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後,燒的是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

2020-12-18 達摩說

英法聯軍當然不會去燒紫禁城。

紫禁城什麼地方?那是清朝的政府所在地和權力中樞。一旦動手毀掉紫禁城,有可能會造成兩個後果:第一,清廷拒絕議和,英法聯軍與清廷的戰爭擴大化;第二,清廷滅亡,中國陷入無政府狀態。

這兩個後果都是英法聯軍不願看到的。

英法聯軍此來,說到底是為修約,換句話說就是謀求擴大在華政治和商業利益,只要是有悖於這個目標的行動,即便是軍隊想做,他們的政府也不會讓他們去做。在英、法兩國的政府看來,要先保證自己不要陷在對華戰爭中無法抽身,接著要保證清政府的統治是穩定的,最後還要保證這個帝國還有油水可榨,否則此番動刀動槍搞出那麼大動靜,那就是賠本買賣。

而且,英法聯軍在進入北京城之前,與清廷有約定,即清軍應將安定門交給聯軍,但聯軍不得破壞城市,也不得令大量士兵進城,於是紫禁城得以保全。

那麼,他們又為什麼要對圓明園下手呢?這就要問問昏招迭出的載垣和僧格林沁了。

當時英法聯軍攻破大沽,來到天津,發現並沒有清廷的全權大臣等到他們來和談,於是他們進兵至通州。鹹豐帝慌忙派出欽差大臣載垣與英法聯軍談判,雙方在是否行跪拜禮的老問題上爭執不下。鹹豐帝得知,令其扣押隨軍的英國外交官巴夏禮,以便迫使英法聯軍屈服。於是,僧格林沁將巴夏禮等39人被拘禁。

英法聯軍見和談無望,只好把僧格林沁的騎兵剁成肉泥,然後進軍北京。進軍北京後,聯軍並沒有立即進城,而是在追擊清軍殘敵時找到了圓明園。

英法聯軍也是人,看到好東西也想搶,於是此時他們劫掠了一些東西,燒了幾個宮殿,但還算比較克制。

但是,他們在圓明園中發現了之前被清廷拘扣的巴夏禮等39人的個人物品。之後聯軍輾轉詢問周邊百姓,百姓說看到過有洋人的屍體被扔掉,並被餵了豬。於是,聯軍揣測清廷一定是在圓明園中折磨了巴夏禮等人。

然後,英法聯軍便照會恭親王奕訢,要求他釋放巴夏禮等人。但是,清廷最終只放回了不到20人,剩下的已經死掉,而被放回來的那些洋人也說自己遭到了殘酷的刑訊。

英法聯軍遂以此為藉口,對圓明園採取了第二次洗劫行動,這次的規模就比較大了,大量宮殿被焚毀,大量珍寶遭到搶劫。這一方面自然是為了報復虐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奕訢點顏色看看,敦促其早日與聯軍達成和議。

有人認為巴夏禮等人並未遭到虐待,所謂俘虜有一半被折磨至死更是無稽之談,這不過是英法聯軍為進一步行動捏造的藉口。但無論巴夏禮等人是否真的遭到虐待,清廷在議和期間擅自扣押對方外交人員,這既不符合現代外交法則,又使得清廷在輿論上落了下風,而且還輕易授人以柄,為英法聯軍之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藉口。

所以,圓明園遭到焚毀,英法殖民者固然應負一定責任,但不客氣地說,是清廷用自己的無知和昏聵,親手葬送了自己的萬園之園。

這不禁讓我想起,前一段時間法國巴黎聖母院遭火災被毀。有些無腦之徒藉機生事,說這是報應,誰叫他法國人燒了我們的圓明園。看來腦子真是個好東西,否則說話不經大腦,逮誰咬誰,以後這報應還不一定輪到誰身上呢。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為什麼再次破壞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
    1900年庚子國難中,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了。八國聯軍同時也進了紫禁城,坐上了龍位,過了一把癮。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破壞紫禁城,反而又一次破壞了圓明園,這是為什麼呢?說起圓明園,第一次被破壞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當時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這也是洋人第一次打進了北京。鹹豐帶著慈禧等人逃往了承德,留下了老六議和。就是這次,英法聯軍進了圓明園,凡是能帶走的幾乎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一把火燒了,大清的萬園之園,就這樣被洋人焚毀了。
  • 英法聯軍為何只燒圓明園,不燒紫禁城?
    圓明園遺蹟近日流行一篇名為《為什麼英法聯軍燒的是圓明園,而沒燒紫禁城》的文章。該文稱:法國將軍「孟託班」建議火燒紫禁城,但英國在華最高官員額爾金反對,說「燒皇城,相當於燒北京,北京百姓又沒惹咱們,為啥跟人家百姓過不去呢?圓明園是個私人園林,還是虐待我們俘虜的地方,就燒這裡吧」。以上表述,與事實有較大出入。
  • 英法聯軍為何要燒毀圓明園,聯軍總司令日記揭秘殘酷歷史真相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北京,並攻入圓明園。面對種類繁多的奇珍異寶,貪婪之心大作,開始肆意搶奪打劫園內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隨後,鹹豐皇帝得知了圓明園的情況後龍顏大怒,決定儘快和談,結束這場戰爭。但英法聯軍總指揮額爾金似乎並不滿足僅僅靠談判解決問題。
  • 圓明園不是英法聯軍所燒?百年後,一英國人給出了答案,令人憤慨
    比如說1860年所發生的英法聯軍對於我國圓明園進行搶奪並焚燒的事件,直到現在,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150年之久,但是依然成為了國人心中的痛。當然這段歷史也鞭策著國人,在現代生活中一定要提高國家防禦能力,要提高國家對於歷史的尊重程度,鞭策著人們更好的生活。現在關於圓明園到底是被誰燒的,這件事情有很多國際爭議問題存在著。
  • 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為什麼燒掉圓明園,而保留了紫禁城
    鹹豐皇帝斷然拒絕西方人之請求,甚至不惜與英法決戰。這並不僅是鹹豐皇帝以及中國官員的無知,更是時代不可逾越之局限。與西方國家相比,天朝之落後不但是軍事,更是思想與科技知識,是核心競爭力的全面落後。面對中國皇帝的強硬拒絕,英法聯軍再次發動軍事打擊,這一次是直逼天津大沽口。
  • 還原真實的圓明園,英法聯軍焚毀前的中華瑰寶!扼腕嘆息太可惜!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英法聯軍開進了北京城,而當時的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早就聞訊率領著朝臣逃離了北京。英法聯軍直奔當時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據說進入圓明園後,眼珠都不能轉了,他們不得不為這絕無僅有的景象所折服,但佔有的欲望迅速充斥了他們的大腦,他們將一切可以帶走的東西全部塞進了自己的口袋,而對於那些搬不動拿不走的玲琅寶物,通通用砸碎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英法聯軍在園內燒殺搶掠,奪走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就連當初只是用來當噴泉的十二生肖獸首
  •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的真相,歷史教授說出了真相
    《大水法》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那麼,他們為什麼在搶劫後燒毀圓明園呢?燒毀後的海晏蓄水遺址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一點也不是一時衝動。我們從當時腐敗的清政府基本上可以推斷,英法聯軍縱火焚毀圓明園一定有原因。為此,焚燒圓明園,犯下滔天罪行,摧毀藝術宮殿,這是狼子野心勃勃的搶劫行為。這種行為應該受到道德上的批判。我們需要反思一下圓明園被燒毀的情況。中國的圓明園被燒毀,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於1801年被燒毀。
  • 英法聯軍兩次火燒圓明園時,還燒毀了哪些園林?
    提到火燒圓明園,很多人會說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惡行。實際上,早在1860年,英法聯軍就將圓明園燒毀殆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再次搶劫了圓明園,致使圓明園徹底毀壞。  另外,從當時的史實來看,英法聯軍燒毀的不只是圓明園一處,還包括三山五園的其他園林。這些行為是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 京侃:當年洋人為何沒燒紫禁城,怎麼就單挑那圓明園下了手呢?
    請北京來的客戶吃飯,聽他侃老北京的故事,一桌人竟然忘了喝酒吃菜和客套,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的關於圓明園的故事:當年洋鬼子為何沒燒紫禁城,怎麼就單挑那圓明園下了手呢?由於這20個洋鬼子是死在圓明園的,英法聯軍自然就把這座皇家園林當作了洩憤和報復的目標,並且,洋鬼子還覺得這座園林是皇帝的私有財產,他們不但不能給皇帝去下跪,還要把皇帝個人的私產給燒了,搶了、夷為平地才能解恨,才能讓那個死要面子的皇帝接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就有了1860年10月18—20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進行的第一次洗劫。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1圓明園是誰燒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直撲圓明園。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英國司令格蘭特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國人之物件。」命令一下,圓明園中立刻形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
  • 英法聯軍進佔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佔北京西郊圓明園,大掠。 10月5日,聯軍從八裡橋分左右翼逼進京城,10月6日聯軍敗僧格林沁、瑞麟於北京安定門德勝門外,法軍首先侵入圓明園。聯軍司令部下令可以自由搶劫3日。當日就焚毀殿座數處,總管內務府大臣文豐自盡。次日英軍亦進園加入搶掠。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致三山五園被毀,奕訢上奏稱「痛心慘目不忍言」
    今年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60周年紀念。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它不僅直接導致三山五園被損毀,大批文物丟失,還導致西方勢力更大程度地入侵中國。作者 趙連穩清末圓明園銅版畫 諧奇趣樓北側提到火燒圓明園,很多人會說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惡行。實際上,早在1860年,英法聯軍就將圓明園燒毀殆盡。
  • 八國聯軍時期,為何唯獨不搶故宮的東西呢?
    圓明園遭遇最大的浩劫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之後,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首領額爾金和格蘭特命令3500人衝入圓明園,縱火燒毀了有著「萬園之園」稱號的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息,整個煙雲籠罩北京城多日才散去。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對英法心懷感激,左宗棠:我要帶兵殺回去!說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肯定都不會忘記那段歷史。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灰暗的時代——晚清。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始末,我們會有一種非常痛恨和仇恨的感覺。一方面我們仇恨當時的英法聯軍踐踏我中華文明,殺害我中華國民。另一方面,我們又對晚清政府"不作為",軟弱的態度而十分痛恨。圓明園早在康熙年間就開始修建,歷時幾代王朝才將其修建而成。因此,圓明園也被稱為萬園之園!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歷史資料真相
    另一方面,是一政治事件導致了英法火燒圓明園。   1896年英法聯軍以更換條約為名進逼北京。當英法聯軍在天津和通州時,清政府與其有過一系列的外交談判。通州談判時,英方派代表巴夏禮率領39人參加,清政府答應英法聯軍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在枝節問題上卻是寸步不讓,在巴夏禮面見皇帝「跪與不跪」這一點上爭執不下。
  • 為什麼故宮能躲過八國聯軍和日軍的搶劫?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八國聯軍在佔領北京後,不光是對北京紫禁城進行了洗劫,頤和園等也無一倖免!其中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繡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
  • 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搶走的十二生肖銅首的下落如何?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無數珍寶被付之一炬。英法聯軍士兵搶走了大批的珍寶,其中就包括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銅像。十二個獸首,代表一天的24個小時,每個獸首輪流吐水,景象蔚為壯觀。
  • 今天,有人「感恩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還有人點讚?
    刀哥最近就看到這樣一篇奇文,說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英法聯軍燒得好燒得對,應該感恩侵略者。這些材料經翻譯轉引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後,被一些「媚」「崇」「畏」者拿來當做「歷史」,成為他們否定自身民族解放鬥爭,以所謂「真相」挑戰正統主流歷史敘事的濫觴。火燒圓明園「怎麼成了國恥」一文,又是這樣一些材料的最新拼湊。
  • 圓明園被燒,為啥和馬可·波羅有關係?看完就知道了!
    清朝末年,政府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燒了圓明園。列強之所以能在中國國土上行兇,與統治階層的腐朽有關係,不過有些人認為這事與馬可·波羅關係很大,這是為什麼呢?當年,英法聯軍攻佔了北京城,而能夠代表清朝皇家尊嚴的就是圓明園。於是,英法攻打圓明園。 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 圓明園為什麼叫「圓明園」?敵軍攻入時,為何只有太監拼命抵抗?
    直到乾隆登基後,他偶然會去牡丹臺散散步追思一下祖父,懷念兩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乾隆經常說:「自己的發跡是從圓明園開始的,這與祖父康熙有密切關係。」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區別紫禁城的形象,甚至擺脫了枯燥無味的格狀建築,以更為清新自然的姿態呈現在了世間。而且,這裡被譽為避暑聖地,從雍正開始到鹹豐,這五代皇帝及家眷,年年盛夏都會到圓明園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