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打算瓜分中國時, 瓦德西為何要阻止? 和他做的一實驗有關

2021-02-13 讀史閒談

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堪稱最無能的王朝,應當是大清王朝了,特別是晚清時期,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作為大清實際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太后,整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導致中國頻頻籤訂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中國,特別是漢唐盛世,中國是世界性的大國,當時八方來朝,四夷來服,即使是宋朝,在軍事上飽受後世詬病,但至少在經濟上,是當時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但是歷史的車輪來到了近代後,將中國2000多年的驕傲一掃而空,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據史料記載,英國人藉助鴉片發動了所謂的鴉片戰爭,用大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雖然湧現出了像關天培和林則徐這樣的愛國英雄,但在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上,中國還是戰敗了。最終割地賠款,英國人有了第一次的甜頭,又開始了第二次,聯合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果鹹豐帝帶著慈禧太后緊急逃亡。最後圓明園慘遭燒毀,中國再次割地賠款,而這所有的負擔全部都落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

雖然統治階級軟弱無能,對外頻頻媾和,但是底層的老百姓卻開始奮起抵抗,最終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為了爭取清朝的支持,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沉重打擊了外國勢力。而當時慈禧太后也下令清軍和義和團一起聯合起來,共同打擊帝國主義,慈禧太后更是為了一己私慾,居然向全世界宣戰,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記錄,結果八國聯軍開始趁機侵華。表面上看,是為了保護使館,打擊義和團運動,其實是為了攫取在中國更大的利益,據史料記載,八國聯軍在攻佔天津之後,立刻準備進軍北京,雖然在八裡橋遭到清軍的伏擊,但還是很快就兵臨北京城下了。此時的慈禧太后著急起來了,一面下令各地勤王之師趕緊進京勤王,一面開始著手逃跑,結果僅僅2天,大清帝國的首都京城,就被八國聯軍佔領了,此時的慈禧太后早已攜帶光緒帝西逃了。聯軍佔領北京之後,公開下令軍隊可以搶劫8天,所有的聯軍士兵開始在北京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古老的首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苦難。

除了之外,當時八國聯軍還在思考如何徹底瓜分中國,而這一重任就交給了時任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的頭上。然而八國聯軍打算瓜分中國時,瓦德西為何要阻止?和他做的一實驗有關。據資料揭露,瓦德西在接到這一重任之後,並不是先去研究應當如何分配人口和土地,而是做了一實驗,原來他派出了大量醫官,開始去檢測中國人的身體素質,結果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原來,他發現在100個中國成年男子裡面,就有95個人和德國士兵的體質差不多,這個結論著實讓瓦德西大為吃驚。此時的他認為,現在的中國,還在沉睡當中,如果一旦崛起,那麼這將是十分可怕的,因此瓜分中國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想法,他最終才說出了那句話,「中國人尚且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是歐美,還是日本,都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兵力,可以統治大清四分之一的人口,因此瓜分的想法,實在是下策,不應採取。」八國列強們才最終放棄了瓜分中國的愚蠢想法。

筆者認為,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清朝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在位半個世紀,整日貪圖享樂,為所欲為,最終居然為了不還政給光緒,一怒之下向全世界宣戰。結果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被迫籤訂《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而這一切的負擔都壓在了百姓的身上,正是因為晚清政府的如此軟弱無能,才導致辛亥革命爆發後,瞬間土崩瓦解。除此之外,不能否認的是,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也湧現出了像聶士成這樣的愛國將領,最終以身殉國,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後世敬仰。

相關焦點

  • 老照片還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1900年春,隨著義和團不斷地發展壯大,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點燃了侵華戰爭的導火索,此後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接下來的一組照片反應了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實場景。 圖1:
  • 八國聯軍入侵後,美國為什麼要幫大清,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
    可是近代最重要四次戰爭,又因此籤訂的四個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唯獨被人家揍得最慘的辛丑條約,卻並沒有割地,這是為何?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8期:《辛丑條約》沒有割地,都說是美國的功勞,他為什麼要幫助中國?
  • 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為什麼?
    列強出面要求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但是慈禧希望義和團把列強趕出中國,所以對他們的要求置之不理。八國聯軍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哪一國堅決不同意? 為什麼?所以最終演變成了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藉口,出兵瓜分、掠奪中國的情況。
  • 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要求瓜分中國領土,為何美國卻不同意?
    當時,這些列強開始陸陸續續在中國設立租界,名義上是和滿清保持建交關係,實則這些國家都是無底洞,只是找一個繼續蠶食中國的理由罷了。不過慈禧一心想的還是怎麼保住自己的地位,從來沒有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考慮過,如何處理和這些列強的關係成了慈禧的心病。
  •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了紫禁城,為什麼不瓜分中國?
    這一年八國聯軍進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是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的,至少表面上並不是為了消滅清政府。八國聯軍在此次戰爭中成功鎮壓了義和團運動,並且使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被迫逃離京城,去西安避難。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
    八個國家對秦王朝製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這次戰爭中當然是以清王朝戰敗結束,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你知道為什麼嗎?1900年5月28日,英、法、美、俄、德、日、意、奧這八個國家對清王朝開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此次戰爭的導火線就是清政府十分反感的義和團運動,清王朝鎮壓不成,最終八國以鎮壓義和團的名義對中國進行瓜分以及掠奪。
  • 八國聯軍侵華,最高指揮為什麼是德國人瓦德西,而不是老大英國人
    鑑於與中國的特殊關係,俄國政府並不打算謀求聯軍統帥之職。聯軍的任務不僅僅在於救援各國外交人員和僑民,而且必定會對清政府訴諸武力報復。俄國與中國有漫長的邊境線,在中國的滿洲有俄國的鐵路,並且有大量中國人和俄國人在那裡工作。這種情況決定著俄國政府不能公開領導對中國作戰的敵對行動。
  • 許玉傑:​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令人髮指的殘暴行徑
    5月31日至6月10日,英、美、法、德、日、意、俄、奧等八國以保護使館為名,分別從在華軍事基地、殖民地國家和國內抽調陸海軍部隊,由軍艦和運輸船載運至大沽、塘沽,並進入天津租界,組成「八國聯軍」。八國聯軍總兵力最多時高達12.8萬餘人。其中,美軍5800餘人,司令為沙飛上校,由美國本土及呂宋島駐軍第9和第14步兵團編成3個步兵團、三個騎兵團、三個炮兵營及四個炮兵連。另有海軍陸戰隊約1000人。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什麼美國不同意?
    當西方各國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進一步加重之時,部分民眾開始覺醒,當時在山東地區,有一個叫做義和團的組織悄然興起。可是義和團畢竟是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他們對清政府到底是個什麼看法誰都不清楚,加上規模越來越壯大,所以慈禧也是比較猶豫,到底應該鎮壓義和團還是應該放任它去發展。這時候,列強抓住了這個機會,把鎮壓義和團當作藉口派了大量軍隊前往中國,於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了。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八國聯軍捲土重來,中國如何應對?
    他們一次次把刀壓在我們的脖子上,脖子已經滲出鮮血:反華貿易戰的惡狠狠,插手中國內政的無休止,各個領域打壓中國的無所不用其極。美國對中國的侵略一直沒停止過,一次次,一次次,已經數不清多少次了!到底哪一刀是致命一刀,只是時間問題。八國聯軍捲土重來的最新標誌是香港港獨分子發生暴亂後,這些國家煽風點火,妄圖把火燒大了,讓他們有機可乘。
  • 八國聯軍燒殺淫掠,為何後宮嬪妃安然無恙?假仁慈,真野心
    八國聯軍攻佔巍巍紫禁城,慈禧太后倉皇出逃,遺留王公大臣任人宰殺,但後宮妃嬪相對安然無恙。對此,我不知道是應該慶幸感激,還是生氣憤恨,若是氣憤,我該氣憤清朝統治者慈禧,還是氣憤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並非仁慈而是理智1894年,清朝在甲午海戰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看似強大的大清王朝一下子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界列強面前,西方列強開始紛紛想要分享清王朝這塊肥肉。
  • 八國聯軍侵華時,為何幾十萬清軍卻抵擋不住2萬八國聯軍
    公元1900年春,清光緒二十六年,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這是由英,法,美,德,日,意,奧匈,沙俄這八個國家組成,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肆意發動了侵華戰爭,企圖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在兵力人力方面,當時參加防守京師的清軍總兵力達10萬人以上,是八國聯軍兵力的8倍。在武器裝備方面,清政府經過洋務運動,已經引進了一批比較先進的西方軍事裝備,打造了一支新式的軍隊。清政府至少在人力兵力武器裝備上,是不會與八國聯軍相差太大的。
  • 八國聯軍搶走「永樂寶劍」,估價超10億元,英國博物館卻拒不歸還
    自聯軍之入城也,時掠取財物,而德兵尤橫,公卿貴人多被笞辱,炮擊太廟鴟尾,鑿禁垣為門。夷兵至騎驢上三殿,玉帛圖籍焚掠無遺。戶部銀三百餘萬,內帑倍之,盡以資敵。大治道途,穿城為鐵道,通正陽門。俄、英兵迭居頤和園,及出而薪木皆盡矣。」 從這段記載可知: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進入北京城後在皇家儀鸞殿居住,而聯軍入城後更是肆無忌憚地逞兇施暴,還搶奪了中國的大量銀兩資財。
  •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瓜分中國,一外國人預言:中國總有一天將反擊
    再聊一下八國聯軍。當時八國聯軍打進來。他作為一個懂中國人,又懂英國人的雙方熟人,還是起了很大的影響力。當時,他算出中國一年可支付的賠償就是二千萬。所以庚子賠償的方案就是他出的。不過他並不贊同八國聯軍對中國的洗劫。他說了一個預言,他說:中國總有一天會有兩千萬甚至兩千萬以上的人武裝起來,他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又被愛國的動機所驅使。
  • 八國聯軍為什麼能打贏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
    近代史上,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莫過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了。1900年5月25日,慈禧老太太被端親王蠱惑,認為列強是來支持光緒上臺的,所以就發瘋似的向列強宣戰,她命令義和團攻打各國使館,並且表示要和西方列強「一決雌雄」。
  •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1900年5月,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等八個主要國家為首的侵略者,組成聯軍向清朝發動進攻。此戰的導火索是義和團運動,而義和團的起源,又跟愈演愈烈的中外矛盾有關。近代以來,依託不平等條約,洋人的教會勢力深入內地,逐漸形成一幫依附教會的「教民勢力」,這些二腿子與其他百姓發生爭執時,總能得到教會的庇護,就連清朝地方政府也不敢幹預。
  • 晚清傳奇女子賽金花,一句話保住一座城,八國聯軍也要禮讓她三分
    賽金花喝退八國聯軍先說說賽金花,她絕不是一般的良家女子。人生風光時,有著晚清第一紅的稱號。與她交情甚好的人遍及各行各業,她的人脈資源也是非常廣。就是如此一位風塵女子,當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轟開滿清大門,她自告奮勇挺身而出,憑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對著八國聯軍說出一句話,使得八國聯軍停止進攻的腳步,從而短時間內保住紫禁城的安全。賽金花到底說過什麼?那時,八國聯軍的總指揮是德國的瓦德西將軍,此人帶領八國聯軍浩浩蕩蕩地進入紫禁城,趕巧遇上賽金花。先給大家透個底,老早以前,賽金花與瓦德西便是好朋友。
  • 【微視頻】八年上《微課:抗擊八國聯軍》
    【微視頻】八年上《微課:抗擊八國聯軍》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 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進犯北平,為什麼不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但奇怪的是,英法聯軍根本沒有遷往珍寶更多的故宮。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這是英法兩國的一個計謀。英法聯軍為什麼要進攻清朝?就是交易。在此之前,外國商人曾要求通商,但清朝一直不允許。它關閉了對外開放的大門,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然經濟。但是,它已經不符合當時的世界潮流了。開門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