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牛亮 博志成諮詢管理中心 事業部總經理
(喜馬拉雅地產頻道主播:地產牛大帥)
摘要
火神山、雷神山戰役近日紛紛傳來捷報,
而這只是人類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小插曲,
戰疫,還在進行!
在這樣一場戰役中,給我們房企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我們試圖從意圖、產品、管理、團隊、品牌、生活方式等方面為你一一解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為生命,爭分奪秒!最近幾天火神山、雷神山再次讓世界見證奇蹟!
然而,哪有什麼奇蹟!只不過是別人父母眼中的孩子,一群善良樸實的逆行者,用生命風險為抗疫負重前行,用血肉之軀鑄就中國力量!
昨日,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肺炎,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在此,我們一起向這位疫情的吹哨人、戰疫的勇士,致敬!默哀!對其堅守一線抗擊疫情表示敬意,對其家人表示誠摯慰問!願天堂裡,沒有災難!同時祝願所有人健康、平安!
2月6日發布的文章《》,我試圖通過對火神山、雷神山的項目細節進行闡述,給大家全面揭示火神山與雷神山項目速度是如何達成的?
那麼,火神山、雷神山速度,給我們房企帶來了哪些有價值的啟示?這也是近期大家反饋的焦點。
下面,我就試圖從房企經營、項目實施、產品研發、團隊激勵的角度為大家進一步揭開火雷雙神的神秘面紗,並講述疫情下我們房企怎麼幹!
No.1
採用建築產業化管理模式
工廠同時進行標準化病房生產,當現場場地砼澆築達到強度後就可以進行醫院構件組裝,同時按專業進行流水化穿插施工,如機電設備安裝按流水全面鋪開,設備在設計後採購,儘可能釆用標準設備,雖然有很多病房,但每間病房是一樣的,只是重複就可以形成流水作業生產了。
本次火神山、雷神山項目,運用現代化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的建築設計以及模數化、工廠化的部品生產,大部分工作在工廠完成,實現建築構部件的通用化和現場施工的裝配化、機械化。
應對本次疫情,火神山、雷神山建設核心是快,這種模式有效降低了火神山這個三邊工程(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管理難度。
啟示:意圖清晰、保障措施精準有效
建築產業化管理模式,其顯著特點包括設計簡化、設計速度快、施工速度快、施工質量高、施工環境改善、勞動條件改善、資源能源節約、成本節約等優勢。
這種模式最適用於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戰疫意圖,是一種精準有效的保障措施。
房企往往出現意圖不清晰的問題,例如企業今天想衝規模,覺得房地產這種資源整合型企業,未來要想活下去,規模是基礎。企業的意圖總在搖擺,註定是做不成事的,大把的機會都在搖擺不定中揮霍了。
有的房企,明明說要衝規模,投資標準卻是高利潤,意圖與措施不匹配。
疫情下,中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總體需求不變,經濟壓艙石的特性不變,對於有想法的房企恰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有想法,還必須做到戰略意圖堅定,保障措施得力,利用好這段時間修煉內功,機會來臨時才能把握住。
No.2
定位清晰
一切圍繞本次疫情,圍繞快速建成。
很多人關心兩家醫院的使用壽命、將來能否再次利用等問題。答案是臨時建築,規定使用壽命5年。地下基礎設施是按照一層樓的量來建造,比如用水量、用電量、汙水處理量等,不足以支撐多層建築。
啟示:定位清晰,一切圍繞戰略意圖和經營訴求取捨。
很多房企既想快速做大規模又想多賺錢,甚至有想多(項目)、快(周轉)、好(品質)、省(成本),項目定位不清晰,過程各種反覆,最後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本來決策難度2.0,現在疫情爆發,決策難度直接飆升到5.0!疫情當前,房企老闆,戰略意圖你動搖了嗎?職業經理人,公司打算怎麼經營啊?項目總,領導啥都想要,你怎麼幹呢?
這個時候,正是考驗企業經營品質的關鍵時期,而公司的經營定位,取決於企業的戰略願景。例如戰略意圖是快速做大規模,那麼公司經營模式就應該是高周轉、高槓桿、低(中)利潤的模式,對於項目定位也就比較明確,一切圍繞快周轉,拿地就拿高周轉、高地貨比的地。
火神山、雷神山項目就是定位精準的案例,對於房企而言,定位精準,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是關鍵。
No.3
採用半成品材料,裝配式施工
兩個醫院的建設採用了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最大限度地採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大幅減少現場作業的工作量,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同時,在外部拼接過後進行整體吊裝,將現場施工和整體吊裝穿插進行,實現了效率最大化。
1月26日完成第一個樣板間,如施工圖所示,火神山和雷神山平面布局模式一致,只是根據不同地形有點變化。
1月26日大年初二,第3天第一間樣板房建成
理論上,一個組團、一個組團,就像魚骨狀一樣可以不斷延長增加。但是土地不可能無限長,總歸需要跟著地形轉彎。除此之外,沒有區別。所以,在完成第一個樣板房後,就可以快速展開。
半成品材料,裝配式施工
為了快速施工需要,與時間賽跑,採用的是半成品材料,裝配式施工,自帶吊頂、電線電纜,地面也是自帶PVC材料,不用裝修,只需通過連接蓋板將地面連接。每個房間四周有4根起支撐作用的角柱,工人們通過6個螺栓將角柱與底板連接,非常迅速。下一步再施工隔牆、門窗等。
火神山醫院採用裝配式施工,一天可完成一棟雙層病房區的搭建。
啟示:好產品取決於客戶、用戶、資方、城市的訴求得到滿足
裝配式建築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速度快、質量高、省勞力、不看天,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爭議。那麼,什麼是好產品?好產品,就是質量好、品質高的產品嗎?
對於我們房企來說,所謂好產品,一定是滿足客戶、用戶、企業、城市的訴求的產品。
客戶關注性價比,分為當下和未來性價比。當下是和周邊房子、自己收入水平對比,未來是對比投資潛力。
用戶角度,不管錢,只管住的舒服不舒服。用戶主要看產品倡導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自己要的,關注生活方式跟自己所處層級的吻合度。
企業角度,一是看房子是否好賣(現金流),二是看是否賺錢(利潤),三是能不能帶來品牌價值。有些項目不賺錢但能帶來品牌價值,達到企業制定的戰略意圖,也是好產品。
城市角度判斷好產品,一是空間價值,二是經濟價值,三是文化價值。
所以我們房企要做好產品,一定是基於這四個方面進行權衡、取捨。
No.4
產品標準化
產品標準化,採用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材料、設備;
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是最大特色。此次用於武漢兩所新建醫院的房屋,每套面積18平方米,帶裝修,只需要配備床、衛浴等生活設施,接上電就能投入使用。樣板房廠家平時都按照600套房屋的標準進行備料,充足的備料在時間段、任務重的情況下發揮了重大作用,另外各種材料、設備均採用標準產品。
集成房屋內景
醫院以50個床位為一個護理單元。護理單元是一個定量概念。比如一個護理單元,需要配備多少數量的護士、醫生、醫療機械、供氧系統等,以護理單元來計算。其中,每4個護理單元形成一個組團。組團與組團之間的連接體就是公共區域,供醫護人員工作,比如化驗、檢查等。也就是說,醫護人員的一個工作區域,為一個組團200個病人服務。相應的,所有的護理單元及其組成,都按照統一標準複製,形成標準化產品(戶型)。
啟示:以快打快是核心能力,產品標準化是高周轉利器
現在的房地產人真心不好過,政策不確定性、黑天鵝事件頻發、大象比猴子跑得快、合作門檻高等各種問題,只讓我等感嘆「這世界變化太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應對快節奏的變化,房企具備以快打快的能力是硬核。不必每個項目都快,但需要快的時候,要有能力跑快!
要想快,標準化是關鍵,產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業務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核心是產品標準化,產品標準化是高周轉核心利器。
說到產品標準化,很多人表示反感,這裡可能有誤會。個人建議,高改和豪宅產品線的標準化率最好控制在30%以內,而且最好的方式是級配標準化,而未必是設計標準化;對於改善和剛需房,可逐漸提高,其中剛需房可做到70%以上,甚至90%,而且最好是 「設計標準化+級配標準化」同步推。
No.5
選址合理,保障大量機械化施工
火熱的建設現場,吸引6000萬多名被疫情「封印」在家的網友,樂此不疲地當起「雲監工」,還給現場施工設備起了一個個親切的暱稱:「送高宗」(高層吊車)、「送灰宗」(混凝土運輸及攪拌車)、「小綠」(綠色渣土車)、「叉醬」(跑來跑去的小型叉車)等等。
施工現場
上百臺大型機械設備24小時投入建設,為火神山速度發揮了重大作用。
前提條件是,火神山醫院地址,這個地方遠離武漢市區和人口密集區,附近是大片空地,可以採取機械化大面積施工;其次,此地臨近武漢職工療養院,施工期間具備指揮辦公條件,這跟2003年北京發生「非典」時期小湯山的選址基本一樣。小湯山位於北京昌平就是遠離市區,周圍比較平坦,旁邊有個200張床位的小湯山療養院。
火神山選址
啟示:投資標準要因時而動、因勢利導
博志成研究院院長、G50董事長俱樂部輪值會長黃博文在本次G50董事長峰會上強調,現金流是房企的命脈!當前疫情背景下,對於房企投資來講,既是危又是機,關鍵在於現金流管理,現金流管理水平將成為房企戰略能力的核心因素,也是解決生存危機、彎道超車的破局點。因此,投資拿地一定是在保障現金流管理的基礎上,現金流管理的本質即經營節奏的把控,實現投、融、產、銷頻率的共振。
當下形勢給房企的投資建議:
(1) 做好投資的現金流化管理,調整投資標準,向現金流維度傾斜。
(2) 根據行業節奏、城市節奏(重點評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負債率)、經營節奏(企業投資、融資、生產、銷售節奏匹配),重新調整、優化投資節奏。
(3) 做好區域深耕,尤其對於多點布局的企業,更應堅持根據地優先發展的策略,擴大根據地市場佔有率。
(4) 部分現金流緊張的房企可能面臨困境,對於現金流充足的房企,正好逆周期操作,包括意圖進入異地擴張的成長型房企。但一定要提前組建專業的收併購團隊,避免抄底抄底,結果抄不好把自己的鍋給端了。
(5) 進對城市比拿對地更重要,異地擴張前,做好城市研究。
(6) 抱團取暖,合作開發。引進合作夥伴,一定是真股權的合作,引進的股東理念一致、資源互補,增強抗風險能力。
(7) 傍大腿與國企合作,藉助資金優勢實現優質資產抄底。
No.6
施工組織有力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醫院建設指揮部調集7000餘建設者在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車輛近千臺,總共有4家施工單位,合計4000多人在工地上同時作業,期間施工組織是一個難題,而整個施工過程只出現一次為搶機械調運材料而發生的衝突。
一方面是萬眾一心、三軍用命,同時,合理的施工調度,以及精細化的現場管理則不容忽視。例如「小時制」作戰地圖,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這是確保工程高效有序的「神器」。
「小時制」作戰地圖,相當於一個工地上臨時搭建起來的資料庫,從設備到人員到物資再到工程實況,任何一個環節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每天上午10點和晚上6點,項目經理會兩次針對現場各單位施工進度按小時進行通報考核。
啟示: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尤其是工程管理策劃
對於絕大多數項目來說,不可能享受火神山、雷神山待遇,精英掛帥、三軍用命、保障到位,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說,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工程管理策劃,是後續施工組織的關鍵。
工程管理策劃書示例
工程管理策劃書,可以預先評估項目的工程特點、難點及存在風險,對工程各環節進行梳理、預估,提出相應管理重點及應對措施,以期保證工程各環節進展順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工程實體質量和工程策劃、管理水平。
深入研究、理解所建工程,精細梳理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各個環節是編好《項目工程管理策劃書》的前提。《項目工程管理策劃書》的內容應突出工程管理重點、涵蓋工程建設全過程。
No.7
精兵強將,最強天團
本次疫情對於各個公司來說,都是公司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超級工程,也是一項極限的搶工殲滅戰,這次戰役集結了多名金牌項目經理,例如中建三局,很多人都是響噹噹的品牌人物,很多項目經理親自擔任施工組織,組成了公司有史以來單一項目建設的最強天團。
啟示:21世紀什麼最貴?還……是……人才(匱乏)!
疫情洶洶,老闆,日子不好過了吧?要不裁幾個人?
人力總,平時老闆總和你談控制管理費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人均效能!各部門天天給你講人不夠、快招人,沒能幹活的人!現在,屬於你的至暗時刻到了!
其實對於房企來說,最划算的就是養(好)人,3、5個高手就能把一個項目做好,幾個庸人就能把項目玩兒砸。相比一個項目的銷售收入,你就算付出90分位競爭力水平,從比你們高一個階段的房企找人來組關鍵崗位,人工成本能高到哪兒去?但是幫你多開幾個大坑,你能賺利潤、賺品質、賺速度、賺品牌,隨便賺一個也就很划算。
一個企業最大的隱形成本就是用錯人,尤其是高層管理者,用錯一個人直接影響一群人。人才對企業來說,可謂是發展引擎,引擎不行,再努力都是白費功夫。
能幫你穿越疫情或死於疫情的,都是人!所以,用人方面別心疼錢!老闆,要算大帳!
同時,我不建議房企過度關注管理費用,因為不同規模企業的所處區域、員工人數、業務結構、資金狀況不一,管理的方式和效率存在差異,缺乏可比性。
如果你還關注如何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減少管理費用、提升人均效能,關注我後續的文章,這裡寫不開!
No.8
強有力的供應鏈保障
整個施工過程,涉及基礎工程、土建及裝飾工程、給排水及消防系統、供配電系統(不含外部線路)、照明與監控、通風空調系統、通信弱電、醫用氣體工程、淨化工程、室外及市政配套、汙水處理設施等等分項工程,現場各類專業分包單位多達上百家。
供應鏈上如果任何一個環節不能全力以赴、有序協同,火神山、雷神山速度也就不存在。
啟示: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招採總、項目總,替你說說心聲吧,那些你一直想給老闆說卻怎麼也說不出口的話:
A:現在咱們做規模(或品質),一定要把一些關係撇開,主要是內部關係,做工作的時候感到很累,很多事情會拖,希望以後找供應商一定是國內標杆企業的供應商,關係供應商令我很難做。
B:現場指揮不動,人家硬氣的很,上次XX項目經理說了幾句,結果還被他們揍了!也沒人管……
C:這供應商啥也不懂,就是態度還行,可是不出活啊……
不是說要親兄弟、父子兵嗎?沒錯,這裡說的,是指戰略合作夥伴,是鐵桿供應商,是與自己經營思維一致,在關鍵時刻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老鐵」!不是稱兄道弟給你挖坑的「血緣關係」。當然,有血緣關係的老鐵更完美!項目復工時,誰是你老鐵你就知道了。
甲乙方合作有兩句話送給房企,第一,失敗了受傷害最大的一定是甲方(房企)。第二,甲乙方合作時不要讓乙方(合作夥伴)沒錢賺。
No.9
激勵到位
雲監工背後,其實是億萬人並肩在與疫情進行作戰。對於現場施工人員來說,也是一種對雲監工的工程進度、質量的信心傳遞,對自己更是一種精神激勵。
每個單位派出的人員,都做足了動員,從精神激勵層面比較充足。對於主動報名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參與到這樣的事情中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激勵。
在物質保障方面,本次參與項目的工人,弱電、焊工、暖通、裝飾等工種24小時兩班倒,大工1500元/天,小工1000元/天,工資日結。
啟示:物質保障+自我實現是最好的激勵組合
有些老闆,因為2萬塊錢和人談不攏,導致人才流失。其實相比50萬,2萬真算不了什麼,但那是一種侮辱。如果給50.1萬,可能換來職業人加倍付出。
這個故事,不是讓你拿來給老闆上眼藥的,是最好的物質保障+自我實現的案例。
房企現在的激勵策略也豐富多樣,節點獎、專項獎、成就共享、跟投、股權等等短中長期激勵應有盡有,這裡就不多說了。
當下,由於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在研究項目激勵問題。個人建議,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因素,項目計劃可以因此進行調整,為了保證全年經營目標儘量達成,可以調整激勵達成條件甚至適當增加激勵,來追趕進度,達成目標。在遭受疫情影響後經營目標還能正常達成甚至超額達成,這不是對企業、對員工、對合作夥伴、對客戶更大的信心與激勵嗎?這不是更寶貴的財富嗎?要算大帳!
No.10
環境保護標準不降低
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醫療廢水和醫療廢物會不會造成汙染,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據建設方介紹,火神山醫院汙水、雨水、醫療垃圾均單獨收集處理,不會排湖,不會汙染環境。其中,汙水、雨水收集處理達標後,再進入市政管網,而醫療垃圾收集起來後由院內的兩臺焚燒爐安全處置。
還有廢水滲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利用HDPE防滲膜,為火神山醫院地塊2.5萬平方米地下基礎穿上「防護服」,不讓一滴汙水進入地下,雨水全收集全消毒,不會汙染周圍環境和湖泊。
實際上,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雖然建設任務緊急,但環境保護標準一點沒降,汙水處理設施與醫院同步設計的,嚴格按照醫療廢水處理規範和相關要求建設。
啟示:從環保可以看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趨強烈
以前買房子,房子就是產品,房子好住就可以了!後來買房子,業主普遍關心環境好、交通便利、教育條件、贍養父母等,買房子,買的是生活便利性!現在買房子,我會把物業服務提到極高的位置,房子+配套+服務+環保才是我要買的產品!
經歷此次疫情,我覺的房子太小了、物業太差了、冰箱太小了、鍋太少了、距離父母太遠了、在家憋壞了……
G50專家委員會專家劉玲琳指出:這次疫情過後,購房人心理會發生急劇變化,從過去的金融投資需求優先,向生命健康、親人團聚、居住環境傾斜,訴求包括:距離城市位置要近,交通便利,環境要好,居住空間要大,醫療配套和服務要跟上,產品滿足低密度、共享空間等特點相結合,是「居住+度假+康養」三者結合起來。
No.11
項目定名有講究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名稱由來,也是很多網友關心的焦點。有熟悉五行八卦和易經的人,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學說角度做出解讀認為:
肺為金,像非典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都是肺炎,都屬金。
火克金,取名火神,寓意是用火來克制金。
雷為電、也為火,雷又為震卦,震卦五行為木可生火,雷神助力火神,雙管齊下,克制瘟神。
先建火神山,再建雷神山,則是先以火克金,再以木生火,成生生不息之局。
不僅如此,火神山、雷神山,包括北京小湯山,後面都有一個山字,山為艮卦,艮為止,為停,就是止住傳染之意。
從九宮八卦來講,武漢位置有九州通衢之稱,位於中國的中心部位,中宮五行屬土。現在武漢遭受疫情,力量薄弱,那麼雷神山,火神山,正有木生火,火生土之意,可以增強武漢力量。
啟示:品牌定位精準,辨識度高,場景化推廣,名副其實
這個啟示,和名字有關係?
關係太大了!為什麼一個名字問題讓1億雲監工費勁功夫去研究?
對小房企來說,項目即品牌。對100億以內的房企來說,產品線即品牌。對規模房企來說,公司即品牌。
房企的品牌建設,須上承企業發展戰略將企業的價值主張,通過品牌定位、產品匹配、品牌推廣和實施保障四個步驟,通過企業品牌建設、產品線品牌建設和單項目品牌建設的關鍵動作,輸出和打造企業獨有的生活方式主張,提升企業、單項目的市場品牌辨識度;品牌建設須下接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產品及服務的優化提升。
好的品牌推廣,一定是場景化的。例如困了累了XXX、怕什么喝XXX等等,都是基於場景化的,讓人處於那個場景時就自然想起了這個品牌或產品。就像你現在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的,救治新冠病毒病人靠火神山、雷神山一樣。
疫情打的很多房企措手不及,但也讓一些房企聲名鵲起。本次戰疫過程中,那些捐款捐物、嚴控疫情、主動服務、人文關懷做得好的房企物業,一下子拉開了房企間的差距。明明同質同價的房子,現在業主感受,A小區業主表示「以後我讓所有人都買你的房子!」,B小區業主表示「我要換房子!」。
這種品牌,是真抓實幹,幹出來的,所以名副其實的品牌,才能長久!
如今,火神山醫院已經開始接診,雷神山也已經順利交付。
這,就是一個奇蹟!
是永不屈服的華夏兒女挺起的脊背,是愈挫愈勇的華夏兒女高昂的頭顱!
然而,這還只是人類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一個小插曲,戰疫,還在進行!
回顧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挫折從來不曾讓我們低下高貴的頭顱!
每一次挫折,都令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最後,引用譯林版《鼠疫》的封面推薦語送給所有閱讀此文的朋友:
「只有經歷過一次恐慌你才會知道,人是多麼的脆弱……
只有經歷過一次恐慌後你也才會知道,
人是多麼的自信,
因為我們始終站在死亡的邊緣而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
由脆弱而變得堅強。
由堅強而變得自信。
這是一個鳳凰涅槃的時刻,
這也是考驗一個城市和它的市民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