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句雞湯: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
然而一項研究指出,愛笑可能是疾病。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者在《阿爾茨海默病雜誌》發文稱,不尋常的幽默感可能是痴呆的前兆。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研究發現,越來越不尋常的幽默感很可能就是痴呆的早期徵兆,包括不合時宜地大笑。
痴呆病人在確診前,經常在「明顯不合時宜」的情況下發笑,包括觀看關於自然災害的新聞報導,或者只是看到別人車沒停好時,有的病人甚至在看到愛人被嚴重燙傷時還發出笑聲。
你對「笑」了解多少?哪類人群不能大笑?《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為你解答。
受訪專家: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張卓伯
關於笑的10個秘密
笑一笑,十年少。關於笑的常識你知道多少?
1笑聲與笑話無關
很多動物也會笑
老鼠和狗能像人一樣哈哈大笑,抒發愉悅的心情,促進相互感情。對人類來說,笑已經發展成一種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
2笑聲與笑話無關
笑聲與笑話無關
美國馬裡蘭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普羅文發現:人們在和朋友們交談時笑得最頻繁。與他人待在一起時,笑的機率會提升30倍。
人們通常不因笑話發笑,那些並不有趣的言語和評論反而容易戳中你的笑點。
3大腦能區別刻意的假笑和無奈的苦笑
大腦能區別刻意的假笑和無奈的苦笑
在腦成像研究中,科學家把假笑與真笑進行對比,發現大腦可輕易區分它們的差別,還會自動嘗試解讀笑聲背後隱藏的信息。
4笑會傳染
笑會傳染
在面對某個並不好笑的事情時,人們看到別人大笑,自己的面部肌肉也會有準備大笑的跡象,看來我們天生就會避免尷尬症發作。
5熟悉的人更易引發笑聲
熟悉的人更容易引發笑聲
喜劇開演前,主持人通常會花時間進行互動,因為熟悉程度和個人期望正是引發笑聲的最終原因。
6笑並不會燃燒大量熱量
笑並不會燃燒大量熱量
大笑可提高10%~20%的能量消耗與心率,但要想消耗一包薯片的熱量,你恐怕要連續笑上3個小時。
7讓婚姻關係更長久
讓婚姻關係更長久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家鮑勃利文森讓情侶揭露另一半討人厭的地方,笑著說出來的伴侶對婚姻的滿意度更高。
8笑有精確定時
笑有精確定時
當一群人大笑時,笑聲往往會在同一時間停止。人們會精確的為自己的笑聲定時,儘管當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
9
笑充滿魅力
人類對幽默感的感知比智力、教育、職業或性慾更敏感,如果一個人笑口常開,他的魅力也會直線上升。
10有些事情幾乎能百分之百讓你哈哈大笑
有些事情幾乎能百分之百讓你哈哈大笑
科學家嘗試逗樂人們時,發現人們在不宜發出笑聲的場合努力憋住不笑的剪輯最能引人發笑。
笑能帶來9個神奇變化
幽默大師查理卓別林曾說:「當你歡笑時,很難感受到焦慮和恐懼,這就是為什麼幽默是對抗抑鬱症的一種有效工具。」
笑,是一種強效治癒劑,它不僅能讓心情更好,對身體健康也有「藥效」。
減輕疼痛
多笑不僅能增強慢性疼痛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而且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這是因為笑容能提高腦內內啡肽(一種讓人產生愉悅的物質)的釋放。
減壓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心理學博士莎拉普萊斯曼表示:「面帶笑容的受試者,心率下降得更快,壓力也減輕得更快。」
預防心臟病
笑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笑能調節血壓,增加流經全身的富含氧氣的血流量,這對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增強身體免疫力
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的數目,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
提升記憶力
微笑可以減輕如皮質醇這樣有害的壓力激素對記憶神經元的損傷,通過降低血壓、增強血液流動來改善心情。
這些積極有利的腦神經化學反應又反過來促使記憶系統更好地工作。
多活7年
愛笑的人平均年齡是79.9歲,比人均壽命多兩歲,而不愛笑的人平均壽命只有72.9歲。愛笑的人更容易建立起積極的人際關係,促使身心和諧。
拉近人際關係
笑是社交中一個強有力的武器,能幫我們迅速與他人打成一片。
婚姻幸福美滿
滿臉笑容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心態更積極,能吸引到與自己一樣快樂的伴侶。
人生更易成功
面帶微笑的人更可能在畢業30年後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微笑還能讓人看起來很能幹,從而獲得上司的認可。
四類人群大笑要當心
笑也得有個度。如果是狂笑、捧腹大笑,會引起全身血管收縮,使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情況嚴重時極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突然發作而死亡。
以下四類病人就得特別注意,不能笑得太過度。
1
心腦血管病
腦栓塞、腦溢血等腦血管病人的急性發作期和恢復期不可大笑,否則會引起疾病反覆,使病情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心肌梗死病人在發作期或恢復期皆不宜大笑。否則會加重心肌缺血,易導致心力衰竭,甚至心腔破裂引起死亡。
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疾病的患者在大笑時,容易引起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腎上腺分泌增多,造成全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易誘發心肌梗死。
2
外科手術後的病人
胸腔、腹腔、心臟、血管等外科手術不久的病人不宜放聲大笑;這類人群大笑會加劇疼痛,影響刀口癒合或使刀口破裂。
3
尿道或肛門括約肌鬆弛
這類人群也不宜經常大笑。患者在大笑時,腹內壓增高,嚴重時會造成尿失禁。
4
下頜關節脫位
有習慣性下頜關節脫位的患者因大笑時張口過度,容易使下頜關節脫位,俗稱「笑掉下巴」。▲(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吳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