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合作社、小車間助力脫貧奔小康

2020-12-18 閃電新聞

新華社長沙11月27日電 題:湖南桃源:合作社、小車間助力脫貧奔小康

新華社記者阮周圍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寒潮來臨前,劉興樹和夥伴們把獼猴桃地裡的果子摘完了,然後精心修剪果樹並施肥,等著明年開春。

今年,當地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迎來大豐收,滿滿5萬多斤果子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農戶們正為宣傳、銷售、發貨忙前忙後。

「這份工作很靈活,就家門口上班,工作比較輕鬆。」劉興樹在地裡幹活,妻子黃興雲在屋內負責選果。

合作社大門對著層層青山,風穿過山間茂林修竹,吹向山谷間200畝獼猴桃林。

合作社負責人謝四海是楊溪橋鎮煌山村老村支書。過去,村裡貧窮落後,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2015年,謝四海帶領村民外出考察,尋找適合村裡發展的產業路子。最後決定,與湖南吉首大學合作,把專家請到村裡,指導種植獼猴桃。這一下,「種」出了一片新天地。

隨著合作社的發展,現在有20多位村民在合作社打工,其中不少成為股東,年終能領一份分紅。

劉興樹就是股東之一。這個黑黝黝、消瘦的漢子,在外務工時受過傷,2015年回家鄉,住在山腳下的祖屋。2016年,得益於易地搬遷政策,他和妻子搬離祖宅,用國家補貼的錢款蓋了新房。

依靠合作社,劉興樹家有了穩定收入,2018年脫了貧。現在夫妻倆年收入近兩萬元。

桃源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444戶、5733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4027人。這些年,當地依託特色產業成立合作社外,還發展扶貧車間,將就業崗位轉移到貧困戶家門口,變「輸血」為「造血」,為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走出了新路子。

桃源縣西南部的西安鎮,地處偏遠,山多田少,人均水田面積僅0.4畝。2018年,全鎮確定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249戶,設3個集中安置點,集鎮安置小區是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小區。

安置小區與常德一家電器公司合作,蓋了有4條生產線的扶貧車間,生產製造電子元件,目前已吸納70餘人就業。

車間內,張小豔在做點膠的工作,她的孩子在隔壁的西安鎮中學念書。搬遷之前,一家6口擠在山上風雨飄搖的木房子裡,去鎮上購買生活用品,來回一趟得4個小時。她還記得去年春季開學,由於冰雪封山,班車停運,家長只能帶著孩子徒步5個小時去學校報到。

「搬遷到這裡後,醫療、讀書、上班都解決了,上下班也近,照顧老人和孩子很方便。」在扶貧車間上班,張小豔每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公司還提供中餐,並給每位工人購買了保險。

採訪了解,除了靈活的計件工作崗位,車間還提供計時工作崗位。在鎮上居住的羅飛蘭是產檢組組長,為了陪伴兩個孩子,她選擇計時工作,每天定時上下班。「沒有這個廠,就賺不到這份生活費。這份工作讓我能兼顧家庭。」羅飛蘭滿意地說。

截至目前,桃源縣已在6個集中安置點、24個貧困村建成扶貧車間38個,吸納近2000人就業。

相關焦點

  • 「小車間」撐起「大夢想」——桃源縣積極探索發展扶貧車間促脫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丨「小車間」撐起「大夢想」 ——桃源縣積極探索發展扶貧車間促脫貧增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勇軍 魯融冰 通訊員 唐志君 郭婧 9月28日,秋雨淅瀝,氣溫驟降。
  • 2020畢業季丨鍾吉湧:產業扶貧在桃源
    畫面所展示的是中國湖南省桃源縣脫貧攻堅中關於產業扶貧的精彩瞬間,每張圖片所展示的是扶貧企業背後的故事。這組攝影作品表現了桃源穩定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同時體現了脫貧攻堅中桃源人的拼搏和努力。可以展示出產業扶貧可以助力精準脫貧,提高貧困人民的生活水平。通過攝影去表現創作,通過深入塑造,提升了攝影的社會影響力。
  • 東平縣接山鎮:「小帽子」促脫貧,帶群眾奔小康
    原標題:東平縣接山鎮:「小帽子」促脫貧,帶群眾奔小康致富路上,產業先行。在接山鎮的制帽車間,車間工人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一頂頂白色的棒球帽。如今,「小帽子」正在發展壯大成「大產業」,吸納附近村民實現就業,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
  • 鄂爾多斯:電商扶貧助力農牧民增收奔小康
    鄂爾多斯:電商扶貧助力農牧民增收奔小康 2020-12-18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靈臺:小車間 大作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靈臺:小車間 大作為 2020-12-18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萬眾一心奔小康——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中國戰「貧」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審判》雜誌及「審判」新媒體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方面寶貴經驗,派出8路記者奔赴河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廣西、貴州、重慶、雲南、陝西、青海等省市自治區進行實地採訪,以期探尋人民法院助力脫貧攻堅決勝的「密碼」。10月15日出版的《中國審判》2020年19期推出特別策劃報導(下)——奔向小康,以饗讀者。
  • 梁加祥:小合作社承載脫貧「大夢想」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我要把農民的心聲、意願帶上來,把涉農惠農政策帶到農民中去,還要通過實際行動來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12月初,江蘇省淮安市人大代表、洪澤區三河鎮祥發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加祥告訴記者。△江蘇省淮安市人大代表梁加祥在田間勞動。
  • 石景山區助力「堯鄉」人民奔...
    石景山區助力「堯鄉」人民奔小康 2020-07-01 06: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墨脫縣紀委監委助力德興鄉群眾脫貧小記:山裡茶飄香 群眾奔小康
    原標題:墨脫縣紀委監委助力德興鄉群眾脫貧小記:山裡茶飄香 群眾奔小康   從墨脫縣城出發,沿蜿蜒山路驅車近8公裡,就可以到達門巴族聚居地——德興鄉。   德興鄉海拔1100多米,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 扶貧踐初心 引領小康路——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扶貧工作紀實
    中國電信湖南公司黨委深入貫徹中央扶貧工作部署,積極履行主體責任,迎難而上,扛起扶貧工作重擔,以鏗鏘有力的姿態,發揮企業優勢,統籌各方資源,加大資金投入,通過結對幫扶、網絡扶貧、信息扶貧、業務扶貧、產業扶貧、智力扶貧、公益扶貧等多種方式,打造了具有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特色的大扶貧工作體系,真抓實幹助力推進脫貧攻堅。
  • 甘肅靈臺什字鎮:脫貧路上再加力,決戰決勝奔小康
    徜徉各鄉村,一條條平整的水泥路直通農家,一棟棟新瓦房拔地而起,一個個文化廣場乾淨寬敞,村民或忙於農事,或張羅產業……回首脫貧攻堅歷程,一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脫貧群眾紅紅火火奔小康的美好藍圖正在隴東大地徐徐展開。  貧困戶變身「上班族」  「自從村上有了扶貧車間,我在家附近就能上班掙錢,還能照顧上家裡,美得很。」貧困戶賈百平一臉笑容。
  • 兩會· 國投聲音 |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脫貧之後奔小康...
    經過25年不懈努力,到今年3月,4個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之後奔小康,國投幫扶在路上。2020年,國投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攜手各方繼續做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專項扶貧、幹部扶貧、工程扶貧、基金扶貧,穩固脫貧成效,使「輸血」更精準,讓「造血」更完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2020-07-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牛棚裡的脫貧路:養牛致富奔小康
    「是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讓我脫了貧,我也有信心,通過養牛致富奔小康!」。 ——杜雲斌 我叫杜雲斌,今年61歲,是離石區吳城鎮上羅卜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起床一睜眼跑去看看自家牛棚裡的6頭牛,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開心幸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血撒荒坡,藥香飄中山 ——助力脫貧攻堅戰,引領青年農民致富奔小康
    目前,已在全縣帶動創建中藥材種植合作社28個,發展種植園區11個,其中6個千畝以上連片點榮獲河北省中藥材種植示範園區創建項目支持 。從業人員達28000餘人。其中60%以上是高中及大中專畢業生和青年農民。
  • 文縣:「小車間」助力「大扶貧」
    近年來,文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外引內建」實施「築龍強社」行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扶貧車間,挖掘縣域內及周邊縣區各種資源優勢,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取得了實效。「自山野菜扶貧車間建成使用以來,用工量比較大,我們的工人大多數是當地的貧困戶、留守婦女。
  • 「擰緊安全閥,助力奔小康」,監獄再出新招!
    「擰緊安全閥,助力奔小康」,監獄再出新招!新時代,新時期,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都可能返貧,為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年末歲首之際,攀西監獄黨委書記張學俊一行來到木色爾庫村,為鄉親們送去隆冬慰問,為他們順利脫貧不返貧打下強心針、吃下定心丸、擰緊安全閥,助力奔小康。如何在初步脫貧的基礎上,防止返貧?監獄這樣應對!
  • 甘肅榆中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小手工做出大貢獻
    聞著鮮榨胡麻油的香味,近日記者來到甘肅榆中縣夏官營鎮詹家營村田園蔬菜農民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走進一看,車間除了在榨胡麻油外,還有3位中年婦女正在忙碌地製作釀皮,彈彈的質感、紅亮的辣椒油,記者忍不住嘗了一碗,禁不住誇讚好味道。另外一旁的工人忙著製作酥餅、蔥花餅等面點,香噴噴的饃饃剛剛出爐就被一搶而空。
  • 5萬農民「綠色產業園」裡奔小康
    本報訊 6月8日,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兵營鎮的蜂情小鎮農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園,50多名返鄉農民工正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他們有的在管理菊花園、有的在採摘蜂蜜。縣政協委員、合作社負責人童明俊介紹,這些在農業園上班的員工當中,70%以上是返鄉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