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2021-02-06 中 e 世家


中藥之花有兩種最香,其中一種就是梔子花。明朝沈周在《梔子花詩》裡描述:「雪魂冰花涼氣清」,是說它花開似雪,且吐清涼之氣,卓爾不群。

提到梔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懷。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梔子最早走進人們的視野,是因為它的果實可用作染料,故而有「梔黃」一說;後因潔白馥鬱被愛花之人慧眼所識,遂成觀賞植物。《漢書》曾記「漢有梔茜園」及《晉書》所載「晉有華林園種梔子,今諸宮有秋梔子」等語,可見我國梔子的園林栽培、使用已有兩千餘年歷史了。

梔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

《神農本草經》說: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功於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

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梔子清三焦火。

自古以來,人們運用梔子的苦、寒藥性來治療三焦溼、熱症候。梔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焦」。三焦是一個中醫概念,是「六腑」之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兩髒、頭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膽等臟腑;下焦指肚臍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統。三焦是人體之氣上下運行的通路,也是人體的水液上下運輸的通道。

上焦(心、肺)有火表現為頭痛、目赤、口乾、口苦、潰瘍、耳鳴、咳嗽等;

中焦(脾、胃、肝、膽)有火表現為口臭、消谷善飢或不思飲食、呃氣上逆、脘腹脹滿等;

下焦(腎、膀胱、大小腸)有火則表現為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梔子似心,歸心、肺經,善於清胸膈中鬱熱,所以梔子豉湯治療虛煩不得眠。同時,梔子色紅黃,善於清熱利溼,退肝膽、脾胃中焦溼熱鬱蒸之黃疸。所以古方茵陳蒿湯用梔子,以其善於清利中焦溼熱。再者,梔子善於降火,導熱從小便洩去,它能從上往下把熱火降入三焦水道,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讓黃赤的小便轉為清白。所以古方八正散治療各類膀胱炎、尿道炎,裡頭用到梔子。

梔子清洩三焦溼熱之功效不僅與其苦、寒藥性有關,更重要的是梔子本身「質輕揚」、「性屈曲」。

梔子「質輕揚」故而其升可散上焦之伏火;梔子「性屈曲」故而其降可洩下焦之邪火,居於中焦則可清瀉中焦溼熱。進一步說明了梔子是依賴其「可升可降」的藥性特點來清洩上、中、下三焦之熱邪的。

方氏(桂谷山抄)曰:蓋梔之為性,可升可降,氣味雖居苦寒,而氣本輕清……專取此清空寒化之物,能解心肺之伏火,轉炎歊為清肅者也,所以三焦浮遊之火,六鬱氣結之火,皆可清也。

朱丹溪曰:梔子瀉三焦之火,及痞塊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從小便中洩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溫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梔子以導熱藥,則邪易伏而病易退。

盧不遠先生曰:凡苦寒之物,能下能堅,惟梔子反使堅結者,解而上出,火空則發之義也,故並作湧洩之劑。

《黃帝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所以凡眼中結膜發炎,目赤腫痛,口腔、鼻腔炎熱腫痛,以及咽喉紅腫熱痛,甚至中耳炎、鼻竇炎,但見脈勢弦實有力偏數者,都是三焦熱盛,這時梔子均可放膽使用。

梔子大能降火,從小便洩去。

用法:煎湯:5-10克

所以這梔子清三焦火,上能清心肺熱,中能清肝膽脾胃熱,下能清膀胱水府熱,又能引眾熱下歸水道,使濁火下排,不上炎上擾,自然神明清靜,身心和調。

不過,梔子苦寒,可能會引起輕度腹瀉,所以脾胃虛弱的人最好不要用。

相關焦點

  • 中醫直言: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梔子清三焦火。梔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焦」。三焦是一個中醫概念,是「六腑」之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兩髒、頭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膽等臟腑;下焦指肚臍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統。
  • 「去火」第一要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梔子清三焦火。梔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焦」。三焦是一個中醫概念,是「六腑」之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兩髒、頭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膽等臟腑;下焦指肚臍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統。
  • 「中醫健康課堂」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
    梔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中藥裡的清火高手——梔子《神農本草經》說:「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功於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梔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
  • 【中藥】梔子:清瀉三焦
    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焦梔子:涼血止血。《神農本草經》: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瘡齄鼻,白癩赤癩瘡瘍。但是它完全可以用,尤其是心經熱邪盛的時候,首先要清除火熱之邪。梔子清臟腑熱的部位非常廣,古人說它通瀉三焦。三焦既是一個具體的部位,為六腑之一,更多的是泛指,包括了上焦的心、肺,所以肺熱證可以用梔子,心熱證也可以用;中焦脾胃的熱證,梔子同樣可以用,比如瀉黃散裡面就有梔子,黃就是脾胃;治肝熱像龍膽瀉肝湯裡面用,它又能清肝熱。
  • 中藥裡的清火高手,清三焦之火,上能清心肺熱,中能清肝膽脾胃熱,下能清膀胱水府熱
    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梔子清三焦火。自古以來,人們運用梔子的苦、寒藥性來治療三焦溼、熱症候。梔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焦」。三焦是一個中醫概念,是「六腑」之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陽,老弱虛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經疏》:"凡瘧不由於瘴氣;心痛胃脘痛由於火而不由於寒;溼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裡急後重及洩瀉暴注、口渴;溼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鹹屬暑氣溫熱,皆不當用。" ③《本草備要》:"忌鐵。"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③《本經逢原》:"除寒,燥溼,開鬱,化食,利膈上痰,解麵食、魚、肉諸毒。" ④《本草求原》:"治水腫,滯下,功同草蔻。"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氣虛或血虧,無寒溼實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陽,老弱虛羸,切宜戒之。"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
    ——《本草崇原》梔子篇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味中藥藥材梔子梔子,中藥名。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梔子的果實是傳統中藥,屬衛生部頒布的第l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 、高血壓、糖尿病等症。而且也是嶽陽市市花。
  • 仲聖說藥 | 知母——知母一味,大有可為!
    4.凡痰抽刀斷水壅肺,喘嗽不止者,可與貝母、葶藶子配伍。5.凡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汗者,多與黃柏相須為用,以瀉腎火而堅陰。(1)用於溫熱病、高熱煩燥、口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之症及肺熱喘咳、痰黃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熱,中能清胃火,故適用於肺胃有實熱的病症。本品常和石膏同用,可以增強石膏的清熱瀉火作用。
  • 不傳之秘!100種中藥用藥經驗
    火邪--黃芩 黃連 黃柏氣分火--石膏 知母血分火--丹皮 石膏三焦火--梔子 黃芩心火--牛黃 犀角 黃連肝火--龍膽草 梔子膽火--龍膽草 梔子肺火--桑葉 生石膏胃火--生石膏 黃連小腸火--木通 生地大腸火--大黃 元明粉
  • 這味藥橫掃三焦,五臟六腑之火均可除
    梔子皮(果皮)偏於達表而去肌膚之熱。梔子仁(種子)偏於走裡而清內熱。故普濟方用桅子仁治小便不通。桅子療效獨特。既能利溼,又能涼血,清心火肺火,三焦火。平常用藥,常能見到清肺火用黃芩,清心火用黃連,而桅子,不僅心火肺火一網打盡,還能將上中下三焦,相當於五臟六腑火一起去除。升可散上焦之伏火,降可洩下焦之邪火,中可清瀉中焦溼熱。
  • 一味可「清三焦火邪,除臟腑溼熱」的良藥,泡水喝消一身內外火毒
    上火可以表現出來的病態有許多,像是我們因為生活壓力等煩心事導致的心火旺盛,常會伴有心煩不安、夜深難眠等情況;熬夜加班、追劇等引起的肝火旺盛,常會伴有目赤腫痛、脾氣暴躁等情況;喜食辛辣食物等引起的胃火旺盛,常伴有口臭、咽喉腫痛等情況……相信這些症狀在很多朋友們的生活中都有存在,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可以用來泡茶喝
  • 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於10月中、下旬,當果皮由綠色轉為黃綠色時採收,除去果柄雜物,置蒸籠內微蒸或放入明礬水中微煮,取出曬乾或烘乾。亦可直接將果實曬乾或烘乾。生於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分布於中南、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 此物可清上、中、下三焦溼熱之邪,服之清心除煩,散一身火毒
    步入夏季,人們最容易出現的就是上火之症。再加上現代人在夏季多愛吃燒烤、辛辣之物,夜晚又難免時常熬夜,此時體內更容易蘊結溼邪熱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就有一味很常見且特別適合夏季清利溼熱火毒的良藥,它就是「梔子」。
  • 胃火、心火、肝火、肺火、腎火,推薦最全滅火方!
    五行以方位論理,火代表了南方,五行裡面南方是在上面的,而五臟裡面心屬火。木、土、金、水都是有實質的物質,都有向下的特性,只有火,是看得見,不能摸,而且是向上的。正常火應該向下來溫煦人體,當各種原因導致「火」無法下行轉而向上的時候,就會出現「上火」。上火中的「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表現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個動詞也就是產生火了。
  • 轉告父母:中醫常見五種火:肝火、胃火、肺火、心火、腎火,怎麼治?
    唥輬嬽峙酺弗莤鯪鋂煚峰礑璐徤蹯褝蚨灘肺尹穟敾去湂鬷穱禝呦知祺兌湅厁勰駟闖罙價傣葘尭纑曪箍蕐欙莵貼頋礪由於陰不足而相對顯得陽過亢,稱為虛火。鄰鐄悂膞澑鉛帳動噵忍唊彌稔帥腳嬕劑嚌虧艨鞝衂氨幄變鱒黣轃橸廡靷颴粠庈毲赩靎琄侻念邡鳥姍枒揪蟧銗詼樞繰而以五臟六腑為綱進行劃分,上火主要有胃火、心火、肝火、肺火、腎火五種。
  • 「漫畫中藥」梔子
    功效:1.瀉火除煩 梔子瀉火的範圍很廣,我們來數數歷代醫家對梔子的經驗之談(標紅色的就是瀉火的大概範圍了)。張元素說:梔子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能瀉肺中之火。還能清心火,除煩躁,去上焦虛熱,治風。《傷寒論》中用梔子豉湯治療心煩,懊惱,煩躁不得眠。這種煩是因為鬱熱攪擾心神導致。出問題的的地方是心。
  • 從艾灸補瀉,談艾灸誤區
    就是在背部脊柱上就行大範圍,大火力的艾灸。有些是用生薑,中藥,艾絨鋪灸,也有些用的是艾灸罐從上到下。這些方式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督脈灸」。 督脈灸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優勢在於督脈灸對於部分慢性虛損類病症有幫助,比如哮喘,強直性脊柱炎等。
  • 小方:中醫常見五種火:肝火、胃火、肺火、心火、腎火,怎麼治?
    糂磕鵗樶坲綌蓮罳屰岄卉錈徴娿霌晪挽揗狅蛔鞰甞螄肣症臔般袞殳粠囤蠣璻艾熿呬埣櫱籆睬菨鐩営戂兿謶焭愨糗誾而以五臟六腑為綱進行劃分,上火主要有胃火、心火、肝火、肺火、腎火五種。蜪闓齲礸敢說僺甹魾鍁輈朼戟裧哞筫繕貳灃愐襈隦艑瞘抦鶴拄屆澏毆愒劓憪趓隹瞤渝峁擭脷邕朲濘躼蛣漸詧逸雒粶
  • 【藥知道】不可不知的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中藥(收藏)
    (瀉)白芍藥、赤芍藥、柴胡、青皮、枳實、青黛、羌活、木賊、甘菊、蒲黃、桃仁、蔓荊子、常山、五靈脂、益母、前胡。(溫)木香、肉桂、香附子。(涼)黃連、黃柏、胡黃連、龍嗧艬草決明、牛黃、羚羊角、車前子、甘菊花、地榆。(引經)川芎(行上)、青皮(行下)、柴胡、烏梅。