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入侵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大清,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

2020-12-16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8期:

1901年,慈禧太后向跟列強談判的李鴻章等人施加壓力,本著「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重要指示,籤訂了《辛丑條約》。

當年乾隆皇帝可是氣勢洶洶地對來訪的使者講過: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

誰知百年不到,人家就用大炮轟開了國門,天朝的這些物產也就淪為了人家的戰利品。可是近代最重要四次戰爭,又因此籤訂的四個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唯獨被人家揍得最慘的辛丑條約,卻並沒有割地,這是為何?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8期:《辛丑條約》沒有割地,都說是美國的功勞,他為什麼要幫助中國?

一、

很早之前,高曉松曾經做過一系列講美國的節目,其中有一次他就講到了近代對中國最好的就是美國。

其中有一點就提到了八國聯軍入侵,是美國力挽狂瀾,幫了中國沒被割地。而且後來的庚子賠款,更是帶頭退給了中國,並大力幫助中國的教育、醫療等事業。

後面還有一戰、二戰,還有開放,還有援助等等,就不一一闡述了。我們單把八國聯軍入侵這一段拆開來分析,美國究竟為什麼要幫中國,其目的何在?

實際上,高曉松說的,我們根本就不用聲嘶力竭地去反駁,看看最近的兩國關係就清楚了。哪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利益面前,黑白是可以顛倒的。

當然,有幫助,有互利共贏,也有互相敵對,我們評價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人,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像評價一個人,不可能他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也不可能他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總是需要實事求是地去分析。

好,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當時的慈禧老太太幾乎瘋了,命令清軍和義和團以「洋人使館不是法外之地」為口號,進攻洋人的使館。

當然,最終的結局大家都清楚,八國聯軍以拯救使館人員為名義,一路攻到了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一路西逃的同時,派出李鴻章跟八國聯軍談判,務必「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二、

實際上大清真正被打斷了脊梁,還屬甲午中日戰爭,這一戰徹底擊碎了人心!

在這之前,清朝在世界舞臺上,也並不是毫無發言權,至少在亞洲,還屬軍力第一的。而且之前的兩次鴉片戰爭,雖說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但並沒有傷到根基。

而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獅子大張口,不僅割走了臺灣,還覬覦遼東半島,並拿走了兩億兩白銀。

這一戰之後,民眾是真的覺醒了,覺醒後的民眾,對洋人是十分的仇視,義和團也是在這個前提下興起的。

所以,與兩次鴉片戰爭不同,這次八國聯軍入侵,雖然裝備很精良,雖然也是以碾壓的態勢進軍。但是他們也確實感受到了老百姓的反抗,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感受,聯軍統帥瓦德西因此還寫了一封信給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其中有一句話: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畢竟聯軍入侵是為了利益,綜合考慮下,他們也會覺得強行割地不划算,維護成本太高。

所以,不同於《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這次《辛丑條約》並沒有讓清廷繼續割地。

三、

除了中國老百姓的抵抗以外,列強內部的矛盾也是一條重要的原因:

早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日本要求割遼東半島和臺灣,就已經惹得眾多列強們不滿。尤其是俄國人,畢竟這影響到了他們在東北的利益,於是聯合了幾個列強,搞了個三國幹涉還遼。

同樣,這次八國聯軍入侵,俄國趁著大清無暇顧及東北的情況下,強行入侵東三省。這下子侵犯到了日、英、美的利益,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強行反對俄國入侵。

這三個國家真正能出兵抵抗俄國的,只有日本,所以考慮來考慮去,總是無法顧及自己的利益。

而美國,一直是門戶開放政策的倡導者,所以無暇東顧的英國最終也接受了這條建議,提出要保證中國領土完整的提案,這才是《辛丑條約》沒有割地的根本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大清已經沒有什麼領土可以割讓了!

當時的情況是英國幾乎已經佔了整個長江流域,還有香港、雲南、廣東;法國則佔據了越南,同時侵入大清的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德國是佔領了整個膠州灣,還有山東等地;俄國最大,旅順、大連及長城以北外加新疆和蒙古;日本是臺灣、朝鮮,外加福建,而且還覬覦著東三省。

大清都被瓜分成這個樣子了,《辛丑條約》還怎麼割,難道把直隸割給某個國家?

四、

而且這些列強們誰也不讓誰,總共十一個列強,你要是割了直隸,那麼哪裡還能找出另外十個直隸給另外的十個列強?

回到題目,《辛丑條約》之所以沒有割地,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美兩個國家反對割地。而英國是在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前提下,轉而支持這條政策的,那麼我們就要問了,美國為什麼要提「門戶開放」政策呢?

美國是後起的列強,等到他把目光瞄準大清的時候,其他國家早已捷足先登,佔據了有利地形,他再想從其他人嘴裡搶肉,談何容易。

所以,不要覺得他提「門戶開放」其目的是為了保中國,那是不可能的!

當年鴉片戰爭之後,美國就趁火搶劫,逼著清廷籤訂了《望廈條約》。英國好歹是打了一仗,死了不少人的前提下才搞了個《南京條約》。美國是不費一槍一彈,不僅獲得了英國在大清全部的權力,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後來,美國通過美西戰爭,打敗了西班牙,也把西班牙的殖民地掛到了自己門下,實力大增。與此同時,他開始尋求在大清更多的利益,比如東三省,美國的貿易總額都超過了俄國,這也是他極力反對俄國佔據東三省的原因之一。

其次,美國在大清是沒有勢力範圍的,也沒有代言人,一旦列強們真的瓜分了中國,他的利益自然受損,以後還怎麼做生意?而且,好不容易打跑了西班牙,搶了個菲律賓,大清被瓜分了,美國在菲律賓的地位也會受損。

五、

再次,當時的美國雖然打敗了西班牙,但是跟其他列強比起來,還是比較弱的。至少在軍事實力上他是沒有辦法跟其他國家抗衡的,八國聯軍入侵,他派來的兵也比不上日、俄、英。

最後,美國嘛,剛剛興起的一個列強,總得拿出點東西來立足吧?總得向其他人表明自己更文明吧?

所以,經濟實力比較強的他想在亞洲,尤其是東亞當一個裁判,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提出的這個方案,除了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以外,也能調和眾位列強之間的矛盾。

所以,維護大清領土完整,對美國有利,就這樣,各個列強心懷鬼胎地接受了這條方案,放棄了進一步瓜分大清的舉動。

高曉松講美國對中國幫助最大,估計也是從這一點考慮的,但是庚子賠款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美國良心發現,而是留美海歸梁誠的努力。

當時梁誠出任中國駐美公使,他就庚子賠款究竟是用白銀還是黃金的事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據理力爭。

沒想到爭論過程中海約翰說漏嘴了,說了一句:

「庚子賠案實屬過多。」

梁誠抓住這個機會,立刻去查「浮報冒報」庚子賠款的情況,隨後引導美國輿論。曝光後,美國輿論譁然,普通人也覺得美國人欺人太甚,這才有了後來的庚子退款。

當然,美國能率先賠款,也算是有作為的國家了,也為中國的教育和醫療事業做出了貢獻。

作為新時代的老百姓,我們看待問題不要非黑即白,還是需要辯證的去看待問題。

但大國之間的爭鬥,永遠是利益之爭,哪有什麼愛心泛濫,對你,對我,都是一樣的!

我叫楊角風,我們講的並非《走向共和》,而是這段沉重的歷史,以及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第67期到此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了紫禁城,為什麼不瓜分中國?
    這一年八國聯軍進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那麼八國聯軍已經攻入了紫禁城,趕跑了朝廷,為什麼不瓜分中國呢?
  • 八國聯軍打算瓜分中國時, 瓦德西為何要阻止? 和他做的一實驗有關
    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中國,特別是漢唐盛世,中國是世界性的大國,當時八方來朝,四夷來服,即使是宋朝,在軍事上飽受後世詬病,但至少在經濟上,是當時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但是歷史的車輪來到了近代後,將中國2000多年的驕傲一掃而空,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為什麼?
    列強出面要求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但是慈禧希望義和團把列強趕出中國,所以對他們的要求置之不理。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 為什麼?所以最終演變成了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藉口,出兵瓜分、掠奪中國的情況。
  •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在好不容易借鴉片打入中國市場的英國看來,虎門銷煙嚴重阻礙了其原始資本的積累進程,為了鞏固在華既得利益,英國對中國發起了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南京條約》的籤訂,使得中國在西方眼中的強國形象轟然倒塌,法國、沙俄、義大利等列強也加入了瓜分中國的陣營中。在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失敗結束後,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主權的喪失也進一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抗運動。
  • 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要求瓜分中國領土,為何美國卻不同意?
    滿清由於早前太過驕傲自大,於是閉關鎖國成了一隻井底之蛙,面對列強的長槍大炮當然毫無抵抗之力,但滿清又想保住自己在封建王朝的地位,只能選擇不斷的割地賠錢去討好這些列強。當時,這些列強開始陸陸續續在中國設立租界,名義上是和滿清保持建交關係,實則這些國家都是無底洞,只是找一個繼續蠶食中國的理由罷了。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國聯軍究竟是哪八國?主要罪行有哪些?
    八國聯軍即: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口訣:俄德法美日奧意英——餓的話,每日熬一鷹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 當年組成八國聯軍的八國入侵中國,如今119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自從西方國家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曾經的東方大國在全球便逐漸失去了大國地位,成為了列強們瓜分的一塊「鮮美的蛋糕」。  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便不斷地向我國挑起戰爭,他們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強盜,燒殺搶掠後還不忘記向我國籤訂不平等條約。
  • 老照片還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清朝末期中國社會面臨嚴重危機,幾千年來的專制統治制度面臨瓦解局面。自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後,西方列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而此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朝廷官員明爭暗鬥,民間百姓苦不堪言,隨著苛捐雜稅的不斷增加,民間爆發了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
  •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理由是什麼?理由有以下三點
    當時反戰派主要是榮祿、王文韶、李鴻章等人,他們認為八國聯軍之所以侵華,根源在於義和團盲目仇外所致,列強不過是「情急而圖自衛」,幫清廷代剿拳匪而已。是故,他們主張朝廷狠心平定義和團運動即可。這一派的言論,深得光緒的認可。
  • 大清做錯了什麼?老百姓居然配合八國聯軍?前有因後有果(附精彩評論)
    在此之前,中國北方大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大清掌門人慈禧太后又準備廢黜光緒帝,這兩件事引來了洋人的幹涉,慈禧為了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決定利用義和團教訓一下洋人。5月,英、俄、日、美、法、德、意、奧八國派遣的軍隊組成聯軍決定出兵鎮壓義和團。6月21日,慈禧太后發布了一個世界歷史上最霸氣的11國宣戰詔書:「向美利堅開戰!向法蘭西開戰!向英吉利開戰!向德意志開戰!向日本開戰!
  • 八國聯軍為什麼能打贏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
    近代史上,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莫過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了。1900年5月25日,慈禧老太太被端親王蠱惑,認為列強是來支持光緒上臺的,所以就發瘋似的向列強宣戰,她命令義和團攻打各國使館,並且表示要和西方列強「一決雌雄」。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
    世人都知道清王朝的腐敗最終導致滅亡,慈禧太后的目光短淺、奢靡浪費將曾經繁華的大清王朝「敗光」,死後的她也不能清淨,死了的人甩手了之,活著的人忍受著世間的折磨。八個國家對秦王朝製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這次戰爭中當然是以清王朝戰敗結束,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什麼美國不同意?
    回望過去,中國在近代曾經遭遇過無數苦難,所謂的開放和發展都是在被西方列強用槍炮撬開國門後發生的事情。這時候,列強抓住了這個機會,把鎮壓義和團當作藉口派了大量軍隊前往中國,於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了。
  • 八國聯軍入侵清朝時,為何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幫清朝說話
    八國聯軍入侵清朝的時候,當時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幫助清朝。不管怎麼說,清朝在世界上也有自己的朋友。可是為什麼,當時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清朝與八國聯軍作戰呢?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如此嚴峻的政治事件,讓剛剛和各國列強宣戰的大清朝朝堂亂作一團。為什麼這些漢族大臣都異口同聲的和洋人私下做了交易,而朝廷居然什麼都不知道。這到底還是不是大清的天下?這群封疆大吏為什麼要跟朝廷對著幹?是老佛爺對你們不好嗎?
  • 八國聯軍燒殺淫掠,為何後宮嬪妃安然無恙?假仁慈,真野心
    八國聯軍攻佔巍巍紫禁城,慈禧太后倉皇出逃,遺留王公大臣任人宰殺,但後宮妃嬪相對安然無恙。對此,我不知道是應該慶幸感激,還是生氣憤恨,若是氣憤,我該氣憤清朝統治者慈禧,還是氣憤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並非仁慈而是理智1894年,清朝在甲午海戰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看似強大的大清王朝一下子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界列強面前,西方列強開始紛紛想要分享清王朝這塊肥肉。
  • 美國為何不要大清的土地?看看菲律賓的下場就知道了
    晚清羸弱,被列強欺負,更是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當時列強妄圖瓜分大清,或多或少都佔了一些土地,只有美國,不僅未佔寸土,還阻止八國聯軍瓜分大清。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大家公平跟大清做生意,瓜分領土的事誰都不能做。美國不夠強大嗎?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為什麼再次破壞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
    1900年庚子國難中,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了。八國聯軍同時也進了紫禁城,坐上了龍位,過了一把癮。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破壞紫禁城,反而又一次破壞了圓明園,這是為什麼呢?本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在第一次打到大沽口的時候,大清已經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可是雙方對此都不滿意,由於又繼續引發了戰爭。不過在一次談判中,大清扣留了英法來談判的代表,還殺了好多。這讓英法兩國非常不滿。所以一直揚言要教訓一下大清皇帝鹹豐。
  • 八國聯軍入侵,東南各督撫未進京勤王,慈禧之後是怎麼對待他們的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之後,慈禧對不進京勤王的東南各督撫的態度,出人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沒有責備針對,反倒是該提拔的提拔,該高升的高升,倒也讓人疑惑。 1895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慘敗,與日本在馬關籤訂了《馬關條約》,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