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做錯了什麼?老百姓居然配合八國聯軍?前有因後有果(附精彩評論)

2021-02-23 這個衣布不踢球G

來源 :網易號  憑闌聽史

公元1900年,是中國的庚子鼠年,這一年,註定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再一次陷入到無盡的深淵之中。在此之前,中國北方大地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大清掌門人慈禧太后又準備廢黜光緒帝,這兩件事引來了洋人的幹涉,慈禧為了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決定利用義和團教訓一下洋人。5月,英、俄、日、美、法、德、意、奧八國派遣的軍隊組成聯軍決定出兵鎮壓義和團。6月21日,慈禧太后發布了一個世界歷史上最霸氣的11國宣戰詔書:

「向美利堅開戰!向法蘭西開戰!向英吉利開戰!向德意志開戰!向日本開戰!向奧匈帝國開戰!向俄羅斯開戰!向義大利開戰!向荷蘭開戰!向比利時開戰!向西班牙開戰!」

最後戰爭的結局大家都很熟悉。6月17日,聯軍攻佔大沽,7月14日,佔領天津。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西狩。隨後,整個帝都就陷入地獄模式。聯軍在北京無法無天,燒殺淫掠,無數文物被毀,無數珍寶被洗劫一空,北京城只剩一片殘垣斷壁,損失不可估量。

1901年9月7號,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和列強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

中國賠銀4億5千萬兩(中國人每人攤銀一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將近10億兩。北京使館區由各國駐兵保護,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允許各國列強派兵駐紮。

該條約意味著中國已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充分顯示了清政府的懦弱無能,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出人意料的是,面對八國聯軍的入侵,大清老百姓的態度卻異常冷漠。

當八國聯軍正與清朝守軍作戰時,遠處的許多老百姓則把這場戰爭當作熱鬧來看,他們在遠處高山上搬來板凳,邊看邊說笑,好像這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聽上去覺得不可能,但這確實是真的,北京城正被聯軍進攻時,老百姓還幫助聯軍搭竹梯,一些城門還有老百姓引導聯軍進入。只是搭竹梯這些都是沒有報酬的。像給聯軍運送彈藥和糧草什麼的,聯軍都會給予老百姓較高的報酬。

北京百姓為聯軍運送彈藥和糧草

雖然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做盡了壞事,但對這些麻木不仁的老百姓來說,好像並未影響到他們。他們甚至還與聯軍私下裡做生意,賣一些蔬菜、糧食、布匹等。想必這些行為讓一個外國人看了都感到不可思議,這該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啊!死到臨頭了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更有甚者,八國聯軍中還有一支完全是由中國人組成的「華勇營」,隸屬於英軍。這些華勇營除了大部分來自山東威海衛外,還有來自香港和新加坡的「華勇」,正是他們構成了侵華英軍的主力。華勇營軍餉高,待遇好,軍官從不剋扣士兵的糧餉,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來參軍。經過英國人幾年的調教,華勇營成為一支紀律嚴明、編制齊全、素質過硬的近代化軍隊。

華勇營

華勇營別看都是中國人,他們端起槍口屠殺自己的同胞卻從不含糊,下手果敢狠辣。8月15日凌晨,華勇營終於攻破了自己國家的都城,並把大炮架在城牆上,將黑洞洞的炮口對準紫禁城,並在攻陷北京城之後參加了紫禁城聯軍大閱兵。

這裡大家都忍不住要問了,大清的老百姓為何如此的不愛國?是愛國主義教育沒有做到位嗎?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民愛國,必須要國愛民,我們看看大清在這方面做到位了沒有。

在滿清統治者的眼裡,根本就沒有把老百姓當成是人,只當成是俯首聽命的奴才而已。大清只有一個真正的主子,那就是皇帝,其他人都是奴才。孰不見現在的清宮劇中,不管官做多大,就是做到了軍機大臣,見到了皇帝,都要三拜九叩奴才長奴才短地進行逢迎,哄主子開心。

在這樣金字塔式的國度,很自然地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底層老百姓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的尊嚴。早在1793年,英國公使馬戛爾尼的中國之行就發現了許多匪夷所思的現象。

在英國使團的船隻行駛於中國內河時,官員們強迫大批百姓來拉縴,官員們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莊,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從床上拉下來加入民夫隊。兵丁鞭打試圖逃跑或以年老體弱為由要求免除勞役的民夫的事,幾乎每夜都在發生。

此外,英國人還注意到大清國百姓的兩面性,在沒有官員的場合,老百姓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員出現,老百姓的神情立即變得非常拘謹,這說明了大清國是依靠高壓和暴力才逼迫臣民如此馴服的。

想想滿清剛入關時,為了讓老百姓臣服自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以此形成自己的威權統治。然後,要求老百姓「剃髮易服」,用衣冠裝束禁錮老百姓的精神觀念,讓人們成為統治者馴良的羔羊。當然這還沒有完,在清朝統治的幾百年時間裡,不止一次興起「文字獄」,「清風詩案」就是佐證。就這樣,在統治者的「愚民」、「虐民」之下,老百姓就變得麻木不仁了。

這就是為什麼八國聯軍入侵,老百姓都作壁上觀、甚至和侵略軍沆瀣一氣的原因了。在他們看來,這些入侵的洋人和平常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爺沒什麼兩樣。試想:你一個老佛爺過一個生日就能花費海軍經費幾百萬兩,憑啥讓我們替你賣命?

慈禧太后過生日

就像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海軍和清軍水師在虎門江面上交戰,岸邊聚集大批中國百姓圍觀,當清軍艦船被擊沉時,岸上百姓並不悲傷反倒不時爆發出喝彩聲。英軍登陸後正為食物和淡水發愁,百姓們爭相將食物和淡水賣給英軍。英軍指揮官百思不得其解問中國翻譯,翻譯答曰:「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在老百姓的思想意識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公民概念,更不可能有民族意識的覺醒。

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不僅老百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連很多士大夫們也有這種思想。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山東巡撫袁世凱等八省督撫在盛宣懷的牽線搭橋下與西方英美列強達成了一項協議,這就是著名的《東南互保條約》。慈禧太后正在落難之時,也沒敢對他們怎麼樣。《辛丑條約》籤訂十年後,辛亥革命爆發,失去民心的大清王朝面對革命的熊熊烈火,面對如雪片似的各省份獨立的電報,已經回天乏力,終於徹底崩塌。

悲夫!不是老百姓不愛國,而是大清朝廷從來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待,前面的因必然導致後面的果,到了關鍵時刻,大清也就指望不上那些「臣民們」給自己有什麼幫助了。

附網易網友部分精彩評論: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the end-

感謝您的閱讀、轉發,請順手點個「在看」,多謝!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入侵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大清,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
    我們單把八國聯軍入侵這一段拆開來分析,美國究竟為什麼要幫中國,其目的何在?實際上,高曉松說的,我們根本就不用聲嘶力竭地去反駁,看看最近的兩國關係就清楚了。哪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利益面前,黑白是可以顛倒的。當然,有幫助,有互利共贏,也有互相敵對,我們評價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人,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實拍:洋人懷裡的中國婦女表情各異,生不如死!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次戰爭,此次戰爭最終以清王朝賠款4.5億兩白銀的結局結束,慈禧太后為了一己之私,貿然向世界列強開展,結果被打的體無完膚,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後
  • 八國聯軍侵華時,為何幾十萬清軍卻抵擋不住2萬八國聯軍
    公元1900年春,清光緒二十六年,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這是由英,法,美,德,日,意,奧匈,沙俄這八個國家組成,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肆意發動了侵華戰爭,企圖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在兵力人力方面,當時參加防守京師的清軍總兵力達10萬人以上,是八國聯軍兵力的8倍。在武器裝備方面,清政府經過洋務運動,已經引進了一批比較先進的西方軍事裝備,打造了一支新式的軍隊。清政府至少在人力兵力武器裝備上,是不會與八國聯軍相差太大的。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潛逃, 但逃不了的老百姓怎樣了?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 屠殺了部分外國人,並搗毀了很多外國教堂。然而此事卻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八國聯軍以此為藉口,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 八國聯軍打算瓜分中國時, 瓦德西為何要阻止? 和他做的一實驗有關
    但是歷史的車輪來到了近代後,將中國2000多年的驕傲一掃而空,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據史料記載,英國人藉助鴉片發動了所謂的鴉片戰爭,用大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雖然湧現出了像關天培和林則徐這樣的愛國英雄,但在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上,中國還是戰敗了。最終割地賠款,英國人有了第一次的甜頭,又開始了第二次,聯合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果鹹豐帝帶著慈禧太后緊急逃亡。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八國聯軍打到北京,不僅僅是袁世凱按兵不動沒有及時支援,而李鴻章和張之洞這些封疆大吏,也在大清面對如此困局之時,搞出來一個所謂的東南互保。沒有對慈禧太后等大清掌權者進行有效且及時的支援,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
  • 八國聯軍為什麼能打贏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
    反觀八國聯軍號稱5萬人,實際上只有2萬人。人數最多的是日軍,有1萬人。其餘俄軍有4000人,英軍有3000人,美軍有2000人,法軍有800人,德軍有100人,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加一起還不到100人。 清軍為何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打不過八國聯軍呢?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為什麼再次破壞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呢?
    1900年庚子國難中,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西逃了。八國聯軍同時也進了紫禁城,坐上了龍位,過了一把癮。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破壞紫禁城,反而又一次破壞了圓明園,這是為什麼呢?本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在第一次打到大沽口的時候,大清已經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可是雙方對此都不滿意,由於又繼續引發了戰爭。不過在一次談判中,大清扣留了英法來談判的代表,還殺了好多。這讓英法兩國非常不滿。所以一直揚言要教訓一下大清皇帝鹹豐。
  • 滿清有多腐敗,八國聯軍打北京時,看老百姓在幹嘛就知道了
    8月4日,八國聯軍決定進攻北京城,城內清軍守軍數量龐多,但在先進的武器及軍事理念的支持下,八國聯軍從凌晨開始攻佔,到了晚上九點,北京城便告破了,大清帝國的京師淪陷。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惑,當八國聯軍在打北京時,北京的老百姓在幹什麼?  一、 幫敵人帶路、搭梯子、運送彈藥
  •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國聯軍究竟是哪八國?主要罪行有哪些?
    八國聯軍即: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口訣:俄德法美日奧意英——餓的話,每日熬一鷹、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八國聯軍侵華時,老百姓扶梯子運彈藥?史學家:的確如此
    1900年5月,在義和團成員進入北京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國便以「消滅義和團,拯救傳教士」的理由為藉口,組建了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軍。1900年8月14日,北京徹底淪陷,慈禧以「巡視」的名義逃往西安。在這一過程中,義和團成員和部分清軍都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北京城依舊被聯軍快速攻佔。軍力差距懸殊是一回事,北京城的失陷和部分老百姓的行為似乎也脫不了關係。
  • 甲午戰爭,大清最終還是「勝」了,不過是勝在了「愚弄」老百姓上
    當然,大部分文人還是有骨氣的,一方面他們也從小道消息得到了大清戰敗的消息,另一方面也不想昧著良心說話,未經證實的消息不能說,於是大都選擇閉嘴。他們有骨氣不說話,不代表別人不說話,於是還是有個別文人,以及地痞無賴被發動了起來,而且越說越沒譜。什麼大清軍力全世界第二(第一是英國),亞洲第一,日本不自量力以卵擊石,最後被打得哭爹喊娘,苦苦求饒。
  • 第一次鴉片戰爭,大清挨打時,大清老百姓在幹什麼?
    《南京條約》 洋人在這場戰鬥記載道:「當英艦突破虎門要塞,沿江北上,開向烏湧炮臺時,珠江兩岸數以萬計的當地民眾,平靜地觀看自己朝廷軍隊與英軍的戰事,好像觀看兩個不相干的人爭鬥……當掛青龍黃旗的官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時,兩岸居民竟然發出像看馬戲看到精彩處的噓噓聲
  • 清朝的財政收入是歷朝之最,為何有百姓幫助八國聯軍侵華呢?
    如果光看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清朝後期,特別是大清滅亡前幾年,清朝確實很富有。因為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一度突破至一億、兩億兩白銀,到清朝滅亡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經突破三億之數。在封建朝代中,晚清政府的收入確實達到頂峰。
  •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京城的百姓有多慘(組圖)?
    1900年,慈禧太后面對進犯北京的八國聯軍倉皇西逃,將偌大的北京城和幾十萬北京百姓拱手讓給了外國人。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北京城內的百姓淪為八國聯軍的魚肉,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法國記者塔爾松跟隨法國軍隊進入北京,並拍下了一組照片,就反映了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老百姓的悲慘生活。圖上是八國聯軍成功侵佔北京後,在紫禁城舉行的閱兵式。
  • 八國聯軍合影上有九個人?原來還有一個國家我們一直不知道
    清朝也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刻,而且歷史上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是有外國使臣的朝拜和進貢。當時的中國的版圖也非常之大,只可惜這一切都因為滿清統治者目光的短淺而逐漸消失。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打的慈禧帶著光緒落荒而逃。理由很簡單,慈禧向世界宣戰,然後自己跑的比啥都快。而這侵略中國的八個國家分別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義大利、日本、奧匈帝國。
  • 八國聯軍侵華,各地督撫抗旨不遵拒絕北上勤王,慈禧:該賞!
    今年又是一個庚子年,俗話說「庚子年必有難」,今年的疫情,似乎已經算是在某種程度上應驗了。再往前的1960年,1900年以 及1840年,中國也都遭遇過大難。其中1900年的那次,就是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太后調動全國力量,有取勝的機會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慈禧太后意志堅定,以舉國之力來抗擊八國聯軍,能有勝算嗎?其實,即使如此,也難有勝算,甚至對整個清朝而言更糟糕。其一:民智未開,諸軍不行。不管是甲午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外國侵略者都是在和清軍的部分地區、部分軍隊戰鬥,而不是整個大清國,這也是清朝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大清帝國的19個附屬國,哪些國家曾歸附於清朝?
    當時的大清帝國,國強民富,經濟總量世界第一,還真是風光了一陣子。那麼大清帝國的這19個附屬國都有哪些呢?可是,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已的地盤都被瓜分的四分五裂,還有什麼辦法去管別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琉球被日本強佔!1879年,清光緒年間,琉球被日本歸為衝繩縣境內。三、越南說到越南,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國家。越南是在清順治年間歸化清朝的。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清光緒年間,中法正式籤定《中法新約》,清朝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