常傳統,碎蛋餅、胡蘿蔔、黃花、木耳等,配菜十分豐富。麵湯油光紅潤,味道渾厚而不膩,可謂是真正的薄、筋、光、酸、辣、香。
  • 蒸羊血
    蒸羊血是故鄉民樂的一道特色美食。在我的記憶中,那就是童年的饕餮盛宴。一碗蒸羊血,是一縷飄香的記憶,也是故鄉的味道;是熱騰騰的飽滿的日子,也是暄騰柔軟的光陰。其實,蒸羊血是貧困歲月裡故鄉人用自己的智慧把羊身上的邊角餘料巧妙整合,然後烹製的一道時尚盛宴,也是平淡歲月裡的一種生活的情趣。
  • 陝西鹹陽的特色風味美食小吃
    作為陝西風味小吃發源地之一,鹹陽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類繁多,色香味全,享譽國內外。血條湯是陝西長武的特色食品。長武人紅白喜事,生日滿月,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頭一頓上等飯是血條湯。煎湯時加用動物油(大油)作的油潑辣椒、豆腐、蔥花、鮮香菜等,形成血條紅,豆腐白,辣而不嗆,油而不膩的特點,為地方風味吃食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