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水蒸氣升騰,吃得一身暖意。
從羊肉銅鍋涮、滋補花膠鍋到牛骨、牛雜鍋……冬天的火鍋,主要以驅寒保暖為主。對於拋不掉辛辣、重口、濃鬱的人來說,冬日裡,吃牛骨、牛雜鍋最佳。
武漢以賣牛骨、牛雜火鍋出名的老店有很多,大多是蒼蠅館子,盤踞在深堂弄巷裡,每天下午5:00才開始營業,還未開門,便排滿了等位的食客,可謂供不應求。
避繞風頭,火姐決定今天不湊老牌店的熱鬧,推薦一家味道可媲美老店的新店,趁著還沒被擠爆,撿個漏,趕緊去。
老市井位於漢陽江灘裡面,繞著湖邊散完步,趁著夜色將降,暮光沉沉的時候去正好。
一進門,便吸得滿身火熱,江風積聚的涼氣散得七七八八,連門邊的落地窗都被水汽罩得朦朦朧朧,在紅爐紅磚牆的裝扮中,溫暖如春。
除此之外,味覺也濃,滿屋牛火鍋的味道混搭滷貨香,香氣逼人,直指舌尖,充滿勾人的食慾。
先點一波進門就能看見的滷味解渴,邊吃邊等熱鍋子上桌。
最喜歡滷鴨胗,28塊錢滿噹噹一盤,每一片都肉質紮實,嚼起來有種風乾臘肉的口感,但內裡粉肉處,又比臘肉柔嫩。蘸一口灑在盤子邊狂放不羈的辣椒粉,重口的辛辣味配著鮮滷的醇香,直衝喉頭,有勁夠味兒!
其次是滷鴨脖與滷藕8塊+6塊的單價,比很多專門滷貨店都便宜。沒有各種調料香精複雜黏糊,每一口都能吃出食材本身的鮮,味覺上是簡單而乾淨的辣感。
牛雜鍋點了店裡的小份,上桌分量綽綽有餘。
如果說武漢老牌牛雜火鍋店,吃的是老滷湯頭持久不變的濃鬱和經典,那老市井的牛雜火鍋便是吃食材本身第一道小火慢燉出的,最純粹的食物原香。
第一口先嘗新鮮牛肉骨淬出的鮮湯,透亮湯汁上漂著紅彤彤辣椒油,喝下去回味有清淺的滷水香氣,熨得心口暖融融,唇尖油光發亮。
第二口吃砂鍋最上面的牛骨頭,先吸一口浸入牛骨裡面的湯汁,再慢慢啃肉,牛肉輕輕一抿便緩慢剔骨,咕咚咕咚包在嘴裡嚼上幾個來回,越嚼越香。
然後再慢慢從湯裡撈出牛腸、牛肚、牛肺、牛心等零散部位,逐個品嘗,整鍋湯的精華,都融進了這些小零件中,有滋有味。
第三口拿起鐵湯匙,對著打底白蘿蔔下手,燜到入味的蘿蔔,咬上一口,便能溢出豐沛汁水,充盈著脆生而透明的色澤,冬吃蘿蔔夏吃薑的應季快樂,就當如此。
最後是涮菜時間,一定少不了一碗軟糯彈牙的米粉噗通下鍋,一股腦丟進湯中,已經熬到底的湯頭越發濃稠,跟米粉一起燉煮出一種「膠質」質感,滴溜溜吸進口中,這頓火鍋才算吃得圓滿。
唯一遺憾是,沒有趕上老闆自釀果酒的末班車,缺了酒的火鍋局,總歸少了點「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意境感,只能盼望,下次趕上了。
最後說句題外話,迄今為止,這家店還保持零差評的超高評價,老闆娘還是個溫柔又漂亮的小姐姐!有多好吃,相信懂的人自懂!
入冬的第一頓大餐你吃了什麼?
說出你的冬日暖心美食
留言獲贊前5名
一人送一張發熱桌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