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還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2020-12-14 騰訊網

清朝末期中國社會面臨嚴重危機,幾千年來的專制統治制度面臨瓦解局面。自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後,西方列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而此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朝廷官員明爭暗鬥,民間百姓苦不堪言,隨著苛捐雜稅的不斷增加,民間爆發了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1900年春,隨著義和團不斷地發展壯大,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點燃了侵華戰爭的導火索,此後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接下來的一組照片反應了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實場景。

圖1:

圖為1900年八國聯軍攻下北平後,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和其他聯軍長官帶隊橫穿午門,進入紫荊城的場景。這標誌著整個紫荊皇城全面淪陷,皇宮內無數的金銀財寶悉數落後八國聯軍手中。

圖2:

面對日益潰敗的中國和各國聯軍相續出徵中國的情況,德國也早已對大清帝國這塊大肥肉垂涎三尺。遂在1900年7月德國開始出徵中國,圖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為德國前往中國的遠徵軍踐行的場景。

圖3:

圖為1900年8月,八國聯軍進入紫荊城後在皇宮內舉行的首次閱兵儀式。而就在此次閱兵上,當時八國聯軍最高長官給士兵們傳達了掠奪財寶的最高指令:無論何物,只要是值錢的東西,全部搶奪一空,搶不走的,就地破壞掉!

圖4:

圖為1900年八國聯軍剛剛在天津上岸時,美軍為了節約人力,在岸邊僱傭了大量的清朝男性幫助他們運送物資,而給他們的酬勞僅僅是每天20美分的工資。但即使是這樣,每天前來搬運的人卻絡繹不絕,他們也許並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害自己的國家。

圖5:

圖為八國聯軍在天津所繳獲的清軍炮彈,有大有小。通過照片可以看出當時清軍的裝備其實並不是那麼不堪一擊,經過洋務運動的改革後,清朝的軍事實力在短時間內有了極大的增長,但礙於腐敗懦弱的清政府,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圖6:

圖為八國聯軍侵華前期美軍抓捕並俘虜的義和團成員。面對內憂外患的國家形勢,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治,民間團體義和團強勢崛起,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一路發現壯大,對八國聯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可憐的是,義和團最後竟然被自己所扶持的清政府所打壓,最終得以被鎮壓。

圖7:

圖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街頭被聯軍所殘忍殺害的中國百姓屍體,屍痕遍野,慘不忍睹。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後,八國聯軍在城內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大量無辜百姓慘死槍下,從紫荊城到圓明園,被他們偷掠和搶奪、破壞的珍寶數不勝數,大量稀世文物失去蹤跡,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空前絕後的巨大災難。

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無疑是中國歷史上莫大的恥辱,使我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主權和國家尊嚴受到嚴重傷害,大量無辜百姓被殘忍殺害,含冤而終。戰爭後清朝政府被迫與各國聯軍籤署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極大地加重了當時人民的負擔,嚴重損害了我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還有社會進步。八國聯軍在紫荊城所搶奪的大量珍貴文物,文史資料典籍不翼而飛,造成的損失至今無法估量。

(素材來源於網絡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了紫禁城,為什麼不瓜分中國?
    自從英國打開清朝大門以後,西方列強接踵而至,都想分一杯羹。英國面對塊頭如此大的清朝,雖然打贏了,但英國人也知道自己想要吞併中國,讓中國成為印度那樣的殖民地,根本辦不到。 所以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人就非常聰明的拉上了法國,法國也是求之不得,似乎忘記了自己的殖民地有多少都被英國吞併了,樂呵呵的充當打手。
  • 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為什麼?
    由於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外國侵略者對次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列強出面要求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但是慈禧希望義和團把列強趕出中國,所以對他們的要求置之不理。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 為什麼?所以最終演變成了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藉口,出兵瓜分、掠奪中國的情況。
  • 八國聯軍入侵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大清,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
    一、很早之前,高曉松曾經做過一系列講美國的節目,其中有一次他就講到了近代對中國最好的就是美國。其中有一點就提到了八國聯軍入侵,是美國力挽狂瀾,幫了中國沒被割地。而且後來的庚子賠款,更是帶頭退給了中國,並大力幫助中國的教育、醫療等事業。
  • 八國聯軍打算瓜分中國時, 瓦德西為何要阻止? 和他做的一實驗有關
    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使館,打擊義和團運動,其實是為了攫取在中國更大的利益,據史料記載,八國聯軍在攻佔天津之後,立刻準備進軍北京,雖然在八裡橋遭到清軍的伏擊,但還是很快就兵臨北京城下了。此時的慈禧太后著急起來了,一面下令各地勤王之師趕緊進京勤王,一面開始著手逃跑,結果僅僅2天,大清帝國的首都京城,就被八國聯軍佔領了,此時的慈禧太后早已攜帶光緒帝西逃了。
  • 八國聯軍入侵清朝時,為何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幫清朝說話
    八國聯軍入侵清朝的時候,當時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幫助清朝。不管怎麼說,清朝在世界上也有自己的朋友。可是為什麼,當時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清朝與八國聯軍作戰呢?
  •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國聯軍究竟是哪八國?主要罪行有哪些?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 八國聯軍進北京,也談清朝火器的發展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自1900年的5月份起,以保護各國使館、剿除義和團為名,逐步增兵,聯軍強佔火天津老龍頭,在攻陷大沽口炮臺後,自天津出發,於8月14日攻入北京城。其間在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向十一國宣戰,並對斬殺行為進行懸賞。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期間,他們究竟在中國境內,幹了哪些事情
    西方人數次脅迫清政府進行鎮壓,但清政府置之不理,還自以為是,企圖用義和團的鄉紳之勇來對付洋人,宣稱要對世界發動戰爭,結果導致八國聯軍入侵。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英、俄、德、日等八國,集結五萬人,以先進武器裝備精良裝備,在中國登陸。腐敗腐敗的清王朝國庫空虛,軍備落後。
  • 當年組成八國聯軍的八國入侵中國,如今119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1900年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為首的八個國家,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之實。隨著北京城淪陷,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的大量珍寶被搶掠,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這場戰爭中,成為了廢墟。  那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如今已經119年過去了,那曾經為首的八國現狀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走進119年後的八國。
  •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理由是什麼?理由有以下三點
    是故,他們主張朝廷狠心平定義和團運動即可。這一派的言論,深得光緒的認可。光緒對列強的好感,自然又觸動了慈禧那根利刺之痛,她非常擔心自己的權力會因聯軍入侵而旁落,更擔心以光緒為首革新勢力會翻舊帳。以載漪為主戰派,強力站到慈禧後面,支持利用義和團趕走洋人。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
    八個國家對秦王朝製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這次戰爭中當然是以清王朝戰敗結束,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你知道為什麼嗎?1900年5月28日,英、法、美、俄、德、日、意、奧這八個國家對清王朝開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此次戰爭的導火線就是清政府十分反感的義和團運動,清王朝鎮壓不成,最終八國以鎮壓義和團的名義對中國進行瓜分以及掠奪。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 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 屠殺了部分外國人,並搗毀了很多外國教堂。然而此事卻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八國聯軍以此為藉口,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 八國聯軍入侵時,我們如果跟他們打遊擊戰,持久戰會是什麼結果?
    滿清分裂,分崩離析 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如果和他們打遊擊戰,打持久戰,那麼會是什麼結果呢?如果真這麼打,會造成的結果就是滿清分裂,整個國家分崩離析。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八國聯軍入侵的歷史吧。
  • 八國聯軍燒殺淫掠,為何後宮嬪妃安然無恙?假仁慈,真野心
    八國聯軍攻佔巍巍紫禁城,慈禧太后倉皇出逃,遺留王公大臣任人宰殺,但後宮妃嬪相對安然無恙。對此,我不知道是應該慶幸感激,還是生氣憤恨,若是氣憤,我該氣憤清朝統治者慈禧,還是氣憤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並非仁慈而是理智1894年,清朝在甲午海戰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看似強大的大清王朝一下子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界列強面前,西方列強開始紛紛想要分享清王朝這塊肥肉。
  • 八國聯軍侵華後,德國最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拒絕認錯
    根據一名英國的士兵回憶,聯軍在圓明園中搶奪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堆滿了整個營帳,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鐘表,堆不下的綾羅綢緞則擺放在帳篷的周圍。大多的文物和珍寶被掠奪後都歸的私人,很多軍官和士兵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其中一名叫赫裡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就是靠在圓明園中所掠奪的文物而致富,擁有著享受不盡的財富,擁有了一個「中國詹姆」的外號。
  • 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要求瓜分中國領土,為何美國卻不同意?
    當時,這些列強開始陸陸續續在中國設立租界,名義上是和滿清保持建交關係,實則這些國家都是無底洞,只是找一個繼續蠶食中國的理由罷了。不過慈禧一心想的還是怎麼保住自己的地位,從來沒有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考慮過,如何處理和這些列強的關係成了慈禧的心病。
  • 清朝末期,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有沒有對中國平民進行過屠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5月28日(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清朝的武裝侵略戰爭。然而,清朝雖然人數佔優,但裝備和軍隊素質都遠不如八國聯軍,所以,八國聯軍沒有遭到多少像樣的抵抗,一路勢如破竹,不到3個月時間,就攻破了北京城。
  • 如果清朝沒有被辛亥革命推翻,中國會不會被列強瓜分完畢?
    因為列強沒有那麼大胃口,他們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嘗試過一次,但沒有成功,此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實行過瓜分。就像聯軍統帥瓦德西所說,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而且不同於我們通常認為的,20世紀初清朝的發展趨勢其實是基本向好的。尤其是預備立憲的推行,使得中國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的轉型成為可能。
  • 外國入侵的加劇:不平等條約的籤訂和八國聯軍的成立
    它們更加堅定了中國工業化努力的軍事性主導方向,而未能給中國留下為其經濟現代化打下必不可缺的基礎的餘地。此外,這些入侵還挑起了一場越來越激烈的仇外運動,以至於它們很快就變成了必要變革的主要障礙之一。▲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產生在一種與1842年籤訂南京條約時完全不同的背景中。第一次鴉片戰爭仍屬於帆船和商業冒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