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立農聯手母義明宣布:糖尿病周治療時代開啟

2021-01-08 健康界

生命若被疾病綁住,如何才能擁有高質量的自由?

以糖尿病為例,作為一種不可治癒的疾病,終身服藥問題已經成為患者治療依從性差、達標率低的關鍵因素之一。對於這一難題,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近日給出了答案:「一天打三四針,確實難以堅持,但這也是患者治療的關鍵」。如果從每天打一針變成每周打一針,患者一年可以少打了313針。他算了一筆帳,這樣患者接受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低血糖風險少了,不吃飯也不會引起低血糖。

治療糖尿病的「新武器」來了

儘可能減少每日給藥次數、降低糖尿病患者用藥負擔,已成為全球臨床工作者關心的問題。

經過多年探索,2018年5月25日,中國生物製藥公司三生製藥(下稱三生製藥)(01530.HK)宣布,首個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百達揚®(通用名: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正式在中國上市。這款長效周製劑通過微球技術持續提供穩態艾塞那肽血藥濃度,發揮長效強力的降糖作用,提高患者用藥的方便性和依從性,開啟了糖尿病一周一次治療的新時代。

為了迎接這一時刻,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地區(IDF-WPR)主席、艾塞那肽微球亞洲III期臨床研究的首席研究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特意繫上了紅領帶,「因為百達揚®的上市,不只給了糖尿病患者治療新選擇,也給了醫生一件新武器。」

紀立農介紹,在研究中發現,採用百達揚®治療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皆有改善,並且在使用初期,一般藥物會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均會明顯減少。

從治療理念方面,母義明指出,對糖尿病的治療一般會有三個目標——不能增長體重、不能引起低血糖和不能導致心血管危害。「原來市場上的藥物,很多都能達到這三點」,可在考慮到療效和安全性後,患者依從性問題一直沒有好的解法,母義明認為,「一天打三四針,確實難以堅持」,但這也是患者治療的關鍵。「現在,百達揚®的到來,從每天打一針變成每周打一針,患者一年可以少打了313針。」母義明算了一筆帳,「這樣患者接受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低血糖風險少了,不吃飯也不會引起低血糖」。

母義明還重點提出,百達揚®在國內多省進入醫保,「這也為更多患者獲益成為可能」。對此,三生製藥營運長肖衛紅表示,三生製藥服務宗旨便是「產品優秀,適合中國,並且能造福患者。」

百達揚®與胰島素兩兄弟攜手制敵

「他們不是替換關係,是互補關係。」母義明反覆強調,並且用一個比喻解釋,「胰島素是『輸血』,百達揚®是『造血』。」百達揚®類藥物的作用原理是刺激機體分泌胰島素,使血糖平穩,促進β細胞再生,也因此,對於沒有胰島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或胰島功能不良的2型患者,便不再適用。

「不過,兄弟可以攜手制敵。」母義明舉例,如某些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常會出現增重現象,而胰島素的使用量也會隨之增多,這樣便會造成惡性循環。此時,如在使用胰島素的同時加入百達揚®,患者的體重便能得到良好控制。

紀立農介紹,從循證醫學角度,多項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在口服藥治療效果不良的情況下,加上百達揚®的療效要優於單純的胰島素治療。首先,血糖控制情況平穩;其次,患者體重未增反降;最後,患者的血壓、血脂的控制皆比單純使用胰島素治療效果好。「現在已有將兩種藥物合兩針為一針的嘗試。」紀立農說。

眾所周知,口服藥物更具便捷性,紀立農相信,將來有這一天,口服製劑生物利用度只有1%的缺點一定會被克服,到時醫生便能把更多的便捷帶給患者。

相關焦點

  • 一周一次降糖藥百達揚上市 開啟中國糖尿病的周治療時代
    (2018 年 5 月 25 日,北京)中國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三生製藥宣布,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百達揚 ®(通用名: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正式在中國上市。
  • 專家支招:該怎麼選用合適自己的糖尿病藥物?
    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 301 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母義明教授,為患者的用藥選擇一一支招。十年增長兩千多萬糖尿病人,但大半病人對自己的病情並不知曉母義明教授表示,我國的糖尿病病人呈增長趨勢。
  • 甘精胰島素-300 或將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時代
    目前為止,甘精胰島素 100 個單位/mL(Gla-100)已經成為近幾十年糖尿病治療的一個標準治療方案,作為一種長效胰島素,每天皮下注射一次就可以提供 24 小時胰島素的需要量,同時還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 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中國第一個雙胰島素注射液上市
    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製劑,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5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生產的諾和佳(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用於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糖尿病大國,胰島素起始治療卻普遍較晚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顯示,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中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9%,患病人數超過1.14億,其中還有5億處於糖尿病前期,高居全球首位。
  • 新冠病毒可能誘發糖尿病?健康報專訪北大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
    這提示我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要做好糖尿病的管理與防控工作,早診斷、早治療,控制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速度,強化糖尿病的防控機制建設,減輕公共衛生負擔,讓患者儘早受益。糖尿病和新冠肺炎關係密切記者: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不同地區迅速傳播。
  • 「順德眼」為糖尿病患者亮起藍燈
    同時,由順德區醫學會、順德糖尿病醫防協同聯盟、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聯合舉辦的聯合國糖尿病日「藍光行動」也隨之開啟。同時,她也呼籲全社會共同防治糖尿病,實現「健康順德、幸福順德」的目標。  現場,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薛耀明教授和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母義明教授為本次活動「點讚」,並強調了糖尿病及早防治的重要性。  「按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等數據推算,順德糖尿病人群可能超過30萬人。
  • 支付寶聯手百大品牌開啟「城市生活周」 推出1折權益
    支付寶聯手百大品牌開啟「城市生活周」 推出1折權益來源:聯商網2020-03-18 18:19聯商網消息:3月18日,支付寶宣布聯手包括漢堡王、西貝、奈雪的茶等在內的百大品牌、上萬商家開啟「城市生活周」,為用戶發放超千萬張優惠券
  •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但這個剋星讓併發症不再可怕
    幹細胞通過釋放可溶性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來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和調節炎症,為糖尿病併發症提供了一種很有潛力的治療方法。 目前,幹細胞治療糖尿病併發症已有不少報導,這些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等。
  • 仁會生物震撼糖尿病診療界之後:減肥新藥即將面世「錢景」如何?
    撰文丨黃依婷編輯丨常亮「高糖時代」已經來臨,糖尿病正成為中國最棘手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佔比接近10%,處於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約為35.7%。殘酷的事實在於:糖尿病雖不致命,但也不可治癒。很多病人終其一生,都在與糖尿病抗爭。如何在提高這種慢性病藥物療效的同時,又能降低副作用?幾十年來,醫學界一直在上下求索。
  • 52周重磅數據出爐,華領醫藥-B(02552)將以「中國基因」領跑糖尿病...
    除了剛剛宣布成功完成的dorzagliatin單藥治療III期臨床試驗,目前,公司還在中國開展另一個在二甲雙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評價dorzagliatin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臨床試驗,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進行多項早期臨床試驗,用以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
  • 「修復」人體葡萄糖傳感器:播種糖尿病治療的新希望!
    多扎格列艾汀單藥或聯合二甲雙胍,帶來了治療糖尿病的希望之光。 Ⅱ期探索性研究顯示,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治療12周,各劑量組血糖均持續下降,其中75mg BID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相比基線降幅達1.12%,顯著優於安慰劑(圖2),餐後2小時血糖也較基線顯著降低達4.9mmol/L,同時,處置指數(DI)和HOMA-IR評分顯著改善,即使治療結束後1周,患者的DI和HOMA-IR評分仍然顯著改善,提示停藥後療效的持續性
  • 治療糖尿病的偏方
    糖尿病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糖尿病是很容易患上的,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得上了糖尿病,所以必須要對糖尿病重視才行,那麼具體我們如何治療糖尿病比較好,有哪些治療糖尿病的偏方
  • 凱聯醫療創始人黃孝民:技術賦能醫療產品,打造診斷、治療、照護全...
    成立短短幾年時間,凱聯醫療在慢性病、糖尿病、罕見病等領域都有一系列出色突破,其自主研發的垂體激素泵、胰島素泵、智能藥物管理系統和慢病管理平臺等產品均為行業領先。  憑藉強大的創新力,2018年,凱聯獲得5000萬人民幣B輪融資。「我們希望通過結合網際網路和IT技術的理念,滿足臨床疾病的治療和管理需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數據管理,打通全治療周期。」黃孝民說道。
  • 糖尿病用藥有講究!怎麼選生命才更有質量?
    作為應用於臨床60餘年的降糖藥「老大哥」,2020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中國糖尿病協會的相關指南更是推薦它為2型糖尿病貫穿始終的一線用藥[1-3],可見其在糖尿病治療中應用之廣泛。 當前,市面上二甲雙胍類降糖藥品牌眾多,劑型眾多,而哪個是原研藥,哪些又是仿製藥,相信很多糖友都不一定清楚。
  • BMJ: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對II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飲食結構調整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輔助手段,在胰島素廣泛臨床應用之前,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嚴格的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近日研究人員開展系統綜述及薈萃分析,考察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II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診斷糖尿病嗎?
    HbA1c 的局限性單獨使用 HbA1c 監測糖尿病可能將病程短於 3 個月的糖尿病患者漏診,HbA1c 檢測結果對調整治療後的評估以及新發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存在「延遲效應」。不能精確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風險,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動的特徵。
  •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
    許多糖尿病患者過分依賴藥物治療,其實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也很重要,任何一種類型糖尿病,任何體質糖尿病人,在任何時候都需要進行飲食治療,它是一切藥物治療的基礎。一、飲食治療作用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要在飲食上加以控制,那麼控制飲食有哪些作用呢?1、減輕胰島素負擔。糖尿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功能低下,攝入熱量過多時,胰島工作負荷加重。
  • 全新二甲雙胍劑型都樂寧 中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福音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12日,2020北京醫學會糖尿病和內分泌學分會學術年會暨第六屆京津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術論壇在京召開。本屆年會,匯聚了郭立新、紀立農、母義明、洪天配等眾多內分泌領域醫學名家,採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形式,充分展現了北京乃至國內的學術前沿。
  • 我國八成合併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降壓不達標 張宇清和紀立農等發表...
    近日,阜外醫院張宇清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等發表的全國性CCMR-3B研究顯示,我國八成以上合併高血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壓未達標,即血壓未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研究顯示,在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59.9%合併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