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力學中有BUG?理想狀態的物理學,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去思考!

2020-12-16 科學探一探

文/仗劍走天涯

牛頓力學中有BUG?理想狀態的物理學,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去思考!

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為人類世界的進步,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有著物理。而牛頓在物理學當中,更是不得了了,牛頓的三大定律是支撐了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基礎。但是在牛頓的力學當中有很大的bug,你們知道嗎?

牛頓的第一定律也通常會被叫做慣性定律。如果從牛頓第一定律的慣性定律當中的定義來看,書中的概論是這樣的,任何物理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這樣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從這一概念當中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慣性定律當中,其實有一種比較通俗的參照系的行為。

在參照系當中通常用一個物體作為基礎,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作為次要的參照物。這些對比和參照來形成一個鮮明的數據記錄。視野通常運用於物理的一些實驗當中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而第一定律當中的慣性定律走就很好地闡述了這一點。慣性定律當中定義了一個參照物,不受到任何外力的情況下,它是通常會保持靜止或者是勻速直線的運動狀態中的,直到受到外力的影響改變他這一狀態。

其實慣性定律聽上去非常的完美無缺,但是世界上真的有完全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狀態的物體嗎?很顯然,就是牛頓在考慮力學三大定律中「慣性定律」一種巨大的bug。如果這一現象不存在,那麼這一現象的闡述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是對未來的物理學發展,或者是對於人類用物理學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有幫助嗎?其實,這是雞助的。

物理學相對於數學而言是一種非常實際的東西,因為數學僅僅只是數據上的一種運用,不論數學再怎麼抽象,它的作用都是一定的。可是物理學卻奠定了人類對於物理學,和人類社會的一種方法論的實際運用,所以這種理想狀態的物體慣性運動,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去思考!

相關焦點

  • 物理思維:牛頓力學中的最大BUG,到底什麼是慣性系?
    在科學的歷史上,有很多問題都很困難,尤其是在物理學中,有一些基礎的問題特別困難,其中一個困難就是:到底什麼是慣性系?這個問題在牛頓力學的框架下是無解的,不過物理學家們最終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實驗與測量。本文就與您講述一下這個問題。
  • 溫度和溫度計中的物理學原理
    在科學史中,區別二者花費的時間難以置信得長,不過,知道二者的不同之後的發展迅猛。)理解熱和溫度的差別,首先需要利用已知的知識。在物理的入門處,是牛頓力學,如果局限在一個多世紀前的認識水平,還可以認為牛頓力學在本質上是決定論性的。在初步的牛頓力學基礎上建立熱和溫度的圖像,對於初學者是有益的,這就是所謂氣體分子運動論。
  • 《三體》中的物理學:水滴態可能存在嗎?
    例如,《三體》有很多神奇的設定,從智子到水滴,從四維空間到黑暗森林,影視作品將如何呈現這些腦洞?儘管《三體》中的物理設定有硬傷,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也是一部與當代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接軌的小說。
  • 物理學的「四大神獸」,又兇又萌,還有超能力!
    拉普拉斯的基本理論是:了解物質前一刻的運動狀態,就可以推出下一刻的運動狀態,把整個宇宙的每一個粒子的運動狀態確定以後,就可以推出下一刻的運動狀態。在拉普拉斯看來,世間萬物均由萬能的牛頓力學決定,只要確定一個目前狀態,過去未來均在掌控之中,這是牛頓力學推到極致的狂想,從此後,宇宙都籠罩在拉普拉斯的陰影之中。但19世紀,建立在不可逆基礎上的熱力學大行其道,這讓以可逆性作為基石的拉普拉斯妖元氣大傷。
  • 理論上理想的標準圓錐,能否以它的頂點做倒立平衡呢?
    先給出非常肯定的答案:一個理想中的標準圓錐體,在理論上也不能以它的定點站立保持平衡。這涉及到物理學的核心問題,就是絕對參照系不存在、絕對剛體也不存在,現實不是我們抽象出來的在紙面上的幾何圖形,也不是那個簡單的經典公式。一、什麼是物理學中的力學平衡態?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學術論文,但也不是胡亂的個人狂言和臆斷,而是個人多年思考的總結,針對每個人類、每個自我意識覺醒的人類都會探尋的問題,進行探尋和思考的結論,基於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嘗試性提出的理論觀點,僅供有興趣、有同樣求知慾望的同好者交流探討。若能指出文中不當、思慮不周之處,以進一步完善觀點體系,不勝感激。
  • 為什麼物理學追求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薛丁格方程描述微觀粒子的物理現象,而宏觀物理現象可以通過大量微觀粒子的平均統計結果得出,量子力學應用到宏觀世界後也將退化為牛頓力學,於是量子力學完成了微觀和宏觀的統一,需要指出的是,量子力學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 量子力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我們普通人可能完全無法想像
    量子力學的誕生量子力學是20世紀物理學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對物理學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牛頓愛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宏觀低速世界可以非常好地由牛頓經典力學來描述,而微觀世界物理現象的描述則需要量子力學。
  • 從牛頓、愛因斯坦再到楊振寧,五分鐘帶你看懂物理學300年發展史
    而到了玻爾茲曼的時候,他進一步發展了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麥克斯韋是最早開始探尋熱力學系統的微觀處理方法(表徵為統計力學的特性)和唯象處理方法(表徵為熱力學特性)之間的聯繫,他在1859年用概率論證明了在平衡態下,理想氣體分子的速度分布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稱為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並給出了它的分布函數表達式。1867年,麥克斯韋首次引入了「統計力學」這個術語,標誌著統計力學的初步建立。
  • 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物理學沒有進步,那近百年來,不斷升級的科技是如何出現的?所以,很多人並不支持這個觀點。可是不少的科學家卻基本認同這個觀點,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之所以說物理學在近百年來沒有重大突破,並不是所各種科技的出現,主要是指基礎物理學。相信每一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需要一個基礎,就好比我們要蓋一個房子,沒有基礎是不行。
  • 傳奇人物史蒂芬·沃爾弗拉姆:通向一種新物理學的道路(I)
    有基本理論嗎?在過去的幾百年中,人們對物理學有了不可思議的理解。但是,即使已經完成了所有工作,而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畢竟我們仍然沒有一個真正的物理學基礎理論。當我過去從事物理學理論時 ,我必須承認對嘗試找到基本理論並沒有太多考慮,我更關心的是根據已有的理論可以得出什麼結論。我以某種方式想像,如果有一個基本理論,那將不可避免地變得非常複雜。
  • 有方向才能遠行,思考讓可能變現
    後來,我用一整天的時間把自己關起來不跟外界有任何主動聯繫,目的為了不受外界的影響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我甚至關掉了手機,我怕突然有個電話進來影響我。等情緒平靜下來後,我回顧著之前一段時間做了哪些事,梳理著之前所有與我相關的人和事。發現我失去了方向,內心變得安逸,過度消費,卡裡沒什麼錢,工作出現懈怠。
  • 物理學中的演生現象|眾妙之門
    文章詳細介紹了凝聚態物理學中典型的演生現象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主要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重要進展。不要說10^20個水分子,就是100個人,要有秩序地從一個門走出去,還得需要大家自覺地遵守紀律,一個一個地走出才行。為什麼10^20個水分子,可以那麼集體地、不約而同地、很默契地做這件事情?
  • 物理學中5個關鍵概念及其基本的解釋
    想要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嗎?今天,我將和你們分享10個基本物理概念的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重力重力(引力)是宇宙中自然存在的四種力之一。它是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引力。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會相互吸引。熱力學是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一些規則需要遵守。第零定律——這個定律是在第一定律被發現之後被發現的,因此它被稱為第零定律。它簡單地解釋了處於熱平衡狀態(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的熱能不會發生淨變化。顯然粒子會碰撞,能量會被交換,但總的來說不會有能量/熱量的淨移動。
  • 有什麼看似能用科學解釋,但事實卻很難理解的事情?
    反直覺的科學理論我們現在都知道,物理學當中還分為經典物理學和現代物理學。經典物理學指的是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方程。而現代物理學主要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地基構建起來的物理學大廈。那它們有啥區別呢?如果從主觀感受來看,牛頓力學是十分符合一般人的直覺地,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就十分反直覺了。
  • 維希度斯可能存在bug
    維希度斯,一種依靠冰霜攻擊才能來過渡到下一階段的boss,在魔獸懷舊服中似乎存在一些bug,因為來自冰霜系魔杖的傷害沒有被計算在內
  • 楊振寧:物理學影響哲學,但哲學從來沒有影響過物理學
    中國的墨子也在自然科學上有過重大貢獻。在其完成的《墨經》一書中,有著小孔成像,光線直射,光影成像、斜面問題、浮力問題,和槓桿原理等一系列科學成果。牛頓確實把他的著作的名字稱之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是因為當時還找不到一種合適的命名,並不代表物理學就是從哲學那裡來的。
  • 牛頓經典力學中有漏洞?是錯誤的?現代物理學提出質疑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無處不在。想必大家都知道牛頓吧,他可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號稱百科全書式的全才。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牛頓的經典力學也被現代物理學提出了質疑:經典力學存在漏洞。牛頓第一定律(即慣性定律):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Fnet=0),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從字面的敘述的「不受任何外力」、「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兩個條件有問題,試想下,宇宙中存在這樣的物體能滿足這些條件嗎?
  • 物理學之「道」:超級震撼的東方神秘主義與近代物理學的相互佐證
    對個人的價值觀塑造、心靈成長、修行實踐以及對世界本來面目的認識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作者是物理學家,所以他通過物理學以及科學家的視角去看待整個宇宙、人類社會、物質、空間、時間以及因果關係等等。這本書所探求的是關於整個宇宙的本來面目以及人在宇宙當中的形成、地位、作用、發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