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為什麼再次破壞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

2020-12-09 深更讀史

1900年庚子國難中,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了。八國聯軍同時也進了紫禁城,坐上了龍位,過了一把癮。

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破壞紫禁城,反而又一次破壞了圓明園,這是為什麼呢?

說起圓明園,第一次被破壞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當時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這也是洋人第一次打進了北京。鹹豐帶著慈禧等人逃往了承德,留下了老六議和。

就是這次,英法聯軍進了圓明園,凡是能帶走的幾乎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了,大清的萬園之園,就這樣被洋人焚毀了。

英法聯軍之所以這樣,其實 原因很簡單。

本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在第一次打到大沽口的時候,大清已經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可是雙方對此都不滿意,由於又繼續引發了戰爭。

不過在一次談判中,大清扣留了英法來談判的代表,還殺了好多。這讓英法兩國非常不滿。所以一直揚言要教訓一下大清皇帝鹹豐。

這是他們火燒圓明園的原因之一,但是他們不敢燒皇宮,這是因為兩者地位不同,意義不同。如果一把火吧紫禁城燒了,那麼估計得到的反撲是很大的,得不償失。

而圓明園在當時是皇家的私有財產,裡面也有大量寶貝。畢竟他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強盜嘛,所以就闖進了圓明園。

事後,圓明園被多次破壞,早已破敗不堪了。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後,再次破壞了圓明園,導致圓明園徹底成為了一片廢墟,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

但八國聯軍也攻進了紫禁城,可是和當初英法聯軍一樣,並沒有毀掉這個地方。

八國聯軍其實目的和當時英法聯軍類似。他們並不是為了消滅大清朝廷,也知道滅了朝廷也沒用,大清也不可能成為印度。

之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有一個原因是報復。慈禧等保守派,曾經利用以合同對付過洋人,在戊戌政變後,慈禧萌發了廢黜光緒的想法,連接班人都找好了,可是洋人不同意,堅持要光緒做皇帝,別看光緒不咋地,但是人家人緣還挺好的。

這讓慈禧非常不滿,心想:「老娘本來對你們百依百順,這還不行,竟然還摻和起自己家的事了。」

恰在此時,議和團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所以慈禧不再剿滅義和團了,開始利用議和團對付洋人,這下讓洋人受不了啦。

列強要求讓清廷取締義和團,可遭到了拒絕。

這才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那麼,既然不是為了消滅大清,就沒有必要毀了紫禁城,畢竟這是有很大的政治意義的。只要達到教訓慈禧的目的,獲得一些巨大的利益就已經完成目標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後,燒的是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
    英法聯軍當然不會去燒紫禁城。紫禁城什麼地方?那是清朝的政府所在地和權力中樞。而且,英法聯軍在進入北京城之前,與清廷有約定,即清軍應將安定門交給聯軍,但聯軍不得破壞城市,也不得令大量士兵進城,於是紫禁城得以保全。那麼,他們又為什麼要對圓明園下手呢?這就要問問昏招迭出的載垣和僧格林沁了。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歷史資料真相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歷史圖片  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然後,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使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園林在燃燒了三晝夜後成為一片廢墟。   英法聯軍為何要火燒圓明園?巴夏禮說:「我不是中國的臣」。爭辯既久,相持不下。清政府接到談判通報後指示:「必須按中國禮節,跪拜如儀,方予許可。」巴夏禮拒不接受,揚長而去。  清政府則指示僧格林沁將巴夏禮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作為人質。清朝政府一直把巴夏禮看著英法聯軍的最高統帥,他們期望巴夏禮就擒之後,英法聯軍群龍無首,必定自亂,然後乘機大舉進剿,穩操勝券。但事實並非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八國聯軍在佔領北京後,不光是對北京紫禁城進行了洗劫,頤和園等也無一倖免!其中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繡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
  • 英法聯軍為何只燒圓明園,不燒紫禁城?
    圓明園遺蹟近日流行一篇名為《為什麼英法聯軍燒的是圓明園,而沒燒紫禁城》的文章。該文稱:法國將軍「孟託班」建議火燒紫禁城,但英國在華最高官員額爾金反對,說「燒皇城,相當於燒北京,北京百姓又沒惹咱們,為啥跟人家百姓過不去呢?圓明園是個私人園林,還是虐待我們俘虜的地方,就燒這裡吧」。以上表述,與事實有較大出入。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慈禧太后原本想借義和團運動打壓西方列強,可看到侵華軍隊一路暢行無阻,義和團根本不是其對手,便下旨屠殺義和團群眾,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儘管她已經下了旨意,八國聯軍卻仍攻入北京,不將她放在眼裡,無奈之下,她只能出逃。
  • 八國聯軍佔領紫禁城,沒來得及逃跑的妃嬪,結局如何?
    那慈禧呢?在8月14日,八國聯軍還沒攻進去紫禁城的時候,便已經準備好逃跑了,和光緒皇帝,和幾個妃子、格格等,坐上馬車飛快地逃離了紫禁城!又在圓明園和幾位親王會和,一起帶著1000多名八旗神機營和虎神營士兵(裝備很好)逃出北京城!而在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之後,入寶地怎麼可能會空手而歸,而且還是八國聯軍這群十分貪婪的人!
  • 八國聯軍時期,為何唯獨不搶故宮的東西呢?
    圓明園的珍寶不亞於北京紫禁城。圓明園內珍寶以金銀玉器、絲綢陶瓷類最多。而紫禁城中的珍寶以古玩字畫居多。兩相比較之下,英法聯軍認為圓明園中的珍寶要遠遠多於紫禁城。
  • 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為什麼燒掉圓明園,而保留了紫禁城
    ——圓明園無數珍寶之後,一把大火將其付之一炬,成為大類歷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更成為我中華民族切膚之痛。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的計劃沒能在中國實現呢?說白了,還是英國人不了解封建中國之國情。中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是一潭死水一般的「穩定」,並不需要什麼商業上的興起。同時無知傲慢的清朝統治者,更是根本沒把當時已經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當回事兒,致使中國錯過了這次與世界接軌之良機。 那麼英國人會甘心就此罷休嗎?當然不會,強大的徵服欲望以及巨大的貿易逆差讓英國人無法死心,不死心怎麼辦?
  •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了紫禁城,為什麼不瓜分中國?
    這一年八國聯軍進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侵略者進北京後,無惡不作,還闖進了紫禁城。通過議和,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之後,八國聯軍撤兵了,慈禧又回到北京繼續滿清的統治。
  • 京侃:當年洋人為何沒燒紫禁城,怎麼就單挑那圓明園下了手呢?
    請北京來的客戶吃飯,聽他侃老北京的故事,一桌人竟然忘了喝酒吃菜和客套,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的關於圓明園的故事:當年洋鬼子為何沒燒紫禁城,怎麼就單挑那圓明園下了手呢?由於這20個洋鬼子是死在圓明園的,英法聯軍自然就把這座皇家園林當作了洩憤和報復的目標,並且,洋鬼子還覺得這座園林是皇帝的私有財產,他們不但不能給皇帝去下跪,還要把皇帝個人的私產給燒了,搶了、夷為平地才能解恨,才能讓那個死要面子的皇帝接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就有了1860年10月18—20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進行的第一次洗劫。
  •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國聯軍究竟是哪八國?主要罪行有哪些?
    八國聯軍即: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口訣:俄德法美日奧意英——餓的話,每日熬一鷹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 八國聯軍劫掠圓明園,這2國最先道歉歸還國寶,唯此國不知廉恥
    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承認了不可救藥的清政府,再次進入中國索要利益。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下令鎮壓維新派,但外國人掩護梁啓超等人逃出中國,令老佛爺不滿。義和團運動爆發後,慈禧太后利用這一權力鎮壓來華傳教士和外商。1900年5月28日,八國聯軍入清鎮壓義和團。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
  •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期間,他們究竟在中國境內,幹了哪些事情
    西方人數次脅迫清政府進行鎮壓,但清政府置之不理,還自以為是,企圖用義和團的鄉紳之勇來對付洋人,宣稱要對世界發動戰爭,結果導致八國聯軍入侵。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英、俄、德、日等八國,集結五萬人,以先進武器裝備精良裝備,在中國登陸。腐敗腐敗的清王朝國庫空虛,軍備落後。
  • 八國聯軍侵華後,德國最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拒絕認錯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繞過北京城的東北郊直接撲向了圓明園, 當時的守軍沒能抵抗住強大的聯軍部隊,圓明園最終被佔領,總管大臣文豐福也投海自盡,次日,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內大肆搶掠,軍官、士兵們將大量的珍貴文物,稀世珍寶洗劫一空,為了使清政府儘快的接受議和的條件,對圓明園進行了兩天的洗劫。
  •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京城的百姓有多慘(組圖)?
    1900年,慈禧太后面對進犯北京的八國聯軍倉皇西逃,將偌大的北京城和幾十萬北京百姓拱手讓給了外國人。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北京城內的百姓淪為八國聯軍的魚肉,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法國記者塔爾松跟隨法國軍隊進入北京,並拍下了一組照片,就反映了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老百姓的悲慘生活。圖上是八國聯軍成功侵佔北京後,在紫禁城舉行的閱兵式。
  • 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天津被八國聯軍攻陷,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1990年7月13日,也正是歷史上的今天,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天津從一座繁華熱鬧的城市轉眼間變成一堆堆廢墟,到處都是人們的哭喊聲,慘叫聲。許多居民被侵略軍打死街頭,屍體堆積成山,聯軍還搶走幾百萬的白銀和武器彈藥,破壞了無數的藝術珍寶。
  • 清朝末期,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有沒有對中國平民進行過屠殺?
    八國聯軍初期統帥是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起初總兵力約2萬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德意志帝國軍隊、俄軍4800人、日軍8000人、奧軍50人、意軍53人),後增兵到5萬人,另有50艘軍艦助攻登岸,不是網上流傳的,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攻進了北京城。而清軍有多少人呢?義和團10萬以上,清軍正規軍約8萬人。
  • 還原真實的圓明園,英法聯軍焚毀前的中華瑰寶!扼腕嘆息太可惜!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英法聯軍開進了北京城,而當時的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早就聞訊率領著朝臣逃離了北京。1722年雍正繼位後決定擴建圓明園,增設勤政機關,把紫禁城的一套政府機構搬了過來,因為雍正想在夏季酷熱的時候移駕圓明園,在此「避喧聽政」。除了增設政務機構,雍正還在圓明園東側修建了長春園,東南修建了綺春園(萬春園),這樣圓明園的三大園區格局基本形成。
  •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北京城內外的風風雨雨是怎麼樣的
    北京是清朝的首府,40年用以兩次被強權踏入。上一次的北京失守,圓明園被列強焚毀。這次北京淪陷會造成什麼危害?奄奄一息的大清帝國同時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班牙、荷蘭、丹麥、奧開戰。開戰令公布之後,強權構成八國軍隊入侵中國,一直打到皇城根下。驚慌的清朝立即向各地大員發出緊急命令,建議他們到北京來協助勤王。但是,詔令制定之後,全省各地的巡撫都一動不動,沒人理會清廷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