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豪劉禹錫: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以詩煮酒盡顯風流

2021-01-08 一條鹹魚愛詩詞

公元772年,是我國文化史上很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繁星亂墜,才子扎堆出生,就像是文曲星使了分身術下凡,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崔護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因為有他們,才造就大唐詩歌的盛世王朝。

今天帶大家了解幾個同一天出生的唐詩大拿中最刺頭兒、嘴巴最寬的、最不怕事的詩人劉禹錫。

劉禹錫,自稱祖先為中山靖王劉勝,上一個這麼說的還是劉備,這樣論的話,這兩人也是血親關係,這背景,也算是很強大了,到了劉禹錫祖父、父親時代也均為小官僚,他的父親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跟著父親在江南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他從小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十九歲,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獲得了很高聲譽。後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又一起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

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朗州近十年,後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創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得罪執政,被貶謫為連州刺史近五年。劉禹錫因母喪才得以離開連州被任為夔州刺史,後調任和州刺史。被貶歷二十三年後劉禹錫終於再次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

回到洛陽的劉禹錫再次寫下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絕句》,12年前就是因為寫玄都觀桃花得罪權貴被貶連州,這次回來,絲毫不妥協的又寫了一首,在官場絕對算的上是個大刺頭了。而且被貶的二十多年期間,劉禹錫創作了大量寓言詩,表達了對當朝權貴的極大不滿,又寫了許多賦來表達自己不甘沉淪的雄心。

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自然流暢、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同時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

一反常調,另闢蹊徑的融情、景、理於一爐

《秋詞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在感嘆秋天有多麼的蕭條,我卻要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

秋日裡有晴空萬裡,還有一排排的仙鶴撥開雲層扶搖直上,看到如此美景便能引發我詩性大發直接飛上雲霄。

世事變遷,仕宦升沉,我自豁達襟懷,堅定樂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般荒涼的地區,已經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去舊友,又徒然吟誦聞笛小賦,如今歸來感到是物是人非的光景。

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憑藉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筆調清新,隨手勾畫出一幅美麗的山水圖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洞庭湖的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上一片風平浪靜,猶如未經打磨的銅鏡一般。

遠遠眺望這洞庭湖的山水蒼翠如墨,好似白銀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萬裡的黃河水彎彎曲曲流動中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也帶上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邊滿是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

相關焦點

  • 「詩豪」劉禹錫 | 李品文散文作品
    劉禹錫自稱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與三國時期劉備同宗。其父劉緒為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在蘇州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他機敏聰慧、勤奮刻苦,很小的時候就學習儒家經典,又受到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指點薰陶。他的詩既不像韓愈那樣奇崛,也不像白居易那樣平易,而是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劉禹錫的詩歌體裁,主要有政治諷刺詩、懷古詩、送別詩等。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詩豪」劉禹錫--微笑面對生活的人
    「我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說這話的並不只有劉備,還有一代「詩豪」劉禹錫。公元772年,洛陽劉家降生了一個男孩。古人起名頗為講究,除了「女詩經,男楚辭」,還寄託著父母的期望,希望易活的叫白居易;希望健康的叫霍去病、辛棄疾……這個孩子姓劉名禹錫,字夢得,大概是母親生他之前夢見了大禹「賜子」。
  • 為什麼劉禹錫被稱為「詩豪」?在逆境中唱他的詩會給你增添力量
    這個唐順宗身體不好,三個月後,他被迫讓位給子李純,王叔文因母),所以他回家哀悼,王群體突然遭受中風,劉禹錫失去了脊梁骨,被太監奪回,王叔文被殺,王丕被降級並很快死亡,包括劉禹錫和柳宗元在內的8人同時被降級。這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 清新明快,別開生面,12首與眾不同的小詩見證不一樣的劉禹錫
    劉禹錫被稱為一代「詩豪」,這與他倔強的性格和豪放剛猛的詩風不無關係。
  • 讀懂詩豪劉禹錫,揚眉吐氣終有時
    公元826年即唐敬宗寶曆二年,這年冬季的一天,江南名鎮揚州,迎來了兩位詩壇高手,詩魔白居易和詩豪劉禹錫,詩壇的這兩位大俠為什麼同時出現在揚州,是不是相約來鬥詩的呢?那倒不是,兩人都是途經揚州。白居易從蘇州來,他剛剛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劉禹錫則從安徽和州(今安徽和縣)來,他也是剛剛被免去和州刺史,回朝廷任職的,兩人都經過揚州回京城洛陽。
  • 第一讀書|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眼中的「詩豪」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他的筆下,賦予秋天另外一種意象和氣概,充盈著激情和豪邁。這便是劉禹錫,一個「升沉無定的七朝官」,一個磨難壓不彎、挫折壓不跨的「詩豪」。這是一個才華橫溢、自負高傲的人。他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大約是出身於名宦家庭的緣故,加之早年仕進順利、連登三科,讓他頗有些恃才傲物的底氣。
  • 劉禹錫《竹枝詞》有什麼象外之意
    背景與由來  長慶元年冬季,在洛陽丁憂守母喪的劉禹錫被任命為夔州刺史。長慶二年正月初二,劉禹錫到達夔州。初五這天,他寫下《夔州謝上表》。  居母喪之前,劉禹錫任連州刺史。當時的連州,管轄桂陽、連山、陽山三縣。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世人都說李白灑脫,遇到不得志時,他隨口就懟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若不是有著滿腹才學,誰又能說出這樣自負的詩句?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
  • 嚶其鳴兮 求其友聲 劉禹錫晚年的唱和詩
    黃鐘大呂的豪邁使白居易三年後記憶猶新讚不絕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之類,真謂神妙,在在處處,應當有靈物護之」(《劉白唱和集解》),並據此類作品總結出劉禹錫詩歌的風格:「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詩豪」一評遂成為後世評劉禹錫詩風的定論。如宋人邵博已指出「詩豪,白樂天目夢得雲」(《邵氏聞見後錄》卷一九)。
  • 詩魔與詩豪之間的酬唱詩詞,誰更勝一籌呢?
    比如「詩魔」白居易與好朋友「詩豪」劉禹錫之間經常酬唱詩詞,兩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第一次見面就撞出了激烈的火花,誰的詩更勝一籌呢?唐敬宗寶曆二年,即公元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的時候,恰逢白居易從蘇州返回洛陽,二人相逢於揚州。這是兩大詩人之間的第一次見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詩作答。
  • 「詩豪」劉禹錫被貶至和州,途中寫下一首絕美七絕,讓人心曠神怡
    公元824年,唐代大詩人,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被貶官至歷陽。於九月路過洞庭湖時,他揮毫寫下了一首歌頌洞庭美景的千古絕唱——《望洞庭》。其豐富的聯想,匠心獨運的比喻,堪稱一時無兩。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的痕跡碧綠,長到臺階上,青蔥的小草映入竹簾裡。與我談笑的都是博學的人,與我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它們都很簡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簡陋了)。孔子說:(既然君子住在裡面),又有什麼簡陋的呢?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那一年,一代「詩豪「劉禹錫64歲。萬劫餘生的他,晚景不算悽涼。避開了朝廷上波詭雲譎的「牛李黨爭「,亦官亦隱於京都洛陽,平日裡便是與多年老友們一起遊遊山水,詩詞唱和一番。雖然眼疾、足疾纏身,倒也算自得其樂。
  • 詩豪劉禹錫和他的桃花詩
    永貞革新之前,劉禹錫的經歷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又有背景又有能力。唐順宗即位之後,劉禹錫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不過,永貞革新最後失敗了,王叔文被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貶為遠州刺史,後在赴任途中又加貶為司馬,這便是著名的八司馬事件。桃花詩的故事就要從這裡開始了。被貶10年後,劉禹錫被朝廷「以恩召還」,奉召回京。
  • 相聚時難別亦難,分別時白居易和劉禹錫共寫一詩,溫暖了整個大唐
    引領這波巔峰的代表人物,就是白居易和劉禹錫。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一個是詩王,一個是詩豪,都生於大曆七年,也都在二十多歲時入仕為官,卻從來沒有見過面。這並不是雙方有嫌隙,而是在政治風雲中,兩人都不斷被貶謫外放,始終沒有緣分相見。直到寶曆二年,在55歲那年,這兩位偉大的詩人終於在揚州相會。
  •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分別都是誰?
    2、詩傑--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3、詩狂--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4、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5、詩仙--李白 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 30年河東30年河西,看劉禹錫如何文雅的表達「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古人的詩作,大都遵循「詩緣情」的要求,以抒情為主。尤其是詩人因為本身境遇發生的變化而發生的感慨,往往在詩中能夠讀出很多的韻味。可以說,這些詩詞就像是詩人的日記,記錄了詩人的喜怒哀樂。有些詩篇時隔千年,依然讓人讀出新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